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十而立」之年,海南這個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由此迎來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重大發展機遇。而這一政策利好,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海南國際旅遊島。
為什麼?讓我們看看海南的資源稟賦與國家定位。作為完全位於熱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南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擁有發展旅遊業的先天優勢;而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出口大國的中國也不需要海南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一樣擠上發展製造業的賽車道,反而是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費不斷升級,對高品質旅遊服務的消費需求與日俱增。留下這塊自然環境優良的地方,無論是為了整個國家可持續發展,還是為了滿足國民不斷上升的物質文化需求,都是更好的選擇。
正因為如此,20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就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強調:「海南發展不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製造為重點,而要以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圍繞種業、醫療、教育、體育、電信、網際網路、文化、維修、金融、航運等重點領域,深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
也正因為如此,黨中央明確指出了海南經濟特區的四大新定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其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保障海南旅遊資源可持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又能給海南旅遊業提高增值,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正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在實踐中,自從建省以來,海南旅遊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沒有其它任何一個省份的經濟活動中旅遊這一「無煙工業」能佔有如此舉足輕重的分量。截至2017年12月底,海南已擁有26家五星級酒店和134家按五星級標準建設開業的酒店;25家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61個酒店品牌進駐海南,海南由此成為中國高星級酒店最密集的區域。除年年遞增的國內遊客之外,去年海南入境遊客同比猛增49.5%,一舉提前3年突破接待境外遊客百萬人次目標大關,達到111.94萬人次。
在此基礎之上,除了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方面都有的改進之外,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海南旅遊業帶來的兩大好處一是便利,二是增值。要吸引更多的高消費國際遊客,海南就需要在確保安全、秩序的前提下在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給予更多的便利。此前數年,海南已經實施了26國免籤政策,其效果是目前26國免籤證遊客佔海南接待入境遊客比例近60%,佔接待外國遊客近90%;2017年,國務院又批准了59國免籤新政,即將落地海南。相信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將促進海南更加精準有序擴大免籤範圍、改善免籤服務,為跨境遊客提高更好的體驗。
同時,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也將大大便利海南旅遊業發展所需設施、維修服務、金融服務進口,助力海南旅遊對標全球最佳標準,為遊客提供最佳體驗。與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跨境遊客人數增長相對應,海南航空業也將迎來新的增長期。截至去年底,海南已開通57條國際航線,覆蓋俄羅斯、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相信海南國際航線數量將進一步增多,含金量將進一步提升。
從全球旅遊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旅遊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購物;在提升購物收入方面,國家已經給予了海南「含金量」極高的離島免稅政策,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嘗試和重要創新,更是海南旅遊的金字招牌。經過幾次調整,離島免稅政策尺度不斷放寬。相信新宣布的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政策將對便利海南零售業匯聚全球優質商品,為其旅遊購物改善性價比、提升品質助一臂之力。
面對這樣的改進前景,國內外投資者有意來海南一試乎?
(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馮粒、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