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編獲悉,位於三門峽示範區有兩大公園,一個是好陽河溼地公園,一個是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要以嶄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
好陽河溼地公園位於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高新區)禹王路街道辦馮佐村境內,是河南省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段一個重要拐點,同時也是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建設示範段的重點打造區域。該園以好陽河溼地為依託,以焦國歷史文化和焦氏宗親文化為主題,圍繞「生態廊道、文化廊道、幸福廊道」理念,打造沿黃生態廊道高質量發展文化景區。按照目前的設計方案,整個園區由好陽河溼地、焦源驛站等組成,生態景觀與歷史文化交融,綻放出豐富的文化和生態內涵。
昔日灘涂地,今日T型臺。10月17日,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沿黃生態廊道,好陽河溼地公園的木棧道上,款款走來了一支時裝模特隊,吸引了一群攜帶長槍短炮的攝影記者、網紅以及周邊鄉村的群眾前來圍觀。
如意湖
好陽河溼地面積開闊,地理位置優越。規劃西到北村,北到黃河,東到淄陽河,南到鄭西高鐵,建設面積5.7平方公裡,水域灘涂面積700餘畝。園區由東向西呈不規則狀分布,總體布局為「一谷、一臺、一湖、一島、一嶺、一塘」六大節點。「一谷」為杏花谷,「一臺」為禹臺,「一湖」為如意湖,如意湖溼地整體設計基於場地現狀水系自然條件,以自然的手法整合現有水系、植被等資源,形成碧波蕩漾、綠樹成蔭、荷花飄香、萬鳥齊飛的景。「一島」為幸福島,寓意幸福甜蜜之地。「一嶺」為焦家嶺,「一塘」為百畝荷塘。
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環線道路已經鋪油啦!今年10月底,三門峽攝影基地之一的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
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示範區段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規劃棗林廣場4500平方米,以及「兩縱三橫」3.2公裡、5條環線道路貫穿其中,連接沿黃公路、後地村。截至目前,公園廣場鋪裝、隔牆、走廊、公廁均已建設完成;正在施工的公園環線道路總長3.2公裡,路面設計為黑紅雙色瀝青面層(紅色瀝青、黑色瀝青各半幅)。整個環線「兩縱三橫」共5段,按照業主的要求,將於10月底前實現全面通車,達到開園條件。
據悉,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位於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段的後地村。後地村緊鄰黃河邊,與芮城的聖天湖景區隔河相望,南面是已經消失的魏函谷關,再往南就是秦函谷關即靈寶市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向東15公裡就是三門峽市區。黃河從該村的西、北、東三面繞村而過,形成了一個水流環拱的半島,肥沃的溼地土壤讓這裡成為久負盛名的明清古棗林。
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依靠川塬故地優勢,核心區有4000餘畝,500年以上的古棗樹59619株,還包括39000畝新生棗樹。歷經千百年的明清古棗林及古棗樹群落已經形成了以棗鄉風情為中心、一年四季景不斷的生態格局。在這裡正在打造以原生態環境為基礎,重點建設養生養老、休閒旅遊、生態體驗等宜居宜遊的康養小鎮。
目前,在三門峽市已經初步建成從黃河大壩起的沿黃百裡生態廊道,把大禹文化園、黃河公園、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好陽河溼地公園景區、明清古棗林主題公園、函谷關等景點串起來,使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成為黃河名副其實的一顆明珠。
來源:三門峽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