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把皇帝稱為龍,龍子龍孫眾多,則王朝的國祚就會綿長。這對於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可能不難,但對於英國女王來說並不容易。1840年2月10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嫁給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親王時,她對生孩子感到十分恐懼,但結婚不到幾個星期就懷孕了。之後,女王接連生育了九名子女,鳳生九子,子子不同,他們把歐洲聯結起來,維多利亞也因此有了歐洲祖母的稱呼。這些王室貴胄既有兄弟姐妹間的嫉妒,手足之情也很親密。如果對該女王的子女了解不多,下面就跟鉤沉來看看!
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瑪麗·路易莎(生卒:1840年11月21日---1901年8月5日)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的第一個孩子是維多利亞公主,她很早熟,繼承了父親善於分析的頭腦和對學習讀書的熱愛,一直都是父親最愛的孩子。18歲時,維多利亞公主嫁給了普魯士的弗雷德裡克·威廉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德國皇帝弗雷德裡克三世,婚後30年左右,弗雷德裡克患上咽喉癌,那時他發音困難,說話聲音微弱,但仍能繼承王位,執政後僅有仨月便告崩殂。
1901年1月,維多利亞女王在奧斯本宮去世,她的大部分在世子女和孫子孫女都伴在身邊,然而寡居的大女兒維多利亞公主卻沒出現在母親的臨終病榻前。1901年8月5日,在母親去世7個月後,維多利亞公主因脊椎癌在德國去世。
阿爾伯特·愛德華---威爾斯親王(生卒:1841年11月9日---1910年5月6日)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的第二個孩子叫做阿爾伯特·愛德華,愛德華王子性格外向,卻沒有繼承父親的勤奮好學,功課上成績一塌糊塗,這讓父母十分失望。愛德華20歲時曾參加了愛爾蘭的軍事演習,在那認識了女演員奈莉克利夫,兩人關係引起了父母注意,並讓父親大為失望。愛德華作為王位繼承人,不能在軍隊裡有所作為,只能在父親死後繼承王位。愛德華的食慾一向旺盛,晚年時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於1910年5月死於心臟病。
愛麗絲·莫德·瑪麗公主---黑塞·萊茵河畔公爵夫人(生卒:1843年4月25日---1878年12月14日)
愛麗絲從小就很善良,為人慷慨,經常幫助境遇不佳的人們。住在蘇格蘭高地時,她會去拜訪當地的村民,給他們帶去食物和衣服。當父親即將離世之際,又花了很多時間照顧父親,讓老人家最後的日子過得舒心一些。父親死後,愛麗絲花了很大精力安慰悲痛欲絕的母親。1862年,愛麗絲嫁給了黑塞·萊茵河的路易王子,其么子弗雷德裡克是血友病患者,兩歲時死於腦溢血。1878年,35歲的愛麗絲死於白喉,成了女王母親子女中最早離世的孩子。
阿爾弗雷德·歐內斯特·阿爾伯特---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生卒:1844年8月6日---1900年7月30日)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的次子阿爾弗雷德是個快樂勤奮的男孩,學習能力很強,尤其喜歡地理和科學,喜歡用玩具做實驗,從小便自學小提琴,一生都堅持這個愛好,但是他很少按著樂譜來拉琴,都是自我創造、隨心所欲地拉琴。
阿爾弗雷德14歲時就加入海軍,並逐步晉升為海軍上將,於1866年成為愛丁堡公爵。作為第一個對郵票感興趣的皇室成員,為皇家集郵奠定了基礎。1874年,阿爾弗雷德與俄國大公爵夫人瑪麗成婚,但是兩人婚姻並不幸福,1893年,阿爾弗雷德被選為無子女的伯父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歐內斯特的繼承人,晚年的阿爾弗雷德飽受酗酒折磨,於1900年7月死於癌症。
海倫娜·奧古斯塔·維多利亞公主(生卒:1846年5月25日---1923年6月9日)
海倫娜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五個女兒中最為平凡,是一個頭腦冷靜,感情冷淡的孩子。她喜歡戶外生活,喜歡漫步和騎馬,不太在意個人形象。1866年,她嫁給了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窮困潦倒的德國王子克裡斯蒂安。
海倫娜一生致力於慈善事業,給溫莎地區的孤兒和失業者提供免費晚餐,她還幫助撰寫阿爾伯特親王的傳記,把作家查爾斯·格雷將德文信件翻成英文,在一次嚴重的流感和幾次心臟病發作之後,她於1923年6月去世。
路易絲公主---阿爾蓋爾公爵夫人(生卒:1848年3月18日---1939年12月3日)
路易絲是維多利亞女王最漂亮的女兒,活潑愛動,有時油喜怒無常。她還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藝術家,擅長繪畫和雕塑,真心支持藝術和高等教育,支持婦女在教育和就業方面的平等。
路易絲是家裡第一個進入公立教育機構---國家藝術培訓學校的成員,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是在肯辛頓花園豎立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冕禮服雕像,路易絲於1871年3月21日嫁給了阿蓋爾第九公爵約翰·坎貝爾,他們一生未育,經常分居卻相敬如賓。路易絲和她的姐姐海倫娜一樣,一生都致力於慈善事業,於1939年去世。
亞瑟·威廉·派屈克·阿爾伯特(生卒:1850年5月1日---1942年1月16日)
亞瑟小時候體格強壯,卻脾氣平和,勇敢而不魯莽,一向彬彬有禮,非常得維多利亞女王寵愛。亞瑟從小立志成為士兵,16歲時如願參軍,在南非、埃及和印度等地服役,成就斐然,成為英國軍隊監察長,最終成為加拿大總督。
亞瑟很少帶給維多利亞女王煩惱和憂愁,能和所有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即使晚年也在軍中服役。1942年去世時,他比妻子(普魯士公主路易絲·瑪格麗特)和三個孩子中的兩個在世時間都長。
利奧波德·喬治·鄧肯·阿爾伯特(生卒:1853年4月7日---1884年3月28日)
利奧波德這個孩子聰明有趣,熱愛音樂和藝術,可悲的是身體狀況不佳,從小就因消化不良非常瘦弱,常常因摔倒受傷,後來才被發現患有血友病,這意味著利奧波德可能因任何意外致命。
由於健康不佳,利奧波德一直都被母親管束,這讓他很惱火,在一些事情上表現叛逆,1882年,利奧波德和瓦爾德克·皮蒙特的海倫娜公主結婚了,育有一兒一女,可惜利奧波德沒能活到兒子出生那天,在30歲時摔了一跤,突發腦溢血去世。
比阿特麗斯·瑪麗·維多利亞·費奧多爾(生卒:1857年4月14日---1944年10月26日)
比阿特麗斯是維多利亞女王最小的孩子,從小受到溺愛,1884年,她和巴登堡的亨利王子相愛,兩人決定結婚時,維多利亞女王提出比阿特麗斯婚後要一起住等條件,獲得亨利王子欣然同意,後者幾年後就厭倦了平淡的家庭生活,渴望為國做更大貢獻。1895年,亨利王子在非洲的一次軍事遠徵中染上了瘧疾,並在回家路上不幸去世。
在歷史中咀嚼文化的味道,歡迎關注「世界史海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