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商業哲學派》:反壟斷規定衝著阿里騰訊去,和其他公司無關?!

總策劃 | 邱思睿

商業評論員 | 王強

導演 | 吳新安 攝影師 | 許維康

監製 | 王煒

出品 | 經濟學家圈

這次的反壟斷新規和高層表態因螞蟻而起,衝著阿里和騰訊去,尤其是阿里;跟其它公司基本沒什麼關係。

12月14日,根據《反壟斷法》規定,阿里、閱文、豐巢分別被處以50萬罰款

反壟斷措施背後意味著什麼?

罰款之前其實發生了反壟斷的一次實質性的操作,就是螞蟻上市的叫停。

這一次的高層表態,直接原因就是螞蟻上市帶來的巨大的輿論風暴。一般的市場佔有率到百分之二三十以上,就有壟斷的嫌疑。阿里的幾條業務線,如果是拿到整個反壟斷的體系來看,事實上都是踩線。

阿里的GMV佔到了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左右,騰訊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壟斷程度甚至遠超過阿里,由此騰訊在反壟斷的潛在風險某種程度上也大於阿里,但是短期這個事是衝著阿里來的。

騰訊和阿里壟斷了整個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那麼這個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整個國家的在線的基礎設施實際上就在他們手裡。而且他們有外資背景。 這種狀態對產業發展和國家安全都有一定風險。

其它公司和業務,在未來有被處罰的風險嗎?

對於京東、美團、拼多多這種小巨頭,或者說是被那兩大巨頭投資的公司,他們其實並不是監管的重點,並且由於騰訊和阿里被盯上以後,他們會有更大的空間。

現在有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把這次的焦點放到了最近比較流行的社區團購上,而其實社區團購是一個非常小和新興的一個領域,相較於阿里的電商和騰訊的即時通訊的壟斷來說的話,他們根本不夠格。在某種程度上,它還沒開始幹,你怎麼去反它?

反壟斷新規對於市場上的投資組合會有什麼改變?

現在凡是阿里騰訊參與的企業,尤其是阿里參與的企業,持股的穩定性就出現了風險。資本無節制的去控制更多的產業的產業的份額的行為,其實也是反壟斷調整的優先的一個對象。

因此,騰訊和阿里在一段時間之內,很可能就不再會投資新的大的這些網際網路項目。

其次是原來騰訊和阿里已經參與了很多項目,甚至就有可能退出。包括騰訊投資的這幾個比較著名的公司——京東,然後拼多多和美團。騰訊是不是在反壟斷的背景下會主動的選擇去退出一部分?這個也不一定。因為你要說資本無序擴張,一家公司去參與那麼多的企業,雖然是不同的領域的,但是資本是不是權利有點過大?手伸的是不是有點過長了?所以是有風險的。

如果沒有螞蟻事件,會怎樣?

如果這次沒有後來的螞蟻上市叫停,沒有隨即的監管的新規的話,由此發展下去,十年後螞蟻會控制中國金融業的大部分的利潤,然而,金融業對整個經濟發展它的影響非常巨大,那麼這樣的一個演化的結果顯然是非常可怕的。

那麼這次的反壟斷事實上就是說把整個進程逆轉了,那麼螞蟻顯然就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它接下來必須當一個乖乖仔,因為你即便不當個乖乖仔,可能歷史的很多的問題都會拿出來被重新來考察 。

反壟斷下的市場,我們應該看到什麼?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需要看到兩點:一、壟斷主體是好的,是創造了巨大的用戶價值才形成了壟斷,創造了更高的效率。

另外一方面來說,壟斷是對通脹螺旋的一種應對,如果沒有壟斷的紅利來抵消通貨膨脹的話,很多的企業在很高的這種這種經營的壓力、成本、稅費等等負擔之下,它可能存活得很難。 那麼整個社會就無法形成大企業,然而大企業是整個社會效率經濟效率提高,然後產生創新的根本。

那麼這些年他們事實上壟斷紅利的利用就偏負面,它的正面的壟斷紅利,沒有拿來做基礎創新,拿來做更多的社會價值的創造,所以是有問題的。

大巨頭和小巨頭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大巨頭和小巨頭,有一個根本性的差異,什麼差異? 就是騰訊和阿里的利潤特別高。

利潤為什麼高?從商業邏輯來講來源於兩個東西:

