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解析:為什麼騰訊、阿里等大型公司紛紛選擇境外上市?

2020-12-15 金投網

前一陣子騰訊因為《王者榮耀》負面消息股價回調,我就想買進一些,於是就去申請港股通,被要求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這讓我對騰訊等國內大公司不在A股上市而是選擇港股有了一定的理解——他們不要小魚小蝦,他們需要的是大額資金的注入。

所以,真相不是網上那些小白說的,騰訊等大型公司去境外上市,利潤賺讓外人賺,肥水全流外人田,只是因為利益,也一點都不愛國。那麼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讓阿里、騰訊、工商銀行、中石化等大公司紛紛選擇去香港或者美國上市呢?

這裡我將以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為例,從上市公司自身需求、上市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機制以及投資者三大方面來分析這些公司選擇境外上市的原因。

一、公司自身需求。

像工商銀行這些大型企業融資的數額肯定是巨大的,如果一開始在國內融資會引起股市暴跌,因為國內股市池子太小,只好去香港向國際投資者融資。而香港股市是連接全球的自由體系,世界任何地方的公司都可以投資到香港,香港也可以接受世界任何地方的投資,無疑,在這裡,公司可以融到理想數額的資金。而且,香港證券市場的再融資能力非常強。市場可以靈活配合企業的需求,在投資銀行幫助下,一般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籌到所需要的資金,幫助企業發展。

打個比方,一小片草地,剛好能滿足常在這裡吃草的幾頭羊,突然有一天一頭牛說要參與進來,吃這裡的草以滿足自身成長和產奶的需要,很顯然,這草的量和生長周期並無法滿足這頭牛,甚至會威脅到羊和草的生存,所以它只好輾轉去到更大的草場,香港股市就是這個更大的草場。

另一方面,憑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資訊中心和商業中心的地位,公司在此上市及宣傳,將有利於大幅擴大其影響力以及提高公司國際形象。並且為了與國際接軌,上市公司會在企業體制、轉換經營機制、採納國際標準的財務和會計制度等方面進行優化。而考慮到國際股東的期望和監督,公司的股權結構、經營管理、金融投資、行政模式等也都得按國際標準的程序進行,這種要求對加速內地企業的成長、提高競爭力,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的體制改革和轉型有很大的幫助。

更大的草場對應的是更多的牛,要在這裡吃到草,牛就要提高自身實力來競爭了,同時這裡面向的受眾更廣,所以牛會主動或者被動的提高自己的產奶能力,同時它的知名度和影響也提高了。

二、香港股市的機制、政策和上市環境。

首先,在香港上市是使用港幣交易,港幣是自由兌換貨幣,與全球任何一種貨幣自由兌換(人民幣至今為止都不能自由兌換)。且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還可以通過香港股市將資金投資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這是大陸股市無法做到的。

其次,香港是註冊制。註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製成法律文件交由主管機構審查,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註冊制是市場說了算,股票市場自身起決定性作用,註冊後上市失敗帶來的後果與損失由註冊企業自負,且發行效率高,一般是3-6個月。而A股上市依然為審批制,需要經過層層審批方可最終擁抱資本市場。流程繁瑣且時間不可控,況且目前積壓的IPO項目眾多,一時間消化不來,以至於企業紛紛外逃。另外,政府承擔著審批帶來的擔保責任,還有過度幹涉市場經濟之嫌,更不用說跌停、漲停以及熔斷機制等認為控制市場的行為了。

打個比方,註冊制就是你跟對象談好戀愛了,覺得可以結婚了,帶上戶口本去民政局登記,民政局只負責審核你該交的資料交齊沒,不是已婚就蓋章了。而審批制就是除了叫戶口本以外,民政局還要判斷你是不是相愛,是不是合適,能不能天長地久,別過兩天就離婚了,如果是這樣,就不給你倆蓋章。因為審核的周期過長,結婚的都排著很長的隊,甚至一個證辦下來要一兩年,就醬。

