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色彩理論」是當今國際時尚界十分熱門的話題,它由色彩第一夫人美國的卡洛爾·傑克遜女人發明,並迅速風靡歐美,後由佐藤泰子女人引入日本,應研製成適合亞洲人的顏色體系。1998年,該體系由色彩顧問於西蔓女士引入中國,並針對中國人色特徵進行了相應的改造。
「四季色彩理論」給世界各國女性的著裝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引發了各行各業在色彩應用技術方面的巨大進步。瑪麗·斯畢蘭女士在1983年把原來的四季理論根據色彩的冷暖、明度、純度等屬性擴展為「十二色彩季型理論」,而劉紀輝女士引進並制定的黃種人十二色彩季型劃分與衣著風格單位標準成為世界人種色彩季型劃分與形象指導國際標準,填補了世界人種色彩形象指導理論的空白。
簡介
由於每一組色群的顏色剛好與大自然的四季的色彩特徵相吻合,因此,就把這四組色群分別命名為「春」、「秋」(暖色系),和「夏」、「冬」(冷色系)。
顏色分為冷、暖兩大色系,暖色系中又分為春秋兩組色調,冷色系中分為夏、冬兩組色調。乍一看四組色群沒有太大的區別,赤、橙、黃、綠、青、藍、紫幾乎都有,細看呢又有所區別。它們的區別就在於各組的色調不同。
之所以把這四組色調用春、夏、秋、冬來命名,是因為它們的色彩特徵與大自然中四季的色彩特徵十分接近。比如春的這組色群仿佛春天的花園裡桃紅柳綠的景象,秋天的這組色群就好像秋季的原野一片金黃的豐收景象,夏天的這組色群會讓人聯想到夏季的海邊,水天一色的感覺,而冬天的這組色群則讓人聯想到白雪皚皚的冬季,翠綠的聖誕樹掛著顏色鮮豔的小禮物的情景。那麼,這四組色調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色彩屬性也不一樣。每個人的膚色、頭髮色、瞳孔的顏色、嘴唇的顏色,甚至笑起來臉上的紅暈都是不同的,這些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色特徵,被稱為你的色彩屬性。色彩顧問要做的就是在這裡的四組色群中,找出與自己的自然色彩屬性相協調的色彩群,那麼一切用色包括化妝用色、服飾用色甚至居室、周邊環境用色都可以統一到同一組色調中了。
上述這套理論,便是風靡歐美二十年至今盛行不衰的色彩季節理論,它的創始人為美國的卡洛爾、傑克遜女士。希望能喚起人的「色彩覺醒」,颳起一場美麗的「色彩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