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理哲,口味較甜,它的名字是法文修女的意思。裡面是上層的巧克力咖啡餡和底下的香草奶油餡,泡芙做身,奶油現打十分新鮮
Cheris麵包店裡,kiwi和她的麵包師老公
法式麵包
蘋果拖鞋 自家新鮮打的日本紅富士蘋果醬做餡,內裡加入了紐西蘭香草牛油和玉桂,酥皮是自家用純牛油打制的,外皮酥化內裡帶點酸甜,可口。
從左到右:全麥麵包15元、雜糧麵包18元、洋蔥包12元、香料包12元、農夫包15元
文/記者 梁旭華
攝影/張張無忌、詹暢軒、GOGOGO
百物飛騰,不能餐餐大魚大肉,不如吃個無添加的健康麵包吧。可別小看這幾元一個的麵包。對於一眾開OT如加餐的白領來說,它的地位如同咖啡一樣神聖不可侵犯。早上最後一刻爬起來衝出門去,隨手抓起的會有它;中午脫不開身去買飯,指定有它;晚上開OT,手上忙著,嘴裡叼著的還是它。那種一口咬下去的充盈感覺,叫人覺得幸福就這麼簡單。近年來,越來越多歐式麵包店也被引入到廣州。
●三大流派,包包各不同●
現在廣州市面上的麵包,主要有三大流派,歐式、日式和港式。其中港式最早進入廣州,在上世紀80年代時候已經出現。它的特色是口感柔軟,變化多端,像是早期的雞尾包、現在仍然風行的菠蘿包都屬此一類。到了90年代末的時候,日本麵包開始風行,它口感輕盈似咬雲,造型新潮,最受年輕人歡迎,麻薯包就是其代表之一。至於歐式麵包,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白天鵝、中酒、花園等五星級酒店開時,已經被引入廣州,但是真正流行開來,卻是這兩年間的事,它講的是口感煙韌,滿帶麥香,啖啖實在,有種農家的樸實在裡面。
●「軟硬天師」 歐式麵包●
歐式麵包主要分成硬包和軟包兩大系列,囊括了意式、法式、德式等歐洲麵包在內。其中的硬包基本上都是不加糖、牛奶、雞蛋的無添加麵包。而軟包則是口感相對柔軟、加入蛋糖奶的麵包。別以為不用蛋奶糖,做麵包就會很簡單。塞納河西餐廳的麵包師傅透露,做這些無添加麵包,最考師傅的地方在打面,要凍水打,水溫不能超過28℃,否則麵包的筋道就會消失。而且在搓麵團的時候,麵團要壓得夠實,因為這種無添加麵包純用乾酵母發酵,並沒有加入膨脹劑,如果壓得不夠實,烤出來的麵包就會扁掉,形狀就不漂亮了。要知道它壓得實不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師傅在發酵前用手拉麵團,如果可以拉到紙那麼薄,就證明筋道夠,否則還得繼續壓。
●法國師傅教路挑硬包●
很多人覺得歐式麵包硬,是因為那裡的人愛吃硬包。不過法國師傅就透露,其實歐洲麵包之所以會硬,是因為麵包裡面不含糖。而韌度則是由於沒有任何添加劑,所以不會破壞小麥粉內的纖維,所以會比港式及日式麵包煙韌。一隻真正靚的歐洲麵包,用手敲一敲就可知道,剛出爐的歐式包,外面硬得來夠脆,內裡則要夠軟之餘帶韌度,這才叫合格靚包。
●法式牛角包最考師傅●
至於最考師傅的歐式麵包,就得數法式牛角包,因為它裹酥皮時最難。折酥時麵皮不能裂開,同時由於室溫下酥油會融化,包的時候手一定要夠快,否則油會漏出來。一個熟手師傅一分多鐘就能包好一隻牛角包。不過包得快不等於包得靚,一隻包得好的牛角包,用刀切開看是層層分明不粘連,而且層次越多越靚。
●德意法麵包有啥不同●
