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我們行走江湖的同伴,在得意時分享功與名,在落魄時不吝嗇扶持。因此,朋友情誼是我們重要的心靈慰藉。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詩人們喜歡與友人吟詩作對,把酒言歡,而現在的人很少贈詩,而且多是表達愛意時才會偶爾提筆。除了戀人,難道朋友就不配擁有我們的詩意嗎?人生能得一知己,明日赴死方覺遲。如今大千世界燈紅酒綠,真正的自我漸漸淡去,少有人能撥開偽裝走進你的內心深處,能與你把酒言志,賞滿天繁星。我們且看詩人筆下的友情,是如何動人?
李白與杜甫這一對詩友,早已被後世傳為佳話,其感情之深厚非今人可比。杜甫所作《夢李白兩首》中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真是寫極了牽掛友人的心情。當時李白受奸人所害身陷囹圄,後來流放在外,杳無音訊,杜甫非常擔憂故人的生死安危,以致夢中遇故人,未曾停止對李白的思憶。
能擁有這般刻骨的友情實為人生一大幸事,及時身處千裡之外,知曉遠方有一知己將我深深牽掛,也會覺得十分溫暖。
唐朝的「詩佛」王維,更是留下千古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當代朋友離別的現實寫照。在離別前夕,我們總習慣為朋友舉行踐行聚會,舉杯祝願其平安順遂,前程似錦。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塞,忍不住要與友人再多喝一杯酒,出了關門,就再難遇見一位這樣與君相知的朋友了。其「勸君」二字道盡王維心中的牽念與不舍,能夠與友人舉杯痛飲真是不可多得,「無故人」更是多了幾分惋惜與傷感,日後哪裡還能尋得如你一般懂我的人?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出自張籍的《沒蕃故人》,「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友人與敵軍交戰全軍覆沒,從此便失去了消息,不知與你是否陰陽兩隔。張籍猜想故人可能是戰死了吧,想要為之祭奠以表情義,可屍首未見,誰知他又不會倖存呢?詩人在這番矛盾之中,苦於無處寄託自己的思友之情,此時只能與天涯遙相望而獨自哭泣。此般心痛令人遺憾,沒有什麼比生死未卜不能再見更加揪心,這樣濃厚的友情山水可鑑。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其心境倒沒有張籍那麼悲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認為只要有知心朋友,哪怕分別天涯海角,也會如同在身邊,所以友人分道揚鑣時不必感傷與流淚。人生不只有兒女情長,應當活得豁達明白,志向在千裡。
又有多少多愁善感之人在山迴路轉不見君時,只望著雪上空留的馬蹄印而獨自神傷。不知這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才能相逢。
「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岑參在涼州時,與許多老朋友歡聚,作出一首豪情曠達之詩。人一生能夠有多少次開懷大笑,故人相逢之時必須要痛快暢飲。我不僅想起唐代詩人羅隱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像極了我們常說的要活在當下。似乎是無酒不友,酒是今時今日許多朋友之間的連結。能與你一同毫無顧忌把酒言歡之人,定是該珍惜的。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詩人經歷了多年戰亂,顛沛流離,不料竟與故人重逢,喜出望外。「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詩人與朋友暢談離別之後的世事變化,一直聊到黃昏時刻。所謂相逢時難別亦難,二人相逢不久,明日又要分別,於是秋日的憂愁又上心頭。
我們在世間行色匆匆,各自忙碌,實在難以偷得浮生半日閒,好友難歡聚,而往往相聚時刻都十分短暫,意猶未盡時又要匆匆離別。
「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誰知闊別多年與友人相逢,想不到還能一同江上倒酒,而驚喜過後又要依依惜別,送君離開。人終究有悲歡離合,我們應當有王勃的豪氣,只要知曉對方安好,便不再耽於思念的惆悵中不可自拔。
在匆匆過客中,懂我之人寥寥。若你還未遇到,雲胡也送你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江湖險惡,願君能與三兩友人結伴同行,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