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部內容,含圖片、視頻,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臨近年底,各行各業的年度分析報告陸續出爐。查閱了多篇旅遊權威部門、網絡平臺及媒體發布的內容,尤其是文化旅遊部在今年正式公布了《自駕遊目的地等級劃分》《自駕車旅居車營地質量等級劃分》兩項行業標準。從市場與政策釋放的信號可以看出,自駕遊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巨大的發展潛力蘊藏著過萬億的市場,引起了眾多有識之士的注意。
然而,自駕遊的興起,必然對傳統旅遊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旅行社首當其衝。在過去交通不發達、旅遊配套不完善、出行只能查閱紙質地圖的時代,旅行社依靠遍布全國的網點、系統的路線規劃、周到的食宿安排、專業的導遊服務,以及組團消費可在交通、食宿、門票等方面享受團體優惠,獲得更為低廉的價格,因此得到了市場的青睞與認可。
時代在發展,如今我國的公共運輸工具、道路建設、網絡與通訊,私家車普及率等,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人們乘坐飛機、高鐵或自己駕車就可以暢遊天下。只需要一部手機便可以獲得吃、住、行、遊、購、娛等全方位的指導,還可以享受團購折扣。運營多年的傳統組團旅遊模式迎來了新的挑戰,尤其是自助遊的影響與衝擊日漸明顯。
相較於隨團旅遊,自駕遊作為自助遊的主要形式,在旅遊體驗上有著本質的不同。在旅遊目的地、景點、食宿、購物等方面有自由的選擇權與靈活性。自駕者自行設計個性化旅遊路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更改行程,旅遊過程無拘無束,伸縮自如。
事實上,自駕遊的興起,一方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則是旅行社多年來自身的問題積重難返,主要表現在:
一、價格競爭導致團費低廉,景點安排與食宿質量不高,無法提供較好的旅遊體驗。
二、旅行社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低素質導遊人員造成的「誘導消費」「強迫消費」等負面消息屢見媒體,嚴重影響了隨團旅遊的口碑。
三、行程安排緊密,起得早、睡得晚,遊客疲於奔命的遊走於各景點,身心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與放鬆,慢一點還可能受到導遊的催促與批評。
這些問題在國內旅行團較為突出,很多青年人在參加過一次國內團後,便不再隨團旅遊了,原因可見一斑。
現如今年輕人更喜歡自由化與個性化的旅遊方式,轉而成為了自助遊的主力軍,其中自駕遊所佔的比重最大。
面對新的挑戰,旅行社該如何應對,怎樣撬動自駕遊萬億市場,分享這塊超級大蛋糕,是傳統旅遊從業者需要共同研究的課題。
面對自駕遊的方興未艾,旅遊社又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旅行社應強化從業人員管理,提高服務水平與質量,迴避惡性價格競爭產生的廉價團及廉價服務。避免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及無謂的觀光活動。給遊客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讓遊客自主購物,旅行社工作人員不再參與其中。以純玩團、深度遊、探享遊、公路遊為方向,開發特色旅遊產品,為遊客提供優質的旅行體驗,重塑行業口碑。
其次,順應時代潮流,迎合旅遊市場的轉變,對目標客戶群體做出適當的調整。針對在校師生,開發研學(遊學)旅行團,針對青年群體社交需求開發聯誼旅行團,針對老年群體開發兼顧遊歷與療養雙重功能的養生旅行團,為宗教人士提供朝拜旅行團等等。
重點,積極介入並開發自駕遊旅行項目,規劃設計各具特色的自駕遊路線,細緻周到的做好沿途景點遊覽與食宿的接待安排。培養專門服務自駕遊的領航員(領隊)和導遊員,為自駕旅遊者提供系統專業的服務。
將各地區劃為三個級別,利用自有網點或合作網點,建立自駕遊接待網絡。
第一級:繁華的一二線城市設立「自駕遊接待服務中心」作為該城市的地接,為抵達或途經的自駕者提供住宿安排、景區門票代購、落地組團遊覽等服務。
第二級:三四線城市可在自駕遊接待服務中心的基礎上,選擇具備自有停車場的酒店或民宿建立合作關係,設置「自駕驛站」,為自駕者提供住宿、停車及車輛檢修服務。
第三級:在旅遊景區、城市郊區投資或合作建設「自駕遊營地」, 結合自駕遊接待服務中心的功能,提供客房、露營、飲用水、超市、充電、加油、車輛檢修等服務。
只要能夠為廣大自駕遊愛好者提供系統完善的服務,並且收費合理,遊客從單車轉化為團隊,可以享受到吃、住、行、遊、購、娛等各方面的團體折扣,這些正是旅行社的優勢所在。
以上為本人膚淺的看法,希望能夠為旅遊行業決策者提供一點啟發,未盡之處敬請諒解並歡迎回復探討。
圖 | 東聞道
文 | 東聞道
排版 |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