在歐式麵包系列中,主要又分為德、意、法主要三大流派。義大利麵包全部都是用橄欖油。法國麵包則是多用牛油,以做工講究出名,做工講究一是指選料夠靚,二則是指全手工精細操作。至於德國麵包,則多是各種純樸的硬包為主。
●買全麥包要看清●
近年健康風潮之下,主打低卡低碳的全麥包人氣急升。根據有全麥包銷售的超市表示,近兩年以來,全麥包由以往的外國人和海歸派幫襯為主,漸漸地變為了本地客與外國客對半分的局面。
大部分人都認為,全部用小麥粉做的麵包就是全麥包。但其實小麥粉就是麵粉,也就是我們常吃的精製白麵粉。由於目前我國並沒有對全麥包及麥包做出定義,所以全麥粉佔40%的叫全麥麵包,全麥粉只有5%的也叫全麥麵包,甚至連全麥包究竟是否連糖和雞蛋都不該加也尚未有定論。而在國外,全麥麵包是有統一標準的,在美國及加拿大,只有成分標示使用「whole wheat flour」(全粒小麥麵粉)的才能稱作全麥麵包,「wheat flour」(小麥麵粉)則表示有添加精製的強化麵粉,不是真正的全麥麵包。
●如何挑選全麥包●
真正的全麥麵包除了具有良好的麥香味道外,在麵包的表面能明顯見到咖啡色的麩皮,而切開內部觀察,就會發現它的纖維比白麵包粗糙,而且只能撕成塊狀,氣孔也比較大。
全麥麵包應該呈天然的褐色。如果麵包顏色太深,已經接近黑色就可能是添加了焦糖色素等。
歐式麵包市內購買地址
白天鵝美食屋
地址:沙面白天鵝賓館一樓
花園酒店綠茵閣西餐廳
地址:環市東路花園酒店一樓
La Patisserie
地址:天河東路75號
Cheris
地址:東風中路和建設六馬路交界處
明古治麵包店
地址:龜崗大馬路一號
Le Vila
地址:天河北路中信負一層
TASTE
地址:中華廣場2樓
37度2
地址:濱江東路藍色康園隔壁
熱門歐式麵包
1煙肉芥末籽包
用鮮羅勒葉和巴馬臣芝士粉、橄欖油、松仁等做成,小份5元。
2意式番茄包
傳統義大利麵包,番茄酸酸甜甜配著天然發酵的麵包特別過癮。
3核桃包
香口有咬頭的一款。
4黑麥包
最傳統款式,老外特別愛吃,反而中國人不習慣它的口感。
5核桃堅果派
從義大利空運而來,不含防腐劑,裡面有核桃花生松子。
6德國椒鹽包
最受女生歡迎,不經發酵,直接加進口椒鹽烤出,椒鹽香味淡淡逸出。
7牛角包
鬆軟夠牛油香。
8黑麥包
十分煙韌,因為是添加了30%德國黑麥粉,切片烤脆吃最香口。
9農夫包
它含有4成裸麥粉,想吃麥香的就選它。
Ken哥教你法式甜品DIY
看了這麼多麵包,熱愛DIY的你是不是覺得手痒痒的想試一下呢?別以為西式甜品很難做哦,其實只要有心有好的材料,在家一樣是可以自己DIY的。這次,我們就請來三人行法國餐廳大廚Ken哥,來教大家做一款經典法式泡芙甜品。
泡芙夾雪糕
材料:牛奶或水 200克,牛油70克,鹽和糖適量,高筋麵粉140克,蛋4隻(約200克),香草雪糕適量
步驟:
1 將鍋放入水(或牛奶)、牛油、鹽、糖煮滾。
2 將麵粉倒入,用木勺不斷攪拌至不沾手為止。
3 將麵糊倒入攪拌器用慢速攪拌,再用中速攪拌2到3分鐘,最後將雞蛋逐個逐個加入(不可一次投入),攪拌到均勻即可入擠花袋。
4 擠出所要的形狀後,將其放入烤箱,用395℃烤10分鐘,再用375℃烤10分鐘,兩次完成後泡芙定型。
5 將香草雪糕塞入泡芙,喜愛巧克力的可淋上巧克力醬,也可用鮮果伴碟。
梁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