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墟知多少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深圳老墟知多少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縣誌》記載,深圳建有新安城內四牌樓市、南頭舊市、南頭中市、南頭新市、西鄉大廟前市、茅洲新市、茅洲舊市、和平墟、沙井墟、雲林墟、昇平墟、清平墟、新墟、白龍崗墟、黃松崗墟、福永墟、碧頭墟、月崗屯墟、深圳墟、清湖墟、平湖墟、永豐墟、葵湧墟、鹽田墟、王母墟、碧洲墟、大鵬城西門街市、烏石巖墟等30多個墟市 。這些墟市人流興盛,交易暢旺,被古志形容為「一閧之市」(即熱鬧非凡)。 宋開寶四年(971年),朝廷便在今香港九龍、鹽田、疊福設立鹽場,統稱為官富鹽場,是廣東10大鹽場之一。自後,鹽埠、魚埠、繒埠的持續發展,人流日盛,交易趨旺。至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深圳地區人口已達23.9萬人(《寶安縣誌·地理·人口》),特別是清宣統二年(1910年),九龍至羅湖鐵路通車和次年羅湖至廣州鐵路全線開通,廣州、香港途經深圳的人員驟增,物流不斷,各墟市商號、店鋪應運而生。日用百貨店、飲食店、布匹店、銀兩店、押當鋪、鹹雜店、鐵器鋪及農具店等應有盡有;農副產品的牛豬雞鴨行,米谷行等成行成市;荔枝等水果成熟時節亦有專門街市。為方便管理,各墟市成立不少民間行業組織和商會。

  松崗墟初創於南宋鹹淳六年(1270年),原名黃松岡墟,從嘉慶年間《重修武帝古廟碑記》中,開列出各堂、館、店、棧、渡口的捐資名單共有120多個商號。前幾年,大鵬城出土捐資修繕城隍廟石碑上的店家、姓氏也超過100個。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頭城《重修報德祠石碑》刻載捐銀兩的店號,有利源店、文英堂、萬利店、黃合隆、福和店、廣盛店、牛恆記、吉昌店、義盛店、合利店、南興店、和棧店、晉泰店、寶生堂、怡珍店、萬來店等36家。

  清末民初,深圳墟是香港新界和寶(安)惠(陽)東(莞)地區的洋貨與土產交易集散地。據1950年代深圳墟商會統計,有人泰米行、富源米鋪、權記米鋪、人華糧行、仁源油店、蔡添記布匹、振興文具、祥光百貨、同和堂中藥店、仁和堂藥店、曾蘇民醫師、葉梓春醫務所、梁四姑接生、李展奇醫師、鄧志偉醫務所、瑞和山貨、富華餅店、曾譚記麻糖、合成號雲片糕、豫園餅家、遠東行客家食店、鴻安酒家、泰山旅店、曾寶華牛肉店、德記滷味、義園醬園、倫記飯店、全記豬腸粉店、綠記雲吞店、麥記雞鴨蛋行、何福記火水燈具、黎祥記鏡畫、廣華昌杉木店、悅隆木屐店、張生記打鐵鋪、張洪記菸絲行、曾明記蓑衣氈帽店、麗新車衣布匹、黃麟記車衣布匹、陸記鐘錶、張清記鐘錶、聯星汽車、大陸運輸行、民豐米機、電廠電燈房、民樂戲院、維新書店、新民主書局、維新印務、新生活照相、昌興金鋪及「共和押」當鋪等125家,遍布大街小巷。

  較偏遠的客家山區,亦有不少傳統商鋪。龍崗墟有天辛酒樓、龍崗企爐餅家。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曾氏世祖(曾傳周)在坪山墟的東勝街、西勝街,設立佔全街70%的雜貨店、洋貨店、轎店、銀店、當鋪等,當地形容「大萬」經濟實力的一句話:「外人如想同曾傳周打官司,跳得過他的油廠,跳不過他的糖廠,更跳不過他的糧倉」。

  清鹹豐三年(1853年),香港巴色會傳教士繪製當年東和墟(今沙頭角)地圖上,標明上街、下街和舊街有72家店鋪。清同治年間,龍華墟有甘裕合錢莊、同仁堂藥店、仁和藥店、均和當鋪、廣利源、義和隆等堂號的布匹、油糖、酒米及專門交易豬苗的「豬仔伢廊」。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建墟的觀瀾墟,是寶安、東莞、惠陽三縣通衢,素有「小香港」之稱。墟上有賣布街、缸瓦街等上百店鋪,尤為著名的是紅樓公益酒家、成昌樓當鋪及114座炮樓。據古建築專家張一兵調研,舊時深圳境內有1000餘座炮樓(2008年普查仍存560多座),在全國僅次於廣東江門五邑地區。這眾多的炮樓,側面證明歷史上深圳經濟繁榮,富商財主多,需要堅固的炮樓防衛生命財產安全。

