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縣」又下一城 江蘇三地與阿里CCO籤約 小鎮青年享家門口就業
這是困擾江蘇豐縣95後趙林的兩難選擇。沒曾想,阿里巴巴居然把工作機會提供到家門口,讓這個難題迎刃而解。本周,江蘇豐縣、射陽、金湖多地先後引入阿里巴巴集團客戶體驗事業群(簡稱阿里CCO)「客服縣」模式,在當地建設客戶體驗中心,讓趙林和更多的小鎮青年,能夠享受到阿里柔軍原汁原味「理論+實踐」結合的培訓,並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
國內首個「客服縣」落地江西尋烏 小鎮青年煉成「阿里柔軍」參戰...
跟許多小鎮青年一樣,江西客家姑娘何麗娜大專畢業後,回鄉結婚生子。她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一名阿里巴巴生態客服小二,不但能在家門口上班,轉正後還能拿到當地收入水平2倍以上的工資。未來可期。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何麗娜的家鄉,客家的搖籃。熱情好客的客家人,在5月25日這天,迎來了新的希望。
-
栽好梧桐樹吸引「鳳還巢」 泰州團市委服務返鄉青年創業
僅在2月10日團市委舉行的首場返鄉青年專場招聘會上,就有1000多名青年在團旗的感召下回到家鄉,為泰州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返鄉青年是推動泰州未來發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們希望通過最優質的服務,營造樂於返鄉、敢於創業的『小氣候』,真正讓返鄉青年回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團市委書記孫靚靚說。
-
「拉麵之鄉」化隆回族青年另闢減貧新途徑 扶持青年返鄉創業
文思睿 攝中新網青海海東11月22日電 題:「拉麵之鄉」化隆回族青年另闢減貧新途徑 扶持青年返鄉創業作者 文思睿土生土長的化隆「90後」回族青年高原,2014年畢業後,沒有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西安工作,反而是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
青年論壇碰撞智慧火花 「春雁行動」助力河南青年返鄉創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晨 8月24日,2019年河南省首屆城市品牌創新發展·青年論壇暨「春雁行動·河南返鄉創業青年服務計劃」啟動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
-
山東諸城桃園:青年返鄉創業 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積極搭建創業平臺,讓返鄉青年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助力,積極招引青年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位於諸城市桃園區東紅社區鄭家溝村的返鄉青年創業產業茶園,面積將近1000畝,由7名返鄉青年創辦,帶著知識、技術和資金回到家鄉,發展茶葉種植,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鄭家溝村地處偏僻,山嶺薄地居多。
-
「阿里柔軍生態圈」創造新就業 國內首個「客服縣」落地江西尋烏
來源:中國網科技跟許多小鎮青年一樣,江西客家姑娘何麗娜大專畢業後,回鄉結婚生子。她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一名阿里巴巴生態客服小二,不但能在家門口上班,轉正後還能拿到當地收入水平2倍以上的工資。未來可期。
-
江蘇釋放數千崗位 吸引臺灣青年就業創業
中國臺灣網11月16日北京訊 (記者 馬萌) 為進一步集聚海峽兩岸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參與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拓展深化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為兩岸青年就業創業提供交流平臺,2016江蘇省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大會12日上午在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盛大開幕。
-
四姑娘山青年返鄉創業記
新華社成都5月4日電 題:四姑娘山青年返鄉創業記 新華社記者康錦謙、軒玉珏 別具風情的嘉絨藏族服飾,標誌性的俏皮笑容,「80後」阿娟最近在網上「火了」。夫婦倆當即決定辭掉外面的工作,回鄉創業。 現在,四姑娘山的蟲草、松茸、犛牛肉、蘋果、野菜乾都在阿娟夫婦精心演繹的「小劇場」中變得充滿故事,在網上「吸粉」無數。2018年,阿娟夫婦銷售農副土特產總金額300多萬元,在夫婦倆的帶動下,村子裡不少貧困戶因此脫貧。 「在電商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