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規模龐大,沒有政府干預、完全市場化,相比內地市場更加成熟和規範,制度也更加完善。且香港沒有任何外匯管制條例,也不會對股息及任何售股的利潤徵稅,政策環境明顯優於內地。

三、投資者差別。

最後,作為開放成熟的資本市場,香港擁有更加多元化的投資者,海內外主權基金、養老基金、各類機構投資者、高淨值個人等豐富的投資主體,且佔總體份額較高(香港為6成),有利於完善企業自身的股權結構,並且這些投資者更加專業的成熟。而A股散戶化情況嚴重,整體投資者偏好易受民粹影響和投資者偏好等其他因素影響,且因為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性投資者發展滯後,這使得僅靠若干家大機構和數以萬計的小股民散戶所支撐的股市投機盛行,股價暴漲暴跌難以避免,阻礙了股市的健康發展,所以很多企業願意到香港上市。

很多人都在問柳傳志,為什麼選擇香港而不選擇A股。

柳傳志說,聯想今天如果在A股上市的話,我相信市盈率會高得多。因為國內朋友們可能會更加了解聯想,知道聯想的品牌,股價也會高。但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在香港上市?因為我們覺得在香港股市上更加規範、更加透明,使我們工作,我們業績會和股價有密切聯繫,而不會由於其他的因素使得我們的業績和股價脫鉤。這說明我們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是充滿信心的。現在國內的投資人跟香港是相通的,人民幣和港幣相通,同時深港通、滬港通等等,都能夠讓了解我們的投資人在香港進行投資。

知友「天上掉下一個金融逗逼」對此解析說:

第一,柳傳志這種實力的企業家是明星中的明星,不可能去搞歪門邪道,如果比說假話還真玩不過A股這些公司。按照當下A股的表現,未來一段時間的股價可能完全沒有保障,很可能還落個圈錢上市的罵名,對於有著中國企業家教父之稱的柳傳志來講,實在是有點low。

第二,香港股市完全可以像美國股市那樣,走出牛長熊短的行情,這讓包含了眾多投資業務的聯想控股更加方便進行增發的再融資,時刻保持著直接融資的可能。而A股一旦進入熊市,這個功能可能很快就喪失掉了。而且可能還會受到各種監管部門政策的掣肘。聯想控股要打造成為一家長久的企業,長久的把事業做下去,而如果放在10年、20年這個周期裡面,A股混亂的局面,顯然不如香港更加有利。

第三,聯想志在國際化,聯想控股底下的實業基本都是賠錢的買賣,而真正掙錢的都是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和弘毅投資,他們是典型的投資業務,特別是聯想之星,除了在國內投資43億元以外,還在國外投了16個項目,總投資額也有6170萬元。所以志在國際化的聯想控股必須通過上市來給自己再次樹立形象!而對於資本來說,香港市場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無論對於全球資本還是內地的投資人,香港都是一個身邊的選擇。