第一個就是它解決的就業很少,它僱傭的人很少,它發工資所花的成本很少,這樣的話它就不需要去開支很大的成本。

第二個原因就是它的固定資產投資很少,基礎建設投資很少。如果你要做大量的固定資產基礎建設的投資,那麼用攤銷也好,或者直接開支的方式也好,你的利潤不就下來了嗎?所以反壟斷的重點不僅要盯誰個頭大,而且要盯誰更賺錢。因為賺錢的那個人,它很可能是沒有積極地去擴大投資,沒有積極地去解決社會就業。

而現在京東有20多萬人直接的員工;美團採用了一個社會分工的方式,解決了上百萬幾百萬人的直接的配送的人員的就業。滴滴解決了大量的共享車網約車司機的就業。

由此也就說是我們看待反壟斷還可以看到一個很根本的差異:利潤率高的這些企業,它的套利色彩是更強的,而這些小巨頭你別看它只是個頭小,事實上它在基礎建設上,真正解決社會就業,解決這些真正的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反壟斷正式開始!阿里、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閱文集團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一度均都跌超3%,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2.55%,騰訊控股跌2.64%,閱文集團跌4.12%。三家公司有哪些違規?
  • 反壟斷第一槍!為什麼中彈的是阿里、騰訊、順豐?
    12月11日,國家提出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指導意見。沒人能猜到,幾天之內,國家監管層面對於巨頭的反壟斷處罰就開出了「第一槍」。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表示將對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資、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順豐旗下的豐巢網絡進行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50萬元罰金。
  • 騰訊、阿里遇到反壟斷:基本面向左還是向右?其實"山還是那座山"
    騰訊、阿里遇到反壟斷:基本面向左還是向右?其實「山還是那座山」  在騰訊系和阿里系公司「雙十一」頻頻刷屏之際,騰訊、阿里、美團的股價卻大跌。11月11日,騰訊控股、阿里(H股)和美團的股價分別大跌5.71%、8.42%和7.67%。
  • 騰訊、阿里遇到反壟斷:基本面向左還是向右?其實「山還是那座山」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在騰訊系和阿里系公司「雙十一」頻頻刷屏之際,騰訊、阿里、美團的股價卻大跌。11月11日,騰訊控股、阿里(H股)和美團的股價分別大跌5.71%、8.42%和7.67%。對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文件中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包括:「利用格式條款、彈窗、操作必經步驟等交易相對人無法選擇、更改、拒絕的方式,將不同商品進行捆綁銷售;以搜索降權、流量限制、技術障礙等懲罰性措施,強制交易相對人接受其他商品;基於大數據和算法,對新老交易相對人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或者其他交易條件;要求交易相對人在競爭性平臺間進行『二選一』或者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行為
  • 阿里、騰訊系、順豐系違反反壟斷規定遭罰款,律師:罰款50萬元影響...
    公告顯示,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阿里騰訊系被罰 正審查虎牙和鬥魚合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 阿里騰訊系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正審查虎牙和鬥魚合併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12月14日消息,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 國家定調,反壟斷啟動,騰訊阿里市值暴跌的背後,網際網路巨變將至
    會議結束不久,就發布了會議通稿,這份通稿中有一句特別顯眼「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樣一句話在這麼高級別的會議出現,足以說明官方對反壟斷的看重,尤其是反壟斷第一次出現在這麼高級別的會議上,可以很直白的說,明年也就是2021年,反壟斷將是展開經濟工作的核心和重點。
  • 阿里、騰訊、順豐被頂格處罰,反壟斷「第一槍」釋放什麼信號?
    其中阿里和銀泰,兩者在零售的線上和線下已有多年合作經驗,為了加強線下的控制,阿里通過旗下投資公司,從2014年開始,通過三次投資收購了銀泰超過70%的股權,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三家公司受到處罰的理由是,「有申報義務但沒有依法申報」,根據《反壟斷法》和《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達到申報標準的經營者集中,應當事先向市場監管總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 前有3Q大戰後有阿里、閱文、豐巢被罰 網際網路反壟斷案的反思和啟示
    2014年10月,歷時4年的「3Q大戰」(騰訊與奇虎 360 之間的訴訟戰)終審落幕,這被認為是網際網路首起反壟斷案,2020年12月14日,阿里、閱文和豐巢因收購案未申報,被市場監管總局分別罰款50萬元,相關新聞隨即上了熱搜,再次引發市場討論。
