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三十條」:條條落實差點啥

2020-12-21 半月談網

2018年末,由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以下簡稱「減負三十條」)重磅出臺,劍指中小學課業負擔重這一痼疾,對校內、校外、家庭、政府四方面減負工作全面明確責任並提出要求。

在全民教育焦慮的當下,「減負三十條」能否改變學生「書包越來越重,眼鏡越來越厚」現狀?能否破解「校內減下來,校外加上來」的尷尬局面?

校內減負仍有難點

30條政策中,第1條到第12條強調「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出嚴格依照課標教學、均衡編班配置師資、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等12方面內容。重申了杜絕「非零起點」教學、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等要求。

半月談記者在廣東、遼寧、湖北等省份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教育部門多次下發減負令,校內減負形勢向好。如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減少作業布置、減少考試、學生每天「陽光一小時」等政策在各地絕大部分小學得到落實。但在中學階段,因面臨升學壓力,學校其他課程為主科「讓路」、學校持續開展晚自習補課等現象仍屢見不鮮。

除此之外,政策第2條中的杜絕「非零起點」教學、第3條嚴禁設立「重點班」「快慢班」以及第7條採取等級評價方式等,成為落實的難點。

「期末考試,部分中小學校已經以等級評價的方式公布考試成績,但仍然有少數學校公布了排名和分數,還有的學校表面上不公布分數,實際上要求家長下載App查分查排名查試卷。」一名家長說。孩子讀初二的周女士反映,班上每周都有大小考,考完後老師按成績排名給孩子安排座位。「因為成績不理想,我的兒子總是坐在最後兩排。」

點評: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範先佐指出,當前仍是分數決定一切:對教育行政官員的考核是看地區分數排行,校長的晉升是看學校升學率,老師的績效是看班級平均分……以升學率為標準的分數制度,造成一切為成績服務。對此,應像治理環境一樣拿出「硬手段」,如果哪條政策不能落實,也應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

校外減負易遭軟抵抗

「減負三十條」第13條到17條強調要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提出了校外培訓機構要依規登記誠信經營、嚴禁超標培訓、嚴格教師聘用、嚴禁與升學掛鈎、控制培訓時間等5方面內容,特別強調「培訓內容不得超出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等,有些規定非常詳細,如「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一直是培訓機構的招生法寶。面對一波接一波的重拳治理,一些深諳家長心理和市場規則的培訓機構見招拆招,不僅生意依舊火爆,甚至學費還紛紛上漲。

當下,治理校外培訓機構難度較大,培訓機構有多種註冊、運營模式,超前超綱很難界定;同時,部分家長有讓孩子提前學習的潛在需求,進而帶動家長群體,如何引導也是一大問題。

點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超綱教學是培訓班的教師和學生的私下行為,緣於當前仍然是用考試分數評價學生。建議進一步深入推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建立高校多元化招生模式,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學校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理解和自身條件,辦出有特色的學校。

家庭減負知易行難

「減負三十條」第18條到第21條強調家庭要履行教育監護責任,提出了家長要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加強家庭交流互動、引導孩子健康生活等4方面內容。

半月談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度高於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只要逼不死,就往死裡學」。半月談記者寒假在很多校外培訓機構看到,有的小學生一天要奔波於幾個地方補課,課間或中午有很多家長陪著孩子在教室、走廊叫外賣吃盒飯。

全民教育焦慮的當下,大部分家長無奈被裹挾前行。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的家長歐女士告訴半月談記者,孩子今年報了一個網上課堂,她覺得已經足夠了。但跟別的家長一交流,她發現有的孩子一年級就上網課。「這樣一個大環境,哪個家長能淡定?哪個家長還能繼續佛系?」 歐女士說。

點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高政等教育專家指出,在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的情況下,群眾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需求會一直存在,這種強烈的需求會讓很多出發點良好的政策失效或者收效甚微。只有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的教育目標,真正辦出讓不同群體都滿意的教育,才能避免政策陷入「頭痛醫頭」怪圈。

政府監管還應持續推進

從第22條到第30條,強調要強化政府管理監督,提出了政府要克服片面評價傾向、嚴格活動競賽管理、規範培訓機構監管、深化考試招生改革、支持做好課後服務、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開展減負督導檢查、切實抓好貫徹實施等9方面內容。

