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四川樂山,撩動你的胃

2020-12-21 騰訊網

一說起樂山,很多小夥伴立刻想到樂山大佛。

其實,樂山除了大佛,美食也是一絕。

都說食在四川,味在樂山,樂山是四川人公認的美食基地,不少四川人專程來樂山,就是為了吃。

今天就來看看樂山的美食吧!

1|缽缽雞

缽缽雞是一種四川傳統名小吃,屬於川菜系。

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加上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吃奶湯麵時配以缽缽雞,別具風格。

缽缽雞一聽其名,就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後用籤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長外更添情趣盎然。

缽缽雞,還可以觀賞的。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仿古罐中,密密插滿了竹籤,吃起來方便而趣致。將肉煮熟,不能煮爛,八分火候就行。爾後晾乾,切成片,用竹籤分門別類串成串。

浸在清可見底紅湯中的雞塊、藕片、黑木耳被細細地穿在了竹籤上,蘸上店家精心調配的醬料,吃起來果然是別有一番風味,顫巍巍竹籤尖綴著的雞塊在吸飽了湯汁之後,紅亮的湯汁順著雞塊緩緩滑落,芝麻的醇香混合著雞肉的辣味在舌間泛濫,雪嫩的藕片、滑而厚實的木耳,葷素搭配讓人忍不住一串接著一串。

關於缽缽雞的香味,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秘方就是調料藤椒油的運用。

藤椒油幾乎就是為烹調缽缽雞而天生的。七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瓏剔透,掛在樹上都是誘人的。摘來鮮果,盛於陶缽,將熱菜油浸淋,輔以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以藤椒油調製的拌料晶瑩翠綠,麻而不膩,清香浸人,甚至能香透一條街。

以藤椒油拌和的雞肉,緊跟在奇香後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要是換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說,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滿盆都是喧賓奪主的椒末,就根本不能叫缽缽雞了。將用竹籤串好的菜放進藤椒油湯裡一撈,再舉至嘴邊,油豔欲滴,麻辣鮮香。

2|麻辣燙

麻辣燙起源於岷江之濱四川省樂山市牛華鎮。最初是船工和縴夫創造了麻辣燙這種簡便易行而又獨特的吃法。

從成都到三峽的川江流域,由於水流湍急,縴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風景,他們在拉縴之餘,在江邊壘起石塊,支起瓦罐,撿拾一些樹枝作乾柴生火,舀幾瓢江水,一切都就地取材,有菜放菜,沒菜就拔些野菜充數,再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涮而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驅寒、袪溼。

這種吃法因其簡便易行很快便在江邊流傳開來。後來,碼頭上的小販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便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邊走邊吆喝,江邊、橋頭賣勞力的百姓便圍著擔子成了常客。如今,麻辣燙也漸漸從江邊走到了岸上。這就是麻辣燙的起源。

麻辣燙可謂是麻辣火鍋的前身,也可說是火鍋的簡化版。不同的是,把肉和菜都穿在竹籤上,吃的時候,將一大把竹籤穿起的肉和菜放進翻滾的紅湯中,正宗的吃法是一串一串的吃。麻辣燙與火鍋所使用的食材在一般無二,麻辣燙與火鍋最大的不同就是簡便快捷。

就是這麼一個我們請客吃飯可能誰都不會想到的,但卻時常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小小的麻辣燙,一如既往地、扎紮實實地火了近20年。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名貴的菜品、沒有笑得跟花一樣的餐廳領班,甚至連一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幾張桌子,兩個灶臺,滿地的竹籤,就這樣天天圍著一圈人,吃得有滋有味,汗流浹背,那感覺就是一個字:爽!