  • 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阿里騰訊系被罰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上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應該講,這是自《反壟斷法》生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把反壟斷的利劍指向了網際網路。很快我們就看到,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豐巢科技因違反《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作出處罰決定,分別處以 50 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合計被罰 150 萬。同時,有關方面也宣布虎牙和鬥魚合併案也在接受反壟斷審查中。網際網路,強監管!
  • 中國反壟斷第一槍打響 阿里騰訊順豐被罰150萬 網友:罰太少
    就在上個月,《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發布,這條消息並沒有引起太多網友的注意,但是卻實實在在網際網路圈子中炸出一聲「驚雷」。在徵求意見稿發布後的兩天內,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四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值直接蒸發1.8萬億。
  • 阿里騰訊被罰五巨頭損失2萬億
    近來,反壟斷成了熱門詞彙。上周五政治局會議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周一阿里、閱文和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市場監管總局頂格罰款。或是受此影響,周一港股的阿里、騰訊、美團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大跌,美團一度跌近7%。近來,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和拼多多5家公司市值合計蒸發超過2萬億元。
  • 知料|全球監管掀起反壟斷狂潮,陷入焦慮的不止是阿里美團騰訊
    文丨尚聞多、王林編輯丨潘心怡阿里的一則公告平息了輿論的質疑聲。沒有調查組進駐,相信監管讓平臺型企業自身發展好、服務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針對外媒報導中央聯合調查組進駐阿里的報導,周五下午4點58分,阿里方面給出了嚴正聲明。
  • 《反壟斷法》顯威力,阿里、騰訊旗下公司均被頂格處罰,回應...
    圖片來源:市場監管總局公開資料顯示,阿里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投資併購的主要實體,閱文是騰訊的控股子公司,豐巢網絡是順豐的關聯公司。在「雙十一」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市場監管總局也明確涉及協議控制結構的經營者集中同樣適用《反壟斷法》,應當依法申報並接受反壟斷審查。在《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也有相關規定。之所以多次強調這個問題,不是說在此之前涉及協議控制結構的經營者集中無需申報,而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和重申對依法開展經營者集中申報的要求。
  • 社區團購集體熄火,反壟斷也來了?阿里、騰訊、順豐系被處罰,虎牙...
    自媒體更是紛紛質疑,「我們只有網際網路應用公司?巨頭正在阻礙創新」!更為嚴重的是,網際網路巨頭禍不單行,阿里系、騰訊系以及順豐系被處罰,市場紛紛高呼,反壟斷真的要來了!社區團購火熱,巨頭不能輸的戰爭?「網際網路巨頭們不能輸的一戰」,這是媒體對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的形容。
  • 「反壟斷」當前,阿里、閱文和豐巢遭頂格處罰,虎牙瑟瑟發抖
    反壟斷的風,終於吹到了網際網路領域。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閱文、豐巢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頂格處罰,三家企業各被罰款50萬元。打響「第一槍」後,今年備受關注的虎牙鬥魚合併案也正在反壟斷審查中。50萬,對體量如阿里、豐巢這樣的巨擘來說不過牛毛,但這項處罰釋放的信號極強——網際網路行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
  • 反壟斷加碼騰訊系4家公司波及 閱文、騰訊跌超3%
    12月14日消息,社區團購受質疑,反壟斷加碼,網際網路巨頭集體走低,美團跌3.6%,閱文跌3.35%,騰訊跌3%,阿里跌2.86%,京東、網易等下跌。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發布公報,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主要內容中特別提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股價立馬跳水
    來源:中國基金報重磅突發: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立馬跳水…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消息一出,阿里、騰訊股價跳水。阿里巴巴(09988.HK)、騰訊控股(00700.HK)和閱文集團(00772.HK)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都跌超3%具體發生了什麼事?首先來看看阿里巴巴。
  • 阿里去中臺和網際網路反壟斷
    阿里正在緊鑼密鼓地去中臺。12月11日,據36氪報導,阿里最重要的中臺組織之一,整個阿里的AI中樞——新零售智能引擎事業群被拆分,原總裁靖人另有任用,下面的搜索推薦分給了淘系技術部負責人湯興(平疇),廣告則分給了天貓商家營銷中心負責人劉博(家洛)。因為平疇和家洛本質上都是淘系的人,所以此舉可認為是把平臺拆回到了業務。
  • 阿里系、騰訊系、順豐系被處罰 阿里、騰訊跌近3%
    來源:新浪港股阿里系、騰訊系、順豐系被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騰訊跌幅擴大至2.7%,阿里跌幅擴大至2.6%。11月14日,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