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燥飯也好,滷肉飯也罷,它們都是非常地道的臺灣小吃,在臺灣不同的地方各有製法及口味,然而兩者的主角都是豬肉。沒有豬肉,即可用菌類及千頁豆腐來模仿,一碗滿滿的素肉燥飯,閃亮的醬油色澤也令人垂涎三尺。
像臺灣小吃中常會加入肉燥,例如肉燥飯、肉燥面、肉燥米糕,甚至有肉燥青菜。素食主義者會用素肉、香菇(冬菇)或千頁豆腐(豆製品)取代豬絞肉製作素肉燥,味道各有千秋,要層次豐富也可以混合以上的材料使用。
喜歡口味香濃的,可以像做滷肉一樣,加入些許五香粉(八角、花椒、小茴、丁香及桂皮)。至於吃蔥蒜的更有彈性,大可以加紅蔥炮製,香味更突出。素肉燥就飯或面最好,吃來一點也不膩,味道鹹中帶甜,簡單易做。
食譜
肉燥飯(燜)
材料 冬菇1隻、杏鮑菇1隻、千頁豆腐100克、姜適量、水600毫升、豆瓣醬1湯匙、糖3湯匙、豉油2湯匙、五香粉1茶匙
粟粉水:
水150毫升、粟粉2茶匙
做法
1.將冬菇、杏鮑菇、千頁豆腐及姜切塊。
2.熱鍋下油,加入冬菇、杏鮑菇及千頁豆腐,用中大火烘炒5分鐘至有香味。
3.加入姜粒、水、豆瓣醬、糖、豉油、五香粉及粟粉水拌勻。
4.保持用中大火,將醬汁煮至濃稠完成。
菌菇屬於低脂肪、高纖維及高蛋白質食材,含有豐富維他命B、C及膳食纖維等。千頁豆腐口感豐富,有優質的蛋白質,但熱量及脂肪比其他豆腐高。兩者結合做出來的素肉燥飯質嫩味道可口,下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