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12月14日消息,一夜之間,大火的社區團購,突然就涼了。人民日報喊話,傳大佬集體撤出,供應商斷貨。自媒體更是紛紛質疑,「我們只有網際網路應用公司?巨頭正在阻礙創新」!更為嚴重的是,網際網路巨頭禍不單行,阿里系、騰訊系以及順豐系被處罰,市場紛紛高呼,反壟斷真的要來了!
社區團購火熱,巨頭不能輸的戰爭?
「網際網路巨頭們不能輸的一戰」,這是媒體對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的形容。
雖然其中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這也足可看出在社區團購領域,巨頭們的競爭有多激烈。
其實,社區團購併非新鮮事,早在2016年,社區團購就已經出現,不過這幾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今年疫情爆發,大家都被「困」在家中,不得不通過網際網路下單買菜,社區團購這才突然火爆了起來。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多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加碼社區團購,出行領域的滴滴,團購領域的美團,網購領域的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都先後開展了社區團購業務,其中拼多多老闆黃錚更是宣布將5年補貼500億,勢必要打贏這場硬仗。
而A股方面,作為「蹭熱點」的專家,多隻和社區團購關聯的個股也被大肆炒作,例如以水產養殖為主業的中水漁業,僅8個交易日股價就實現了翻倍。
在大資本跑步進場的推動下,社區團購無疑成為了最令人關注的熱點。
網際網路大佬集體撤出?分析稱社區團購失敗已註定
隨著社區團購的火熱,市場批評聲和質疑聲也不絕於耳。
12月11日,人民日報刊文,對火熱的社區團購作出點評,提到「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雖然點評中並未直接要求巨頭們退出,但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
在此影響下,阿里旗下社區團購的先鋒部隊哈囉出行率先做出了放棄社區團購業務的動作,不久之後,京東、美團、拼多多也相繼被傳出,將放棄社區團購業務。
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順達」)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清華表示,任何客戶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必須有華海順達授權,否則視為竄貨。通知同時提到,不管平臺有沒有補貼,價格不得低於華海順達終端零售價,否則視為低價,影響惡劣的取消經銷權。
而A股市場中的概念股則更加靈敏,早在幾天前就出現了大幅的回調。
例如上面提到的中水漁業,雖然8天就已經翻倍,但最近三個交易日,其股價又再次大幅回落,3天下跌了24%,其中近兩個交易日股價都是跌停報收。
港股社區團購概念集體回撤。美團一度跌5%,阿里、騰訊、京東紛紛跌超1%。
界面分析表示,縱觀這個「短命」的社區團購熱潮,其失敗的結局早已經註定。
首先,巨頭們以補貼搶佔市場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反壟斷法。在反壟斷法中,明確提到了「禁止低於成本銷售」和「禁止不公平的價格行為」這兩個規定,巨頭們「一元買菜」的行為無疑已經違法;
其次,目前網際網路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很難再有以前那樣靠「燒錢、鬥命長」冒出一個巨頭來。現在每個網際網路巨頭都起碼是上千億的市值,每個巨頭資金實力都相當雄厚,這種燒錢的鬥法,一定會以失敗告終。
出手了,反壟斷真的來了?
今日午間消息,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官網,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主要考慮了兩方面的情況。一方面,根據《反壟斷法》規定,處理方式包括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以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對企業發展和經濟運行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從我國違法實施集中執法情況和域外執法經驗看,一般僅在交易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時適用。調查顯示這三起案件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因此,沒有要求經營者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
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投資併購是網際網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上述幾家企業在行業內影響力較大,投資併購交易較多,擁有專業的法律團隊,應當熟悉經營者集中申報制度,但未能主動申報,影響較為惡劣,因此決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予以頂格處罰,希望達到查處一批案件、規範一個行業的目的。
對於上述處罰決定,阿里巴巴方面回應稱,「我們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後,已按照政策指引和要求,積極整改」。
而騰訊方面不僅閱文被處罰,虎牙鬥魚合併可能再現波折。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正在依法審查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等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在《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也有相關規定。之所以多次強調這個問題,不是說在此之前涉及協議控制結構的經營者集中無需申報,而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和重申對依法開展經營者集中申報的要求。
市場褒貶不一,巨頭正在阻礙創新?
