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麥田。喜歡跑步,喜歡戶外,喜歡運動,喜歡分享,喜歡研究裝備,是個實用主義的裝備黨。
今天打算來和大家聊聊戶外徒步、爬山、精緻露營的一些經驗,以及個人使用過的一些好用的裝備分享。相較於戶外新手來說,自稱一句老司機應該沒啥問題,比起那些多年老驢的大咖,我肯定是經驗不足的那一位。
文章中涉及內容均為個人經驗分享,如有不對之處,歡迎指正。裝備推薦均以個人使用體驗以及喜好為基準,純乾貨推薦,無利益相關!
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戶外是跟朋友去南澳附近走了海岸線穿越,玩點不一樣的東西,去些別人不會去的地方,這樣的心態讓我入坑之後再也出不來。
如果不去戶外,我不會知道海岸線可以這樣穿越過去。
如果不去戶外,我不會知道深圳的海水可以這樣乾淨。
徒步的意義是什麼?
在深圳磨房百公裡,走到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有點迷茫: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為什麼來走百公裡。
這會兒應該已經走到馬巒山上了,度過了早上那段迷茫期。
徒步最開心是什麼時候?
每次走在路上的那種感覺,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不在屋裡,不在電腦前,不在商城,眼裡都是養眼的碧海藍天、綠樹青山。
爬山的意義是什麼?
在冒著綿綿細雨半夜十二點走在香港針山山頂的時候,我有點迷惑:我這到底是在幹什麼?
抬起頭來,看到這山下絢麗的九龍城景,覺得不虛此行!
爬山最爽的是什麼?
每次爬到山頂的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爬到海拔五千多米,覺得自己還能再上兩百米的自信;爬到最難的路段,享受巨大的陡坡帶給大腿壓力的感覺;
露營的意義是什麼?
帶著家人去深圳海邊露營,選擇的沙灘爆滿,完全就是下餃子,晚上睡不好,早上吃不好,我不禁問自己:家裡的空調不好吹嗎?為什麼帶他們來遭罪?!
早上看到日出東方的那一剎那,頓時覺得生活美好!
露營最愉快是什麼時候?
約上小夥伴一起,找個精緻的營地,白天逛吃逛吃,晚上回到營地打個邊爐,把酒言歡好不快活。
乾貨放前面
裝備購買是一門學問,如何買到合適自己的裝備更是需要好好修煉。經過這麼些年的研究和買買買,個人覺得:裝備應該按需購買,對於不確定的裝備建議先從入門款式先上手,不要什麼都想著買自己承受範圍內最好的,這句話有毒!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最貴的不一定適合你!
新人入坑買裝備,有一個通病:別人說好,就跟風買入。也不管這件裝備是不是適合自己?自己到底是否用得上這樣的裝備?
有人穿著大幾千的始祖鳥衝鋒衣通勤用,日常最多也就防個風雨。身邊有好幾個小姐姐背的男款小鷹,也有大兄弟買了女款的精靈給自己走長線用。
很明顯購買之前並沒有做足功課,而是聽到別人說好,然後就直接去買了。
建議明確自己的需求,再去選擇符合需求的產品,不要追求一步到位,有的東西可能你用過一次就不會再使用。
我已經忘記教過多少朋友使用Osprey背包的登山杖隨行外掛系統了,他們就像看新奇事一樣看我教他們把登山杖掛在胸口。
還有一次,跟新朋友戶外,他跟我說那背包怎麼背都不舒服。我幫他拿過來一看,這大兄弟竟然把水袋丟在了頂包。也有朋友在打包露營裝備的時候,最後把幾公斤重的無人機放在了背包最上面,內心那個汗啊!
裝備的使用說明一般購買產品的時候就會有,實在找不到也可以問客服要,或者上網查詢。只有了解了裝備的屬性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裝備的性能和優勢。
很多人臨到出行了才想起要買裝備,然後一看各大購物平臺都不打折,於是很後悔購物節的時候沒有下手。
對於老司機來說,戶外裝備這種東西,時間久一點就會清楚自己的需求,遇到好價了缺什麼補什麼。京東618、天貓雙十一都是電商放價的好時機,也是眾多驢友們採購的好時候。
如果熟悉海淘流程的,許多一線品牌的裝備海淘還是要便宜很多,價格相較國內正品行貨也是要優惠許多!
