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小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重慶口岸產融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其經營範圍包括區塊鏈技術相關軟體和服務等。
關於區塊鏈行業的布局,人們常談到的是網際網路巨頭BAT,而小米、京東等公司均被視為第二梯隊。但作為起到社會方式變革作用的新技術,區塊鏈必然會被每一家大公司關注,至於能不能在新領域實現超車,大家就要各憑本事。
本文會從投資、產品和金融三個方面介紹,文中所出現的「小米」,是指包括雷軍個人、雷軍參與創建的順為資本、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小米生態鏈和小米金融科技在內的「泛小米生態」。
區塊鏈賽道投資
投資主要出自順為資本,順為資本由雷軍和許達來在2011年創立,重點關注移動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智能硬體、和深科技等領域。順為資本進行的區塊鏈領域投資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種,直接布局區塊鏈賽道。
①錢包:2018年6月區塊鏈數字錢包「大師錢包DRsafe」獲數千萬天使投資,順為資本跟投。大師錢包支持以太坊/ERC20,井通(SWTC/TUM)和墨客底層(MOAC/ERC20),方便用戶對其數字資產的管理。
②遊戲:2018年區塊鏈遊戲「哈希世界」A輪獲得順位資本的200萬美元融資。哈希世界類似於大富翁,用戶可以在虛擬世界裡通過「挖礦」(翻卡牌)獲得數字資產,購買土地獲得資產確權,並且可在土地上自由設計標語,或收租獲益。
③媒體: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19年3月投資區塊鏈媒體幣世界。
第二種,所投企業使用區塊鏈技術,或有區塊鏈相關業務。
①電子籤約雲平臺「上上籤」,主要業務是向企業和個人提供實名認證、在線籤署、合同存管、訴訟支援、保險賠付等覆蓋電子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區塊鏈在其中的客戶實名、協約籤署、管理、維護和合同保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②芯原微電子是集成電路設計代工公司,為客戶提供定製化半導體解決方案和系統級晶片設計服務。2019年小米通過增資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據悉,去年底礦機廠商億邦起訴芯原微電子,指對方提供的10nm三星晶圓存在質量問題,造成約1.75億人民幣的損失。
區塊鏈產品推出
2017年底,Cryptokitties風靡一時,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推出類似產品,一時間萊茨狗、玩客猴、鏈克雞競相推出,仿佛區塊鏈領域在上演神奇寶貝。
小米也跟風推出了加密兔,玩法大致類似,但與Cryptokitties不同的是,加密兔並不支持加密貨幣,用戶需要通過任務獲得「胡蘿蔔」(加密兔遊戲中的積分)或加密兔,或者使用胡蘿蔔來兌換加密兔。
2018年有關區塊鏈的遊戲和社交產品層出不窮,小米推出了一款名為「小米wifi鏈」的APP,這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做的小應用探索。與網易星球、度宇宙等產品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結果也是相似的,基本已經涼涼。
當年對於區塊鏈的認知,大多集中在「這是一個新玩法」「這是一個熱概念」上,還並未深刻理解這一技術對生產、生活方式的真正作用。但在網際網路圈能夠突出重圍最終成功上市,小米也絕對不是頭腦呆笨、頑固不化,很快他們就找到了穩妥的發展之路。
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目前業務當中的信任難題。
基於Hyperledger區塊鏈,小米創建了小米營銷數據鏈,解決營銷場景當中的痛點。
協作過程中需要保證數據隱私和安全。傳統的方式是雙方把數據加密後給到可信任的第三方公司,然後計算和使用數據,但這不僅會讓匹配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對於第三方的安全和信任也是一個問題。
通過小米營銷數據鏈,可以實現雙方協作過程中只能看到共有數據並進行調用,而其他數據對任何人都不可見。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數據資產,降低雙方信任成本,並免除由於第三方帶來的問題。
通過小米營銷數據鏈,小米營銷和歐萊雅做數據對接合作,了解梳理歐萊雅和小米用戶的重疊情況以及他們的線上行為,為針對性營銷、精準觸達人群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
小米還與安佳品牌合作,共同開啟區塊鏈廣告「橋計劃」。雙方將運用區塊鏈技術完成鏈上數據交換,進行區塊鏈數據驅動的品牌廣告投放。
區塊鏈金融
「區塊鏈+金融」是大多數在做區塊鏈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布局的領域。螞蟻金服推出的螞蟻區塊鏈,依託支付寶已經實現保險、貸款等多個場景落地;微眾銀行推出的微眾區塊鏈,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推出微粒貸機構間對帳平臺,為銀行業帶去了更加便捷的對帳渠道。
小米則在2018年下半年,就與金山雲達成合作,共同推出金融聯盟鏈,目的就是為區塊鏈技術落地金融場景提供一範式。
(來源:金山雲)
金山雲的KBaaS(Kingsoft 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為金融聯盟鏈提供了從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模塊化金融智能合約開發升級、小米金融系統區塊鏈部署到後端自動化管理和監控、報警等完善的一站式服務。
小米金融科技負責人姜永強表示:「區塊鏈技術的特點與金融資產管理的資金端、資產端、監管三方的訴求點具有天然的匹配性。依託金山區塊鏈雲成熟的解決方案,可以將資產方、資金方、通道方、行業監管等業務參與方打通。」
除此之外在「區塊鏈+金融」領域,引起人們關注的還是牌照問題。例如,2019年小米獲得了香港虛擬銀行牌照今年年初新加坡金管局披露,包括螞蟻金服、小米在內多家全球頂尖企業已提交數字銀行牌照申請。
筆者在這裡提醒大家注意,申請到數字銀行的牌照和使用區塊鏈與否並無直接的關係。雖然區塊鏈確實在跨境支付、銀行結算中可以起到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作用,但是除卻區塊鏈的「中心化+雲計算+雲存儲」的方式,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所以申請數字銀行牌照可以讓我們對於「區塊鏈+金融」落地有更多期待,但並不意味二者真的有絕對聯繫。
責任編輯:郝月 / 作者:金色財經 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