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馬曉芬/攝影陳俊
昨天下午,婺城召開全區幹部大會。今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炳灶,婺城區經濟商務局局長胡霞亮,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郭梓軍,白龍橋鎮黨委書記江少華,羅店鎮西吳聯村黨支部書記吳根升,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黨委書記藍金玉先後作了表態發言。
變「危」為「機」
走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今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炳灶
近年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如何做好企業「轉型升級」,如何在危機中變「危」為「機」,如何謀劃好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篇章,這是今飛集團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尤其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的短暫困難,讓我們更加堅定必須要走好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一是圍繞市場、圍繞資源布局基地,通過整合資源和市場,重組價值分布。在國內,大力建設雲南、寧夏等基地,充分利用當地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的優勢,降本增效。通過快速推進泰國基地的建設,應對日益嚴峻的國際貿易摩擦,爭取國際市場份額的提升。泰國基地一期項目已正式投產,新冠肺炎疫情下,由於泰國基地的拉動,汽輪海外訂單與同期比,增幅超過100%。
二是圍繞產業提檔升級,在金華總部重點抓技術研發、智能製造能力建設、總部中心建設。2019年我們在婺城區重點規劃實施了飛揚小鎮建設項目,項目規劃用地500畝,總投資25億元。通過將原來分散在不同區域的產能集中到飛揚小鎮,同時通過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提升實施摩託車輪轂智能製造項目,將今飛集團整個摩輪產品和產業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水平。同時利用飛揚小鎮小微園區的建設,配套引進上下遊優質供應商,從而形成由龍頭企業帶動配套產業的塊狀經濟發展的產業格局。
三是持續抓好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利用現有的博士後、院士工作站與汽摩配技術研究院、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認可實驗室,廣泛開展產學研深入合作,通過智能製造項目的實施,實現現有人才的提檔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廣納英才,招收不少於100位本科以上應屆生和社會精英人才,為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提供新鮮血液。
堅定信心勇猛精進
心無旁騖拼爭全年紅
婺城區經濟商務局局長胡霞亮
面對2020年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既要保持沉穩心態,認真思考高質量發展之路;又要大膽探索,創新方法和舉措,充滿信心全力拼爭全年紅。我局將重點聚焦「四個一」,努力推進婺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一馬當先實踐「兩鳥理論」,打造婺城企業數位化樣本。全面推進臨江工業區「騰籠換鳥」,打造科技創新示範區、產業數位化先行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全力推進傳統企業「鳳凰涅槃」,以數位化改造為抓手,精心打造10個企業數位化樣板。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瞄準智能化發展方向,讓數位化改造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二是一絲不苟抓好招大引強,為高質量發展蓄力。圍繞「五朵金茶花」產業布局,突出產業定向招商。重點在招引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健康、現代服務業等現代產業項目方面發力。圍繞招商委的招商招才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和優化招商服務。優化招商考核機制,以結果為導向強化項目落地的速度和實效。
三是一鼓作氣拓展工業平臺,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在「四破」攻堅方面,要持續創新、持續發力,力爭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翻番,實現盤活低效工業用地2000畝。同時,深入研究小微園區的建設和運營模式。引導園區加快整合擴容提升,聚焦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電動工具等3-5個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和招商項目定向集聚,打造細分行業的產業集群。
四是一心一意優化營商環境,精準開展助企「家服務」。一方面,要主動優化助企幫扶政策。拓寬政企溝通的渠道,在涉企政策、產業發展方向等關鍵大事上充分聽取專業意見。在人才、創新、金融等關鍵方向上,深化調研提出扶持建議。另一方面,要精準化解企業難題。做到「少打擾」「勤服務」「高效率」,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難題。用好「家服務助企團」工作機制,加快企業難點、熱點問題的響應和處置速度。
全力以赴抓好「三農」工作
打造鄉村振興婺城樣板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郭梓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區委區政府提出的項目實施之年,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意義重大。我們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咬定今年目標任務,擼起袖子加油幹。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花滿婺城」建設。重點深化「十鄉百村」鄉創婺城行動,用好「7+X」模式,全力打造2條鄉創示範帶、15個鄉創示範村、30個產業專業村。擦亮茶花、桂花、杜鵑花三塊金字招牌,大力發展亞熱帶花卉和高端造型苗兩大新興產業,推動花卉產業轉型升級。造林造景4000畝,建設26個花海基地及22條一公裡花卉景觀示範帶,打造「村村有花海、鄉鄉有花道、處處是花園」的花卉經濟產業帶。
二是全力以赴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開展低收入農戶全面小康行動,完善精準幫扶和減緩相對貧困機制,紮實開展異地搬遷工程。開展新一輪「消薄」攻堅提升行動,利用「消薄十法」模式促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實現全區215個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必須達到12萬元以上,其中40%的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三是全力以赴做好產業興旺文章。我們將發揮現有產業優勢,著力構建毛竹、油茶、富硒農產品等七大萬畝平臺,全面打造放心糧油、精品果蔬、特色生豬等十大支柱產業。指導鄉鎮做好烏啦烏、彩色硒遊記、花果山等項目,以產業大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搭建「網上農博」平臺,構建生產、監管、治理、服務為一體的「農業雲平臺」。