近年來,各地開展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陸續發布了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去年以來,上海、江蘇、遼寧、廣東陸續開展彈性離校、晚託服務、開設校內拓展興趣班等,孩子下午3點半後的需求和去向日益多元。

然而,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地方存在檢查、懲治「蜻蜓點水」「一陣風」,治理「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一些地方抓在職教師補課行為,年年寒暑假都開展各種整治工作,通報典型案例並給予處理,但到下一個假期情況依然如舊。

另外,「嚴禁片面以升學率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民辦中小學校招生納入學校審批地統一管理」等規定雖也在逐步推進,但效果並不明顯。

點評:同濟大學教授蔡建國認為,政策關鍵在執行,進一步壓實政府責任,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才能確保減負工作取得實效。針對培訓亂象,建議建立多部門間聯動合作機制,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對相關行為嚴肅處理,彰顯改革的決心、政策的力度。(半月談記者 王瑩鄭天虹 廖君 仇逸)

相關焦點

  • 家長們必看,教育部的減負三十條中有哪些重要的內容
    在2018年的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門一起印發了通知《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2018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教育部的一個通知,再一次引發了大家對於中小學生教育的思考。《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而且這個是經過國務院同意的。在這個被稱為 減負三十條 的通知裡面,嚴控了作業量,包括每個學期的考試次數,還有各種競賽的評優等等,可以說具體到了中小學的方方面面。
  • 教育部:減負三十條規定 有效緩解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他表示,出臺減負三十條規定,明確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政府四方責任,著力構建系統化減負體系。積極推進學校建立課後服務制度,不斷提高課後服務水平,全國36個大中城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有效解決「三點半」家長接孩子難問題。全面清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由105項減至35項,更加注重體現素質教育導向。
  • 事關浙江每一個浙江家長,40條減負方案來了!
    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有關精神,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減負三十條
  • 21條!《山西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發布
    21條! 日前,《山西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發布。清單在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範教師管理事項、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及相關報表填寫事項、規範中小學教師借調事項等方面明確作出21條規定,全面減輕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
  • 廣東公示中小學減負21條
    本報訊(通訊員 黎鑑遠 記者 劉盾)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廣東省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對中小學生減負明確了21條具體要求,對招生行為、學校的編班、中小學生作業負擔等作出具體規範
  • 宿遷推行「宿九條」為文明加分 給「人情」減負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據統計,通過大力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上半年全市同比人情事項減少31.2%,戶均人情支出降低43.1%。  談到這樣的變化,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說,今年宿遷在全市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全面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就是要引導群眾崇尚文明節儉,減少不必要的人情開支,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為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 宿遷市人大代表熱議「宿9條」——人情減負潤人心 文明新風再升級
    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 王豔珅 史偉 鄭緒軍 楊群)「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嫁娶不要彩禮……」為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推進人情減負、弘揚文明新風,1月10日下午,宿遷市發布《人情新風「宿9條」》。這份接地氣的《人情新風「宿9條」》一問世,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成了本次市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 廣東擬推中小學減負21條,家長、校方的看法和期待是···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廣東擬推中小學減負21條,家長校長都有期待&nbsp&nbsp&nbsp&nbsp深圳晚報2019年8月21日報導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
  • 山西出臺「21條」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範微信群、規範精減各類報表填寫工作、嚴格規範各類教育宣傳活動進校園、嚴禁向中小學校和教師強制攤派各類驗收工作及醫療保險信息採集錄入等任務、不強制安排老師到每位學生家中家訪……近日,我省發布《山西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 浙江發布中小學生減負四十條 對過重學業負擔「零容忍」
