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卅年堅毅行 一脈兩岸情——紀念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30周年

2021-12-26 今日臺灣
今年12月16日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30周年,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在2021年第12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紀念文章。以下為文章全文。

卅年堅毅行 一脈兩岸情

——紀念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30周年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 張志軍

今年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30周年。30年前,在兩岸同胞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民間交流蓬勃興起的歷史背景下,經黨中央批准,對臺商談受權民間團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30年來,海協會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的直接指導下,認真貫徹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努力踐行「促進海峽兩岸交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宗旨,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致力於推動兩岸協商談判,廣泛聯繫臺灣各界人士,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維護兩岸同胞正當權益,為發展兩岸關係作出了不懈努力。

海協會推動達成「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兩岸協商談判,不斷為兩岸關係發展築路架橋

作為現階段大陸方面唯一受權與臺灣方面接觸商談的民間團體,海協會承擔著推動兩岸協商談判的重要使命。30年來,海協會堅持正確方向,維護協商基礎,推進談判進程,拓展商談議題,為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擴大雙方交往、增進民眾福祉、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了積極作用。海協會成立後,立即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建立工作聯繫,著手處理兩岸交往中衍生的具體問題。兩會就如何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進行討論。獲得兩岸雙方授權後,經過充分協商,兩會於1992年11月達成了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一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其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九二共識」體現了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是雙方對兩岸關係性質的共同確認,確立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為兩會開展協商並取得成果提供了必要前提。其後,「九二共識」從兩會制度化協商的政治基礎逐步成為國共兩黨交往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政治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兩岸建立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九二共識」達成後,兩會協商取得突破性進展。1993年4月,汪道涵會長與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談,籤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廣泛討論了推動兩岸經貿往來和各項交流問題。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高層人士以民間名義首次進行的會談,推動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10月,海協會邀請辜振甫董事長率海基會代表團來大陸參訪。汪道涵會長與其在上海進行會晤,並達成開展政治、經濟等廣泛對話等四項共識。1999年7月,李登輝公然拋出「兩國論」,破壞了兩會商談政治基礎。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加緊推動「臺獨」分裂活動。兩會協商在長達9年的時間裡難以恢復,兩岸同胞正當的權益和福祉受到嚴重損害。2008年5月,臺海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實現歷史性轉折。兩岸雙方本著「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5月下旬,兩會相互致函,明確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恢復兩會聯繫往來與協商談判。此後8年間,兩會舉行了十一次會談,陳雲林、陳德銘兩位會長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林中森先後籤署了23項協議,達成一系列共識。實施空運、海運、郵政等協議,實現了兩岸同胞期盼並努力推動30年之久的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促成了兩岸人員往來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其後續協議,構建了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在眾多領域建立兩岸交往與合作的規範,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經濟、社會、民生等問題。這些成果提升了兩岸交流的制度化水平,拓展了兩岸合作領域,豐富了兩岸交往內涵,推動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民進黨當局2016年5月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背棄了兩岸協商談判的前提和基石,海協會不得不中斷了兩會協商與聯繫溝通機制。五年多來,海協會始終堅定維護兩會協商的政治基礎,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系統闡述達成「九二共識」的背景、過程、內容和精神實質,闡明兩岸商談的曲折歷程和經驗啟示,增進了臺灣同胞對「九二共識」重要意義及兩岸在此基礎上開展商談重要作用的認識和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這一科學論斷已被兩岸關係發展實踐所充分證明。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雙方就能建立互信,兩會協商就能有效推進,兩岸同胞的利益就能夠得到充分維護。否認「九二共識」、破壞這一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勢必出現停滯甚至倒退,取得的很多成果也會得而復失,直接損害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的利益。

海協會廣泛接觸臺灣各界人士,擴大兩岸交往,努力為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構建平臺渠道

