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領略香港飲食文化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嘆早茶:在悠閒中品味人生滋味

    香港的早茶,其實是一頓豐盛的早餐,遠勝過內地匆忙、簡易的早飯。香港人喜歡「嘆早茶」,一壺靚茶,幾籠精緻巧手的粵式點心,一頓早餐吃的如此愜意,難怪「港式飲茶」一直聲名在外。

    早年上海人認識港式和粵式飲食文化是從喝早茶開始的,幾輛放食品的小推車被上百人招呼著,便覺得這是吃早餐最熱鬧的地方。到了香港之後方知此乃「小巫」。香港大一點的酒樓食肆,上百道點心,數百位食客會聚一堂不足為奇。不論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扶老攜幼,呼朋喚友喝早茶成為香港一個很獨特的文化現象。

    在香港,所謂喝早茶,其實就是吃早點,當然也有茶水。喝早茶,可以在路邊的小攤,也可以上茶餐廳。燒賣、包子、雲吞(餛飩)、麵條,中式的早點品種一應俱全,還有各色的小吃,如雞翅、雞爪、肉丸、魚蛋、海鮮等。

    喝早茶,講究的是悠閒、雅致,是品味、是感覺,當然也是交流,所以需要趕時間的人就別去摻和了。

    說是早茶,其實時間不需要起大早,八九點開始也可,甚至十點也無妨。
 
  茶餐廳:香港市民的文化招牌

    對訪港遊客來說,要領略地地道道的「港式文化」,方式有很多。不過,其中最具風味的,莫如花半個小時,享受一下港式茶餐廳文化。

    以獨具風味自家研製的咖啡及奶茶作主打,再配合其它冷熱飲品,當中又以刨冰類最受歡迎,其中「紅豆冰」、「菠蘿冰」,更是盛暑時候的熱賣小品。

    茶餐廳已成為香港招牌,最偉大發明是聞名中外的「絲襪奶茶」。港式奶茶或凍鴛鴦(新興奶茶混咖啡),又香又滑,依然是香港人最常叫的飲料。

    小吃方面,亦是從西方演變過來。不少傳統茶餐廳,都具備自己的麵包工場,製作各款鹹甜麵包糕餅,於早餐及下午茶時段推出,其中以「菠蘿包」、「雞尾包」、「腿蛋包」、「蛋撻」及「紙包蛋糕」最受青睞,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到其心愛的茶餐廳享受一番。

    一間具規模的茶餐廳,必然具備「粥」、「粉」、「面」、「飯」四類食物以饗食客。「粥」,貴乎其綿綿之「粥底」,「粉」則以家傳戶曉之「幹炒牛河」為代表,特別注意其「鑊氣」,「面」則以傳統之粵式「雲吞麵」、「牛腩面」及潮州「魚蛋面」為代表。至於「飯」,一般以「中飯西吃」的「碟頭飯」配例湯最受歡迎。具備粥粉面飯,食客就不愁沒有選擇了。

    在香港,最富當地特色的當然是港式茶餐廳,它是感受地道的港式市民文化的絕佳地。銅鑼灣的渣甸坊、時代廣場、利舞臺廣場、百德新街等地方就集中了不少這樣的茶餐廳。

  蘭桂坊:夜色迷離小資情

    在香港,除了豪華酒店以外還有很多獨立經營的酒吧。富有小資情調的蘭桂坊、燈紅酒綠的灣仔駱克道、流光溢彩的九龍尖沙嘴、都是酒吧集中的區域。名氣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酒吧區,非蘭桂坊莫屬。

    蘭桂坊位於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的南側。至今,整個蘭桂坊區域已開設了超過50間酒吧消費場所。店名和裝飾十分西化,洋溢著特有異國情調,被譽為香港特有的文化特區。每當夜幕低垂時,許多追求時尚的年輕一代喜愛到這裡的迪斯科舞廳暢聚,也為小街增添了另一種獨特而刺激的氣氛。

    蘭桂坊的酒吧一直保留著歐洲酒吧和夜總會的風格。隨著內地旅遊業放開,到蘭桂坊的內地遊客日益增多,一些酒吧服務員開始講普通話。

    蘭桂坊雖是香港白領出沒之地,但消費並不昂貴。一杯雞尾酒也不過二三十港元,一杯加冰的伏特加50元港幣,酒吧還為所有客人免費提供花生、無花果等小食品。不過,在香港酒吧飲酒,與內地酒吧有很大區別,每次叫酒水,都要隨即付費,一般還要付給酒吧服務員一定小費。

