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最詩意的秋雨之夜,唐詩雖僅20字,高古澹遠的意境美得心醉

2020-12-18 老張侃詩詞

提到唐代詩人韋應物,我們最熟悉是《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經典詩句語出自然流傳千古。

以這句古詩為代表,我們也能夠看得出韋應物對詩詞風格的自覺追求。那就是自然,那就是淡泊,甚至還有一份隱逸之氣。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更是體現出他對詩歌語言的追求,清麗之美,如流水一般汩汩流過,不著痕跡卻又留下萬千情愫。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這首唐詩就是韋應物的《聞雁》,堪稱韋應物筆下最詩意的秋雨之夜,雖只有20字,高古澹遠的意境美得心醉。

大雁在古典詩詞當中都有獨特的意象之象,當我們看到題目之後,基本上就會明白這些古詩所表達的情感究竟如何。

果不其然,在古詩的一開始直接就導入了對思鄉愁的感慨。「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歸家的思緒無窮無盡。

古代的詩人們很多都是天涯遊子。或許在他鄉求學,或許在他家做官,在秋天來臨看到大雁回歸之後,內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傷感。正如馬致遠筆下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唐詩所表達出的同樣是羈旅他鄉之苦,表現的是天涯遊子對故鄉最真切的思念。

漫長的秋雨之夜,詩人遙想了故鄉。正在這種愁緒蔓延心間,後兩句的一聲雁鳴讓詩人的傷感達到了升華。「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在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裡,獨坐樓中書房聽那北來的雁叫聲。

在這首古詩當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得到李商隱《夜雨寄北》的畫面。但對比李商隱在詩歌當中的期待,這首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更加傷感。前兩句在鋪墊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後,在這個漫長的秋雨之夜,卻又聽到了大雁的哀鳴。

後文並沒有直接寫,聽到大雁哀鳴之後他的情感究竟如何,詩歌到這裡戛然而止,卻更留下無窮的意味,就如同繪畫當中的留白一樣,大量的空間留給讀者去思考,去想像。

後人評價韋應物的風格是「高古澹遠」,這首古詩也是如此。雖然全文只有20個字,但在秋雨之夜勾勒出的意境之美,藉助大雁傳達遊子對故鄉最真切的思念,悠悠意境令人心醉,確實達到了「高古澹遠」的境界。