海協會作為受權民間團體,在協商談判之外,還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與臺灣有關團體的人士開展聯繫與合作,廣泛接觸各界人士,舉辦有影響有實效的交流活動,會同理事所在單位,為兩岸同胞參與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支持和幫助,為推動兩岸交流往來發揮應有作用。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保持聯繫溝通期間開展的人員往來、直接推動的各項交流,在許多方面填補了兩岸交流的空白,有效地擴大了兩岸交往,提升和拓展了兩岸交流的水平和領域,帶動了兩岸社會各界參與交流。2008年後8年間,兩會加強交流互訪,海協會共組織20多個交流團赴臺交流,海基會有80餘個交流團來大陸參訪。這些參訪活動涵蓋經貿、司法、新聞、文教、災區重建等兩岸同胞關心、兩岸關係發展需要的諸多領域,成為兩岸大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會還圍繞兩岸共同抵禦金融危機、協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等主題舉辦多場座談會和聯誼活動,取得積極成果。經由兩會渠道,兩岸完成大熊貓、珙桐樹和梅花鹿、長鬃山羊等珍稀動植物互贈,寄寓了兩岸同胞相互之間的美好祝福,成為兩岸交流的佳話。海協會廣泛接觸臺灣農漁、少數民族、宗教、民間信仰、學術、工運、婦女、演藝等各界團體、基層民眾和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安排在大陸參訪、開展交流。2001年至2003年,多次邀請贊同「九二共識」的臺灣民意機構代表及其他政界知名人士、統派團體來訪,就推動「三通」、改善兩岸關係開展交流與對話。結合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紀念辛亥革命等重大活動,積極邀請臺灣各界人士前來共襄盛舉。據統計,30年來,海協會直接邀請、接待來訪的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近9萬人次,增進臺灣各界人士特別是基層民眾對大陸的了解,促進了他們與大陸各界的交流合作。海協會重視、支持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關心、保護臺商正當權益。海協會領導經常到各地走訪臺資企業,介紹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政策措施,聽取臺商意見,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近年來,針對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海協會為臺資企業健康發展和尋找商機、拓展市場想辦法、出實招,鼓勵臺商堅定信心,把握大陸經濟發展脈動,紮根大陸持續發展,先後組織5批次臺商考察團赴西部10個省區市和東北考察,為臺商了解「一帶一路」和東北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開拓新的商機提供協助。海協會把促進兩岸青年交流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從1995年起,通過與地方臺辦、有關高校及島內團體合作,舉辦了560批次「中華文化研習營」,邀請5萬人次的臺灣高校學生來大陸交流,增加了臺生對大陸的了解,增進了兩岸學子的友誼。近年來,海協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改進「中華文化研習營」工作,擴大覆蓋面,增加體驗式交流內容,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影響力。