我的原則是:不是剛需不買,不急用等好價再買。所以我入手的裝備一般來說價格都不會太貴。
既然戶外活動可以帶來如此多的美好,那麼我就從比較容易入門的徒步和爬山說起吧。
嚴格意義上來說,徒步和爬山是兩項不同的運動,但是我今天打算混為一談,因為單日或是三日以內的徒步活動一般都涵蓋有爬山在內。
今天打算換個角度來談談初入戶外的注意事項以及和裝備能夠發揮的作用,這樣的方式應該更加能夠讓大家理解戶外裝備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買買買!
安全必須排在第一位,出去戶外,是為了享受戶外的過程,然後安全的回來。如何做到安全戶外,箇中有許多學問,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不管去什麼線路,一定要規劃好撤退的線路,研究清楚中間有哪些下撤的點,Always have Plan B! 作為新手,可能前面幾次是跟隊去玩,那麼也要提前了解清楚線路的情況,後撤線路,記好領隊的聯繫方式。
出門戶外,要記得跟家人或者朋友打個招呼,要去哪裡,待多久,與哪些人同行,留下一個同行隊友的聯繫方式給家人或者朋友。對自己負責,也讓身邊的人放心。
幾次戶外活動之後,也許你已經積攢了一些經驗,那麼也一定要記得叫上幾位小夥伴一起出行,一來不會無聊,二來相互有個照應,戶外也更安全。注意:切忌一個人去偏僻的冷門線路,不要輕易去冒險!
從備忘錄裡能夠找到自己一年多前去香港麥理浩徑全程做的計劃,現在看來覺得還是準備挺充分的。
至於線路規劃方面,建議下載戶外助手(兩步路)APP,可以使用別人軌跡導航,也可以自己記錄運動軌跡。前提是帶好充電寶,GPS一直開著手機耗電量會大大增加。
大家都知道我是個背包控,測評各種款式的包包是我閒時最大的樂趣。但是今天我想先說點別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背包的優先級還不是那麼的高。日常應該注意攜帶的幾樣,下面都用紅色字體標識出來。
礦泉水、寶礦力
礦泉水而不是純淨水,礦泉水中含有鈣鎂鉀鈉這些礦物質元素,能夠及時補充汗液中流失的微量元素,所以推薦農夫山泉,而不是怡寶作為戶外飲用水。功能性飲料我推薦寶礦力,可以幫助你快速的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手機、充電寶、充電線
這三樣自己要帶齊,不要嫌棄重或者麻煩,借別人東西總是不好。
雨衣或雨傘
雨衣和雨傘很多人會忽略,天有不測風雨,建議大家還是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被淋成落湯雞。迪卡儂有戶外雨衣可以選購。
在安全戶外的前提下,除了日常必備的裝備,個人覺得最值得關注的兩樣專業裝備應該是:戶外鞋和照明裝備。
戶外鞋
提到戶外裝備之前,我先講個故事,這不是一個太美好的回憶。在這裡說出來,也希望大家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嚴肅的對待戶外這件事情。
三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們幾個小夥伴約伴去麥理浩徑西灣露營。藍天白雲,一切都很美好,下圖的小姐姐背了一個GG 55L的大包,穿了一雙耐克跑步鞋,還是那種輕量化類似襪套式的,也就是說對腳踝等重要部位完全沒有保護。
造成的後果就是,我們在距離西灣還有兩公裡多的時候翻車了!邊走邊聊,一不留神踩塌一腳,造成的結果是:韌帶撕裂,我和另一哥們背著三個大包總共幾十斤的物資,然後還要輪換著背這位小姐姐下山。走了大約三公裡+山路把她送到西灣亭,才攔到計程車返回深圳接受治療。
這次事故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我遇到過最大的戶外受傷事故,我也希望以後再也不要發生這種事情,所以從那以後,跟我一起出行的小夥伴我都會提前通知他們:穿好戶外鞋,做好個人防護。
PS:如果那天小姐姐穿的是徒步鞋,帶包圍腳踝的那種,應該不至於收拾這麼嚴重。
沒錯,一雙好鞋是安全戶外的基礎!看過上面的故事,你還覺得帆布鞋、普通跑鞋、板鞋適合戶外?那麼麻煩你關掉這篇文章,我們觀點不符。
一雙好的戶外鞋可以帶給你諸多好的體驗:
① 戶外鞋面一般都會比較結實,鞋頭有防撞膠塊,能夠很好的保護腳面;
② 鞋子底部的良好抓地性會讓你走得更安全,不會輕易滑倒;
③ 防水的戶外鞋讓你在涉水的線路如履平地;
④ 高幫/中幫鞋對腳踝有較強的支撐和保護作用,可以有效保護腳踝,防止意外崴腳。
個人推薦Salomon的越野跑鞋以及阿迪達斯的徒步鞋作為入門級的戶外鞋,腳上這雙徒步鞋穿了三年多,感覺很不錯,質量相當可以,入手的價格略貴,但是感覺值!