支持者表示,社區團購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
那些說社區團購要顛覆小商販,要奪走底層勞苦大眾的生計的人中少部分人是情緒化表達,沒有任何可信度。大部分人是為了流量和利益,毫無底線地瞎說。
網上所說的窮苦「小商販」的真實身份不是小商販,而是農民或無業者,社區團購是沒法奪走他們的生計的,而且社區團購是利於他們的。
真正的小商販是年收入數十萬元,比肩大學生收入的中產階級。社區團購會影響他們20%的市場,但是完全不可能像網上說的那樣讓他們無家可歸,衣食無靠。社區團購與他們是共生關係。
社區團購不是簡單的補貼壟斷市場,而且需要重金建設本地化的倉配和供應鏈,極大地提升行業的信息化程度,提升行業效率,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在社區團購的引領下,未來很可能建成一個遍布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村鎮的多溫層的倉配和供應鏈體系,這是電商都不能做到的偉大事業。
社區團購能夠極大的帶動民間資本投資,創造大量的工作崗位,替政府改造落後的行業,緩解財政壓力。
平臺經濟和巨頭需要被監管和敲打,需要引領它們向著利於國計民生,利於社會發展的方向發展。這個方向不僅包括晶片,也包括買菜和生鮮。
反對者表示,今天的巨頭們,還只能稱得上網際網路應用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
我們能夠看到的網際網路巨頭有很多,大家都在爭先恐後的佔據各種流量賽道,盈利能力超強的他們絕對可以稱得上優秀的公司,但是它們永遠距離卓越,還有一步之遙。
今天的網際網路巨頭們,自己對科技內核式創新的興趣不大,直接的副作用就是影響到了整個社會的科技創業風潮,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資源和錢都在他們手裡,他們喜歡什麼,大家才會去做什麼,否則創業融不到資,就會失血死亡。
大家不信的話,去翻一翻最近一段時間,超過2億美金的網際網路巨頭投資事件,看看有幾件不是投資流量生意的,真正用在硬核科技上的投資又有多少。
也許,在商言商,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給自己的投資行為找藉口;但是底層不投資的邏輯其實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上一段我們所說的,回報太慢,資本等不起。
今年上市的明星企業都是哪些?名創優品、完美日記、泡泡瑪特,這些都是很典型的短期逐利項目,完美日記和泡泡瑪特的底層核心競爭力一定不是研發,因為就沒有什麼技術研發可言;等待排隊上市的明星公司還是一樣,喜茶、奈雪的茶,這些可以稱得上是垃圾食品代表的公司,卻是資本追逐的對象。
今年的網際網路有哪些熱點?上半年的短視頻和直播帶貨,下半年的社區團購,哪一件不是流量生意?這麼多人趨之若鶩,有多少人冷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在隨波逐流呢?
前段時間和很多大型資本聊過,願意投硬體的資本越來越少,因為風險太大,回報太低,時間漫長,一個電氣工程師的悲哀一杯奶茶的狂歡,這就是我們的時代。
這真的就是資本的短視嗎?也許,我們需要一些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而不是口頭上的長期主義者。
那麼,我們今天最有錢的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是不是應該把手中的資本,更多的投入到這些內核式創新業務上去?資本是逐利的,那麼能不能有一些耐心,去逐更遠更大的一些利呢?
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發人員,有數據量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有龐大的資本支持,剩下的就是我們企業的想像力和格局了。
做一個馬雲嘴裡的102年的企業也許並不難,難的是,能夠推動歷史的車輪往前走快一點,哪怕一個企業只存在了10年,但是只要它創造了技術革命,那麼它的價值就比一個存在102年,卻一直碌碌無為的企業,要強。
電商把實體商業都幹趴下了,這次,社區團購又要把小商販消滅。網際網路巨頭,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平臺之後,是否能構築更好的社會生態,這可能是企業長久應該思考的。
本文來源:界面、每日經濟、陸玖財經、產品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