海協會竭誠服務兩岸同胞,認真處置涉臺突發事件,為維護兩岸民眾正當權益提供重要窗口

協調處理兩岸交流交往中衍生的突發事件和具體問題,是海協會的重要職責。海協會充分發揮服務兩岸民眾的工作職能和緊急聯絡人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積極與臺灣有關方面及民間組織聯繫合作,協調大陸有關地方和部門,處理了大量涉及民事糾紛、人員送返、急難救助、查證諮詢、尋親訪友等事項,認真負責地處理並答覆,為兩岸同胞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提供了有效幫助。在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指導下,在有關部門和各地臺辦的支持與配合下,海協會推動建立健全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涉臺突發事件處理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快速反應,妥善處理大量涉臺突發事件和兩岸民眾急難救助事項,為維護兩岸同胞正當權益、維護兩岸正常交流秩序、服務對臺工作大局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處置2009年大陸遊客在臺蘇花公路遇難、2015年臺灣復興航空公司班機墜河事故、2016年「7·19」火燒遊覽車致大陸24名遊客遇難等重大突發事件時,海協會充分發揮聯繫溝通、信息通報、組織協調等作用,及時為當事人及家屬提供協助,並視情派出工作組協助開展工作。海協會與有關各方密切配合,經長達4年半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2016年成功解救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阿曼籍臺灣漁船NAHAM3號上包括臺灣船員在內的26名人質,贏得兩岸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災害無情人有情。海協會在兩岸重大災害事件的處理中,與兩岸相關團體攜手援助,關心愛護兩岸同胞,凝聚兩岸同胞感情。2009年「莫拉克」颱風在臺灣中南部造成重大災害,海協會積極為大陸各界援助臺灣災區提供協助,向災區運送救災物資,用於橋梁、學校、公共活動設施的重建等。海協會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2016年臺灣南部地震、2018年臺灣花蓮地震等發生後與臺灣有關單位和人士開展協助賑災工作。兩岸之間在重大災害面前相互扶助,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深情。海協會30年的開拓進取,譜寫了海峽兩岸中國人以對話取代對抗、以溝通化解歧見、以協商促成雙贏的華彩篇章。海協會30年的耕耘,展現了我們心繫兩岸關係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誠摯情懷。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當前我們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鄭重宣示了在民族復興進程中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定立場和決心。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牢牢把握在我們手上,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不可逆轉。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海協會將認真學習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指導下,繼續沿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的方向,堅持在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海協會將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兩岸一家親」理念,更加奮發有為地開展工作,繼續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利益福祉、融洽兩岸同胞骨肉親情,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成立儀式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成立儀式 2020年01月01日 13: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12月30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成立儀式並致辭。(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日北京訊 (記者 何建峰)2019年12月30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出席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成立儀式。
  • 海峽兩岸共同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
    海峽兩岸共同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 2015年09月25日 07:4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合肥訊 (記者 王怡然)9月24日,「銘記前賢偉業、傳承兩岸親情」——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活動儀式在肥西縣銘傳鄉劉銘傳故居舉行。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2020年11月24日 14: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於11月24日上午出席「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紀念兩岸民間交流30周年 海峽兩岸中秋燈會下月崑山舉行
    ,以紀念兩岸開啟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讓海內外同胞共同品鑑薈萃於花燈之上的兩岸文化精粹,共敘兩岸深情。   據崑山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董建國介紹,本次中秋燈會由國臺辦提供指導,中華文化聯誼會、中華兩岸交流協會全程支持,江蘇省臺辦、江蘇廣電總臺、崑山市政府主辦。燈會的舉辦目的在於進一步擴大海峽兩岸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堅定臺商臺胞深耕大陸,紮根發展、轉型發展、永續發展的信心,並藉助「兩岸中秋燈會」文化品牌不斷豐富崑山臺商大陸精神家園的文化內涵。
  • 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
    日月同輝 大運常伴 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    中國常州網訊 12月10日下午常州美術館隆重舉行「日月同輝 大運常伴」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式,共同回顧、見證常州和臺灣攝影界綿延30年交流互進的藝術情緣。
  • 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正式成立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12月30日報導: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簡稱「海研會」)今天上午在上海建國賓館舉行成立儀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和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鄭鋼淼共同為「海研會」揭牌。  據介紹,「海研會」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和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發起,經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是以從事兩岸問題研究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組成的學術性非營利社會團體法人。首任會長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季平擔任。
  • 「一脈相承、兩岸同根」第二屆海峽兩岸(臺兒莊)名家書畫展在...