言辭之間可能有些許偏激(真話都是刺耳的),但是更加通俗化的解釋了文章題目所提出的問題,現在的A股就是中國政府調控金融的工具之一,只是一個半市場化的市場,所以,要真正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要從完善股票市場開始,希望我們能看到國內的投資者特別是散戶投資者不會再是天天遇見黑天鵝,年年虧得欲哭無淚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阿里、騰訊和百度的註冊地是在開曼,去這裡註冊有什麼好處
    類似蘋果、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都是十分龐大的網際網路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僅是代表著網際網路企業的蓬勃發展,也是代表著整個世界經濟都是在不斷的發展的。但是其實這些企業都是有著一些小秘密的。為什麼阿里、騰訊和百度的註冊地是在開曼,去這裡註冊有什麼好處。
  • 為什麼阿里被稱為科技型公司,而騰訊卻是網際網路公司?
    阿里巴巴和騰訊是國內民營企業中市值最高的兩家,兩大公司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成立的,阿里巴巴主營電子商務,騰訊專注於社交和遊戲。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阿里巴巴和騰訊逐漸的成長為了國內的網際網路兩大巨頭,業務也從最開始的單一模式發展到了多元模式,很多創新型企業的背後都有阿里或者是騰訊的身影,網友將之稱為騰訊系和阿里系。但是,隨著近些年的發展,逐漸的阿里巴巴脫離了網際網路圈,被稱為科技型公司,不過,大眾對於騰訊的認知依舊是網際網路巨頭。
  • 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
    ↑《商業哲學派》: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尤其是阿里;跟其它公司基本沒什麼關係。其它公司和業務,在未來有被處罰的風險嗎?對於京東、美團、拼多多這種小巨頭,或者說是被那兩大巨頭投資的公司,他們其實並不是監管的重點,並且由於騰訊和阿里被盯上以後,他們會有更大的空間。
  • 「阿里系」與「騰訊系」港股公司大比拼
    前段時間,獨立手遊平臺創夢天地赴港擬上市,據其招股書顯示騰訊持股20.65%。繼2017年,2家「騰訊系」企業赴港上市後,港股市場又將添一名「騰訊系」。騰訊港股陣營在逐漸壯大,對比其「冤家」阿里巴巴在港股的陣營,誰會更勝一籌呢?騰訊主體是在港交所上市,在港股市場騰訊自帶優勢。
  • 為什麼騰訊、阿里、百度註冊地不是中國,而是加勒比海上一個島?
    它的神奇之處在於,騰訊、阿里、百度、人人網、奇虎360……許多我們所熟知的網際網路公司的註冊地都在此——一個叫開曼群島的地方。「避稅天堂」開曼群島1503年,熱衷於「環球旅行」的哥倫布在對新大陸的第四次探險時,發現了這座海島。開曼群島位於牙買加西北方268公裡,邁阿密南方640公裡的加勒比海上。
  • 為什麼阿里,騰訊,百度和京東都在開曼島註冊?為什麼不在國內?
    近些年,阿里,騰訊,百度和京東在國內的發展很好,都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但你知道麼?這些中國的企業卻都是在開曼島註冊的,這是為什麼呢?開曼島是一個在16世紀初被哥倫布發現的,是由大小開曼島等多個小島嶼構成的群島。
  • 阿里騰訊註冊地和最大股東都不在國內,為什麼它們是中國的公司?
    我們知道,馬雲的阿里巴巴和馬化騰的騰訊公司只中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們的註冊地都在開曼群島,而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集團,騰訊的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MIH TC。作為註冊地不在中國,最大股東也不是中國的公司的阿里騰訊,為什麼說依然是中國的公司?我們說一個公司是不是中國的公司,並不是只看公司的註冊地和最大股東。
  • 阿里、京東、騰訊紛紛被國家點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寒冬將至」
    紛紛被點名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當中,涉及到電商、京東、出行、外賣、社交等等幾乎都和阿里,騰訊有關係。阿里和騰訊在幾十個領域都有競爭往來,有競爭並不是壞事,相反還能促進行業的成長。但是這種競爭隨著範圍的不斷擴大,開始「拉幫結派」,集結各自的勢力。
  • 騰訊宣布投入千億,阿里下場收購,巨頭之下IDC公司如何存活?
    新基建背景下,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入數千億加碼IDC,超大型數據中心成未來趨勢。阿里、騰訊等頂級資本「圍獵」IDC迄今為止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基建項目在騰訊的主導下於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此處的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伺服器超過100萬臺在大基建戰略背景下,IDC行業被資本巨頭們的選擇成為了核心戰場。
