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的天津,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如今的天津旅遊景點也是眾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天津之眼、北寧公園、大悲院、水上公園等。但其實,天津還有一個景點,那就是——早點鋪。
天津的早點是靈魂~
掙扎著早起,咬下去的第一口煎餅果子
溜邊兒吸溜兒的第一口麵茶
就算你實在起不來,一句「大餅素卷圈」
你也能「蹭」的從床上爬起來!
這兩天,小津看見一個老視頻
叫做《天津市民吃早點有了新變化》
是1986年新聞聯播報導的,時長35秒
先看一段視頻
再聽小津給您娓娓道來!
聽長輩說,早起二分錢的漿子,從家帶個棒子麵餑餑,捏一撮細鹽,來一小碟免費的鹹菜,那個早點吃得還是特香!如果不趕著上班,可以到附近隨便找一個早點鋪,包子餛飩漿子鍋巴菜隨便點…
鍋巴菜不是菜,麵茶不是茶,天津的早點還真是博大精深呢!
鍋巴菜就是天津人早點的靈魂之一,綠豆面、小米麵和著羊骨湯的做出薄薄的鍋巴,最早都是烙好了,在案板上晾著。
切好了菱形塊,搭配著滷子,一小撮香菜、兩勺麻醬,再配著點腐乳,真香!
老天津人還會配上個油酥燒餅,還得拿雙筷子吃,那個滷子都會吸在鍋巴上,一滴都不給你浪費。
老豆腐可是咱天津早點不可缺少的美食,滷水點的嫩豆腐為主料,盛入碗內,再澆上滷子為作料,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好,放入芝麻醬、辣椒油、蒜汁等,味道鮮美,風味獨特。
還有一種饒陽豆腐腦是用雞肉和豬肉熬湯(有的地方為了照顧口味,把豬肉換成了牛肉)。老豆腐吃的是豆腐,滷子是調味用的,饒陽豆腐腦則主要靠湯,豆腐屬於另外的加分項,僅僅是點綴。
果子必須炸的酥脆,還得適當的放鹼,四季的鹼可不一樣,再好的廚師,都不一定能炸出地道的天津果子!從中間裂開成為兩片,中間還是軟嫩的面香!
面厚多肉的果頭、果子餅,與紅糖親密接觸的糖皮兒↓
還有個有意思的早點是雞蛋果子了,把面做成口袋形狀,裡面灌入雞蛋炸製成型,別名就叫「雞蛋口袋」。
好煎餅果子沒什麼網紅款之說,老樓根底下挨著炸果子那家的肯定好吃!果子、果篦得是現炸的,雞蛋得是自己從家帶的,沒跑了,吃完了你一上午都不帶餓的,又熱乎又解飽!
小時候看土豪都做十個雞蛋的大煎餅果子,攤十個雞蛋的都是技術了,改天您了也試試?
它是用糜子面熬製而成的,老天津衛講究雙料麵茶,盛上半碗,撒上一層厚厚的、香香的芝麻鹽,淋上麻醬,再盛半碗,再照樣撒料。
吃的就是麵茶香與芝麻香的水乳交融,順著碗邊吸溜一通,那真是滿口浸香!
豆漿,俗稱「漿子」。天津漿子歷來以其質優著稱。相信很多衛嘴子在喝漿子的時候都愛用豆漿衝雞蛋,這樣更顯出豆漿的濃香味。
還有泡果子吃的,最講究的就是空碗裝點白嫩的豆腐,再來點細鹽,漿子和豆腐的滑嫩直接就往嘴裡跑。
餛飩餡小,品的是湯,就著包子正好。雲吞卻是改革開放初期從廣東來的外來戶,餡兒大湯鮮,一碗就能吃個六七成飽。還有就是菱角湯,對於重點喜歡肉味兒的人來說,菱角湯更香,更解饞!
說起羊湯,那可是天津清真的代表食品, 主要將羊骨頭一起投入大鍋裡熬湯,再將切成砣的新鮮羊肉與清洗乾淨的羊雜一起投入湯鍋中煮。冬季喝一碗羊湯,最滋補!
牛肉燒餅就是將燒餅切開連片,中間夾入醬牛肉片。牛肉燒餅也是讓天津人吃出了花,有的加點兒生菜、花生、黃瓜,最經典的就是加香菜的!那個口味真是絕配了!
小津小時候,蒸餅5毛錢一個,白色的大棉被、方形的保溫箱子,裡面有豆沙的、紅果的. 冒著熱乎氣~還會搭著幾個糖三角和棗饅頭賣,可小津最愛的還是那個白糖黑芝麻的蒸餅,可惜,好多年沒看見過了~
排叉比果篦更瓷實,現在好多都是推自行車賣排叉和撒子的,之前都有好多現炸的,有很香的麥子味。
撒子總讓孩子們覺得是炸麵條,小時候還鬧騰讓家裡人把撈麵炸了吃呢~
包子、小米粥是天津經典早點之一。尋常人家雖不能天天去狗不理,但街頭還有無數津門包子鋪供人解饞。
大清早要上二三兩包子,來碗健胃的小米稀飯,不加糖都能嘗出來小米的甜味~
小時候每到過年過節的,都得去趟大胡同,早起先喝個龍嘴大銅壺的茶湯,金絲玫瑰搭配著各種味道的油茶麵,你可得會拌,和成菊花狀的才叫講究,吸溜飽了開始和家人一起採購~
最後,小津要提問啦~
天津的早點裡,你覺得最講究的是?
在留言區告訴大家吧!
編|龐荔馨
審核|李陽陽
轉載來源|天津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微博@天津旅遊
投稿&合作郵箱:TJtour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