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山大道 初冬城色

2020-12-13 夕拾客兒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3日,武漢中山大道,黃的銀杏、紅的楓葉、斑駁的梧桐點綴於樓宇街道之間,共同描繪著初冬的城市色彩。

2019年12月2日,武漢中山公園色彩斑斕,市民在初冬暖陽裡愜意漫步。

相關焦點

  • 復甦的大武漢——中山大道
    復甦的大武漢——中山大道2020-05-28 09:04:15來源: 新華網  中山大道是武漢著名商業街區,同時也是歷史文化街區,保留著眾多歷史建築。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中山大道漸漸恢復了往日活力。(責任編輯:陳劍)
  • 我用手機記錄了武漢城解封前漢口中山大道寂靜夜的歷史瞬間
    2020年1月23日封城,4月8日解封,武漢在76天經歷從恐慌到堅定,最後走向希望的難忘過程。4月8日武漢解除封閉的歷史性時刻的四小時,我用手機記錄了武漢城解封前漢口中山大道寂靜夜的歷史瞬間 ……
  • 深秋初冬的武漢,隱藏於鬧市當中紅似火的楓葉,迎來了最佳觀賞期
    深秋初冬的武漢,隱藏於鬧市當中紅似火的楓葉,迎來了最佳觀賞期隨著12月的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初冬季節,而位於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也開始從深秋逐步向初冬季節的過渡階段。屬於南方的湖北武漢,也不例外。
  • |武漢|武漢自然博物館|黃鶴樓公園|中山大道|門票|黎黃陂路
    戶部巷已封街改造,那就去吉慶民俗節過早吧~這條街上有不少老字號過早店,有名滿天下的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德華樓年糕包子、蔡林記熱乾麵、五芳齋湯圓……▲地址:武漢市江岸區中山大道677號(大智路口)而且五一期間,吉慶民俗街將出現非遺手工藝集市50餘種非遺手工藝品亮相,可以近距離欣賞
  • 百年中山大道從何而來?認識武漢實踐課走上街頭
    15日,中南民族大學「認識武漢紅色革命」實踐課走進中山大道,30餘名學生一起漫步中山大道,感受城市厚重的歷史底蘊。「這一棟樓正是昔日的『金城銀行』,取『金城湯池,永久堅固』之意,由華人設計師設計,整體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認識武漢實踐課老師李勇軍耐心細緻地向同學們講解著中山大道上一棟棟老建築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一段段曲折動人的歷史。
  •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路及中山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2006年第四輪《武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完成,劃定了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等5片歷史文化街區。2015年元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江漢路及中山大道片歷史文化街區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位於漢口中山大道,與黃鶴樓和紅樓是三大名樓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即南洋大樓,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六渡橋下首、民眾樂園旁邊,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1927年1月1日至當年9月20日,這裡一度是武漢國民政府的辦公處,就是在這裡,國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漢口和九江英租界的決定。
  • 2020想去中國武漢旅遊的景點:中山大道,東湖綠道,周恩來故居
    ,為了國共合作,周恩來來到武漢,下榻「十八棟」27號,這棟別墅是標準的英式田園二層別墅,樓棟中間還有一個方精緻花園。綠道開放之後,更加成為了武漢人的驕傲。綠道全長28.7公裡,一天根本逛不完。邀上三五好友,來一次環湖騎行。慢慢悠悠地穿梭在一座城市的綠肺中,呼吸一次令人愉悅的新鮮空氣。
  • 來武漢走中山大道,可以看到風格各異的各國建築
    都來武漢了,一定要選個方便的住宿,因為武漢有三鎮,來武漢什麼都值得。來吧,我們言歸正傳。如果坐火車先弄清楚要去哪個站,武漢有三個鐵路專用站,漢口,武昌,武漢站,都有地鐵。不同的是,武漢站在武昌,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和住宿:如果喜歡逛街,住在江漢路附近,江漢關,漢口江灘,租界都在這裡。如果你喜歡吃,建議住在西北湖附近,也就是有萬松園,有湖,有酒吧超市,有園路,還有中山公園。都在武漢。不吃就不值得。你可以省下中國菜什麼的。把錢給早餐和宵夜。它們才是關鍵點。如果你想參觀校園,看到帥哥美女,那就住在街道入口附近吧。
  • 中山大道周邊原老租界區,老建築老裡份記載著大武漢當年時光
