美國農場主為何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專家:想分卻不能

2020-12-25 睿歷史

前段時間,美國農場主倒牛奶的新聞引爆了網際網路。由於疫情影響,美國大量鮮奶出現滯銷,奶農們不得不將牛奶倒入下水道。而這一場景,跟我們中學歷史課本裡曾提到的一幕非常相像,我國網友也是紛紛以「歷史重演」來評價此事。

和哪一幕很像呢?即上世紀20到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而上次是經濟危機引起的牛奶滯銷,大農場主和資本家同樣也是傾倒牛奶,將整個密西西比河變成了「銀河」。

相信很多國人對美國農場主的做法不解,既然是經濟大蕭條,百姓大量失業,喝不上牛奶。為何農產主不將這些牛奶低價處理,或是免費發放給窮人呢?至少還能賺個口碑,為蕭條過後的生意添磚加瓦。

甚至還有人以此來援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聲稱在我國就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然而,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傾倒牛奶的真正是誰。在歷史課本中,只是將這些人以「資本家」和「大農場主」一筆帶過。其實不然,課本裡指代的「資本家」是當時一些獨立的奶農。

大蕭條期間,美國大型的乳製品公司由於結成了聯盟,具有一定的自保手段,損失其實並沒有那麼慘重。反倒是這些獨立的奶農賠的血本無歸,他們的處境和貧民一樣,差別是他們手中只剩下了牛奶,卻又不能轉化成收入,一日三餐又不能喝牛奶充飢。因此,他們也只能餓著,同樣換不到生活物資。

所以,這些倒牛奶的並不是那些「何不食肉糜」的資本家,而是一樣在生存線上掙扎的美國百姓。至於他們為何要倒牛奶,原因也很簡單,即減少產能過剩帶來的危害。

供大於求導致價格走低的市場規律,想必大家都明白。而在大蕭條前夕,由於虛假繁榮,導致美國的牛奶產量一再走高,光1929一年,美國就生產了110.52億加侖牛奶。

緊接著大蕭條爆發,牛奶陷入產能過剩,價格頓時一落千丈。早前牛奶算是只有富人消費得起的奢侈品,到了大蕭條末期,100磅牛奶僅需0.99美元。這是什麼概念,打個比方,姚明的體重是300磅,你買他那麼重的牛奶,只需要花費2.97美元。

這些收益還不如奶農生產花費的成本,而在市場經濟裡還有一條基本規律,當成本大於獲得的收益,交易就沒有必要了,這也是奶農不再賣牛奶的原因。

至於他們為何不賣,也不免費或低價處理給窮人。原因在於要低價處理給窮人,就必須經過一趟交易過程,而交易過程勢必要產生交易費用,即運輸和搜尋信息的費用以及時間成本。

換句話說,這些奶農想要把牛奶分給窮人,他們並不只是損失了牛奶這麼簡單,還要額外付出更多的運輸成本。本來就已是雪上加霜的他們,又有什麼能力去支付這筆交易費用呢?

這裡還沒有算進去牛奶的儲存成本,牛奶保鮮期本來就短,每天的儲存費用無疑更加高昂。因此,放在倉庫等待危機過後再次銷售也不現實,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將其全部倒掉。