麻辣燙,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特色小吃。大大小小的麻辣燙店、攤,遍及大街小巷,可謂是川渝地區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麻辣燙是四川的民間小吃,是眾多百姓智慧的結晶。

而實際上,麻辣燙的精髓在於煮,而在於湯料。它是用七日以上之陳湯,當日先做調料,用布襄包裹,浸入其間,致之於釜,待沸騰,依蛋、丸及各種食材下鍋燙熟之快慢,依次放入,作七八成熟即撈起,再取調羹將蒜泥薑末佐之,在上面撒少許熟芝麻,一碗色香味俱佳的上等美味就做成了,令人食指大動。

麻辣燙看起來嬌嫩欲滴,聞起來濃香四溢,嘗起來辣氣卻是愈演愈烈,直至意猶未盡,不得不望辣興嘆矣,不得已而棄之。

3|蹺腳牛肉

蹺腳牛肉是四川省樂山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其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牛舌,牛肝,牛耳等。色香味美,入口順滑,鮮美無比。

相傳,在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貧病交加。當時在四川樂山有位擅長中草藥,精通岐黃之術的羅老中醫,懷著濟世救人之心,在樂山蘇稽鎮河邊懸鍋烹藥,救濟過往行人。此湯不僅防病止渴,還能治一般風寒感冒、胃病、牙痛等。

其間,他看到一些大戶人家把牛雜(諸如腸子、牛骨、牛肚、草肚之類)扔到河裡,覺得很可惜。於是,他把牛雜撿回洗淨後,放在有中草藥的湯鍋。結果發現熬出來的湯味甚是鮮香。因味特湯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所以,特意來飲者絡繹不絕,堂堂爆滿。其間沒有席位者,有的站著,有的蹲著,當時人們站著習慣一隻腳搭在桌底下的橫梁上。久而久之食客們便形象的起了一個「蹺腳」牛肉的別稱,且流傳至今。

4|樂山甜皮鴨

甜皮鴨也稱「嘉州甜皮鴨」,樂山人稱滷鴨子,是四川省樂山市的一道著名美食,屬於川菜。

甜皮鴨改良自滷鴨,故也稱甜皮滷鴨。甜皮鴨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滷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香氣宜人、或脆甜,或肥厚,附以細嫩的裡肉,口感不輸北京烤鴨。

樂山甜皮鴨的做法,類似於清朝御膳工藝中的「油燙鴨」。其滷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肉質細嫩、香氣宜人的特點。

樂山甜皮鴨選料精良、做法精湛,工藝考究,除使用常規香料外並配以多種名貴中藥材。滷鴨全部選用健康糧食放養土仔鴨,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甜皮鴨色澤亮麗、不肥不膩;嚼在口中,肉質細嫩,鹹淡適中讓人回味無窮。常吃甜皮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祛風止痛,溫燥除溼,補腎助陽。對於降低血壓,抗心律不整也有很好的作用。

5|豆腐腦

豆腐腦又稱水豆腐。是一道著名的傳統特色小吃,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營養食品,多在晨間出售,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

豆腐腦的最大特點是豆腐的細嫩以及柔軟,故稱豆腐中的腦,因此要掌握點滷的技巧。

它要求熬漿用微火,不能溢鍋(可以放入豆製品專用消泡劑消除泡沫,食用油也可以),使豆腐腦不糊、不苦、不澀,勾滷時用急火,一開鍋就行。滷的烹製要用鮮羊肉片和好口磨湯,火候要掌握好,不能用燉肉的技法熬滷,才能保持滷的新鮮。

6|狼牙土豆

狼牙土豆是四川樂山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由四川小吃「天蠶土豆」改進而來,多在街頭巷尾擺攤設點,現炸現賣,在樂山是家喻戶曉的飯後小食。

主料為土豆,用特製刀具將土豆切成波浪外型,因恰似犬齒而得名,再配以其他時令蔬菜一起炸後再佐以其他香辛料拌食,香味四起,滿街飄香,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因製作簡單,價格便宜,深受當地市民的喜愛。

結語

四川除了成都以外,樂山的美食也是無可挑剔的。

找個機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去看看樂山大佛,去看看樂山的美景,也別忘記去嘗嘗樂山的美食噢。

省點,使人們花對每一分錢!

