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08.1萬輛,同比增長8.0%,其中轎車銷量為100.6萬輛,同比增長8.3%。
從具體車型來看,軒逸以65338臺的月銷量奪得了11月份的銷量冠軍,朗逸、寶來這對兄弟組合緊隨其後;宏光MINIEV銷量較10月份再進一步,突破3萬大關,而另一款新能源產品Model 3,也在一片質疑聲中悄然邁入2萬+的行列;逸動表現亮眼,銷量破2萬,擠進TOP15,並且以104.9%的增幅成為榜單中增長最快的車型。
11月份最大的贏家非軒逸莫屬,不僅拿下了第一的寶座,而且銷量達到了65338臺,入華13年來首次破6萬,也是國內第二個月銷過6萬的轎車,上一個是朗逸在2019年12月創造的,當時銷量為6.26萬,言外之意就是軒逸創造了國內轎車銷售新紀錄。
有著小號天籟之稱的全新一代軒逸確實是一款產品力均衡的緊湊型家轎,而老款車型同堂銷售的策略,又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預算充足可以直接上全新一代軒逸,預算吃緊的話可以考慮價格親民的經典軒逸。
在今年8月份,配置優化後的2021款軒逸上市,性價比更加突出,產品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另外加上終端不錯的優惠,能賣得那麼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11月最讓人意外的當屬宏光MINIEV,這個TOP15榜中個頭最小的車型,卻創造了33094臺銷量,一舉拿下新能源車和國產轎車雙料冠軍。
自5月末上市以來,宏光MINIEV銷量節節攀升,一方面得益於親們的售價,起售價只要2.88萬,頂配不過3.88萬;另外隨著汽車的普及,汽車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改變,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他們不需要車子有多大(大了反而不好停車),能跑多快,主要能遮風擋雨,滿足短距離的市內通勤即可,而續航170公裡的宏光MINIEV正中他們下懷。
最後隨著大城市限行限購的加碼,搖號命中概率堪比中大獎,車牌競價一漲再漲,部分地區一塊車牌的價格就足夠購買一輛宏光MINIEV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宏光MINIEV能愁賣嗎?
繼10月之後,逸動系列在11月的銷量再次破2萬輛,達到了20591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04.9%,保持TOP15榜中第一的增幅。
逸動系列熱銷的原因不少,但逸動PLUS的貢獻功不可沒,這款於今年3月上市的新車,不僅帶來了全新的設計,而且搭載了自主研發的藍鯨NE 1.4T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配上豐富的配置和親民的價格,上市後就大受歡迎。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前期的用戶已經用車一段時間,其均衡的表現也是得到了車主的認可,所以口碑不斷發酵,最終助力逸動的大賣。
特斯拉的負面消息就如同明星的花邊新聞一個接一個,特斯拉割韭菜的頻率堪比大A股。就在近日,特斯塔又惹上了「麻煩」,因為官方售賣二手事故車,而被口誅筆伐,但就在一片質疑聲中,Model 3卻悄悄進入了2萬+的行列。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Model 3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達到了21604臺,這讓寶馬3系、奔馳C級等傳統豪華中型車情何以堪。Model 3的熱銷確實讓人意外,因為它的續航、用料、配置、做工等,與同級國產電動車相比,並不算出眾,而且還賣的更貴。
不多對於大多數購買Model 3的用戶來說,談性價比就是「耍牛氓」,相比產品本身,他們或許更看重特斯拉這個「豪華品牌」的身份;當然也有一部分玩家的確是衝著Model 3的操控而去,但那畢竟是少數。
每年歲末都是買車旺季,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年前很多銷量到現在才開始釋放,再加之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春節勢必會有更多的人選擇自駕出行,所以在過去幾個月國內車市迎來了久違的「火爆」。而按照目前的趨勢和過往的經驗來看,12月的銷量或許會更加讓人驚喜。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今年國內車市整體銷量仍然不夠樂觀,1-11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呈8.3%的下滑,而轎車更是下滑了10.3%。所以目前談車市回暖還為時過早,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希望2021年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