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宜賓印象匯來了,宜賓凱德走了……
從今年1月初,萬科股權84億元收購凱德集團20家購物中心後,這一陣風終於刮到了宜賓。其實,早在上個月的時候,宜賓印象匯的牌子都已經貼出了。屈指算來,從2009年亮相的凱德廣場(原嘉信茂廣場),還是當時凱德在西南地區最早的幾個購物中心之一。只是隨著一波布局調整,凱德廣場在即將邁入宜賓凱德十周年這個當口選擇了抽身而去,不禁一陣唏噓。
在後「凱德廣場」時代,宜賓商業體紛爭又將如何「戰火重燃」呢?
群雄割據時代再臨
不管是更名前還是更名後,凱德廣場或者宜賓印象匯,給宜賓人留下的印象遠不如「沃爾瑪」來得深刻,很難說是當時凱德的宣傳思路出了問題,至少沃爾瑪也預示著大量的人氣和商氣匯聚。
從2009年到2013年萊茵春天大潤發開業之前,凱德廣場作為南岸唯一性的集中式商業體,以沃爾瑪、百貨加餐飲的業態模式,讓宜賓消費者感受到了一站式消費的需求,甚至包括上江北、南岸西區的市民很多時候願意選擇去往凱德廣場消費。
儘管沒有扭轉宜賓商業和消費核心集中在老城的商業格局,但凱德廣場的出現,不啻於給宜賓發展商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大型商業體在宜賓是具備了市場空間的。
後來,財富中心、萊茵春天、東方時代廣場、新世界百貨、新世紀宜賓商都,乃至萬達廣場,都能當做後來者,即便是爛尾的銀龍廣場也是一個大型的商業體。
但隨著多個商業體的出現,凱德廣場不再具有市場獨佔性,反而是遭遇了群雄割據的挑戰,儘管是業態調整和差異化布局後,凱德廣場引進了諸如星巴克在內的熱門業態,也加大了餐飲比重,但是在同區域和萊茵春天的競爭中悄然處於了弱勢。
這之中,沃爾瑪一如既往還是能和大潤發分庭抗禮,但凱德廣場的整體競爭力不如萊茵春天也是事實,而在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面前,凱德廣場也到了調整的窗口。
從凱德到印象匯,已有變化了
被收購到被更名,其實這兩個月凱德廣場或者說宜賓印象匯的動作還是和之前有了明顯的變化。一個是宣傳動作上,之前的凱德廣場少有會見到一些接地氣的品牌宣傳活動,與宜賓市場的黏性並不強,只是偶爾會根據自己的營銷節點或者市場需求對應做些活動,最近宜賓印象匯倒是接地氣了一些。
從對品牌宣傳的重視程度上,萊茵春天就是一個典型的正面例子,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些宣傳放出,不說能吸引關注,至少保持市場熱度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個,則是沃爾瑪,作為宜賓目前能和大潤發掰手腕,擁有較多忠實客群的品牌商超,沃爾瑪之前與騰訊宣布深度合作,強強聯合的結果就是,付款的時候放棄了支付寶,選擇了「微信」,而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大潤發,則把支付寶放在了顯眼位置。
再加上從名稱上看,宜賓印象匯要比原來的「凱德廣場」更具有宜賓氣息一點,說不定這也能看出這是經營思路的調整。
未來,繼續「競爭」
凱德廣場,見證了宜賓商業從一無所有到群雄並起的時代,未來宜賓商業如何變化,與凱德廣場再無瓜葛。目前而言,宜賓商業格局呈現出多強存續的狀態,商業體很多,但是沒有誰能做到市場獨佔性或者佔據絕對優勢,而之前競爭加劇使得這些已經營業的商業體適時調整了思路,進行了差異化競爭,因此目前呈現出的狀況是都還能活著。
只是不知道這種平靜期會持續多久,按照計劃,12月21日就將開業了,屆時能對市場帶來怎樣的衝擊,現在還是未知數,只是從地理位置上看,距離萬達廣場最近的萊茵春天和宜賓印象匯可能要做好應對措施了。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商業體所帶來的不僅是購物選擇增加,最直接的變化是:品牌商超增多。宜賓印象匯的沃爾瑪,萊茵春天的大潤發、萬達廣場的永輝、東方時代廣場、財富中心的綠源,以及臨港新天地引進的雲南喜瑪特,或許這將點燃另一場競爭硝煙吧!具體如何,下回繼續……
最後說幾句》》
以宜賓印象匯更名為開始,宜賓商業新格局或將拉開,在三江口等多個擁有大型商業體的地標項目順利推進之際,現有的這些商業體如何更好地保證自己的市場份額,拓展自己的影響力,進而在未來商業井噴時代還能活著呢?這或許會是一個新的話題吧!
三江房產網聲明:一切標明來源「三江房產網」或注有"三江房產網"LOGO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宜賓三江房產網所有,許可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三江房產網贊同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