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影視愛生活的夢夢。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一部電影,讓你印象深刻到在安靜獨處時,或者躺下將要入睡時突然想到其中一個畫面,或者一句臺詞呢?夢夢有一部記了好多年的電影,那還是小時候看電視轉播,只記得有一個男孩在雪中仰頭看雪,這個畫面一直記在了夢夢心底,今天夢夢重溫了一遍,才發現這部電影叫做《情書》
《情書》的年紀比夢夢還要大兩歲,它上映在1995年,導演是巖井俊二,講述的是女主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樹去世之後對未婚夫的思念,通過整理遺物又發現了以前藤井樹和重名的女孩藤井樹之間相互暗戀的故事,這大概是夢夢看過的最早的文藝片,可能正是因為年紀漸長,夢夢對於這種文藝的東西變得越發有感觸起來,大有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感慨。
夢夢看這部電影,更像是在看一篇散文,就像它的名字「情書」一樣,清新,就像是青春期的初戀,乾淨清麗。
這部電影的配樂也十分出色,德彪西,小林武士,久石讓都是巖井俊二音樂的標籤,在這部電影裡女藤井樹回憶父親的葬禮的時候的配樂,還有閃回手的配樂,都是有一位8歲的小朋友彈奏的,給沫沫的感覺就只有四個字乾淨清麗。
關於這部電影裡的戀愛,夢夢覺得更像是一種尋找自我,這部電影中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十分令人頭疼的問題,銘記和遺忘究竟哪一個還是通往真正的愛情呢?夢夢覺得是銘記,雖然名氣可能會帶來痛苦,但是只有記得疼提醒我們愛過。就像在這部電影中,對於過往的回憶和現實穿插在了一起,過去的愛情也隨著這段故事的展開和回憶的逐漸清晰而慢慢的被喚醒,這何嘗不是藤井樹得一次復活,過去的一切線索還有愛情都通過回憶慢慢的展開,這樣就完成了一種時空的穿越,有人講藤井樹在路上遇到的另一個藤井樹解讀為尋找自戀和他戀的之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愛,男藤井樹暗戀女藤井樹,夢夢覺得這種青春的朦朧的戀愛更像是對自我的一種認同感的追求,也就是自愛。
另外在電影結尾的時候,女主角在那頭盡數遇難的地方大聲的高喊你好嗎,然後再自顧自的回答我很好成為全片又一個令人銘記的點。這充分反映了電影對於悲傷的處理,它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而是一種淡淡的傷感與遺憾,這和人的主觀感覺近似,無論當時多麼痛苦的事情,青春的傷痛經過時間的洗禮,再去回憶就是一種淡淡的遺憾和傷感,這也是日本文化中對於傷痛處理的典型反映。
你好嗎?我很好,青春的遺憾啊,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抹淡淡的淚痕。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