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有句名言說:「如果你愛孩子,就帶孩子外出旅遊吧!」,中國有句名言:「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可見通過旅遊增長見識很重要。
1、旅遊能讓孩子掌握很多語文知識,如參觀西湖,孩子不僅領了西湖美景,也認識了兩位大詩人蘇軾和白居易,鞏固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寫西湖的古詩。我們帶著孩子觀察湖邊的小松鼠、白鴿,又為孩子寫動物和記事作文儲備了素材。
2、旅遊能掌握很多數學知識,如外出旅行,我們和孩子預算行程的費用,旅途車費、吃飯的開銷、入住酒店的開銷等,讓孩子計算,支付費用等,無形中又培養了孩子的數學能力。旅遊能讓孩子掌握很多地理知識。如西湖所在位置,西湖的形成,西湖的變遷等。當孩子聽導遊講解西湖十景的來歷時,孩子又收穫了很多歷史知識。
3、孩子在學校學習更多是書本知識,而旅遊收穫了更多的社會知識,各學科知識都有涉獵,考查了孩子的綜合能力。當書本知識在生活中得到運用時,孩子才能領會知識的價值 。帶孩子旅遊,是最好的探究課,也是人生必須課。
遊記是小學作文中的難點。很多小朋友會寫人,會寫事,但怕寫遊記。遊記最能考查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寫實能力,如果家長們在陪孩子外出旅遊時,能做一點指導,想要寫好遊記就輕鬆很多。具體怎麼指導。
1、帶孩子去一個地方前,務必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如去黃山,可以帶孩子看一下黃山的有關介紹和視頻資料。和孩子一起讀一下於永正的《黃山石》、黃奕波 《爬天都峰》、豐子愷的《黃山松》等文章。
2、我們可以把這些文章背誦一下,看著視頻做一些記錄。這些準備工作很重要。如果沒有提前的備課。就會鬧出「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看了什麼,啥也不知道」的笑話。
3、參觀途中,認真看景點的介紹,認真聽導遊講解。看到書中或視頻中的景象時記得和孩子一起探討交流感受。
4、到家後,及時做整理。可以再次和孩子一起分析看過的文章。因為有了親身體驗,孩子閱讀的興趣也不同。
5、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很多,記得挑選一兩點來寫,不可面面俱到。可以先讓孩子口述思路或列一個提綱。總之,課前有準備,課中有講解,課後有總結。多次訓練後,孩子一定能學會寫遊記。
1、小學1~3年級的閱讀理解都比較簡單,大部分都考記敘文閱讀。往往考查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只要是喜歡讀書的孩子,經常讀書的孩子,再學一點精讀的方法,閱讀理解拿高分不是問題。
2、4~6年級的閱讀題,不僅考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能力,還考查一些閱讀概念和遷移能力。如:常見的5種修辭手法和作用,5種表達方式,3種人稱作用,這些概念辨不清或不理解,很容易丟分。
3、探究題也是小學高段常考題型。往往考查孩子知識遷移能力。如:讀完文章的啟示,聯繫生活談體會等。這些題其實也是寫作題,如果不訓練讀文章抓要點的能力,不經常練習讀後感,孩子往往無話可說。
4、高段的閱讀理解題,也要遵循一定的答題規則,如:3分題要答出三個信息點,30字左右,學會從文本提取信息,答題要結合文本作答等。
5、記敘文閱讀的考點也是有限的。家長們要幫助孩子梳理常考題型。幫孩子總結答題思路:如概括文章內容:人物+事件+結果。概括中心思想:文章內容+表達情感(道理),懂得一些答題規則,適當練題,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