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這首詩充滿了無限的哲理,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2020-12-24 塵世曉書僮

曾鞏,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散文家、思想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儘管在這八大家裡,可能曾鞏的名氣最小,地位也是最尷尬,很多人一提起唐宋八大家時,往往可能會忽略掉他,其實應當說曾鞏也是非常了不起,他的很多詩作,也是同樣的值得一讀,而且他的一些詩作,表面看似在描寫一些極為普通的事物,但是其中還是融入了詩人思想,從而也就使得他的詩作裡面,同樣的充滿了哲理。

其實宋詩與唐詩,它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唐詩是極為抒情,很多詩人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重點在表達當時的一種心境,這也就使得唐詩,並不像宋詩那樣,除了抒情之外,還有更多了一份哲理。這也就使得詩歌到了明朝之後,分成了兩派,要麼就學唐詩,要麼則是學習宋詩。

曾鞏也是「江西詩派」最重要的詩人,可能現在一提起「江西詩派」,很多人會認為這一派的詩人都是江西人,其實非也;這個詩派主要是以黃庭堅為首,專門學習杜甫,並且把杜甫奉為祖師爺;但是這一詩派並沒有流傳開來,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這一詩派的詩人,他們講究用詞用典,所謂的無一字無出處,每一個字都講究出處,所以他們的詩作,也就寫得很是隱晦,因此,他們的詩作,也就沒有大面積的流傳開來。

雖然曾鞏早年間受到了這一詩派的影響,但是到了後期,他的詩作明顯有所不同,並不僅僅局限於這用詞用曲,而是別出心裁,寫得更為從容,也更加的大氣,譬如他的這首《城南》,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在這首詩中,詩人儘管同樣的只是寫了一些極為普通的事物,但是同樣的在詩作中,融入進了自己的思想,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還充滿了哲理。

《城南》宋代: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這首詩寫得很是生動,寥寥數語,便是把春天裡的美景,描繪的活靈活現,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此詩,最大的一個特點,非常的自然,也非常的抒情,而且詩作裡還有著哲理,詩人正是通過對於這些普通事物的描寫,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的寫進了這首詩中,使得我們讀了之後,會陷入詩作中,進而去思考。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這開頭的兩句著實是平淡,讀來更是覺得寡淡,可是詩人這種卻是把春雨過後的美景,描繪的同樣很是唯美;春天裡由於一場春雨過後,那池塘裡的水便滿了,而且都快要溢出來了,那亂山腳下,有無數的路,它們分別向東西不同的方向延伸。這兩句儘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同樣的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使得人們讀了立馬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最後這兩句同樣看似很平淡,也只是描寫了春天裡一些普通的事物,可是細讀之後,才會發現在這兩句中,則是充滿了無限的哲理;每當到了春天之後,可能一場雨之後,那桃樹和李子樹上的花,都會被風雨吹落,可是那地上的青草,則是無論多大的風雨,它也依舊還是生長的很茂盛。這也正是詩人所要傳遞出來的一種精神,不要小看草長得小,但是卻最能夠經受住風雨。

曾鞏的這首《城南》,雖然初讀時會覺得會普通,可是細細讀來,然後再仔細思考一番,則是會讀出不一樣的感受來,這也正是詩人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即使是在描寫一些普通的事物,可是詩人依舊還是能夠寫出深度來,能夠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感受。

