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共體」即醫療共同體,指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有效銜接,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的機制。醫共體是醫聯體的組織模式之一,是實現「大病不出縣」、扭轉「倒三角」就醫結構、恢復良好就醫秩序的重要選擇。醫共體建設形成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促進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醫共體內人員正常流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就醫秩序合理規範,逐步實現「讓人人享有優質的醫療資源」的目標。
基層是醫療衛生體系中最薄弱的一環。要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患者「願意去」、基層「接得住」是關鍵。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從「以醫院為重點」向「以基層為重點」轉變、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是個大工程。
醫共體建設作為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分級診療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的有效手段,對整體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醫共體站長大會引領醫共體建設航向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縣域面積佔到全國面積的90%以上,縣級醫療機構數量達1.16萬個,服務覆蓋人口為9億多人。這一服務人數幾乎佔到全國居民總數的70%以上,而醫院數量佔到全國醫院總數的47%。雖然這一佔比已相對較高,但縣級醫院承擔的醫療服務與其功能定位仍不匹配。如果按照90%左右患者「大病不出縣」的政策預期來看,目前尚有接近半數的目標還未實現;醫療服務需求與資源的「倒三角」模式依然沒有獲得根本的改變。
2017年12月10日,首屆全國醫共體站長大會暨「健康心臟健康社區健康中國」項目推進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行。與此同時,為促進醫共體發展,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醫聯體專項基金醫共體公益項目也在大會上正式啟動。
國家大力支持且鼓勵醫聯體、醫共體建設,醫共體和醫聯體一脈相承,在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立科學有效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分工協作機制,整體提高基層醫療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減少患者外流,加快實現「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更好地探索構建以縣鄉一體化為核心的醫共體建設為基礎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模式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醫共體站長大會的召開,為醫共體建設指引方向;醫共體公益項目的設立,為充分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和推動我國各地區醫共體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遠程中衛婦科全力打造醫共體站長聯盟
北京遠程中衛婦科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遠程中衛婦科)在整合北京、上海多家國家級婦科遠程會診中心、省級醫院婦科遠程會診中心的醫院及專家資源的基礎上,集多方優勢資源於一體,致力於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推進實施工作,並為基地醫院提供品牌支撐、技術支持、專家支持、設備支持、培訓支持、運營支持和基金支持,充分促進「分級診療、縱向醫療、協同醫療」的推進,提升基地醫院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最終達到「讓婦科疾病患者在當地即可享有優質醫療服務」的目標。
依託衛計委全國病理遠程會診與質控平臺,聯合北京婦產遠程醫療技術創新聯盟、全國網際網路醫院醫生集團聯盟兩大專家聯盟,在三大會診中心:北京婦產遠程醫療技術創新聯盟——宮腔鏡診治中心、衛計委全國病理遠程會診與質控平臺——全國會診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復興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的基礎上,與四大公益組織: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北京遠程光明公益基金會、北京新康公益基金會以及全國2500家合作公立醫院、10萬名執業合作醫生、2000家上遊醫藥產業集採合作渠道商協作,遠程中衛婦科充分利用優勢資源不斷開拓醫療服務新天地。
在新時代共建、共創、共享、共榮的核心理念下,遠程中衛婦科以保證基層普通患者基本健康管理需求、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建設與服務協同能力、建立專科專病慢病分級管理與風險防控機制為核心宗旨,聚焦縣級以下基層醫療終端資源,依託國家遠程婦產會診中心「健康社區健康中國」——全國基層慢病管理平臺及相關技術平臺,構建發展「醫共體站長聯盟」,打造更加高效的基層女性健康醫療服務共同體平臺,加強醫防融合的同時,為基層群眾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新型醫療衛生管理服務。
在醫共體站長聯盟建設發展的基礎之上,遠程中衛婦科以「遠程醫+工作站」為基本醫療單位,以健康小屋建設為基礎、專科慢病管理模式為核心、家庭醫生籤約式服務為手段,建立婦科專病慢病的分級管理與風險防控機制。
在未來五年時間內,醫共體建設項目計劃將實現招募10000名基層站長、建設100000個「遠程醫+工作站」、提供100億元健康產業專項基金與精準扶貧基金、覆蓋全國範圍內60%以上的基層人口、以會員籤約式服務為基礎管理1000萬名婦科疾病患者的目標,同時通過工作站為婦科疾病患者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慢病及術後管理服務,全面降低女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醫共體建設落地基層,普惠基層患者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目前,醫共體建設項目已逐步落地基層。2018年1月份,就有4場醫共體建設大會相繼召開。1月7日,曹縣「健康中國健康社區」醫共體建設大會在山東省曹縣中醫醫院成功召開;1月13日,全國婦產遠程醫療聯盟公益性學術巡講暨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千縣萬醫公益醫學培訓工程」文水站會議暨「健康中國健康社區」全國基層慢病管理平臺醫共體大會在文水縣人民醫院成功舉辦;1月27日,「健康中國健康社區」全國基層慢病管理中心建華醫院啟動大會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精品酒店一樓宴會廳隆重舉行;1月27日,滑縣「健康中國健康社區」醫共體建設大會暨婦女疾病防治研討會在滑縣婦幼保健院成功召開,大會結束後,中衛婦科攜專家在滑縣婦幼保健院的坐診、手術等醫療服務隨即展開。
醫共體建設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深入貫徹「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的重要舉措。4場醫共體大會當中,曹縣、文水縣、齊齊哈爾市、滑縣當地衛計局參會領導,各醫院院長、婦產科主任等領導嘉賓就醫共體建設更加有助於進一步整合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加強專科建設、病源建設、衛生人才培養,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避免重複投入等資源浪費,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發表觀點和意見。醫共體建設為醫療機構間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構建更加高效的醫共體協同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各醫院的組織服務效能,惠普基層醫院、患者,成為各方共識。通過醫共體建設大會,各醫院將更加著眼老百姓健康需求,建設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做好居民健康守護人。
隨著醫共體建設的推進,按照急慢分治、治療連續、科學有序、安全便捷的原則,患者轉診也將會流程化、規範化,更加順暢。同時也更加有助於暢通雙向轉診,逐步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遠程中衛婦科堅守並踐行「為老百姓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使命,落實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精神,探索構建以縣鄉一體化為核心的醫共體建設為基礎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模式。從B2B到O2O,再到HMO,遠程中衛婦科分三大步驟全面布局「全國基層女性專病綜合風險管理項目平臺」體系,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六大終端與國家頂級三甲醫院系統聯網與服務協同;實現線上會診、閱片、諮詢,配合線下健康篩查體檢與服務轉診互動;實現科學慢病監測、家庭醫生籤約、醫藥產品服務、公益基金援助健康服務協同。
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徵程。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遠程中衛婦科將更加精益求精,持續發揚工匠精神,以乘風破浪的精氣神力,將「責任、關愛、共享、協同」的價值觀貫穿遠程醫療服務事業的全過程。未來,遠程中衛婦科將發展成為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婦科健康醫療服務者,在遠程中衛婦科全體人員的努力下,將會有更多的基層患者享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