推薦入手這款越野跑鞋作為輕量戶外,或者強度不大的爬山運動都挺適合,鞋底齒紋較深,抓地也不錯。之前給媳婦入手過209的好價,現在戶外一直在穿。
戶外鞋品牌諸多,鞋楦鞋型也都不一樣,建議大家選購自己穿著舒適的鞋子,而不是盲目的聽從別人推薦。
PS:去店裡試鞋建議下午兩點以後過去,戶外鞋建議買大一碼。
照明裝備
頭燈與手電,每次戶外我都會至少帶一樣。為什麼?
經歷過在黑燈瞎火的情況下冒著雨,在溼滑的海岸線穿越,我回家就毫不猶豫的下單了一套。
戶外不可控的因素較多,哪怕計劃是很短的行程或者單日徒步的線路也建議帶上頭燈。天色一暗,失去了照明的光線,人難免會慌張,有了頭燈或者手電在包裡,完全不用擔心。
頭燈我一直用Fenix,因為去爬雪山的時候領攀登山學校的教練們用的都是這個品牌。
Fenix(菲尼克斯)品牌手電是國內一線戶外運動照明品牌,隸屬深圳市朗恆電子有限公司。該品牌專注於戶外運動照明工具的研發、製造及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線涵蓋手電、頭燈、自行車燈及配件如柔光罩、濾鏡、交通棒、自行車夾、線控開關、18650充電鋰電池、充電器等。
個人推薦HL18R,這款是Fenix 2019年新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多光源、多種配電頭燈;
中間的主燈打開時是聚光模式,兩側小燈打開時是泛光模式。HL18R可以根據路況實際需求,選擇照明角度,頭燈最大向下調節60°,完全滿足夜跑實際需求。
打開電池蓋可以看到標配的1300mA的鋰電池包,這塊電池可以通過Micro-USB充電。自帶的鋰電池續航能力相當不錯,在我五一香港麥理浩徑和十一鳳凰徑三天兩晚穿越中全程使用極亮模式,最後都剩下50%的電量。
這款頭燈最大的亮點是支持雙配電模式,如果實際比賽需要長時間使用頭燈,可以帶上三節AAA電池備用,只需把鋰電池取出換上即可。
作為一款越野跑的頭燈,讓我用來徒步來用其實有些奢侈了。HL18R最大的毛病就是,價格偏高。如果覺得不需要用到這麼好的,可以嘗試入手HL15,相對性價比更高一些。
戶外手電我用得不算很多,最近上手的這枚E28R就不錯,短小精湛的造型,日常別在口袋裡或者EDC放到包包裡都很方便。防滑筒身設計,握感舒適。銅色的按鈕不僅是開關鍵,還可以通過不同的狀態燈顯示電量。
2020年了,自然是用USB-C充電,又快又穩,充電口的防水做的不錯,這枚E28R支持IP68防水。
別看這枚小手電僅有一枚燈珠,最高亮度可以達到1500流明。
去戶外使用看看效果如何,最大亮度和射程都不錯。
選擇頭燈還是手電,這完全看自己的個人需求和喜好,個人建議是不管線路強度、行程長短,兩樣至少帶一件,確保你擁有一件可靠的照明裝備。
記得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所有需要充電的設備,在用完之後我都會充滿電再收納。出行之前,檢查電量確保可以使用再出發。身邊因為頭燈沒電,然後放棄行程或者改變計劃的大有人在。
當年告別了新手級別,你可能開始看更多的裝備需求,你或許想要在戶外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讓身體更加舒服一些。這些裝備你可以考慮上手:
專業舒適的背包
一套防曬裝備
一對登山杖
幾雙羊毛襪
作為Osprey的死忠粉,已經剁手了幾十個Osprey背包的我敢說:身邊沒有人比我更懂Osprey背包!