四是全力以赴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我們將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重點培育精品示範村、文明創建達標村,持續開展農村環境「十佳村、十差村」評選。實施花園鄉村工程,用小美聚起大美,構建鄉村大花園。實施美麗示範帶工程,重點打造「南山漫道」美麗鄉村精品線。實施美麗田園工程,使全區田園清潔化、生態化、景觀化。
彈好基層治理協奏曲
誓奪防疫復工「兩戰贏」
白龍橋鎮黨委書記江少華
2020年,我們將沿著區委的設計藍圖,自覺扛起實現美麗願景的為民之責、攻堅克難的不讓之責、婺城發展的核心之責,保持「一天不耽擱,一刻不耽誤」的奮鬥姿態,堅持防疫復工「兩手抓」、誓奪「兩戰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年紅」。
一是凝心聚力抓「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持續深入開展村幹部「四不」整治,積極謀劃村級組織換屆,打造一支擔當作為的「領頭雁」隊伍。創新黨建帶群建模式,強化基層治理「四個平臺」運行管理,推進「全科網格」建設規範提升。壯大白龍馬紅盟力量,深入「三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實事我來辦」等解難題、辦實事活動,凝聚起黨員幹部的戰鬥力。
二是堅定不移抓「科創產業+經濟轉型」。繼續落實「百員聯千企」活動,全力全速推動企業的復工復產。集中力量攻堅科創項目,完成永強車業年產20000套掛車總成配件建設項目,今飛機械年產300套節能環保設備、200套工業機器人及配套機器人減速機項目,不斷做強飛揚小鎮科創產業、都市「一號工程」,打造婺城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平臺。推進「四破」攻堅,力爭完成臨江園區「騰籠換鳥」目標,打好實體經濟翻身仗。
三是全力以赴抓「政策處理+項目落地」。根據「四大四比」工作要求,建立「清單管理」和「曬拼創」機制,對各項重要指標、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細化分解後班子認領,掛圖作戰,拼爭搶創。全速推進政策處理攻堅克難,加快雙溪西路西延工程的建成通車,做好上華街道至琅琊公路政策處理,投入936萬安裝「智慧交通」系統,打造安全通暢的交通環境。不折不扣踐行「兩山理論」,力爭超額完成117.41畝農村建設用地復墾任務,以三路三溪三線為主軸,加快秀美村、精品村建設。以推進「創建決勝年」活動為抓手,推進美麗城鎮、汙水零直排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一盤棋。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打造和美鄉村建設「升級版」
羅店鎮西吳聯村黨支部書記吳根升
2020年,我們將繼續在區委、區政府和羅店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立足區位優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持續發力,打造和美鄉村建設「升級版」,為助推雙城戰略落地成景貢獻力量。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為實現基層治理創新社會貢獻紅色力量。成立「北高峰紅盟」西吳小分隊,激發黨員幹事創業和服務意識,助力村莊攻堅項目和重點工程。重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切實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整合資源打造西吳聯村黨建綜合體,集中設置行政辦公區、便民服務區、議事協調區等功能區域,由村兩委、黨員幹部集中辦公、輪流值班,為群眾提供服務。
二是聚焦產業興旺,為繪就強村富民美好藍圖貢獻花卉力量。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鼓勵、吸引一批種養大戶、務工返鄉人員、大學生村官等重點群體在西吳聯村紮根發展,大幅度提高西吳花卉市場行業的競爭力。強化花卉產業與電商嫁接,搭建西吳花卉展銷電商大平臺,充分發揮網商平臺作用,開啟直播帶貨模式,促進產銷銜接。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厚的資源優勢,開展旅遊景點創建,加快花卉旅遊業發展,創造新的收入增長點。
三是緊盯脫貧攻堅,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西吳力量。通過優勢產業聚合資金、土地等更多資源,計劃實施「羅店鎮多村聯建綜合物業樓」項目,與周邊的後溪河村、建新村共同成為西吳花卉苗木展示展銷有限公司的股東,每年將定期完成致富增收任務,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凝聚區域抱團發展合力。
做實「黨建+巷戰」
構建區域治理新模式
明月樓社區黨委書記藍金玉
自疫情防控以來,大家夙興夜寐、連續作戰,忘我工作、敬業奉獻,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不可否認疫情風險依然存在,社區將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科學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切實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一是常備不懈,從嚴從實從細鞏固防疫成果。社區將在鞏固前一階段重大成果的基礎上,堅決防輸入、防集聚,紮實細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層層把關,嚴防死守,量化細化「點對點」閉環管控;另一方面,各卡口全面運行金華健康碼,暢通人流、物流、商流,堅持嚴管與暢通並重。同時著力推動封閉式管控向精準化智控轉變,街道目前在打造城中e心陽光智聯服務平臺,屆時將實現人人有跡可循,事事落地有聲,從而開創創新型、聯動型、服務型、智慧型平安城市和社區綜合治理智聯服務模式。
二是主動靠前,精細精準精確服務復工復產。做實「資源、需求、服務」三張清單,攜手25家駐區單位黨組織,建立「410服務圈」,為居民提供就業培訓、社保醫療、文化娛樂、居家養老等多種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嚴格把控商圈人流密集處,認真細緻抓好人員相關信息登記,運用「金華健康碼」和體溫測量快速通關,有序開展復工開業工作。
三、奮發有為,深入深化深度推進社區工作。繼續深化明月樓黨建綜合體建設,突出「區域+領域」理念,做好「共」「融」文章,做到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繼續強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責任意識和全局意識,加大對樓院的管理和投入,抓好特色裡弄建設,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做實網格黨建,推進「黨建+巷戰」的「499」管控治理,構建區域治理新模式。持續推行「410」服務、民情民訪代理服務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做到「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
責任編輯: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