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但沒人想過,他老爹為啥給他取這麼個名,這名畢竟太土了啊,這時你可能會說了,老朱家往上數幾代都是貧下中農,又沒啥文化,取這麼個名也正常吧,這你可能就誤會朱爸了,沒準朱爸也想給自己兒子取個響亮的名字。
朱元璋生於1328年,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極其腐敗的元王朝的統治下,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各種對於普通百姓的苛刻制度也是層出不窮,據說這其中啊,就有這麼一條,據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的記載
「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
什麼意思呢?根據歷史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裡的說法來看就是,「在元朝普通老百姓如果沒有讀書和當官就不能有正經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或者父母年齡相加來取名。」
說到這兒,就必須得提一下他們老朱家其他人的名字了,據記載
朱元璋高祖名叫朱百六,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朱四五、朱四九。
朱四九生了四個兒子,即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初一生了兩個兒子,即朱五一、朱五四。
朱五四有四個兒子,老大朱重四,老二朱重六,老三朱重七,老四就是朱重八。
看到這,你可能眼睛有點花,但你有想過當年元朝民政局登記戶口時眼睛有多難受嗎,再者,我必須要跟你解釋一下,老朱家沒有一個是搞數學的,取這些名字可能真是出於無奈,也可能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現在你可能明白為啥叫朱重八了,朱重八,也可以叫做「朱八八」,重八嘛,兩個八,應該是他父母年齡相加等於八十八,或者他出生於八月初八,然而事情似乎並不是這樣的,按照史料的記載
朱元璋出生於天曆元年九月十八。朱元璋十六歲的時候,父母先後亡故,「皇考終而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
他父母年齡相加是九十一,那朱元璋不是應該叫朱九一嗎?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朱五四的四個兒子分別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他這一代應該是重字輩的,但重一,重二,重三,重五去哪了呢?
其實還真有這幾個人,這1235都是朱重八的堂兄,也就是他爸朱五四的兄長朱五一的兒子,雖然重八在家裡排行老四,但在家族中排行老八,加上重字輩,他就叫朱重八,這就都解釋通了。
《明朝那些事兒》畢竟是本通俗歷史讀物,有些不嚴謹,很多人都發現「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裡的「行第」在書中被解釋為出生日期,其實不太正確,「行第」應該是家中行輩的意思。
至於為啥後來改名叫朱元璋呢?元代表元朝,璋是一種鋒利的玉器,朱元璋就意為「誅滅元朝的利器」。
礙於皇家的臉面,朱元璋登基後,就把家裡人的名字都改了個遍,大家有興趣可以到網上查查。其實不論朱元璋叫啥名,都不影響他傳奇皇帝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