相關焦點

  • 中國美食在四川,四川美食在樂山,想來吃嗎?
    成都的很多館子和美食都來自樂山。 川大南門外的樂山甜皮鴨,吃過一次之後在我腦海裡久久迴響。建設路的葉婆婆缽缽雞,一度讓我上頭。 但不少成都人都知道,只有去過一次樂山,你才能真正領略這個四川美食聚集地的純正風味。
  • 一次四川之旅,帶上256G的胃,卻沒想到四川美食有300G
    ,帶上256G的胃沒,卻沒想到四川的美食有300個G。可以想像不到四川到底有多少為人知或者為人不知的美食。樂山市,除了樂山大佛之外,樂山的美食也是繁多,樂山的嫩豆花是樂山最家常的美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還有樂山的
  • 樂山憑啥子上了舌尖3?
    【撩妹兒:樂山到底還有多少吃的?】舌尖三播出這麼久大家都看了嗎?>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波美味的樂山小吃如果還沒推薦到你最愛的那家(還是不要打我了吧,我怕痛)就麻煩你們在留言區說一哈了哦麻辣燙舌尖三說了,樂山是麻辣燙的發源地(我也不曉得他們咋個曉得的),這一說倒不要緊,一窩蜂人湧向舌尖三提的那家店,好傢夥,圍得水洩不通的,但其實,很多樂山人吃的,卻是下面這幾家。
  • 舌尖上的豆花宴:四川那些饞死人的豆花飯
    《舌尖上的中國2》第一集裡,講述了樂山養蜂人的故事,嫩豆花也一同出現在鏡頭裡,白花花的豆花配上蘸水,配上泡菜,就是一頓豐盛的美食大餐。
  • 樂山十大美食點醒舌尖上的旅博會(四)
    第四站——熱火朝天的麻辣燙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昨(21)日,「美麗中國 品味四川」——「川菜弘川」之「川菜挑戰大賽」在樂山拉開帷幕,素有「吃在四川,味在樂山」,承載著「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個性風格、以「麻辣鮮香」著稱的樂山美食躍躍欲試。
  • 城市味道 | 樂山味道 才是四川美食屆真正的王者
    俗話說「食在四川,味在嘉州」。這嘉州,就是樂山。一座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城市,一個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人生一串》《早餐中國》等眾多「夜晚放毒」「萬惡之源」記錄片的美食之都。丨圖源@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樂山的美食,有串串、燒烤、缽缽雞、蹺腳牛肉、嘉州魚火鍋、甜皮鴨、西壩豆腐、嫩豆花、冰粉、涼糕……一口氣根本念不完。
  • 樂山樂水,美食佳人,自在樂山~
    樂山,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坐擁享譽世界的峨眉山和樂山大佛。同時它也是四川的美食之都,許多經典的四川美食都發源於此,所以常常有人說「食在四川,味在嘉州」。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樂山必去的旅遊景點以及必吃的美食!
  • 四川樂山美食圖鑑|誰說四川只有辣的美食?
    說到四川美食,我樂山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到成都玩,不妨再坐一個半小時的動車到樂山吃吃吃哦~01甜皮鴨剛到樂山先來個甜皮鴨開開胃,誰說我們只吃辣,甜皮鴨顧名思義這是一道帶有甜味的美食。做法和滷鴨大致相同,只是在配料中多加入了糖。
  • 忽然,想去樂山了
    02樂山美食《舌尖上的中國》曾經這樣評價樂山的美食:「食物上的演進,有四川人的用心。無論是甜口還是鹹口,都能滿足你。因為不好吃的店,在挑剔到了舌尖上的樂山,根本存活不下去。吃在四川,而四川真正的味,在樂山。
  • 【舌尖上的美食】樂山嫩豆花
  • 樂山卡絲豆腐乾,舌尖上的鄉愁
    妹兒是四川人,我自很傲嬌。人們都說川妹子長得漂亮、皮膚白皙,我想這與長期吃辣是分不開的。我的家鄉在四川樂山五通橋的一個小鎮上,這裡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素有「小西湖」的美譽。 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說的大抵就是這清雅之地吧。
  • 牛華八婆麻辣燙周年狂歡 讓人一吃難忘的樂山舌尖味道