  數百年來,邊城經濟日興,工匠商鋪繁多,育出不少深圳著名品牌。如沙井蠔(蠔豉、蠔油),百年甘坑涼帽、東生源繡莊、松崗臘鴨、公明燒鵝、合成號雲片糕、富華牌豬油糕、龍崗企爐餅、南頭荔枝、西鄉基圍蝦、羅田菠蘿、石巖黃梅、龍華沙梨、坪山金龜橘、龍崗三黃雞、大鵬鮑魚、南澳海膽和光明乳鴿等特產。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寶安縣工商業已達1526戶。1950年始,國家逐步實行私營工商業改造,組建國營企業和公私合營企業,個體商鋪和名牌企業逐漸式微,直至1960年代「文革」,老字號暫時退出了商業舞臺。

(責編:史抒逸(實習生)、陳育柱)

相關焦點

  • 深圳民俗 | 深圳「四大名墟」、各個墟市擺賣的貨物......你知多少?
    清嘉慶年間全新安縣(包括香港地區)共有墟市37個,其中以縣治南頭城和位於今羅湖區東門老街的深圳墟歷史最早,規模最大,交易最盛。新安地區各大姓氏的發展壯大與墟市的形成與繁榮有密切的關係,如坪山墟與曾氏,龍崗墟與羅氏,坑梓墟與黃氏,沙井新橋清平墟與曾氏等等。
  • 【深圳博物館】深圳民俗 | 深圳「四大名墟」、各個墟市擺賣的貨物......你知多少?
    清嘉慶年間全新安縣(包括香港地區)共有墟市37個,其中以縣治南頭城和位於今羅湖區東門老街的深圳墟歷史最早,規模最大,交易最盛。新安地區各大姓氏的發展壯大與墟市的形成與繁榮有密切的關係,如坪山墟與曾氏,龍崗墟與羅氏,坑梓墟與黃氏,沙井新橋清平墟與曾氏等等。
  • 實拍:深圳公明老墟,百年老街盛極一時,藏著怎樣的故事
    尋訪深圳古蹟正在進行中.下面帶大家去尋訪位於深圳公明合水口與上村的交界處,一條200米長的老街(深圳不可移動文物).聊聊一段深圳公明老街輝煌的歷史故事.公明老墟的來源.據介紹:1929年,樓村武舉人陳海神和合水口村麥曉孫的倡導參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立了一個公平墟,取意"買賣公平".1931年改名"公明墟",寓意"公道光明".曾經墟市南北走向布置,長約300米,由兩排二至三層樓的騎樓式商鋪建築隔街相向組成.傳統嶺南民居融合了當時西洋建築風格"騎樓",非常有特色.
  • 1875年的春天 兩個「深圳墟」的戰爭
    (資料圖片)  蔣榮耀  1875年春夏之間的一天,從蔡屋圍和羅湖村方向傳來一陣吶喊聲,隨之就發現大隊人馬高舉著大刀長槍,朝東門老墟的方向殺過去。隨他們的方向望去,戰敗的烏合之眾拼命逃往湖貝和黃貝嶺的方向。逃亡的路上已經有一些男女老幼的屍體,一個男子想回頭看看身後的敵人還有多遠,一不小心栽到了水田裡,結果被敵人捉住了。
  • 深圳龍華區,觀瀾街道,老墟片區城市更新舊改
    老墟片區城市更新單元項目位於龍華區觀瀾街道,觀瀾大道與平安路交匯處,近在建4號線北延段觀瀾站。申報主體為深圳市觀瀾佳兆業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擬更新方向為商業、居住等功能。
  • 萬商雲集「深圳墟」
    去武漢要去江漢路,遊客們來到深圳,一定要去走走東門老街。所謂老街,其實不是一條街,而是指深南東路以北,立新路以南,新園路以東,東門中路以西17.6萬平方米範圍內的17條街道和所有商業設施。自明代中期至晚期,這一片被稱為「深圳墟」的地方就逐漸成為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深圳經歷著日新月異的發展,很多地方拆遷重建、很多地方變換了功能。
  • 深圳現存最完整的古墟市,將會變身新地標!
    沙頭角老街一樣,有著200年歷史的觀瀾老街是深圳歷史上「四大名墟」之一,整體面貌保存完好,許多清代中期到民國時期的精美建築,如碉樓、商鋪、客棧、民居完整保留至今。作為深圳現存最完整的古墟市,觀瀾老街濃縮了深圳商貿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
  • 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萬商雲集"深圳墟"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東門步行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 (今蔡屋圍 )、羅湖村、隔塘村 (今水貝村 )、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晚明始,這裡便是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 深圳有處「深圳墟」,距市中心僅8公裡,古蹟斑駁不輸南鑼鼓巷
    在深圳也有這樣一處老街——東門老街,對深圳當地的人來說,老深圳的根是南頭老城,現代深圳的根便是東門老街,當地人也稱之為「深圳墟」,這座「深圳墟」就位於深圳的市中心附近,到市中心也僅僅有8公裡的路程,與現代的商業街一樣,老街也是一條商業街,追溯源頭,它在康熙年間就已經形成,直到現在,老街仍然在運作。
  • 深圳觀瀾古墟
    觀瀾古墟:位於現龍華新區觀瀾辦事處新瀾社區,西臨觀瀾河,是具濃鬱客家風情特色的商業街區,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 匠心墟渡 · 絕不虛度