    在香港泡酒吧,如果與朋友聊天喝酒可以去蘭桂坊,這裡營業時間長,品位也不錯;如果既想跳舞又想喝酒,可去灣仔或者尖沙嘴一帶;如果想體驗上流生活,半島酒店的Felix有全港最好的酒吧視野、最大膽的室內設計、最特別的廁所和最貴的酒。

  鏞記酒家:燒鵝霸王中餐之冠

    叫得上燒鵝大哥大的鏞記燒鵝,坐落在中環的威靈頓街,與蘭桂坊近在咫尺,已擁有50多年的歷史。近年連續蟬聯香港十大餐館之冠。

    鏞記酒家的名菜包括:子姜皮蛋、蝦子柚皮、生炒龍蝦米、金錢雞、炆石斑魚尾、燒鵝瀨粉、艇仔粥等。入座後,點一客馳名的燒鵝是理所當然,然後再加一個非吃不可的得獎名菜:禮雲子琵琶蝦。

    鏞記酒家的的醬汁,別有風味。喜歡食肉,味濃而不肥膩的,可以挑鵝背吃;喜歡肥美的,醬汁濃鬱的,挑鵝腩吃;年輕人愛啖啖肉,就吃鵝胸。鏞記酒家的當家菜是「鏞記鵝瀨」,你要想點此菜,需要聲明是要「正路」的還是「不正路」。所謂的「正路」,是指瀨粉用純米漿做,夾得起,不算滑口但有彈性,由於要人手磨漿,成本高,在一般餐館很難吃得到;「不正路」是指在吃瀨粉時要用「暴力」對待,不顧儀態,因為夾不到。瀨粉湯底都是就地取材,用去皮鵝頸熬,最重要還加有豬骨、羅漢果、黃豆及安南蝦幹,故尤其鮮甜濃美。

    香港不少粵派的酒家飯館,製作的燒鵝亦見功夫,食味不俗。如市面眾多的販賣「燒鵝瀨(粉)」、「燒鵝飯」的食店、中式快餐店,乃至街市燒臘檔出售的燒鵝,不少都是質好味佳價廉。(市場報 )

