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是誰?隨著明朝歷史尤其是明粉的一再「科普」,很多人都知道朱重八是朱元璋。而在過去,民間除了朱元璋之外還習慣叫他「朱洪武」。當然,洪武是年號,並非朱元璋的名字。
1、朱重八的名字有「家族遺傳」基因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原本叫朱重八。為啥起這樣一個名字?說起來,這跟朱家的「家族遺傳」有關。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人名:
1、朱仲八:生三子:朱六二、朱十二、朱百六
2、朱百六:生二子:朱四五、朱四九
3、朱四九: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4、朱初一:生二子:朱五一、朱五四
5、朱五四:生四子:朱重四、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
從朱重八上述5代,所有人的名字都是數目字。而朱五四就是朱重八的父親。細心的人發現了,為啥朱五四生四個兒子,老大要從「四」開始排?不是應該叫「朱重一」嗎?原因很簡單——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還生了三個兒子。
2、人們起名為何這麼隨意
元朝很多人的名字都有數目字,比如紅巾軍起事後,徐州有三個人也跟著起事,其中兩個的名字分別叫:李二、彭大。也許這兩個人歷史上沒什麼名氣,下面再來說兩個有名氣的人名。
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他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祖父叫常重五,父親叫常六六。明朝還有一個開國大將湯和,他的曾祖父叫湯五一,祖父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一。
對於元朝的這種起名習慣,很多人認為是元朝規定漢人賤民不允許有名字。這是不是後世因仇恨元朝統治附會之說?還真不好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過去的窮苦人家大字不識,孩子生得多,起名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出生日期來。
這種習慣不只元朝獨有,讀過《水滸傳》的都知道,梁山好漢中有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這三人可是生活在宋朝。用數目字起名由來已久,過去只有上得起學的孩子,私塾先生才會給孩子起個名字,這種習慣甚至持續到上世紀初。
3、朱重八改名果真是「誅元璋」嗎
現在來談談朱重八為啥改名叫朱元璋。按照目前流行的說法,朱元璋就是「誅元璋」,誅,殺;元,元朝;璋,古玉器,外形如刀。這樣的解釋很符合民間歷史的口味,似乎從改名起就意味著,朱重八懷有推翻殘暴元朝皇帝的雄心壯志。
但讀史的人會發現,朱元璋似乎並非如人們想像:「昔者,朕被妖人帶起山野」、「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誤入其中」,上述兩句不用翻譯都明白。同時他還說:「豪傑何有乎仁良?」那些起義的傢伙們自稱豪傑,可有幾個是仁良之人?
更甚者,朱元璋登基後還說「元祖宗功德在天」,把元朝世祖牌位擺進帝廟裡,供人們祭拜。後人認為,歷史上很多改朝換代中,後來的皇朝總要想方設法把前朝的東西,狠不能毀滅的一乾二淨。而朱元璋為統治需要,表現了更高明的政治技巧。
其實,除了後人的猜測之外,上述言辭也是朱元璋真實情感的流露,它更符合「做不了奴隸」的人被迫呼嘯山林的傳統。也至少證明了,朱元璋並非人們想像那樣,從軍後就有了推翻元朝的偉大理想,只是為了混口飯吃無奈的一種選擇罷了。
4、朱元璋名字的真正含義
目前,至少知道朱重八在叫朱元璋前,還有另一個名字:朱興宗。這個名字的喻意不說自明,光宗耀祖。在娶郭子興養女馬氏後,軍中人稱「朱公子」,朱興宗又再次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古人名與字互有關聯,相互解釋,喻意也是高度一致的。
名「元璋」,字「國瑞」,這次改名更多的,還是寄託朱興宗希望祥瑞國運、禮化民眾的願望,跟「誅元璋」無關。元,始也;璋,古玉器,一種禮器,決非殺人用的;國,邦國;瑞,以玉為信。拆字釋義後,朱元璋的名字含義應該更加清楚了。
朱元璋爭天下中「獨不嗜殺」,一直以仁義之師聞名。現代人認為朱元璋嗜殺是源於他對胡惟庸、藍玉展開的大規模清洗,株連殺死4萬多人,同時有對貪官的剝皮楦草等瘋狂舉動。
因此,在解釋朱元璋名字時,很多人也把「殺氣」摻雜其中,以「誅元璋」來解釋確實可以表現朱重八的霸氣,似乎也符合人們對他的印象。不過,這實在只是一種飯後談資而已。
圖片據網絡
文字為原創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