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三峽千年美景煥發新風採 專家學者在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上建言獻策
論壇現場。重報集團三峽分社記者 巨建兵 實習生 田靜 攝/視覺重慶
重慶日報消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重慶地處長江上遊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生態地位重要、責任重大。近年來,我市持續打好「三峽」牌,擦亮大三峽旅遊黃金品牌,讓千年美景展現出新魅力、煥發出新風採。
12月10日,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重要活動之一——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在萬州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為三峽旅遊建言獻策。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欣梁:
港城聯動
放大遊輪經濟帶動效應
「長江遊輪旅遊是世界內河遊輪中設施最好、功能最全、服務最優的旅遊觀光模式之一,是國際內河遊輪經濟發展的典範。」葉欣梁表示。
他認為,推動長江內河遊輪進一步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加強內河遊輪發展規劃設計,建立中國內河遊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創新平臺;做好頂層設計,加強沿江遊輪港區、濱水區域和城區的旅遊環境規劃建設,從內河遊輪產品設計、沿線旅遊景區打造、客源組織等方面統籌協調,從整體上統籌中下遊遊輪旅遊發展方向、路徑,構建江海聯運和水陸空立體多樣化的黃金旅遊帶;打造中國長江三峽旅遊區,推動長江三峽與整個長江經濟帯上的沿江地區合作;加快完善長江遊輪母港建設布局,優化和完善沿江旅遊碼頭及配套設施功能等。
其次,強化內河遊輪服務能力提升,建立遊輪港口服務標準、遊輪服務標準、經營規範等,完善內河遊輪風險防控體系。
最後,推動「港城聯動」,圍繞從「遊輪碼頭」到「遊輪港」再到「遊輪城」的轉型發展目標,整合濱江岸線和廣闊腹地資源,放大遊輪經濟帶動效應,建設國際遊輪城、特色遊輪小鎮等。
復旦大學旅遊學系副主任孫雲龍:
發展集群式民宿
打造國家級康養度假區
「作為旅遊新業態,民宿業不僅能有效拉動旅遊經濟發展、帶動消費升級,還能盤活城鄉閒置資源,尤其是鄉村民宿對鄉村旅遊、鄉村振興大有裨益。」孫雲龍稱。
他認為,當前,我國民宿業發展已從低端、分散的「農家樂」過渡到個性化、情懷式民宿,並正邁向精緻化、中高端、體驗化的集群式發展。
三峽庫區發展民宿業的機遇和條件優越,在資源上,有高峽平湖、大川大山的世界級自然資源,有巴渝文化、移民文化、詩畫文化等獨特人文;在區位上,有水陸空立體交通樞紐、三峽黃金旅遊帶中心節點;在市場條件上,可輻射重慶、成都、西安、武漢,坐擁億級遊客市場。因此打造集自然生態、人文底蘊、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深度體驗等於一體的國家級康養度假民宿集群,前景廣闊。
他建議,三峽庫區可以探索基於社群經濟的民宿發展新模式。具體路徑包括:重視頂層設計、多規合一,探索文化主題、庫區特色,整合閒置資源、創新管理體制、鼓勵多方參與,營造社區生態、主客共享。同時,還要提倡精緻服務,制定渠道策略和社群營銷,完善支持體系和功能配套,樹立行業標準並進行有效監管,著力培育本土人才等。
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刑小麗:
高鐵旅遊
讓世界重新認識三峽
「三峽是世界上人流量、物流量最大的峽谷,在我國旅遊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刑小麗表示,高鐵讓中國人的出行方式發生巨大改變,高鐵旅遊由此就成為朝陽產業。2025年我國「八縱八橫」建成,高鐵旅遊將是1萬億、2萬億級別的「大蛋糕」。三峽旅遊需要準確把握這一市場機遇。
高鐵的通達性至少可以解決三峽旅遊交通銜接的兩個問題:陸路高速公路讓遊客在沿途區縣逗留時間短,水路旅遊受遊輪線路和時間限制,不利於三峽旅遊向腹地縱深發展。
她認為,高鐵時代,遊客將從關注風景到追逐生活改變,旅遊目的地將從「資源競爭」轉變為「體驗制勝」,旅遊吸引力將由風景、風情、在地生活共同構成。
她建議,三峽旅遊擁抱高鐵時代,首先要依託萬州高鐵站建設一級集散中心——大三峽旅遊集散中心,輻射整個長江三峽旅遊區。同時,建設巫山、豐都、石柱、開州等輻射片區的二級遊客集散中心。
其次,以「高峽出平湖」IP重塑三峽新品牌,讓三峽從「地理符號」轉變為「新時代文化IP符號」,涵蓋大山大川之下深入人心的景色形象、時代發展的山水記憶、能產生情感共鳴的文化底蘊等。
最後,空間重構,推動三峽庫區從世界級黃金水道向世界級複合型文旅新空間轉變,利用水利水域空間、腹地鄉村空間、康養度假空間、峽谷奇觀空間,與三國文化、詩歌文化、非遺文化、巴渝文化等文化空間進行深度融合,創作多元的複合型文旅新空間。
中國亞洲休閒產業促進會首席專家朱至珍:
度假旅遊
引領三峽遊走向縱深
「伴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三峽旅遊轉型升級需要深耕度假市場。」朱至珍在論壇上分享了他的觀點。
他認為,三峽庫區高品質旅遊資源富集、擁有億級國內客源市場,近年來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也存在區域旅遊發展不平衡、產品同質化、品牌辨識度有待提高、深度體驗遊不足等問題。推動三峽度假區發展是很好的路徑。
他建議,打造三峽度假區,首先要高水平制定總體規劃,明確發展路徑。其次,推動文旅融合,以「旅遊+」「+旅遊」的方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再次,創新業態,突出鄉村性與國際化,培育關聯要素,創新旅遊節會。此外,還要精準分析資源、提煉文化、對接市場等,打造高品質適銷對路的產品。
重慶日報記者 韓毅
原標題:讓三峽千年美景煥發新風採 專家學者在2020長江三峽旅遊發展論壇上建言獻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舉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