    「兩岸同心,文脈承續。」12月17日,全國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立11周年紀念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臺兒莊)名家書畫展在臺兒莊古城開幕。「潮平兩岸闊,相見一家親。」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心靈歸屬和精神家園,魯臺兩地淵源深厚,文緣相近、人緣相親,在文化傳承延續上,各有特點和優勢。臺兒莊古城以大陸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平臺,舉辦了臺兒莊大戰戰史研討會、漢字文化藝術節、兩岸和平文化論壇、兩岸春節文化博覽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
  • 「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於昨日成立
    「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於昨日成立 2019年12月31日 13: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研討會現場(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2月31日訊 「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簡稱「海研會」)12月30日在上海舉行成立儀式。
  • 兩岸學者雲集中華文化論壇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需警惕民進黨當局...
    鑑於當下新冠疫情防控形勢,本屆論壇採取「雲會議」形式,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設主會場,高雄設分會場,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和文化界人士約150人將以參加研討、視頻連接、提交論文等多種方式參會。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前後(一)
    1991年12月16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吳學謙、王兆國等同志到會祝賀。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駐澳門辦事處今天掛牌成立
    新華網澳門2月4日電(記者陳伯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辦事處今天正式成立,並舉行了掛牌儀式。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陳雲林出席了掛牌儀式並為辦事處揭牌。  海協駐澳辦事處是海協經主管部門同意、根據《海協章程》規定、依照澳門特區的法律正式設立的分支機構。
  • 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
    「日月同輝 大運常伴」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30周年紀念活動, 12月10日在常州美術館開幕。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濤、副市長陳正春分別向常州攝影家湯德勝、臺灣攝影家翁庭華頒發「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交流活動30周年特別貢獻獎」獎盃。
  • 第二屆「中華情·兩岸美」海峽兩岸職工攝影展在臺北開幕
    第二屆「中華情·兩岸美」海峽兩岸職工攝影展如期啟幕。中華全國總工會臺港澳辦公室主任、中國職工交流中心秘書長彭勇出席開幕式,並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對攝影展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福建省總工會副主席柳公立,廈門市總工會副主席陳永紅,中國國民黨秘書長莫天虎,中國國民黨中常委、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理事長姚江臨,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侯彩鳳,以及王厚誠、李昭平、曹道全、李世雄等兩岸嘉賓共同為影展啟幕。
  •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高雄辦事分處成立
    7月2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以下簡稱「海旅會」)高雄辦事分處正式成立。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杜江,臺灣海峽兩岸旅遊觀光協會(以下簡稱「臺旅會」)會長謝謂君共同為海旅會高雄辦事分處揭牌。這是繼2010年5月7日在臺北成立海旅會臺北辦事處之後,海旅會在臺灣成立的第二個常駐辦事機構。
  • 全國人大代表、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兩岸統一
    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以書面回復指摘臺灣民進黨當局製造兩岸對立,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致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近年大陸頻出惠臺措施,在落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基礎上,又出臺26條措施,不斷豐富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 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在高雄成立
    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在高雄成立 2019年06月05日 09: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兩岸泰山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市林皇宮舉行。(圖片來源:山東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5日高雄訊 5月25日,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兩岸泰山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市林皇宮舉行,泰安市非遺文化參訪團作為嘉賓出席活動,前高雄市民政局長王文正等臺灣文化、宗教、政商界人士300餘人參加大會。
  • 海峽兩岸紀念龜山先生誕辰955周年活動在福建舉行
    海峽兩岸紀念龜山先生誕辰955周年活動在福建舉行 2008年11月07日 12: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17海峽兩岸中秋燈點亮華彩!
    近千位兩岸嘉賓齊聚一堂,共同品味兩岸文化精粹,共敘手足情深,以此紀念海峽兩岸打破長期隔絕狀態、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    華燈初上秋意淺,搖櫓聲聲憶江南。9月20日晚,「兩岸情一家親」主題晚會暨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亮燈儀式在「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古鎮正式拉開帷幕。
  • 兩岸信眾共祭「開漳聖王」 紀念漳浦威惠廟建廟1300周年
    兩岸信眾共祭「開漳聖王」 紀念漳浦威惠廟建廟1300周年 2016呂明 攝  中新網漳浦9月25日電 (記者 張羽)福建漳浦威惠廟建廟1300周年紀念大會25日舉行,來自兩岸及東南亞地區的信眾千餘人共祭「開漳聖王」,祈佑兩岸風調雨順。  漳浦威惠廟是唐玄宗李隆基為褒揚戍鎮閩粵邊界、開漳建州的陳元光將軍及將佐,下詔敕建的千年古廟。陳元光祖孫六代,開漳治州長達150年,被後世崇奉為「開漳聖王」。
  • 「兩岸情,一家親」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將在周莊9月閃亮登場
    8月3日上午,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新聞發布會在周莊舉行。  通過發布會,小編了解到,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將於9月20日中秋佳節之際在崑山周莊古鎮精彩亮相。  今年恰逢海峽兩岸開啟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燈會誠邀海內外客商蒞臨崑山、走進歷史文化名鎮周莊,共同品鑑薈萃於花燈之上的兩岸文化精粹,唱響「兩岸情 一家親」主題曲,共敘兩岸深情。  一場兩岸同胞的視覺及情感盛宴即將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