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真真圖
據海西晨報報導 雖然行程安排緊湊,還有點咳嗽,一襲優雅黑裙的楊瀾還是欣然接受了晨報記者的採訪。
這已經不是楊瀾第一次來廈門,但是她還是禁不住感慨,「廈門真是太漂亮了,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文化環境,都讓人覺得心情非常舒暢和開闊。能過來這邊是一個福氣。」
[談廈門]
全球音樂最佳傳播地
「這次到廈門來呢,也覺得有一拍即合的感覺。」
「中國有那麼多更大規模的城市,但陽光媒體的環球音樂中心還是挑中了廈門」。楊瀾說,這是整個團隊經過了非常詳細的論證後的最理想的選擇。
「廈門是音樂之城,鼓浪嶼是音樂之島。對於這座城市來說,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文化,也成為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楊瀾表示,一個項目要想成功且可持續發展,一定是要和所在地的文化和基因能夠融合。而廈門,無論是優美的自然環境,還是良好的市民素質和文化修養都令人滿意。
[談模式]
把一流人才引到廈門
「一個項目能否成功,往往取決於理念、構思和模式。」楊瀾說,陽光媒體集團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基地和平臺,把全球的優質音樂匯聚、集中,再通過移動媒體和網際網路的方式傳播出去。這正符合了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和文化需求。
「也希望能夠把世界一流的音樂人才引進到廈門,讓廈門不僅成為中國的音樂之城,也成為世界的音樂之城。」楊瀾表示,他們會通過舉辦音樂節、音樂會等方式,在廈門已經非常深厚的音樂文化基礎上,增加一些國際色彩。
[談傳播]
中國對世界貢獻才開始
廈門是閩南文化的重鎮,有著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源,究竟應該怎樣傳播出去?
楊瀾說,無論是廈門還是鼓浪嶼,在中國音樂界都是非常有地位的。但是,在世界範圍來講,她的美譽度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這是一個走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
「全球對於中國都有越來越強的興趣,但是他們知道的是,中國有這麼多的勞動力、生產力或者中國成為全球奢侈品的消費者。」楊瀾表示,中國人對文化、對音樂的鑑賞能力、創造能力,還需要一個更好的傳播平臺。
「這裡面其實就包含著閩南文化的一些元素。」楊瀾說,整個中國國力的提升必然會帶動全球對於中國文化的好奇心,而中國對於世界音樂和世界文化的貢獻其實也才剛剛開始。(記者主父真真陳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