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有四大古文明。包括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及中華文明。但是時至如今,只有中華文明最終得以延續,其他三個古文明都已經消亡了。這是為什麼呢?
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100年就已經建立了國家,其後陸續經過了31個王朝。不過它也陸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古馬其頓和羅馬帝國等國家所徵服過。最後在4-7世紀被東羅馬帝國徵服後,古埃及文明斷絕。
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更慘,公元前19世紀,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倫王國,一度也曾號稱「世界四方之王」。但僅僅到了公元前16世紀,就被西臺人滅亡了。
古印度的歷史錯綜複雜,一言難盡。通常認為開始於公元前2300多年的巴拉哈文化。而到了公元前187年,隨著孔雀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倒臺,古印度文明滅亡。從此之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王朝。
只有中華文明很奇葩,斷斷續續幾千年,雖然也曾命懸一線,但終究是走過來了,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上天眷顧我華夏民族嗎?
這可有點唯心,應該是我們的文明太有生命力了。
文字
先說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全世界也沒幾個人看得懂,只好被稱為「神的文字」。而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是十九世紀之後才重新去研究翻譯的,還是個專門的學科。印度就不提了吧,他們現在說英語。
也就剩下漢字了。不管是不是倉頡造的,反正從象形字開始,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等等一路發展下來,到現在的簡化字。雖然樣子早就變了,但卻一直是一脈相承的。文字未斷,語言、文章當然也未斷,於是就連為人處世、生活自然的道理也都是一脈相承的。
地理
接下來說位置。華夏所處的位置是在有點特殊。東邊是浩瀚的大海,西邊是古人無法仰望的崇山峻岭。而當中一直都是統一的文明。雖然也經常分裂割據,但即便是分裂時期,人們也會認為是暫時的,最終一定會統一的。
所以古中國主要就是防備來自西北方向的遊牧民族,等到終有一人發現大海不足恃的時候,就再無抵禦能力了。
先進性
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中,中華文明無疑是極具先進性的。當時的先進性代表著溫飽、舒適、更穩定的生活和更長壽的人生。
所以,中華文明也曾經多次命懸一線,比如晉朝的五胡亂華,比如元清。五胡亂華讓北方的漢人幾乎滅絕,但好歹還有南方的東晉延續中華文明。元清時期倒是扎紮實實的被一鍋端了,但中華文明實在太先進了,忽必烈建立元朝是重用漢人的結果,而康熙能穩定中原,也與他自己精通中土文化相關。
關鍵是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農耕文明帶來的大城市生活太享受了。
元朝時候,漢人家庭連菜單都不讓有,但元末農民起義時,曾經摧枯拉朽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只能靠「跳大神」打仗了(沙河之戰)。而清初吳三桂反叛時也感嘆:這入關才幾年?原先的八旗兵勇都上哪去了?野蠻人一旦掉進溫柔鄉,退化的速度一定是幾倍於常人。
所以,雖然說中華文明沒有斷絕,理由可以說出無數,但我看,說來說去,根源還就是這三條。各位也說說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