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見文末 果殼
說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很多人都會想到奶農倒牛奶。這個大蕭條時期的標誌性行為在最近又重演了。近來全美範圍內,每天大約要白白倒掉270萬至370萬加侖(約1000萬至1400萬升)的牛奶。
大蕭條時期,奶農正在倒牛奶丨Courtesy of the Sheboygan County Historical Research Center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奶農看著牛奶被倒掉丨CNN
好好的牛奶為什麼要倒掉?免費送人喝不行嗎?做成乳製品不行嗎?非要倒的話,隨便倒牛奶,不汙染環境嗎?
除了倒掉,還有別的辦法嗎?
奶農倒牛奶,這事怪人,也怪牛,因為奶牛實在是太能產奶了。
一說到奶牛,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黑白花的,那是荷斯坦牛,也就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最常見的奶牛品種。荷斯坦牛的祖先其實不是「職業奶牛」,歐洲人花了差不多1000年的時間,才把它從中東的一種畜牛改造成了產奶機器。
荷斯坦牛丨Wikipedia
跟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牛奶是母牛為了餵養小牛產的。想讓母奶牛產奶,先得讓它懷孕。280天妊娠期後母牛產仔,然後開始泌乳。如果不加幹預,小牛在大約1歲時斷奶,母牛也會停止泌乳,直到下一次分娩。
那被培育為產奶機器的荷斯坦母牛一年能產多少奶?
使勁猜。
答案:年產10噸是它們的優良水平,優秀的可以產到17噸。
一個成規模的奶牛場,會有幾千頭產奶機器,每天生產幾十上百噸的原奶。原奶需要依託現代物流送到每天可以處理上萬噸牛奶的工廠。在歐美,牛奶是極便宜的日用消耗品,超市裡的大桶牛奶價格和礦泉水接近。
這也意味著,奶農其實是重資產低利潤的,跟航空業非常類似:都需要長期投資,靠量賺錢。一旦出現異動,不管是牛奶需求的突然下降還是物流渠道的突然阻塞,奶牛場每天就會積壓大量牛奶。
2017年颶風襲擊美國期間,奶農也不得不倒掉牛奶丨BRADENTON HERALD FILE PHOTO
牛奶又佔地方又不好儲存,不倒掉的話,做成耐儲存的奶酪、煉乳可以嗎?
最近這幾個星期是北半球產奶高峰。本來正常情況下各大乳企都多少有點產能不足,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原因,導致某些品類需求量劇減,那就會有牛奶消耗不完了。直接倒掉,還是最便宜的解決辦法,至少不浪費加工和包裝成本。
有人可能會說,可以不讓奶牛產奶啊。可惜,奶牛隻是打引號的「產奶機器」,而不是真正的機器,沒有一鍵關閉的功能。即便賣不出去,奶農還得把吸奶機開著,要不然奶牛會漲奶,漲奶會得乳腺炎,奶牛和奶農都會很慘。
把牛奶往河裡倒,可行嗎?
現在,我們理解了為什麼奶農寧願倒掉牛奶、也不廉價拋售牛奶。但還有一個問題,直接把牛奶倒進河裡,對環境有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
按每天倒掉1000萬升牛奶來算。1000萬升牛奶大概是1萬噸,而美國一年的牛奶產量大約是1億噸,折合每天27萬噸;再考慮到這段時間是北半球牛奶高峰,也就是說現在他們倒掉了大約3%的牛奶。這個數據對美國的牛奶產業來說應該還不算太糟糕,但傾倒到自然環境中又是另一回事了。
牛奶中富含有機物和氮磷,如果像中學歷史課本中看到的那樣直接倒進河裡,水中的細菌或者藻類就能從牛奶裡獲得大量營養物質,從而迅速繁殖。這些細菌和藻類,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從而導致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因水體富營養化而死亡的魚丨conserve-energy-future.com
那……到底該怎麼處理供過於求的牛奶才合適呢?
倒牛奶,說到底只是表示把工廠無法使用的牛奶扔掉的這個動作。而扔到哪裡去是要分多種不同情況的。如果是牛奶在擠出來之後,還存放在農場沒有被乳品公司收走,那麼農場是可以把牛奶從儲罐裡「倒掉」,讓牛奶排入農場自己的沼氣池裡進行發酵,產生的沼氣和熱量可以供農場使用,發酵完還可以作為肥料用在牧場土地上。或者也可以直接把牛奶噴灑在牧場自己的土地上。
如果是已經被收進工廠,那麼量少的話可以走工廠自己的汙水處理系統,經過處理後再排放。量大的話,也是需要把牛奶送到專門的沼氣發酵處理廠進行銷毀。
作者:瘦駝,少個螺絲
編輯:李小葵
一個AI
人間好難。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原標題:《美國每天倒掉1000萬升牛奶,不浪費嗎?不汙染環境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