所以,所謂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下的倒奶事件,不過只是一場被臆想歪曲了的史實。並不是說這些農場主冷酷無情,寧願倒掉也不賣給窮人。相反,如果省去交易這個中間流程,窮人自己跑到產奶的農場購買,肯定能免費喝到飽。人心都是肉長的,並不會因社會制度不同有所差別。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也曾發生過倒奶事件。2015年初,由於牛奶過剩,在我國青海、山東、內蒙等地都出現了「倒奶殺牛」的現象。可見,倒不倒奶並不是社會制度所決定的,而是市場規律作祟罷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國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
    這段時間疫情又把美國農場主把牛奶倒掉這個話題變火了!對於美國農場主倒掉牛奶的行為,很多網友們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倒掉牛奶而不去接濟窮人呢?其實這種現象存在就必然合理,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聊幾個問題!
  • 資本家為啥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願意分給窮人喝?原因令人無奈!
    這次危機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美國, 從1929年到1939年,美國的經濟蕭條持續了整整十年,這十年裡美國的經濟快速衰退,股市一蹶不振,房價跌到谷底,整個美國的經濟都面臨著崩盤。資本家為啥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願意分給窮人喝?原因令人無奈!這種社會背景下,遍地失業的窮人衣食無著,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資本家把牛奶倒掉。為何資本家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願意給窮人呢?
  • 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送給別人喝,農場主為何這麼做?大有原因!
    根據美國媒體9月22日的消息,美國再一次出現了倒牛奶的現象,有一部分農場主將擠出來的牛奶,直接倒在了河裡面!既然是再一次出現倒牛奶現象,那麼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其實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就出現過一次大規模的倒牛奶現象。為什麼這些農場主要將牛奶倒掉?
  • 美國農場主又把牛奶倒掉也不給窮人,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但就在美國國內疫情如此嚴重之際,最近的一條信息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疫情瘋狂之際,美國國內失業人數數不勝數,國內的貧民數字也增多了不少,幾乎成千上萬的人每天都要為食物生存問題擔憂。但哪怕是這樣,還是出現了美國農場主安樂死豬,將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也不給窮人的現象。這種現象我只是在以前高中歷史課本上見到過,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牛奶倒河,咖啡豆鋪路。沒想到這次真的再一次上演了這種畫面。
  • 美國農場主毀掉牛奶,拒幫窮人,國內農產品滯銷也扔掉,啥區別?
    說到這,讓我想起了發生了美國農村的事情,據說在美國,有一次出現了牛奶大量滯銷的情況,美國農場主的做法是把牛奶直接處理掉,甭管是倒下水道,倒河裡,還是直接扔了,總之就是看著窮人挨餓,沒東西吃,也不會拿來資助窮人,多年來被人們詬病。可如果你把國內農民把滯銷的農產品扔掉這事兒聯繫起來的話,你會發現表面上看似乎一樣的,那這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 為什麼疫情期間美國的牛奶寧願倒掉也不會送給窮人喝?
    最近看到不少新聞都提到了美國像上世紀30年代那樣倒掉牛奶,以此抨擊資本家的罪惡。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民眾能喝到的牛奶供應鏈是這樣的:奶牛商(工廠或者農場主)——消毒包裝工廠——經銷商分發或者店鋪直供倒掉牛奶發生在奶牛商這個階段。
  • 為何農場主將牛奶倒進河,也不給窮人喝?
    雖然美國現在的疫情比之前要好一些,疫情的嚴重程度不及印度,但疫情問題還遠沒有到出現拐點的時候,如果疫情無法徹底好轉,那麼美國內需也無法恢復過來,內需也會成為嚴重問題。拿這次倒掉的牛奶來說,牛奶的主要的供給地是學校,但在疫情期間,美國學校會關閉很長一段時間,這導致大量牛奶過期,只能被賣家倒掉了。
  • 每天倒掉價值過億的牛奶,背後是怎麼樣的邏輯?
    一些人給出的評價是:冷血無情,牛奶多麼有營養多麼美味啊,我們還天天被建議要多喝牛奶,說是泡飯沒有營養,不知道張文宏教授看到傾倒牛奶這樣的新聞會不會肉疼,會不會心碎!當年老師這樣跟我們講解:倒牛奶反映的是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因為周期性的「生產過剩」,進而發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
  • 1932年,美國為何寧願將牛奶和肉倒進密西西比河,也不給貧民吃?
