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重慶12月11日電 12月10日下午,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在重慶萬州舉行。專家教授齊聚一堂,圍繞「遊輪經濟、高鐵旅遊、康養度假、三峽民宿」4個主題,共話長江三峽生態旅遊發展。
活動現場 侯本豔 攝
「抓住優勢」,這是論壇上專家們提到的關鍵詞。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欣梁認為,長江三峽是世界上唯一可乘船遊覽的內河大峽谷,長江內河遊輪是交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板,是展示中國旅遊的金名片。萬州位於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的中心節點,水陸空鐵立體交通方式便捷,三峽「新景觀」、三峽著名旅遊景點大多在萬州1至2小時車程範圍內,輻射客源廣泛,發展內河遊輪優勢明顯。
葉欣梁還多次提到「創新」兩字。他說,要推動長江三峽遊輪大型化、精品化、多元化發展,培育「遊輪+酒店」、「遊輪+陸地」等多樣化產品,加強遊輪新文化的傳播。
復旦大學旅遊系副主任孫雲龍分析了我國民宿業發展歷程以及目前國內常見的幾種民宿發展模式。他說,三峽庫區地處三峽黃金旅遊帶中心節點,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水陸空立體交通優勢明顯,又坐擁億級規模旅遊市場,具備打造民宿集群的條件。未來的三峽需要發展「三峽模式」,打造出高品質的「三峽宿集」。
驢媽媽集團助理總裁、奇創旅遊規劃設計諮詢機構總經理刑小麗在論壇上講道,高鐵的通達性將完善目前三峽區域旅遊交通銜接的不少問題,也將改變三峽遊時間與空間的格局。高鐵時代的旅遊目的地已經從「資源競爭」到「體驗制勝」轉變,比起風景,遊客更關注風情,更願意體驗生活。
據了解,隨著成渝中線高鐵、渝萬高鐵、渝昆高鐵、鄭萬高鐵等多條鐵路的建成,到2025年,重慶將實現1小時萬州、1小時成都,3小時周邊省會城市,和6小時北上廣暢達交通格局。
對於高鐵時代三峽旅遊吸引力如何構建的問題,刑小麗從「IP引領重塑三峽新品牌」、「立體空間重構三峽新風景」、「多元化產品重塑三峽新風情」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她說,三峽需要更鮮明的區域品牌辨識度,需要構建更多的立體空間+多元文化空間,也需要多元化產品去重塑三峽新品質旅遊,開創三峽國際黃金旅遊目的地全新風情。
中國亞洲休閒產業促進會首席專家朱至珍分析了我國度假區助推旅遊階段發展的情況,並從頂層設計、核心構建、精準發力、文旅融合、業態創新五個方面給出了三峽度假區發展的建議。他認為,推動三峽度假區發展,要做好頂層設計,特別要做好總體規劃,明確藍圖和路徑,整合資源特色和產業集群;要圍繞旅遊度假的高端需求,注重業態的豐富程度和產品的多元化,有效利用閒置資源,推動旅遊景區轉型和主題小鎮提檔升級;要堅持文旅融合,在開發建設中把握好鄉村性和國際化,注重傳統文化的時尚表達,將故事情節、生活氣息融入三峽旅遊產品開發。
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莫恭明在會上表示,未來將秉承一體化理念,協同打造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打好用好「三峽旅遊牌」,讓千年美景展現出新的魅力,並且不斷完善鐵公水空多式聯運體系,以開放的姿態迎「萬客來遊」。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宏 通訊員文婷)
[ 責編:董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