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陽光驛站 》每日經典,良師益友
金沙之江滾滾西來,岷江之水滔滔南下,交匯於古城宜賓的合江門。兩江合龍,一清一濁浪卷千秋,匯成浩浩長江日夜東流。江中看城,城如浮在江上;城中望江,江水流及天外。兩江會合的中心,正是萬裡長江主航道的起點,也是最具標誌意義的景點所在。中國宜賓·長江地標廣場就坐落在這裡。
長江從這裡流出,自西向東,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區,注入東海,全長6380公裡,為世界第三條大河。
2014年8月7日清晨5:30分,我們由宜賓住宿地徒步約3公裡、6點不到就抵達宜賓 長江地標廣場,欣賞、感受這裡的晨曦和周邊環境氣息。
廣場上有長江沿途城市標註石刻,經當地人解說,廣場實際是個龍頭,上平臺是上唇,下平臺是下唇(很多納涼的茶桌),廣場兩邊兩個圓洞是龍眼,頂上一個大大的不鏽鋼龍珠,兩邊步道是龍鬚,隔江山上有寶塔,江邊停泊數艘吃江宴的畫舫,沿江路上很多茶攤,看景吃茶是好去處,飯店也很多,味道不錯。
整個廣場設計是一個龍頭的形狀。龍是中國文化的圖騰,長江就是一條龍,而宜賓就是這條龍的龍頭,從萬裡長江第一城三江匯聚開始,宜賓舞動起長江文化的龍頭。三江匯合處,龍頭、龍嘴、龍鬚栩栩如生,遠看是一條巨龍正俯臥江邊戲水。
「龍頭」上還有閃閃發光的龍珠,直徑11米左右,龍珠寓意宜賓乃萬裡長江上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龍鼻呈現的是萬裡長江的微縮景觀,走上兩側的人行階梯後,可以一覽長江的起源流向、宜賓與沿江城市的關係以及長江流域城市的地理、歷史和文化風貌。
在廣場大門前,「古碼頭」、「古街景」、「古城牆」三幅栩栩如生的青石地面浮雕一躍進入眼帘,總面積大約106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古時宜賓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抬頭仰望,雄偉的廣場大門矗立在合江街口,上書的題詞:「萬裡長江第一城」清晰可見。
邁入大門,原來的大型音樂噴泉被「宜賓十景」地面浮雕取代。中間的「西南半壁大觀樓」豁然醒目,周圍是宜賓九縣一區極具代表性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踏上浮雕,宜賓十景,蜀南竹海、石海洞鄉、懸棺之謎、美麗的越溪河等躍然而上,令人感覺仿佛在宜賓的各區縣旅遊,遍覽風景名勝、飽觀山水風光,各地美景盡收眼底。
早晨,到此晨練的男女老少陸續趕來,廣場的音樂震撼有力。廣場往兩江匯合延伸架空連接至濱江路的路側邊沿,架空的平臺作為觀演場地,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為寬闊、優美的休閒活動場所。
順著階梯往下走,只見三疊泉歡快地流淌到噴池中,泉水不時地從地下噴湧而出,散成一束束白色的水花,異常美麗。
「戎城自古天下秀,醉是宜賓客自來。儘管這一天我們沒有看到日出,但這裡晨曦風光非常誘人,清晨的氣息和人文景觀相當濃厚,讓我們駐足慢慢欣賞。
回望廣場,由「巴蜀怪才」魏明倫題寫的《宜賓賦》猶如一幅展開的竹簡鋪在巨型書桌上,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竹簡」長約133.3米,字裡行間述說著建成於漢代的敘府的歷史文化以及宜賓古往今來的經濟發展,形式上更具書卷之韻,為廣場增添了文化內涵,從而也體現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
魏明倫「7歲學戲,9歲登場,臺上扮演生淨末醜,臺下自修詩詞歌賦」,一生撰寫了「八部大戲,一卷雜文,一打碑賦、半本日記,幾個電影」。曾被新華社《半月談》公布為中國當代九大劇作家之一、《藝術家》評選為中國藝術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新時期中國戲曲界四大怪傑之一。魏明倫這次應邀撰寫《宜賓賦》,確實嘔心瀝血。他深入蜀南竹海、興文石林、宜賓李莊和五糧液十裡酒城等,對宜賓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初稿達數萬字,幾易其稿,歷時近一個月。
《宜賓賦》原文 :
宜 賓 賦
——題中國宜賓·長江地標廣場
魏明倫
天下遊人,品評萬水千山,問何處適宜賓客?