相關焦點

  • 韋應物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韋應物,唐代文學家,在詩、文創作上均有較高成就。其中又以詩著稱,是中唐時期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詩人。後人將其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為「王孟韋柳」。韋應物的詩,語言清麗,風格恬淡高遠。其經典作品有《觀田家》、《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澗》等。
  • 喜愛旅行的韋應物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只有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畫
    唐詩的美是很難用語言去形容,一些作品儘管只是描寫了普通的風景,由於寫得生動有趣,從而化腐朽為神奇美得令人心醉。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看到了秀麗的風景看了,也就看了,不可能會有另外的想法,也不懂得真正去欣賞其中的美。
  • 10首絕美唐詩,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幾萬首唐詩,給中國人留下了最美妙的藝術盛筵。唐詩美在哪?美在李白筆下的思念: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美在王維筆下的秋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美在常建筆下的寺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詩之美,也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想要了解唐詩之美,不如讀一讀下面這10首絕美唐詩,感受漢語之美。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在詩中李商隱還為我們帶來了唐詩中最有具禪意的一場雪,雖詩中無一生僻字卻照樣能美得令人心醉。
  • 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是意境全出!
    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絕句,詩人把暮春的景致描寫的很是傳神,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讀這樣的詩作,一個最大的收穫,那就是能夠從這首詩中,感受到詩人筆下所傳遞出來的美,這也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能夠從小處入手,處處見真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思所想,全部的融入進了詩句裡,從而也使得詩句,顯得更加厚重,也更加的有分量。
  • 古詩集評|秋雨(1-10)
    《詩境淺說續編》:此詩秋宵聞雁,有歸去之思。凡客館秋聲,最易感人懷抱。《唐詩鑑賞辭典》:……一、二兩句,上句以設問起,下句出以慨嘆,言外自含無限低徊悵惘之情。《玉溪生詩意》:求薦達之意在言外。《玉溪生詩箋注》:楊守智云:其詞甚悲,意在修好。
  • 韋應物去郊外漫遊,寫下一首山水詩,短短4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韋應物筆下的一首山水詩《滁州西澗》,來一起感受一下我國古典詩歌中山水詩的藝術魅力。這首詩是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公元781年,也就是唐德宗建中二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的時候。當時韋應物十分喜愛西澗(上馬河)清幽的景色,這首詩便是某一天遊覽時所作。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在新婚之夜的時候,李商隱寫下了這首《無題》,二人婚後的生活很融洽,也很幸福,後來李商隱擔任了很多的職位,像是幕僚、太平軍幕,判官等等。李商隱在官場生活中,其實是很困頓的,他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即便是李商隱後來外地任職,二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 韋應物最唯美的一首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這也正是唐詩最偉大的一個地方。唐朝大部分的詩人其實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於事物細膩的觀察,那都是令人感動,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往往描寫得活靈活現,可能只是那麼短短的幾句,可是卻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讀來也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唐詩最是能夠打動我們的一個地方。
  • 韋應物的一首秋夜懷人詩,短短20字,意蘊無窮!
    唐詩的偉大之處,不只是在于格律之嚴謹、押韻之美,更表現於在極小的篇幅中賦予極大的藝術容量。五言絕句是唐詩的主要體裁之一,五絕雖然只有20字,在功底深厚的詩人筆下卻能將其藝術性發揮至頂峰,令人玩味無窮。唐朝著名詩人韋應物擅長寫五絕和七絕,為時人所稱道。其著名七絕詩如《滁州西澗》,其優秀的五絕詩亦不少,如《秋夜寄邱員外》。韋應物的《秋夜寄邱員外》是唐詩中懷人詩的名篇,歷來廣受好評。該詩短小精湛,格律優美,意境深邃,令人產生無限的嚮往之情。
  • 唐詩三百首之精彩五絕:雖只有20字,意境高遠還富有哲理意蘊
    年少時唐詩啟蒙,最喜歡的就是五言絕句。這樣的古詩非常的短小精悍,而且表達的內容還非常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有充足的押韻之美。而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更是影響我們一生,讓我們受用一輩子。比如今天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唐詩300首當中的經典之作。詩人雖然只留下了六首古詩,但是這一首20個字的五言絕句卻是婦孺皆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唐詩就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我們對於這首古詩的最後兩句。
  • 五絕詩人韋應物,短短20字,將思念之情和孤寂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五言絕句是中國傳統的詩歌體裁之一,一首五言絕句,由四句組成,每句只有五個字,講究用字,押韻平仄,有嚴格的格律要求。一首優秀的五言絕句,要能以小見大,以少含多,短短的20個字中,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內容,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的就是五言絕句,這也是它最大的特點。
  • 唐詩當中最美的背影,僅用20個字,就勾勒出無比詩意的送別瞬間
    全文通過一個兒子對父親背影的描繪,將那種不可言說的父子情委婉地表露在筆尖,透露出不經意的詩意。唐詩當中的背影大多數還是在寫詩人的送別。古人為何因為送別而變得如此傷感?那是因為今天的我們並沒有經歷過他們的場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那是一片蒼茫大漠。不知會走多久,也不知能不能回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不過是故作曠達。
  • 唐詩中很美的一首元宵詩,只是開頭5個字,便美到令人心醉
    宋代詩人範成大《燈市行》中也有「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之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正月十五夜》,便是唐詩中很美的一首元宵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蘇味道之手,是蘇味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寫的就是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據《大唐新語·文章》記載,蘇味道這首元宵詩還是武則天時一次元宵節詩歌比賽中的奪魁之作。
  • 韋應物最「冷」的一首唐詩,寫的是秋天景色,但抒發的是寂寞心境
    作為唐代詩人韋應物,我們應該非常熟悉了。他那句著名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可謂膾炙人口,早就已經成為了唐詩當中的經典名句。同時他的一首寫離別後重逢的詩句,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更有清麗之美和無窮的意境韻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詩的豐味之美。
  • 4首唐詩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意境美到窒息,心一下就靜下來了!
    要讀有意境的詩,唐詩五言絕句不可錯過,唐詩五言絕句在「言簡意深」、「辭微旨遠」方面堪稱典範,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4首唐詩五言絕句,短短20字,意境美到窒息,心一下子就靜下來了!這首詩含而不露,風韻天成,大愛「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張謙宜《繭齋詩談》云:「『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作痕,此唐詩之妙也。」2、《尋隱者不遇》唐·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張祜經典的一首唐詩,開篇寫愁思,後兩句寫夜景,美得讓人心醉!
    原題:張祜經典的一首唐詩,開篇寫愁思,後兩句寫夜景,美得讓人心醉!唐代詩人張祜,曾寫詩無數,流傳下來的詩作有400多首,這數量可真不少!張祜是今天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家世顯赫,人稱張公子。張祜的詩風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雖不及詩仙李白的高深,但全唐詩中收錄了張祜300多篇詩作,可見張祜在文學上的造詣也著實不低了!廣交名流權貴的張祜卻一生未入仕途。他才高八鬥,雖有心存報國之志,卻性情孤傲,而且狂妄清高,周圍人敬而遠之,不敢將其舉薦於朝廷。深感仕途無望的張祜流連於詩酒之中!
  • 出沒在唐詩宋詞裡的小舟,有的裝著詩意,有的裝著失意
    《江雪》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作,堪稱史上表達孤獨意境之抗鼎之作。「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獨悽涼的境況簡直無以復加。「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儘管天氣嚴寒,人跡罕至,可釣翁為了生計,還是得駕船出來垂釣。
  • 秋雨之夜韋應物寫下一首千古絕詩,北雁南飛思鄉心切,令人感慨
    秋風吹過,難免讓人感到一絲涼意,若此時遠在他鄉,思念之情便愈發濃厚,古人在詩歌中表達出對於思念的描述和感慨,今天我們要來品讀的便是一首作於秋雨之夜的經典絕詩。詩人身處異鄉,秋雨之夜醒來獨自坐在屋中,聽到北雁南飛的鳴叫聲,仿佛自己的心也被大雁帶去了南方,這是怎樣的一首詩,詩人表達出怎樣的思念之意?
  • 當代藝術|明瓚的畫,或清峻,或澹遠,或高古,或雄渾,或磅礴
    明瓚的畫被有些論家目為新文人畫,這個概念對還是不對,我無意去探討,但以我之理解,畫本身就是文人智慧的結晶,所以不必分什麼文人畫和非文人畫。凡有成就的畫家或藝術家,本身都有著很高的藝術修養與文學修養,進而有很高的人格修養,他們把對人生、對社會、對生命的理解融入點線和色彩,通過或清峻,或澹遠,或高古,或雄渾,或磅礴,或幽深的畫境表達出來,就產生非凡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