相關焦點

  • 曾鞏飽含哲理的一首詩,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表面看似在寫春天的景色,其實主要還是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一種看法,所以也就使得這首詩充滿了無限的哲理。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曾鞏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其實也是寫得很深刻,而且他還是歐陽修最為得意的門生,盡得歐陽修的真傳,這也使得他的作品也是寫得很生動,同時也充滿了哲理,那他的這首《城南》,便是其中最為令人驚豔的一首作品,這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不僅把春雨過的美景,拒絕的活靈活現,同時也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
  • 唐宋八大家最沒有存在感的曾鞏,水平到底如何?讀這首詩就知道了
    茅坤選擇了唐朝的韓愈和柳元,以及宋朝的歐陽修、蘇軾、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在這八位大文豪,前面的五位可以說是名滿天下,後面的三位顯然名氣要稍小一些,尤其是曾鞏在其中最沒有存在感,很多人還認為是用來湊數,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曾鞏令人驚豔的一首詩,連歐陽修讀了都為之傾倒,成為千古名篇!
    曾鞏的詩也是同樣很出色,特別是他的這首《城南》,那就是一首充滿哲理的作品,雖然這首詩流傳的也不是很廣泛,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描寫得如詩如畫;另外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極其高明,詩人也正是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不僅描寫了春天的美景,同時也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是令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 曾鞏為何能位列唐宋八大家?他都有哪些經典詩文?
    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注·曾鞏》裡說:就八家(唐宋八大家)而論,曾鞏的詩雖然比不上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但是遠比蘇洵、蘇轍父子的詩好,其七言絕句更有王安石的風致。這裡錢鍾書先生所選的兩首詩就是《西樓》和《城南》,我們一起來讀。
  • 25首哲理詩,每一首都包含一個道理,讀懂受益一生
    哲理詩,就是說理詩。 哲理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絕句。 千百年來,中華大地留傳了許多哲理。
  • 曾鞏比起寫文章更愛講道理,看不慣就開罵,甚至鬧得朋友反目
    曾鞏特別喜歡從日常小事中發掘深刻的哲理—參觀王羲之留下的墨池後,他在《墨池記》中總結:「無論寫字還是做事,都要努力」;他的老師歐陽修寫了《醉翁亭記》,他馬上跟著寫了《醒心亭記》,強調「真正讓老師快樂的不是山水,而是國泰民安」;聽和尚彈琴,他也能悟出「做人要奮發圖強、品性端方」……文人大多會玩綿裡藏針那套,曾鞏卻喜歡板起臉來直接開罵
  • 十五首描寫小草的古詩詞,為君閒暇助興,茶餘飯後解悶
    詩人顧城說:「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古代詩人白居易也有詩,「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天的美麗寫絕了,試想如果沒有亂花和淺草的點綴,哪裡還有後面的「最愛湖東行不足」。小草就是普通百姓的化身,不攀天高,不怨地薄,只要給點空氣和陽光,就深深地紮根於水土,不離不棄地快樂生活。
  • 愛惜芳心莫輕吐——18首贊花詩句,收藏起來賞花時用!
    在古人的詩詞中,百花如驕人,如下18首寫花抒情名句,方便大家收藏,發朋友圈時使用。辛夷塢唐代:王維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紫薇花唐代:杜牧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
  • 三月桃花開,10首詩詞帶你看盡最美的桃花
    這首詩作者寫於唐僖宗中和年間,當時正是多事之秋,國家戰亂不斷,詩人客居在洛陽,看到春暖花開,春光明媚,楊柳依依,桃花嫣紅,春水碧綠,然而這一切美景,都無法掩飾漂泊在外的遊子相思之苦,既思人,也思念故鄉。
  • 有關花開的古詩詞三十首
    孤根矯樹花開早。花開早。水村山郭,嫩紅晴曉。隴頭何處鱗鴻香。一枝欲寄行人少。行人少。大江南岸,北風低草。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墨梅 其三【作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城南二首【作者: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 飛花令「草」,是草長鶯飛二月天的草,也是北風捲地白草折的草
    ——高鼎《村居》9.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10.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11.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錢惟演《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19.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20.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海已過柳生綿。
  • 劉禹錫的這首詩充滿了無限哲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詩時期偉大的詩人,同時他也被後世稱為「詩豪」,從他的詩作中,也的確是能夠感受到他的那一份豪氣,他的很多作品往往描寫的很是深刻,也非常的唯美,同時還充滿了無限的哲理,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難能可貴的一個地方,所以讀他的作品,除了能夠感受到唐詩獨有的魅力之外,還有就是能夠從他的詩作中
  •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險些被人遺忘的才子!
    為了安慰好友,王安石為曾鞏做了一首詩,第一句就說:「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這是極高的評價,同時也是對他的鼓勵。曾鞏此時其實在民間才名已經很高了,但由於一直沒有功名,因此他也在努力尋求更高的突破。他投文獻策,被當時已成朝廷重臣的歐陽修慧眼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