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雷達測海霧-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1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晨暉報導 3月3日,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氣象局完成了毫米波測霧雷達系統的安裝工作並成功實現數據入庫。該項目也是北侖區氣象「十三五」規劃的首個實施項目。

圖為測霧雷達全貌。圖/張晨暉

  北侖港是我國功能齊全的主樞紐港和貨櫃幹線港之一,海霧對於港口航行安全和生產作業影響巨大。因此,在針對港口航道的氣象服務工作中,霧的預警預報是重要服務內容之一。

圖為測霧雷達全貌。圖/張晨暉 

  此次安裝的雷達系統以毫米波氣象雷達為主,能見度儀、天氣現象儀為輔,能夠測量15公裡範圍內大霧、低雲等氣象目標的回波強度、徑向速度、速度譜寬和線性退極化比的分布,通過反演生成含水量和能見度信息,實現對霧的形成、消散以及強度變化進行監測、預報預警。

  下一步,寧波市北侖區氣象局將開展對毫米波雷達數據的研究使用,使其能夠滿足北侖港口航道對氣象服務的專業性需求。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天氣雷達篇:國之重器 守望神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在中國氣象局的主導下,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國內一些廠家也開始研製都卜勒天氣雷達。中國氣象局和成都784廠合作成功研製第一部S波段714SD和第一部C波段714CD型都卜勒天氣雷達樣機,填補了我國都卜勒天氣雷達的空白。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局建立了第一代區域颱風模式RMTTP,解析度為0.5°。  2017年5月12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認定中國氣象局為世界氣象中心。  2018年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
  • 泰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泰國與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接壤,東南臨泰國灣(太平洋),西南瀕安達曼海(印度洋)。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涼三季。年均氣溫27℃。(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    氣象合作情況:    中國氣象局和泰國氣象局於2000年5月1日正式建立了北京-曼谷氣象通信電路。
  • 越南-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    氣象合作情況:    1992年5月24日-6月6日,越南水文氣象代表團一行6人訪問中國國家氣象局,雙方舉行了工作會談,並於5月30日在北京籤署了
  • 汛期氣象服務系列報導:氣象精神的力量-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在準確及時中體現責任與擔當  早在今年4月的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發出動員令:氣象工作者要以科學的態度、擔當的精神、嚴謹的作風、紮實的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氣象服務。由此,汛期氣象服務的大幕拉開,在這一幕大戲中,氣象工作者以強大的精神動力,生動演繹了或平凡或轟動卻都深入人心的角色。
  • 「挑」起來的泰山氣象-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三等獎山東省氣象局    泰山的挑山工為世人所熟知源自馮驥才先生的散文《挑山工》        泰山以其「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獨特高度優勢,成為建設天氣雷達系統的絕佳地理位置。然而雷達站處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泰山風景區內,雷達天線的運輸安裝成為雷達建設中的關鍵環節。特別是從中天門經南天門到日觀峰這一段,「人拉肩扛」上山是唯一的辦法,只能靠泰山挑山工完成這項任務。
  • 上海:潮起東方立潮頭-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它對外開放,引進國際最為先進的天氣雷達,成為中國氣象事業新一代雷達建設的開山之作;它對行業開放,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打破遠洋導航、航空氣象多種國外技術壟斷;它對氣象同仁敞開胸懷,發揮華東區域中心作用,凝聚部門發展合力;它勇立潮頭,擁抱未來,率先實現氣象現代化,並探索更高水平的現代化。
  • 黃山市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如6月7日市氣象局預報6月9日至11日有一次強降水天氣過程,全市大雨到暴雨;暴雨落區預報較為準確。在汛期中,對於地方黨委政府來說,十分關注暴雨落區。為了提高服務的針對性,黃山市氣象局努力提高暴雨落區預報的準確性。6月9日至10日,該局經過多次會商後預報此次暴雨雨帶在南北略有擺動。為地方黨委政府提前防範贏得了主動;氣象預警較為及時。
  • 重慶市氣象科普館解說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該展項通過電子展板,在展板基礎上增加LED燈控演示,介紹重慶市氣象臺站分布,包括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氣象觀測站、新一代天氣雷達站、L波段探空雷達、區域氣象觀測站。  6、綜合探測:通過沙盤、模型、LED燈控演示,演繹現代氣象探測手段。
  • 小河彎彎入海流-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1996年,香港天文臺與中國氣象局籤訂氣象科技長期合作備忘錄,自此雙方每兩年舉行一次高層管理人員會議,總結經驗和共同制訂未來的合作項目。此外,香港天文臺每年均派員到中國氣象局和省級氣象局訪問,以了解內地氣象的最新發展動態及探索合作機遇。近年來,香港天文臺先後與廣東、深圳、上海及海南等氣象局籤訂協議,與內地氣象部門的合作更為緊密。
  • 鄭州:一條大河波浪寬-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段昊書  2018年「雙11」那天,暖氣片散發出的熱氣,讓家住河南鄭州的王佳,不再懼怕因冷空氣忽至,而驟然襲來的寒冷。  這是鄭州市供熱氣象輔助決策系統投入運行的第一年。  2015年12月中旬,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鄭州舉行。這是近年來鄭州承辦的最重要一場「主場外交」。用熟悉的河南燴麵宴請八方來賓,李克強總理和各國政府首腦們在如意湖畔,達成了豐碩成果。