    舌尖味道頻登電視熒幕 大牌明星打卡點讚「竹籤串起鄉愁味,紅鍋飄起麻辣香。」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牛華八婆,應該是在2018年的《舌尖上的中國3》。牛華八婆代表樂山美食首次登上央視,長達七分鐘的介紹,此舉也讓人讓牛華八婆火爆全國。7月29日,牛華八婆麻辣燙繼登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節目後,再度登上央視熒幕,在財經頻道《生財有道》節目亮相。據悉,節目攝製組在牛華八婆春熙店拍攝近10小時,向電視觀眾全面、深度解讀牛華八婆的正宗樂山味道。
  • 四川美食的寶藏:樂山蹺腳牛肉,四川人的美味市井與江湖
    #蹺腳牛肉#在當今中國八大菜系中,川菜佔據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主流口味,而四川當地人對地方菜的了解也更為深入四川人公認的美食寶藏不在省會,而是在距離成都100多公裡的樂山市。其中蹺腳牛肉是最具代表性甚至最具代表性的四川地域特色。它是四川人飲食史上的佳餚之一,也是餐桌上牛肉的經典菜餚之一。像大多數四川代表菜一樣,蹺腳牛肉也是「下裡巴人」的平民美食。這道菜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這道菜的牛肉湯被許多顧客視為精華。
  • 央視舌尖3開播,首先點名樂山美食,全國吃貨都沸騰了!!!
    視頻來源:央視 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第二集《香 聞著就讓你垂涎的小吃》
  • 樂山十大美食點醒舌尖上的旅博會(七)
    第七站——叫絕天下的白宰雞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  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大地孕育了多少璀璨文化,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發揮出無限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無數令世人稱奇的美味佳餚,久負盛名的樂山白宰雞便是其中之一。很多著名人士、中外政要來到樂山時,都會以此菜款待。
  • 樂山這幾家潮牌美食也太火啦!地址,電話都幫你準備好了
    樂山,著名的旅遊城市同樣也是一座美食之城讓很多吃貨口水「嘀嗒」……當老樂山最傳統的味道撞見時下最潮流的元素在樂山餐飲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今天,就帶你走近 樂山味道·網紅潮牌餐飲篇 點上愛吃的菜品,斟幾杯小酒,太愜意不過了!小四合油炸秉承「樹樂山油炸品牌,傳遞樂山美食文化」的經營理念,在樂山油炸界中小有名氣。
  • 樂山福地豆腐腦--四川電視臺推薦美食
    樂山豆腐腦是四川樂山特色風味小吃之一,豆花上有深紅的辣椒配著翠綠香菜或芹菜,色香味俱全。
  • 四川樂山你不知道的美食!
    下面就給大家說一說樂山的一些名小吃,大家去了樂山一定要嘗一嘗,吃過之後,你就知道這個地方沒美食有多麼誘人了,當然大家也要找對地方。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給小編留言喲。三、缽缽雞缽缽雞是一種四川傳統名小吃,屬於川菜系。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 樂山嫩豆花上鏡《舌尖2》 鹽滷、蘸水是關鍵(圖)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樂山嫩豆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視線,白嫩細滑的豆花、麻辣鮮香的蘸水,無不挑逗著一幹吃貨敏感的味蕾。尤其是那些身在異鄉的遊子,看到如此親切、熟悉的家鄉美味,又有哪個不是口水與淚水齊飛呢!
  • 樂山蘇稽的名小吃,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吃出兒時的味道
    炎炎夏日,手工冰粉、西米露都是去樂山的小夥伴們最喜愛的解暑佳品,不僅味美香甜,而且清爽可口,食之暑氣全消。所以在樂山,串妹花式冰粉、趙記三鮮冰粉、一中西米露、鞠婆婆手工冰粉西米露等網紅的小吃店層出不窮,一到周末節假日家家都是大排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