相關焦點

  • 香港文化 香港飲食文化
    香港飲食文化為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匯所在,發展出了一個揉合中國菜(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因而被譽為「美食天堂」。作為全球各地人們的匯聚點,日、韓、臺灣、越南、泰、印度等餐廳於香港均十分常見。但亦有不少外國人都指,雖然在香港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這些在美食其實都已經為了遷就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而變了質,從而變得不夠地道。從另一種角度看,這些外來飲食文化亦豐富了香港本地飲食文化。
  • 香港飲食文化之茶餐廳文化
    要論香港的文化發展,「飲食」佔著重要且極富趣味的一環。
  • 8個景點帶你領略泰國獨特飲食與文化
    8個景點帶你領略泰國獨特飲食與文化摘要: 泰國,廟宇林立的千佛之國,信仰為上的微笑之國
  • 不用去香港照樣領略當地風情 香港微型藝術展在成都舉行
    如果你還沒去過香港,不要著急,紅星新聞記者告訴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從7月27日日起,一連十日將在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舉辦香港微型藝術展。不用去香港,通過現場展覽,你就可以親身領略香港的傳統文化和生活面貌。
  • 2020年中韓文化交流活動圓滿結束!帶你領略獨特的韓國文化魅力!
    2020年11月15日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韓語培訓班師生與韓國友人齊聚三炫農場,參與2020年中韓文化交流活動-泡菜節,通過一些列多姿多彩的演出和韓國文化體驗活動,以增加學員們與韓國友人之間的互動,使大家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領略到獨特的韓國文化的魅力,結交志同道合的韓國朋友,學習到純正地道的韓語
  • 茶餐廳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結合體
    茶餐廳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結合體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一個結合體,它沒有西餐廳高貴典雅的裝飾、精緻昂貴的餐點、安靜優雅的進食環境,而更貼合日常大眾的生活消費水平
  • 探訪香港摩羅街 領略古董街道文化
    探訪香港摩羅街領略古董街道文化 (1/5) "← →"翻頁
  • 香港文化 香港飲食文化你造多少.
    簡介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國共內戰,不少中國內地各省民湧入香港。當中為數不少的是上海人、寧波人。這些上海菜、寧波菜、徽菜被統稱為外江菜。由於上海人促進了香港工業,上海菜逐漸受到歡迎,譬如粢飯、豆漿、上海粗炒、大閘蟹、賽螃蟹、螞蟻上樹、高力豆沙等等。著名的上海菜館有老正興和三六九上海菜館。
  • 卡通熊入鄉隨俗 體驗香港地道飲食文化
    卡通熊入鄉隨俗 體驗香港地道飲食文化/8) "← →"翻頁 為了讓遊客更能深入體驗香港地道飲食文化
  • 香港位於珠江三角洲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帶你領略香港景區的魅力
    香港位於珠江三角洲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帶你領略香港景區的魅力。南丫島古稱為「舶寮洲」,於唐宋時曾為停泊往廣州貿易的外國船隻之地,後雅化為「博寮洲」。由於島嶼位於香港之南,形狀像漢字的「丫」,因此得名為「南丫島」,並逐漸取代「博寮洲」一名。
  • 行走香港「小福建」北角 領略老區文化
    行走香港「小福建」北角 領略老區文化 (2/10) "← →"翻頁
  • 帶你領略香港美食,吃貨們有福了~
    港式甜品,你肯定不會錯過,大街小巷的許留山、滿記、糖朝、義順牛奶……冰爽又滿足。香港的海鮮,那可是大大的有名!避風塘炒辣蟹香辣勁爆、欲罷不能!再來一碗鮮蝦雲吞、上湯牛腩,蝦彈飽滿,牛腩入口即化,口感簡直棒極了!還有,香港是可以吃到米其林的哦(要知道大陸是沒有正牌米其林餐廳的),而且平價米其林好吃又不貴,絕對值得體驗。
  • 走近藍屋建築群 領略香港老式建築的魅力與文化
    走近藍屋建築群 領略香港老式建築的魅力與文化 2017-11-13  趙鳳豔  日前,香港藍屋建築群正式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
  • 領略日本飲食文化?はま壽司帶帶你!
    師傅把製作好的壽司放在盤子後擺在運輸帶上,運輸帶圍繞餐廳的坐檯而行,顧客可隨意食用,用膳後,店員依照顧客桌上的盤子而結算帳單。通常,迴轉壽司設備運輸帶的運轉速度是固定的,在不同的環境下可能需要進行改造。迴轉壽司的運輸帶上除了壽司之外,還有其他日式小吃、紙包飲料、水果、甜點、湯等。
  • 「香港飲食文化」展覽 呈現美食之都
    5月6日,香港時代廣場展出「香港飲食文化」展覽及「街頭小食檔」。香港是國際美食佳餚之都,但街頭美食卻沒有隨時代變遷而消失,至今香港人對小食的熱愛仍沒有減退。是次展覽介紹多款香港街頭小食,如香氣四溢的黃金雞蛋仔,飲奶茶的地方或是各式各樣的竹籤小食,同時展出60至80年代香港飲食文化的收藏品,包括昔日餐廳的火柴盒、月餅傳單、月餅會封套、茶樓菜單、照片等。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責任編輯:宋雅靜)
  • 「大連文化遊」帶你領略魅力中國文化元素
    中國網7月1日訊 日前,到遼寧大連參加2019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全國各地記者探營並體驗了由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大連文化遊」,親身感受中醫、京劇、茶藝三個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元素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
  • 夢回宋朝,帶你領略飲食娛樂文化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註解,但是一來到夏天,一聊到燒烤文化,我想每個人都會對其有種別樣的感受,深夜、夏風、街邊、燒烤攤,約三五好友,點三五箱冰鎮啤酒,擼百八十串,從市井冷暖到家國大事,從萍水相逢到人間百態,酸甜苦辣鹹盡在煙火繚繞中,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一到夏天胖十斤的原因。
  • 四場精彩展覽 帶你領略美食文化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將於5月15日在成都拉開大幕,《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等4場精彩的美食文化展覽,是本屆美食節的重要活動。這4場展覽,將帶你從不同的角度,深度了解美食的歷史、現在與未來,了解中華飲食文化對世界餐飲文化的影響。
  • 帶你領略別樣的瀋陽特色民俗文化
    帶你領略別樣的瀋陽特色民俗文化瀋陽是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孕育了燦爛豐富的民間文化。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瀋陽秧歌每年瀋陽都舉辦秧歌節秧歌是一種流傳於中國北方廣大地區的傳統民間舞蹈。
  • 魚膠飲食文化
    作為有著兩千多年食用歷史的魚膠走進國宴,既彰顯了我國悠久的飲食文化,又突出了地方食材的特色,讓各國貴賓品嘗到了來自中國本土的舌尖上的美味。雖然魚膠已走進國宴,但也遠不像其他滋補品如燕窩、鮑魚、海參等那樣家喻戶曉,一向以來只有在我國沿海部分地區才有魚膠飲食傳統的傳承。後來隨者人們對魚膠的進一步認識,慢慢地,魚膠飲食文化才在更多的國內其他地區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