背包我推薦兩款,第一款是駭客系列。作為擁有絕佳透氣性的輕量化背包,駭客非常適合單日徒步使用。請允許我偷個懶,用官方圖片介紹一下空速背負系統。
透氣的背負系統,可以讓你在戶外爬山停下來駐足休息的時候,感受到被風吹過的背有多舒服。
駭客兼容3L水袋,提手肩帶等部分都做了輕量化處理。由於空速背負的透氣需求,水袋被內置在主倉內,會佔用一定的主倉空間。
登山杖插在駭客背包後,很有氣勢,有點仗劍走天涯的陣仗。
小鷹38L是Osprey的經典款式,2019年升級的新款小鷹是我要推薦的第二個專業背包。
38L的容量適合進階級的戶外愛好者,單日徒步可以負重多一些,帶上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和水果。亦或者幫伴侶背一些水和食物,減輕隊友的負重。
如果你想出去露個營,精簡一下裝備,38L的小鷹絕對夠你用。如下的裝備是我夏天去香港蒲臺島露營所帶的,38L的小鷹一度沒有裝得很滿。
新款小鷹最大的升級來自於背板,山脊狀的泡沫背板相較老款提升了支撐性和透氣性,讓小鷹系列一舉推翻背負偏軟的詬病。
橙色與藍色的撞色設計,在陽光下相當的好看!
新款小鷹的側開口取水壺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設計,在徒步過程中,取放背包拿取水壺很費體力,側開口取水壺可以節省不少體力和時間。
防曬裝備可能是許多新手都會忽略掉的部分,用不習慣,或者覺得沒必要是很多人的態度。實際上戶外防曬相當的重要,因為一個不小心你就會被曬脫皮。而且日照強度較大的地區,皮膚癌得病率是要高出其他地方很多的,比如說澳大利亞。
皮膚經受紫外線過度暴曬之後,會損傷表皮細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壞皮膚的保溼功能,使皮膚變得乾燥,讓真皮層中的彈力纖維受損,使細紋產生,在強烈照射下,還會造成肌膚發炎、灼傷。有異常情形時,則會變成色素性的皮膚癌等。
防曬的裝備在戶外活動中必不可少。防曬霜、魔術頭巾、袖套、寬簷帽、防曬衣等裝備強烈建議大家按需購買,夏日的戶外這是我日常的裝扮。
登山杖被戶外人視為第三條腿,箇中自由原因。上下坡時,我們的力氣可以通過登山杖分散到手臂,減輕腿部尤其是膝蓋的負擔,還能幫助我們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保持身體平衡,提升行進速度。
使用登山杖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節省體力消耗,下山的時候使用登山杖可以分擔負重。登山杖在爬山或者重裝行進的時候,是能夠很大程度提升舒適度的裝備。
登山杖建議買一對,有利於保持身體平衡,使用單杖兩條腿受力不均,時間久了反而會造成更多傷害。個人對於登山杖沒有太多要求,早年入手的迪卡儂現在還在使用。也曾經跟風買過Leki的緩震杖,體驗略好過迪卡儂。
登山杖最大名氣的國外品牌應該是Black Diamond和Leki,價格都比較高。國產登山杖中MBC、魯濱遜都還不錯,大家可以按需購買。個人覺得,新手上路迪卡儂其實真的就足矣。
戶外裝備中,襪子可能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裝備,但是一雙好的襪子絕對可以讓你的戶外之路走得更加輕鬆和舒適。
為什麼要選擇羊毛襪?