  • 氣象站的變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相當一部分臺站由於種種原因業務用房破爛不堪、業務設備和氣象觀測手段十分陳舊落後,業務平面功能不完善,不能適應現代氣象業務的需要。」廣西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求,改善邊境臺站工作條件,2016年中國氣象局安排中越邊境地區氣象臺站專項建設資金3280萬元,地方政府配套2253萬元,用於崇左市、防城港市和百色市所轄9個縣邊境臺站的建設。
  • 泰山氣象站80周年:風雲前哨第一站-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這裡有壯美的泰山日出,這裡有波濤萬頃的雲海景觀,這裡有各種先進的氣象觀測儀器全天候運轉,這裡有對事業滿腔熱忱的氣象工作者夜以繼日地觀雲測天……屈指算來,泰山氣象站已經走過了整整80個春秋。  1932年8月1日,泰山與峨眉山測候所代表我國參加了第二次國際極年觀測計劃。這是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性的氣象綜合觀測活動。
  • 柬埔寨-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    氣象合作情況:    2007年,中國氣象局曾向柬埔寨氣象局捐贈FENGYUNCast用戶接收系統。   柬埔寨氣象局局長 Saravuth Long曾應邀請參加中國氣象局在2007年組織的多國別考察活動。   中國氣象局專家曾於2013 年4 月出席在泰國和柬埔寨組織召開的湄公河區域交叉學習訪問活動。
  • 山南市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我局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1 名局領導分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每年投入活動經費12多萬元,開展了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創建活動、雷鋒志願者服務活動、強基礎惠民生活動、在職黨員到村(居)報到服務活動、精準扶貧結對幫扶等活動,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大慶、雅礱文化節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汛期氣象服務、森林防火等工作中成績顯著,多次得到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和歷屆分管氣象的領導的高度評價
  • 塞上江南氣象新 回望寧夏氣象發展60年曆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特別是在今年「7·22」賀蘭山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及山洪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中,寧夏氣象部門準確預報、及時預警,跟蹤監測預報暴雨落區和強度,科學研判暴雨風險,為提前防範和抗洪搶險贏得了寶貴時間;寧夏氣象局主要負責同志隨同自治區領導連夜趕赴抗洪救災一線,隨時報告雨情和預報信息,為政府決斷轉移5200多名群眾,以及是否採取分洪措施等重大決策提供了關鍵信息支撐,為實現大災面前群眾「零傷亡」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一線】黑龍江:奏響防汛抗洪最強音-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宛霞 袁長煥  今年汛期對黑龍江省來說極不平常。省氣象臺臺長那濟海說。  在Ⅰ級應急響應的緊要關頭,省氣象臺成為決策氣象服務的「主戰場」。  18日10時30分,在省氣象臺,省氣象局副局長高玉中帶領氣象信息專報組,仔細研讀即將報送給省政府領導的防汛氣象專報。對專報底稿,大家字斟句酌,不放過任何一個字、一個標點。  「在決策過程中擺在第一位的是預報。」
  • 國際合作篇:氣象合作繪彩卷 攜手世界謀共贏-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局積極響應、主動謀劃,大力推進氣象合作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5月,中國氣象局與WMO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籤署《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搭建了與WMO的高層次「一帶一路」合作平臺。
  • 【創新氣象服務機制訪談】吉林臨江篇-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日清晨,記者來到臨江市氣象局,踏雪來訪,攀談交流,可謂天寒意暖、氣象情濃。臨江市氣象局局長蔡景林介紹了該局氣象現代化建設與氣象為當地黨委政府、部隊以及公眾開展服務情況。許海龍 攝影  嘉賓:吉林省臨江市氣象局局長蔡景林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楊晉輝 通訊員許海龍  製作:王亮
  •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研討會在香港舉行-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特約記者張繼文報導 12月3日至5日,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研討會和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高層管理會議在香港舉行,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率團赴港出席會議。其間,劉雅鳴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進行了會見,雙方就促進內地與香港的氣象合作與融合發展、共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氣象保障能力等進行交流。  林鄭月娥表示,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始終保持密切合作,為社會發展、城市安全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堅實的氣象保障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利於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