長江重鎮,吸引五湖四海,到此城際會風雲。
鼎鼎西南半壁,巍巍水陸碼頭。縱橫三省,吞吐兩江。金沙從雪嶺而來,岷水經青衣而至。黃浪翻騰,如英雄奔用武之地;碧波蕩漾,似佳人赴比美之場。寶地為媒,雙水融融合抱;巨龍出世,長江滾滾誕生。早離故土,遠方滄海召喚;初上徵途,身後翠屏送行。難在起步,貴在開頭。萬裡長江從此伊始,千年古邑因此揚名。
臨廣場而懷古,撫地標而抒情。聽銅鼓鳴雷,來自秦漢;夢馬幫踏霧,穿越時空。僰道開絲綢之路,戎州建夷漢之交。僰字從人,巖畫遺留人性美;草根多智,懸棺顯示智商高。如何飛上險峰,當時似有鷹翅膀;怎樣打開謎鎖,今日仍無金鑰匙。刮目相看,重評夜郎國;沿階直上,瀏覽大觀樓。敘府中心,古城標誌。繼範仲淹之宏願,仿嶽陽樓之大觀。登斯樓也,心繫萬家憂樂;望彼岸兮,眼追百代英豪。相如籌策,諸葛平南,韋皋駐節,杜甫遊戎。詩化鎖江石,涪翁書法放翁詠;筆造流杯池,騷客唱和遷客修。神話傳奇,鬧海哪吒之桑梓;館藏記實,抗日女傑之故園。雙槍白馬,趙一曼武姿震倭寇;鐵板紅淚,陽翰笙文採映左聯。劉華工運領袖,李陶學潮先鋒。哲理高深,唐君毅海外倡儒學;墨痕獨特,包弼臣蜀中稱字妖。
人物同景物兼美,竹海和石海齊名。綠濤萬頃,峨嵋姐妹;翠節千秋,瀟湘弟兄。胸有成竹雅君子,腹容大海偉丈夫。與竹交友,弱者變強成勁節;以竹為師,狂人戒躁也虛心。有竹必有文化,無石不成地球。天盆裝歲月,石海湧汪洋。奇石招手,頑石點頭。栩栩如生,脈脈含情。同遊客默契,促文人聯想。紅樓石頭記,水滸石碣書,西遊石猴史,興文石海歌。讀三書以人喻石,觀一景以石喻人。石痴愛美,醉鬼多情。四川酒有口皆贊,五糧液無人不知。高粱紅火,包穀金黃,糯米回甜,小麥清香。再配嘉禾大米,合為玉液瓊漿。糧為酒之本,曲為酒之骨,水為酒之血,江為酒之魂。前輩秘方,醞釀出濃香魁首;當今絕技,勾兌成白酒狀元。初闖舊金山,一舉奪冠;再爭巴拿馬,二度開梅。好酒!好酒!蜚聲國際,造福鄉裡。此城載譽千鈞,此酒增輝多少。答案使人陶醉,宜賓別號酒都。
舉杯敘舊,尋跡鉤沉。大學韜光養晦,小鎮臥虎藏龍。幽靜江安,中國話劇第一聖地;古老李莊,同濟大學第二故鄉。到此回聲入耳,不忘國難當頭。山河淪陷,高校撤離京滬;風雨迷茫,師生漂泊江湖。安居需淨土,患難識李莊。電文十六字,代表百家東道主;古鎮三千口,接待萬餘下江人。決策者功不可沒,小孟嘗名不虛傳。莘莘學子,如魚得水;隊隊鴻賓,似鳥歸巢。月亮灣三更燈火,板慄坳五鼓雞鳴,禹王宮四季松柏,東嶽廟六度春秋。江畔書生琅琅,船頭號子悠悠。長江水,母親河。滋潤國家瑰寶,澆灌國家棟梁。來時洗盡僕僕風塵,去時多添輝煌巨著。依依告別,款款留題。碑刻銀鉤鐵畫,銘記山高水長。
昔年慄峰碑,今日宜賓賦。老友重來,喜看市容嬗變;古人魂返,驚嘆世態新奇。高速公路,車如流水;立體交叉,橋似彩虹。民航跑道,仰觀銀燕;地標廣場,俯瞰巨龍。地理佔優勢,歷史賜機緣。活力引四方聚焦,魅力招八面來風。遠景漸成近景,藍圖實現宏圖。巨型煤田,寶藏取之不竭;梯級電站,金沙用之無窮。集千軍,騰萬馬;超二灘,趕三峽。大壩攔沙,澄清瞿塘激浪;百舸列隊,開通溪洛新航。水火核三電同輝,山川林萬物添彩。灌區浩瀚,再造一座都江堰;電力雄厚,照亮半個大中華。偉哉!書生醉寫賦文,吟浪漫之理想;宜賓腳踏實地,奔錦繡之前程。
二零零六年六月撰文七月立碑
魏明倫《宜賓賦》彰顯長江文明,旁徵博引,氣勢恢弘,是魏明倫碑賦中又一篇輝煌耀眼的篇章。《宜賓賦》對宜賓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讚不絕口;對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新儒家思想的倡導者唐君毅推崇備至;對宜賓五糧液、向家壩電站、溪洛渡電站發展,對宜賓的未來發展充滿憧憬、充滿著浪漫的激情。
宜賓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城,自然有一種感恩,一種自豪。岷江、金沙江、長江在城裡川流不息。溯河之源,每有一條河流,就會養育一方土地,沒有一座城市離得開一條河流。宜賓城也不例外,金沙江來自雪域高原,落差三千多米,到達這裡與岷江匯合,始稱長江。萬裡長江是祖國的母親河,養育了無數的華夏子孫,一座又一座城市在她寬廣的流域不斷地出生,直至成熟繁華。江邊的出產的長江奇石,品種繁多,享譽海內外。
三江橫臥,波濤枕夢,天橋秉月藏弓。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長江總是滔滔東流,時而溫柔細語,時而豪放歡騰,讓人流連忘返。
—《END》—
~歡迎點讚分享~
《 幸福陽光驛站》每日經典,馬上關注!
原創作品 (公眾號轉載需授權)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