    俯瞰漢口中山大道周邊原老租界區,老建築老裡份記載著大武漢當年時光。漢口租界,即漢口舊租界區,位於武漢市江岸區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間,是漢口英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日租界和漢口比利時租界的統稱。
  • 《漢口老街》爆紅網絡喚醒百年中山大道記憶
    &nbsp&nbsp&nbsp&nbsp新華網武漢1月5日電(胡誠)一首漢味兒十足、唱誦武漢中山大道的MV近日爆紅網絡,目前點擊量已超過300萬,並且仍在不斷刷新中。
  • 閉關後中山大道沿線生意怎麼做
    (詳見本報昨日A04版),而該路段緊鄰漢正街商圈和江漢路商圈,是武漢最繁華的路段之一。地下風情購物街男裝店老闆準備退租「1828武漢新天地地下風情購物街」(以下稱「1828」)按商品類別分出不同功能區,並呈「E」字形分布在中山大道、利濟南路、多福路及友誼南路地下,全長3.3公裡,2010年開業後,加之附近的老鼠街拆遷,不少商戶遷入,這條地下商業街愈加火爆。
  • 漫步百年滄桑的漢口中山大道,品味現代都市的時尚與繁榮
    漢口中山大道,建於1906年,已歷經百年滄桑,是老漢口最重要的商業交通幹道。漢口中山大道從西南部的礄口路到東北部的黃浦大街,貫穿整個漢口中心區,總長8445米。中山大道的核心段,全國著名的江漢路商業步行一條街周邊,金紅色的百年歷史建築與現代巨型不鏽鋼雕塑《融》交相輝映,向遊人講述著武漢的歷史和時代的變遷。鏡頭凝固下中山大道的街心廣場一刻,不用過多的語言,你就能品味到這裡的時尚與溫馨。江漢路步行街南段,滿街人流,滿街老樓,滿街商鋪,滿街喧囂。 前方到頭是江漢關,威斯敏斯特的鐘聲在長江邊迴響。
  • 受電商衝擊,武漢中山大道提質升級,江漢路步行街整體改造提升
    武漢市中山大道始建於1906年,是老漢口最重要的商業交通幹道。漢口中山大道從西南部的雲錦路到東北部的黃浦大街,貫穿整個漢口中心區,總長8445米。中間與武勝路、江漢路、南京路、一元路、三陽路等共48條能通行機動車輛的街道相交,南與沿河大道和沿江大道、北與京漢大道、解放大道和建設大道平行。中山大道、江漢路等傳統商業街區近年來受到網絡電商平臺的衝擊,客流量減少。商業業態仍以零售為主,缺乏實體門店具有優勢的體驗類、創新型商業業態。實體門店與線上渠道結合不夠緊密,影響商業活力。
  • 走走吃吃畫畫,中山大道原來可以這麼逛
    第一站,選擇了漢口中山大道的一小段,六渡橋到武漢美術館。挑個周末,來武漢看看,散步才是正經事兒。我們的行程從六渡橋開始了。住在漢口的人都知道六渡橋,單純的孩子在小時候幾乎都相信了六渡橋就是綠豆做的。過完早沿著中山大道走,經過一個設計感滿滿的公交站,對面就是老萬成酸梅湯,這店108年了都沒有搬過地兒。1910年,菸酒生意才是老萬成最初的主業。當時的股東想起在北京喝過的酸梅湯,覺得清涼祛暑,於是嘗試改良成適合武漢人口味的飲品,作為副業。
  • 在武漢,有一種童年記憶叫中山公園
    如果有人問你,武漢什麼地方最好玩,你會怎麼回答呢?相信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江漢路、中山大道、歡樂谷等等,但如果時光倒轉到20年前,相信許多人給出的都會是同一個答案——中山公園。這個從前武漢伢小時候最愛去的公園,不知什麼時候起,已經從年輕人的視線中漸行漸遠,平日裡來這裡看到的,多半都是老人和小孩的身影。的確,多年沒有翻修的中山公園遠沒有CBD繁華、沒有歡樂谷時尚,但是在無數武漢人的心中,不那麼「洋氣」的中山公園,卻是無可替代的。
  • 武漢新中山大道12月28日即將開街 細數六大亮點!
    距離12月28日開街還有2個月,中山大道江漢區段路面鋪裝接近尾聲,沿線整舊如舊裝飾一新的萬國建築群落賞心悅目,沿途已立起「待驗收區」的指示牌,業態調整也在進行中。昨天,晨報記者與幾位拍客一起漫步中山大道。「從22歲時有了第一臺相機,拍的第一張照片就是中山大道。」黃濤和幾位夥伴不停按動快門。
  • 盤點各地中山路:南京中山大道鬱郁民國風
    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南京的中山大道。漫步在這條有「民國子午線」美譽的道路上,不時有各種民國印記擦肩而過,歷史滄桑感瞬間浸染心頭。1933年,以鼓樓、新街口為節點,中山大道被分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三段,後又增闢中山南路。  南京民國史研究專家浦效信說,修建中山大道時,為了向孫中山表示敬意,專門將明故宮附近的朝陽門拆除,現址重建改名為中山門。門洞也增加為三個,以象徵孫中山所倡導的三民主義。  同時,下關碼頭也被改名為中山碼頭,由碼頭入城的海陵門則易名為挹江門。
  • 城軌中山北站增開公交班次
    6月6日,記者從市公交集團獲悉,為加密主城區公交線網,滿足沙朗片區居民來往城軌中山北站的出行需求,從6月9日起,072路公交車由「沙朗市場-隆平社區」調整為「城軌中山北站-隆平社區」,並增加投放車輛及加密發車班次。
  • 尋訪南京的中山大道—中山北路篇
    中山大道為迎接孫中山先生從北平(今北京)西山碧雲寺南下的靈櫬奉安鐘山而建。初稱迎櫬大道,開工時命名為中山路,亦稱中山大道,以示尊崇之意。中山大道與眾多的相關地名構成南京「中山特色」地名群,彰顯了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與民國首都的歷史文脈,成為民國時期南京城市規劃的軸線,南京現代城市的格局由此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