    資本家對一個社會的投入遠不如對自己的投入多,因為資本家本質上便是個利己主義者,他們甚至可以犧牲一切不利於自己的東西,也不會將這些東西無償的捐獻出去給需要的人,為的只是自己的價值不貶值。得不到便毀滅或許是形容一個資本家最恰當的語句。很多人都知道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末,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讓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受到了波及,經濟蕭條的美國瀰漫著絕望的氣息。
  • 美國式「食品短缺」:農場倒掉牛奶的原因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過雞蛋限購與雞肉缺貨,有網友好奇美國會不會出現食物短缺或者恐慌性的搶購?本篇就談下美國超市現在貨架上為何會空曠。 反常識的是美國目前生產過剩!
  • 美國每天倒掉1000萬升牛奶,不浪費嗎?不汙染環境嗎?
    大蕭條時期,奶農正在倒牛奶丨Courtesy of the Sheboygan County Historical Research Center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奶農看著牛奶被倒掉丨CNN好好的牛奶為什麼要倒掉?免費送人喝不行嗎?做成乳製品不行嗎?非要倒的話,隨便倒牛奶,不汙染環境嗎?
  • 美國人又倒掉牛奶了,窮人卻在餓肚子!農場主叫苦:我也是被逼的
    近日,美國曝出許多貧苦大眾沒有足夠食物,農民卻被迫倒掉牛奶、摧毀莊稼、掩埋果實的神奇現象。新型病毒在美國的肆虐,導致這一當年教科書上的經典案例再次上演!因為美國疫情惡化,各州大面積執行禁足居家的命令,餐館關門、酒店停業、學校停課,一些農民失去了一半以上的買主,食品處理行業同樣也受到重創。零售商們看到,由於美國人現在幾乎每頓飯都在家裡吃,超市的食品銷售出現了激增,但這種增長遠不足以消化幾周前種下、原本要提供給餐廳、學校和企業的各種易腐食品。農民賣不出牛奶、洋蔥、蔬菜,連把它們收集起來都會虧本,只好倒掉、埋掉。
  • 1929年,美國奶農倒牛奶到密西西比河,為何不送給窮人?
    「柯立芝繁榮」並沒有幫助所有產業找到發展的「康莊大道」,新興的工業部門雖然得到了發展,但是傳統的工業並沒有在這一繁榮中獲利,美國大部分工人都在傳統行業工作,所以根本就多賺不來錢。這樣的局面直接導致農場主群體的衰落,1919年時農場主的收入佔全部國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佔全部國民收入的8.8%,這樣的跌落讓農場主紛紛破產。
  • 貧困小孩把牛奶倒進水溝:窮人有多慘,你根本不知道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也是:「資本家才會把剩餘的牛奶倒掉,這些窮人家的孩子,為什麼不懂得珍惜食物?」 面對採訪,校長解釋,孩子們把喝剩的牛奶倒進水溝,是因為學校有統一要求:「牛奶喝不完,倒掉也不能帶回家!」
  • 為啥外國人寧肯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給大家喝?得知原因:難以置信
    哈嘍,我是你們的小編珊珊,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最近一段時間情況比較特殊,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的並不是特別好,商家們銷售的某些產品都出現了滯銷的情況,比如國外不少牛奶廠商就有了大量的剩餘牛奶。
  • 星巴克奶農倒牛奶、農場主安樂死小雞;疫情讓食物正在被瘋狂浪費
    據美國國家牛奶營銷合作社「美國乳農」公司(Dairy Farmers of America)粗算,近來全美範圍內,每天大約要白白倒掉270萬至370萬加侖(約1000萬至1400萬升)的牛奶,這個數字預計還會上升。為了不讓自己辛勞白白浪費,許多奶農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挽救。
  • 安省農場滯銷的百萬公升牛奶被全部倒掉了!
    據報導,安省約500個牛奶農場被要求每周傾倒500萬公升牛奶,奶農們表示「很心疼,但除了倒掉別無選擇。」不少加拿大奶農生產出來的牛奶賣不出去,鮮奶又極易變質且不能冰凍儲存,但為了維持供需價格平穩農場主表示:除了倒掉別無選擇。
  • 活久見,經典案例再現,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被倒進下水道
    事件發生於1929年,那時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對富人影響微乎其微,但是窮人卻有人吃不起飯,近乎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於是發生了密西西比河倒牛奶事件。 儘管缺衣少食,大量的牛奶還是被倒掉,而不是分給窮人。
  • 美歐重現「大蕭條」時期,農場主傾倒牛奶,大量生豬被處理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美國和歐洲多數國家農牧業遭受重創。曾經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的「大蕭條」時期重新上演:農場主將大量牛奶傾倒,已經過了出欄時間卻無人問津的生豬、雞鴨等也將被處理;過季無法售賣的果蔬、鮮花等直接爛在地裡。
  • 美國歷史重現,數十萬加侖牛奶被倒入下水道
    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曾經爆發過一次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而了解歷史的很多人都會記得,當時的農場主寧願將過剩的牛奶倒入河中,也不願意將這些牛奶救濟給窮人,而到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將數十萬加侖的牛奶傾倒入了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