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廟底溝博物館開始加緊施工,明年9月建成,屆時,佔地600多畝的廟底溝公園將以亮麗的姿態呈現在市民面前。與此同時,佔地200多畝即將完工的青龍谷公園、正在加緊施工的湖濱區沿黃鐵路文化公園也將給市民提供休閒的好去處。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工程是三門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重點建設項目,工程總投資約5.3億元,包括博物館和文創園。其中,新建博物館建築面積約19990㎡,博物館內布展約15000㎡;文創園建築面積約10000㎡,包含陶藝館約1000㎡。計劃2021年9月前建成並對外開放。
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據悉,三門峽廟底溝仰韶文化博物館建築方案以「交融」為設計構思出發點,將建築體量南北分為7個楔形體塊,西高東低或東高西低交錯布局,屋面從地面標高延伸至二層屋頂,最高點(結構標高)不高於12米。
廟底溝博物館工程是仰韶文化發現100年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2021年紀念仰韶文化發現100周年活動的重要場所。
廟底溝博物館工程就是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的眼睛,是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位於青龍澗河南岸、陝州大道南、召公路北,東至甘棠路,西至迎賓大道,佔地約45公頃(約675畝 ),建設內容分為遺址保護和建築兩部分。遺址保護主要是通過邊溝治理、環境整治、綠化、設置景觀等工程,提升改善廟底溝區域的整體環境,強化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建築部分主要由大門廣場、音樂噴泉、水系、停車場、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園、運動休閒區、兒童樂園、景區道路及其配套工程等組成。
廟底溝公園整體效果俯瞰圖
公園南門效果圖
進入南門後的噴泉廣場
公園花海與步道效果圖
公園運動健身區域效果圖
公園休閒一角效果圖
該項工程的開工建設,標誌著我市對廟底溝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轉入到利用惠民的新階段。公園建成後,必將成為三門峽市民享受休閒、享受文化的好去處。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和親人來這裡散步,隨時感受古文化氣息,享受天倫之樂,生活和文化完美交融!
周邊的居民對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都滿懷期待,相信開園後,滿眼的綠意,清新的花香,齊全的健身設備,市民的生活將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目前,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一期已初步具備遊園條件。
據悉,附近佔地200餘畝的青龍谷公園項目正在加緊施工,該公園總投資1.8億元,目前,土建作業和園區道路建設工程基本完成。綠化部分列入今年重點項目。
據商務中心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待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和青龍谷公園建成後,這兩座公園將與已經建成的歡樂谷公園和蒼龍澗水繫緊緊相連,形成一條公園連著公園、水系連著水系的城市休閒區!
近日,湖濱區沿黃鐵路文化公園也引起人們的注意。湖濱區委書記亢哲楠調研沿黃鐵路文化公園項目時提出明確要求,各單位要明晰責任、明確任務,積極作為、主動對接,溝通協調、分類施策,加快資金運作,搶趕工期,壓茬推進,大幹一百天,確保如期全線恢復湖大鐵路,早日建成鐵路文化公園。3月19日,湖濱區沿黃鐵路文化公園高廟段(5.5公裡)軌道清理工作已全線貫通。小火車開通後,沿途景點美不勝收。如位家溝村的千年古柏、娘娘廟,小安村的櫻桃園、穴子倉村的關帝廟,還有萬裡黃河第一壩,遊客可以觀賞高峽平湖、中流砥柱,並實現自然風光與紅色旅遊有機結合。
【來源:Meet遇見世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