臺灣青年的「江蘇日常」:安居興業追夢皆宜
中新網淮安5月16日電 (記者 朱曉穎)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到大陸臺資「重地」江蘇安居、興業、追夢。 國務院臺辦等多部門發布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已實施一年有餘。連日來,江蘇省臺辦邀請兩岸媒體記者走訪多地,了解在蘇臺青的「江蘇日常」。
-
2019小鎮青年報告:2.3億小鎮青年的真實世界
小鎮青年觀看「學習型視頻」佔比是城市青年8倍;小鎮青年不為買房發愁,更愛吃喝玩樂;37%的小鎮青年有除工資以外的賺錢渠道…… 近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中國青年報》、紅杉中國與神策數據,通過挖掘和分析快手平臺上2.3億小鎮青年的生活
-
浙江梁弄鎮掀起大學生返鄉創業熱
本報浙江餘姚8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碧水)「以前拼命想離開農村,現在發現在家門口創業大有可為。」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裝修,黃徐潔在老家投資130多萬元、以「中國紅村」為主題的鄉村農家樂近日開始試營業。
-
建德150餘名青年返鄉創業 把農產品玩出了新花樣
2018年以來,建德市大同鎮依託萬畝生態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探索建立以農創為中心,串聯農創客、農創品、農創遊的農業服務中心——「建德稻香小鎮·農創夢工場」,吸引了150餘名青年「農創客」返鄉創業、築夢鄉村,也讓當地村民看到了滿滿的希望。是什麼吸引著年輕人返回鄉村?這條鄉村創新創業的新路子如何蹚出來?近日,記者走進「稻香小鎮」,了解這批農創客的故事。
-
返鄉創業續輝煌 鄉村振興添力量——平頂山市返鄉創業工作紀實...
汝州市 近年來,汝州市大力實施「能人回歸」工程,先後吸引3.8萬名在外人員回鄉發展,培育市場主體超過2.6萬家,實現了機繡紡織、裝備製造等新興主導產業的「無中生有」;累計開發各類就業崗位超過10萬個,形成了「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帶動就業者」的返鄉入鄉創業熱潮,為汝州市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非典型返鄉創業青年用自家房子打造鄉村民宿 每年增收7、8萬
87年出生的司曉軍作為蓑衣樊年輕一輩,是個非典型的返鄉創業青年。不同於其他從大城市返鄉創業的青年,司曉軍在濟南讀完大專後,回到了高青縣城工作。恰逢村裡發展鄉村旅遊業,司曉軍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於是籌集了30多萬,開了一家民宿。
-
返鄉創業的「歸雁」是什麼吸引他們留在大巴山
返鄉創業,在工商登記、稅費減免等方面還有優惠。」何九江2015年回到老家做電商,幫村民在網上賣醃臘製品、豆瓣醬等土特產品。去年,何九江公司的銷售額達到280餘萬元。今年,何九江又在村裡建起食品加工廠,「目前正在進行產品研發。等工廠正式投產,可解決40到60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因為路窄坡陡石頭多,平昌縣板廟鎮大石村曾被村民稱為「石頭村」。
-
喝著咖啡,刷著網,養著蜂 小鎮青年重新定義「農民工」
回到小鎮,他想為生長於此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創造新的價值。而回到小鎮的青年不僅成功創業,也給當地帶來新變化。未來,隨著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楊經挺們認為,小鎮也能裝得下夢想。 「老楊家在北京的大兒子回來啦!」 2018年春節,楊經挺返鄉,成了福州永泰洑口鄉家家戶戶年夜飯上討論的新鮮事。可在楊經挺看來,在小鎮街頭,比他返鄉更新鮮的事兒多了去了。
-
東海打造國際化「水晶小鎮」 引本土人才回流
今年5月,東海水晶小鎮入選江蘇首批25個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東海水晶小鎮規劃面積3.07平方公裡,建設用地1.4平方公裡,其中以水晶城、博物館和西雙湖風景區為先導區域,採取「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建設模式,周期三年,預計投入30億元。
-
春暉中學00後生採訪「雙園」返鄉創業青年
高中生的我很想一探究竟,2月10日,我走進丁宅鄉,走近兩位返鄉創業青年王園園,雙園的故事讓我對鄉村振興有了深入了解。小山莊——大世界作為上虞南部山區的後花園,丁宅具有鮮明的生態優勢,就在這裡有一處依山傍水的農莊——南野農夫,30歲的王園園便是這裡的莊主。
-
江蘇構築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強磁場」
新華社南京5月15日電(記者朱筱)記者15日從江蘇省臺辦獲悉,為扶持臺灣青年來蘇實習就業創業,2018年江蘇面向臺青提供實習就業崗位超過4000個,全省新增臺青實習1400多人,臺青創業項目及團隊270多個,臺青赴江蘇「追夢」人數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