    匠心墟渡 · 絕不虛度鬧市尋幽處,林中覓民宿。豬圈烙文化,匠心鑿墟渡!------戊戌孟夏樺棟即興詩書於重慶南山墟渡民宿酒店。墟渡酒店指示牌【題記】唯希投資、辰璟資本項目考察組沿深圳→陽朔→貴州→重慶→南充→營山→雅安一線展開了項目考察之旅。
  • 讓千年古墟煥發新生!他們在深圳「蠔鄉」,打造一場最先鋒的城市...
    多方聯攜,千年古墟迎新生 這個地方就是沙井金蠔小鎮。 小鎮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佔地面積約3平方公裡。約26公頃的沙井古墟作為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擁有大量歷史風貌建築及多家文物保護單位,是深圳西部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 獨家|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萬商雲集「深圳墟」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東門步行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村)、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晚明始,這裡便是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 深圳東門步行街,地鐵三號線老街站,你去過嗎,幾百年歷史深圳墟
    書院接東門,留教深圳魂。西江月. 深圳東門掠影過眼紅裙掠美,臨街美食堪誇。東門處處竟繁華。一段清和圖畫。十裡高樓可望,八方風味俱佳。那年故事舊人家。今日香車寶馬。深圳人習慣稱之為「老東門」的深圳老街形成於明代中期,又叫「深圳舊墟」,地處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以北,以現今的東門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貝路等主要街道為構架。深圳市區就是以此為基點發展起來的。東門商業步行街區,是集旅遊觀光、飲食休閒、購物消費為一體的標誌性商業街區。
  • 深圳城市漫遊羅湖東門人文之旅
    >就沒來過深圳」。老東門,深圳之根深圳人習慣稱之為「老東門」的深圳墟最早形成於明代中期。明清時期,深圳墟八方商賈雲集,熱鬧非凡。先有深圳墟,後又形成了深圳鎮,今天的深圳市也是由此而得名。景觀點簡介老深圳的童年回憶殺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始建於1953年,是深圳元祖級的三大公園之一。來這裡嬉戲玩耍的時光,已是好幾代深圳人的美好童年記憶。
  • 邂逅清平古墟
    沙井橋頭古建築群,位於深圳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社區,又稱「清平古墟」。
  • 廉江橫山牛墟見聞
    夜幕下的牛墟,燈火闌珊處,人頭攢動,人聲牛聲喇叭聲,此起彼伏,好一個熱鬧的墟場!
  • 環行廣東:深圳觀瀾古墟,有「小香港」之稱,如今變成怎樣?
    觀瀾古墟,位於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新瀾社區,東臨觀瀾河.距今已有260多年歷史.是深圳歷史上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鼎盛時期的觀瀾古墟商鋪林立,商賈雲集,是當時惠東寶安地區最繁華的集市,號稱「小香港」.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免費參觀)【探索廣東美景,我在路上.歡迎關注!】
  • 老深圳的市墟—東門老街
    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人來說,都是那麼的熟悉。因為,這裡承載著深圳的歷史沿革、變遷。鐫刻著深圳厚重的記憶。深圳「老東門墟市圖」在「東門步行街」商業中心的小廣場上,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區開闢了遊客廣場,提供給來這裡的買家(遊客)休息,商業觀光。專門有一面牆掛了這張「老東門墟市圖」。
  • 深圳不止有大鵬所城!這座「千年古鎮」美到極點!
    這條少有人知的街道藏著深圳最原始的歷史古墟千年之前,這裡車水馬龍繁盛若長安沙井古墟位於沙井大街片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底蘊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 韻味滿滿的老屋 』沙井古墟是深圳現存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一片歷史風貌區沙井大街上隨處可見嶺南風情的老房子街頭巷尾依稀可見老深圳的繁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