  • 背靠阿里騰訊 墨跡天氣為何難上市?
    來源:通信信息報原標題:背靠阿里騰訊,「App第一股」夢碎,墨跡天氣為何難上市?本報訊(記者 吳曉芳)覬覦A股近三年,網紅App墨跡科技上周五IPO過會失敗,做「App第一股」夢碎,成為當天五家IPO企業中唯一一家過會被否的企業。
  • 內地企業為什麼要選擇在香港上市?
    農夫山泉2019財年給股東派息95.98億,2020年3月又派息9億元,帳上還有91.75億的派息儲備,投資者不禁要問了,你都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來上市募集資金?可能農夫山泉自己也沒有想好募集資金怎麼花吧,我看招股書,壓根就沒有披露募資用途,那為什麼還要來港交所上市?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SA
    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注意力,永不可再生的最寶貴資源,被一步步納入了AT的荷包。如今,阿里和騰訊已各自坐擁超過10萬億元市值的生態圈。為什麼寧夏街頭賣紅薯的都用上了二維碼?為什麼,剛開始賺錢的美團,今年市值就達到1.3萬億元,相當於3個中石化?
  • 騰訊和阿里已是兩種不同的資產
    騰訊自從上市之後,遊戲確立了絕對領先位置,這是一項利潤較高的業務。阿里的增長是基於「商業」,需要付出比其他網際網路公司更深的投入和更殘酷的競爭。未來幾個季度看,騰訊的內在價值可能更加圈定在遊戲、直播等流量,投資者將尋找階段性價值低點,用於防禦型的配置,而阿里巴巴則無論新舊業務,都更多呈現成長型科技股票的特性。
  • 阿里香港上市開盤價187港元 敲鐘的為什麼是這10個人
    穿白色T恤的十個就是這次的敲鐘人阿里香港上市,為什麼是這十個人敲鑼請生態夥伴敲鑼,是2014年阿里赴紐交所上市時的創新之舉,8位敲鐘客戶7位是中國面孔,且都來自電商領域。彼時,外媒描述這家中國企業時,用得最多的標籤就是「電商公司」。五年後,已經沒有媒體再這麼定義它。
  • 騰訊阿里索尼紛紛入股 昔日的「小破站」又向100億美元市值邁了一步
    騰訊阿里索尼紛紛入股 昔日的「小破站」又向100億美元市值邁了一步
  • 李嘉誠、百度、阿里為何都選擇了將公司註冊在開曼
    但是說起百度、阿里、奇虎360等這些企業,大家就耳熟能詳了,這些公司的註冊地都是在開曼。李嘉誠從香港撤資後,經過重組後的企業註冊地也選擇在了開曼。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些投資大佬們這樣鍾情於開曼群島?開曼群島上註冊的外國公司數量驚人,位於開曼群島的主島大開曼島市中心的一棟5層建築註冊公司超過了19000家,當然,許多公司擁有的只是一個郵箱。開曼公司在稅務方面的優惠是投資者們選擇它的一個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簡化的註冊制度也是受企業歡迎的要素。
  • 態℃| 7年後阿里重回港交所 將與騰訊同臺PK
    此次上市完成後,集團香港上市股份與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將可互相轉換。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將成為首個同時在中國香港和美國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本次發行包括5億股普通股,以及可額外發行最多75000000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額配股權。本次發行將包含國際發售和香港公開發售,預計最早於11月20日定價。
  • 阿里、騰訊紛紛入局「智慧酒店」;醫療健康領域融資近900億元。
    阿里、騰訊紛紛入局「智慧酒店」;醫療健康領域融資近900億元。「數位」獲螞蟻金服數億元B+輪融資;雲庭獲數億元A輪融資;TripActions融資1.54億美元;Mirum Pharmaceuticals獲1.2億美元A輪融資。
  • 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紛紛加入 高精地圖為何引人注目?(附A股)
    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紛紛加入,高精地圖為何引人注目?(附A股)相信對於手機導航地圖,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開車,還是步行旅遊導航,都難免要用到導航地圖去尋找目的地。早些年百度率先推出百度地圖手機版,阿里巴巴2014年收購則收購了高德,隨後騰訊入股了A股上市公司四維圖新。
  • 深度丨阿里香港上市焦點十問,到底買不買?
    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將成為首個同時在中國香港和美國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馬雲說阿里巴巴的終極目標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我們,格隆匯旗下公眾號「IPO那點事」,同樣也懷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投資決策」的理想。特此收集並一一回答了會員最關心的關於阿里巴巴港股打新的十大焦點問題,以饗讀者。阿里估值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