    原標題:浙江發布中小學生減負四十條 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廳、省體育局、團浙江省委、省科協等14個部門聯合發布《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共40條,將自2020年1月10日起施行。 全方位規範校內教學 《方案》提出,要嚴格按課程標準和進度教學,不隨意增減課時;小學一年級要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除正常調課外,不得擠佔思政、音樂、體育、美術、勞動實踐等課程課時,嚴禁製作「陰陽」課表。
  • ...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新聞...
    《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新聞發布會(2020年3月22日)《重振計劃》中提到,海南將通過降低旅遊企業運營成本為企業鬆綁減負,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如在旅六條免租條款的基礎上,規定出租方為旅遊企業免除租金的,可以減免其2020年1-6月應繳納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數額不超過所減免的租金。這就能夠調動廣大私有出租方免除租金的積極性,將免租的主體從國有擴大到所有業主,從而使政策紅利能夠普惠到所有的旅遊企業,使每一家旅遊企業都有機會得到免租的實惠。
  • 江蘇宿遷市出臺「宿9條」為人情減負
    1月10日,江蘇省宿遷市出臺《人情新風「宿9條」》為宿遷人減負。「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嫁娶不要彩禮」……此次發布的《人情新風「宿9條」》,秉承了宿遷市一貫的接地氣風格,不少內容都直指當下人情來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有所針對地提出了倡議。
  • 《吉林省政法機關依法保障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三十條意見》政策...
    為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切實保障和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省委政法委牽頭起草了《吉林省政法機關保障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三十條意見》,《三十條意見》已於12月6日經省委常委會議討論通過。下面,首先請劉偉副書記為大家詳細解讀《三十條意見》的有關情況。
  • 宿遷市湖濱新區:讓「宿9條」深入人心
    宿遷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結合宿遷市委關於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的工作要求,宿遷市湖濱新區紀工委及時向人情歪風「開刀」,切實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人情債」減負。宣傳發動揚新風。通過各種形式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宿遷市《關於嚴禁領導幹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或藉機斂財的規定》和《人情新風「宿9條」》,做到將規定內化於心。同時利用微信群、發放倡儀書和張貼標語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努力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知曉率。黨員幹部當楷模。
  • 常州新北區教育局發布「減負」八條:不得讓家長評改作業、嚴控考試...
    就中小學「減負」作了進一步指導說明。 2 加強課程計劃落實情況的監管。 課堂是執行課程計劃的主陣地,學校要切實履行落實課程計劃的主體責任,教師要嚴格按課表上課,不佔課不隨意換課,學校要切實加強管理。 一是加強落實巡課聽課制度。
  • 人情新風「宿9條」推行5個月,宿遷揚起暖暖人情味
    說起人情新風「宿9條」的推行給村裡帶來的新變化,泗洪縣四河鄉雪二新村黨委書記馬永波高興地說,「宿9條」不僅弘揚了文明新風,還減少了百姓的負擔。   雪二新村的新氣象是人情新風「宿9條」在基層落地生效的體現。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是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審定「宿9條」和有關實施方案。
  • 杭州出臺32條減負惠企新政 水電氣成本降低
    在基層有期盼、企業有呼聲的情況下,杭州市政府經過緊鑼密鼓的調研、問卷調查、徵求意見和多輪修改完善,結合國家、省、市已經明確的各項涉企、惠企政策,並力求在減負惠企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研究出臺了大力推進企業降成本、減負擔,有效化解過剩產能的系列政策「組合拳」,全力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 安徽最美的6條自駕公路,條條驚險刺激
    想著前段時間把安徽的6條自駕線路都走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很多人都覺得很不錯的安徽最美的6條自駕公路。另一條線路是丁埠到馬鬃嶺的越野線路。如果說馬丁公路讓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我想大概只有越野線路了。這條線路基本上沒有開發,路況鬆散的石子路和各種泥土真的讓人走的崩潰。如果你是越野車問題不大,不過建議不要一個人走。如果是轎車啥的,就跟我一樣,放棄吧。
  • 山西21條減負清單 劍指中小學教師非教學任務
    近日,山西省發布了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清單在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範教師管理事項、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及相關報表填寫事項、規範中小學教師借調事項等四方面作出21條規定,減輕教師的非教學任務負擔。
  • 中山市出臺實施細則落實「人才24條」
    大洋網訊 記者獲悉,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發布《關於落實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落戶中山發放政府津貼工作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按照實施細則,中山市畢業5年內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在中山市企業工作滿1年且已落戶中山的,每人可享受一次性1萬元的政府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