① 保暖透氣
襪子是接觸皮膚的第一道關卡,擁有足夠保暖跟透氣是最主要的功能。羊毛觸感非常好,各家品牌會利用不同的材質的混紡、剪裁設計、編織等技術來增加襪子的耐用度及強度。
② 吸震緩衝
除了鞋子、鞋墊本身的吸震功能,襪子也擁有同樣的功能,高級的戶外襪子通常會在腳底板處(前腳掌、足弓、腳後跟)增加厚度達到緩衝效果。
③ 天然抗臭且抑菌
羊毛纖維本身富有角蛋白,能抑制細菌滋生,達到抗臭的效果,好的羊毛襪就算經歷數天的行程走下來也不容易感受到異味。
我入手過兩款羊毛襪,Smartwool和Zealwood賽樂,推薦購買賽樂羊毛襪,購買渠道相對方便。
賽樂T2這雙襪子是我最近兩年使用頻率最高的戶外襪子之一,整體的表現相當不錯,在戶外穿雙長襪子就算是穿個短褲也不用太擔心小腿被刮傷或者蚊蟲。
日常戶外,我也是習慣性的多帶一雙襪子在包裡,以防萬一。畢竟襪子如果溼了,走起路來會很不舒服。下單羊毛襪的時候,可以考慮一次多買幾雙。
精緻露營是最近這幾年火起來的一種新的露營方式,相較於傳統的戶外露營方式,精緻露營顯然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和感覺舒服。
這是我嚮往的露營生活:約上三五好友,帶上小朋友,找一個安靜的樹林,驅車前往。
支起帳篷和桌椅,白天生火做飯,喝酒聊天,晚上帶孩子們點個篝火,一起數星星。
Hmm...上面的這些都是我嚮往的生活,也許你會問:新手可以這樣玩嗎?答案是:必須可以!
精緻露營有個英文單詞叫做Glamping,也有人稱之為豪華露營。之前看過日本山系文化宣傳的Glamping,紅酒、咖啡、音樂、美食,一切都那麼美好,讓我很是心動。然而他們所用的裝備,讓我望而卻步,Snow Peak、Helinox等國際頂級的裝備,價格相當昂貴。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了黑鹿的一套摺疊椅子,然後朋友送了我一張摺疊桌,這是我入坑黑鹿的開始。
這對椅子顏值上相當不錯,重量大約1Kg左右,稱重80Kg,適合身材不胖的人使用。
如果是自駕露營的話,完全可考慮這款椅子,舒適度和承重能力都要更優秀。我自購了兩張送人,對方表示很滿意!
摺疊桌重量大約1.5Kg,可以摺疊收納,分開打包。簡單的使用不成問題,擱置重物估計不行,承受能力一般。
對承重有需求的同學可以考慮新款的鐵網桌,設計相對更加合理,也更適合精緻露營的方式。
天牛鐵網桌僅重1.4KG、輕量便攜,承重達到30KG、相當的結實穩固。
黑鹿摺疊桌椅讓我開啟了精緻露營的大門,去塔門島露營,我們終於不是在草地上吃飯了。
夏天去溪邊納涼,也有了桌椅可坐。
周末清晨,陽光照進來,煮杯咖啡,聽點音樂,看看小說,生活美好!
夜裡坐在家裡陽臺上,來杯清茶,也是極好的享受。
再過兩年,等大麥小麥長大點兒,我也要購置一套這樣的帳篷和天幕,帶他們去我物色好的場地露營。
周末就去嗨皮,不虐但是輕鬆愉快的那種露營。
關於精緻露營,可能有人要問,供電怎麼解決?市面上的儲能電源已經有好幾家了,電小二、徵拓都有成熟產品上市。
煮飯、電風扇、各種電子產品供電,完全不成問題。
有了儲能電源的支持,你甚至可以帶個便攜投影,來場戶外電影。
至於用氣還是用電,完全取決於你配套的廚具是用氣還是用電了。精緻露營,我算是個還沒入門的新手,後續玩得多了再來分享更多的體驗吧。
絮絮叨叨又是幾千字,希望可以幫到初入戶外的童鞋們,前面說到我是實用主義的裝備黨,涉及的品牌和裝備都還相當有限。如果有更好的推薦,歡迎大家留言,非常感謝!
最後,希望越來越多的朋友們加入到戶外的隊伍中來,遠離手機,多去戶外走走,看看美麗的大好河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