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株洲,蘆淞市場群無疑是服裝界的「聖都」。隨著市場群的發展,逐漸它的「另一面」被顯現了出來: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商戶眾多且產權結構複雜,隨之而來的是整改難度相當大的火災隱患。
2011年4月起,被列為重大火災隱患單位,2015年9月,中央政法委、公安部聯合下發通知予以書面警示,並跟蹤督辦,推動火災隱患整改。
7月6日,瀟湘晨報記者從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獲悉了多年來蘆淞市場群的火災隱患整治工作過程,這也是當地有關部門和市場管理方多年來的重中之重。
概況:龐大市場群是國家級和省級火災隱患單位
「蘆淞市場群是以蘆淞大市場為中心的老舊市場,市場群起步於上個世紀80年代,由路邊市場引入室內建築而形成。」蘆淞區市場群重大火災隱患整治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凌培望介紹,「蘆淞市場群的前身是蘆淞大市場,1987年在結谷街動工興建,1989年竣工,總面積達7000平方米,設800多個攤位。後來帶動了人防地下商場、南大門市場、結谷門市場的興起,株洲蘆淞服裝市場群初具規模。」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後,蘆淞服裝市場群的範圍不斷擴大。2012年11月,《株洲市千億服飾產業十年總體規劃》獲得通過,蘆淞市場群成為國家級服飾產業集群示範區。
「市場安全確是個大問題,門面多,商品多,人也多,起了火消防車都進不來,業主們做生意也不安心。」在市場做了25年生意的劉英明老人如是說。
隨著市場群的形成,導致出現建築防火間距、防火分隔不夠,消防設施不足等先天性火災隱患。」
「火災隱患整治重點是以蘆淞大市場為中心的老舊市場,包括蘆淞、淞南、淞北、安發、建寧童服、靚女、瑞苑、淞達、蘆東、結谷門三區、結谷門六區等11個市場。」株洲市蘆淞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謀徐可告訴記者,「部分市場與周邊建築防火間距、樓板耐火極限均達不到規範要求,市場內擅自擴建、改建倉庫的現象比較突出等。」
2011年11月8日,省政府將11個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列為蘆淞市場群區域性重大火災隱患實施掛牌督辦。2015年9月,中央政法委、公安部聯合下發通知予以書面警示,並跟蹤督辦,推動火災隱患整改。
整治:讓業主做消防知識明白人
毛女士在淞北市場有一個店面,經營10多年了。她說,現在市場有了微型消防站,店面配有滅火器,經常組織一些疏散演練,目前正在安裝防排煙系統……「市場經常進行全方位的消防宣傳,讓我們都能安安心心做生意。」
蘆淞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肖建新稱,為了讓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大隊要確保市場內無吸菸、無使用明火、無佔道經營、無電線私搭亂接現象;清除市場內住宿場所、違法倉儲場所、臨時搭建的建(構)築物;保持市場外消防車通道、市場內安全疏散通道暢通;還要確保消防設施齊全並運行正常。
為落實重大火災隱患整治,株洲市委市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從地下消防供水管網建設、火警監測中心建設、增設消防設施設備、清除違章餐飲住宿倉儲場所等方面加以整改,基本完成市場內部第一階段整改任務。
凌培望介紹,蘆淞市場群整改以來,完成了消防共用水泵房改造、消防監測中心建設、步行街路障設施建設、市場群外圍管網供水系統改造、蘆東通道提質改造、2臺變壓器搬遷、餐飲倉儲清理等項目。同時建立消防共用水泵房、消防監控中心等,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同時組織對8個市場內部倉庫進行了搬遷。
近況:蘆東、淞北市場仍在整改過程中
由於先天條件不足、產權結構複雜等因素,淞北市場、蘆東市場依然沒有達到整改銷案要求,不同程度存在火災安全隱患。
「淞北和蘆東兩個市場是最難整改的。」徐可告訴記者,「蘆淞市場群建築整體設防較低,造成的隱患錯綜複雜,耐火等級不足、安全疏散、防排煙等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
「蘆淞市場群產權結構複雜,涉及利益方眾多。」肖建新告訴記者,「蘆淞市場群包括蘆淞、淞南、淞北、安發、蘆東等11個市場,隸屬於8個產權單位,內有攤位約4810個,涉及從業人員2萬餘人,如不妥善解決,很容易引發群體性社會矛盾。」
5月21 日下午,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高寧宇率隊對蘆淞市場群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召開現場辦公會。
「確保安全出口數量,儘量縮小防火分區面積,不火燒連營。」高寧宇針對蘆淞市場群火災隱患整改現狀,明確了相關具體事項。要求在推進火災隱患整治時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儘量減少借用安全出口、縮小防火分區。在解決市場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整改問題時,儘量在少拆攤位、不動結構的基礎上完成整改目標。
6月10日,蘆淞區政府召開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蘆淞市場群重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調整了蘆淞市場群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指揮部,明確了各單位的職責分工,制定了推進表,要求在年底前完成蘆東、淞北市場兩處重大火災隱患的整改和銷案任務。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 實習生 廖敏君 通訊員 顏雨彬 李玟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