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拆了1806家客棧的洱海,現在怎麼樣了?

2020-09-04 精彩青島

如果要選一個代表「浪漫」的地方,很多人會把票投給洱海吧。

這裡是眾多人心中可以寄託夢想的地方,也是大家心裡的度假天堂。

可一年前的洱海,還是一片狼藉。

洱海,向來代表了詩和遠方。

在這裡找一個客棧住下,靜靜的欣賞美景成了很多遊客的首選。

當然有錢了,就去洱海邊開客棧,也成了許多文藝青年的願望。

在洱海的客棧大多都滿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條件。

隨便進入一家客棧,幾乎都是純白的牆體,簡約的裝飾,然後房間四面都是大大的落地窗。

早晨起床拉開窗簾,就能看到洱海上泛起的微波和遠處朦朧的蒼山。

在這裡就算不出門,也能感受到風花雪月的浪漫...

就這樣,在眾多媒體、網紅的宣傳下,洱海越來越火,來洱海開客棧的人也越來越多。

相較於北上廣高額的房價,洱海邊的房子可以用「便宜」來形容了。

而且在這裡買個房既能賺錢又能欣賞美景、享受生活,誰不願意呢?

所以最火爆的那幾年,很多人甚至賣掉了自己在北上廣的房子,來這裡開客棧。

可是,這樣美好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

2018年底,洱海迎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遷。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是在大理最早經營客棧的一位老闆寫的話,他還附上了一段正在拆除客棧的視頻。

就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大理洱海邊1806家客棧全部拆完。

其中也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

《心花路放》的雲渡,《後海不是海》的洱朵...

這場大規模的拆除也不是臨時決定的,早在2017年3月的時候,大理市政府就宣布:

為了應對洱海富營養化,決定暫停所有環湖客棧和餐廳的經營,直到環洱海截汙工程在2018年6月完工後方可恢復。

當時消息一出很多人都還是懷抱著熱忱,選擇等待。雖然時間漫長,但是他們還是相信到了6月就可以繼續營業。

「那一年,真的是我人生中最難熬的日子。」一位客棧老闆看著被封鎖的大門說到。

我想這句話應該也是當時所有客棧老闆的心聲吧。

就這樣盼星星盼月亮,他們盼來了6月。

但是他們卻沒等來可以恢復營業的消息,這個時候焦慮的心情不斷湧上大家的心頭。

周圍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再過一段時間就能營業了,有人說這些客棧可能要全部拆除...

面對這些紛雜的消息,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堅守在這裡,因為這些客棧對他們而言不止是一個賺錢的載體,更是一個「家」啊。

有的人傾盡所有,在這裡紮根;有的人耗費多年心血,在這裡苦心經營;有的人更是把這裡當成了夢開始的地方...

這些感情都不是說割捨就能輕易割捨掉的。

那個時候,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打氣,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局,但最終還是等來了一紙拆遷書

客棧的老闆們幾乎都無法接受這個消息,但他們必須讓自己振作起來,因為有太多事情還等待著他們去處理。

拆遷令一下,還沒給他們什麼緩神的機會,鏟車、挖掘機就已經到了自家客棧門口。

他們顧不上傷心,那段時間全部都在打包、轟鳴聲度過。

有些大型的家具實在搬不走了,只好低價賣掉,很多人都是一邊哭一邊賣東西。

他們哭也不是因為賣的價格低,而是那種感覺就像是親手送走了自己的夢。

客棧和酒店不同,很多老闆都把客棧當成自己的「家」,裡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用心挑選的,每個角落都是有故事的。

一點點的把「家」蓋起來,最後在一點點的把它給拆掉,那種滋味換做是誰都會難過吧。

你或許會覺得這項決定有些「殘忍」,但是不拆不行啊,不拆的話洱海可能就會從此「消失」了

早在2013年的時候,洱海就生病了。

大家看到照片裡的洱海永遠是清澈無比,像一顆深綠色的寶石鑲嵌在雲南的大地上。

但是真實的洱海呢?

湖面上漂浮著各種各樣的垃圾,惡臭不斷地傳來...它早已不是「一生只夠等一個人的洱海了。」

而這一切都要從那1806家客棧說起。

大約是在2010年吧,在洱海邊開客棧開始成了一種「潮流」

起初,客棧少的時候,大家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壓力,所有的事情都還按照「規矩」辦。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到「洱海」這個市場當中,大家的競爭壓力開始變大,一些人為了投機取巧,就開始破壞規則

他們為了節約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客棧都偷工減料,恣意排放生活用水,致使洱海嚴重汙染。

如果不是洱海「生病了」,真的很難想像這些擁有「光鮮亮麗」外表的客棧,背地裡卻在幹著這麼「缺德」的事情。

其實在2017年3月31日,雲南大理市政府發布的被稱為「史上最嚴整治令」的「3號公告」裡已經說明了:

證照齊全的客棧在汙水處理達標並且外運至汙水處理廠後可以申請復業!

但所需的證照分別是:準建、土地規劃、營業執照、衛生、排汙、消防、特種行業。

可是在那15個月前停業的1900多家客棧裡,最後復業的只有110多家

也就是說有1800多家客棧多多少少都存在不達標的現象!

雖然洱海很大,但試想一下,每天1800多家客棧的生活汙水排入洱海,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就像旅行菌前面提到的那樣,原本早在2013年的時候,洱海就已經發出了「抗議」,但是那些人為了自己的「詩和遠方」對它不聞不理...

直到2016年,洱海實在撐不住了,大面積的藍藻爆發,引起水質惡化,最嚴重的時候,湖裡的魚類因為水中氧氣稀薄大量死亡。

別說來欣賞洱海的風景了,靠近它都變得很困難。

所以,為了拯救脆弱的洱海,為了還給大家曾經的碧海藍天,拆除客棧是必要的選擇。

現在1年過去了,曾經大面積的藍藻越來越少,取代它的是柔情的海菜花

原來的環湖公路也被50公裡的生態廊道所替代。

少了人為的幹擾,洱海現在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走到湖邊,有時還能看到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

雖然現在可能無法住的離洱海很近,但是你依然可以在這裡悠閒的慢生活,感受什麼是歲月輕逝人不老...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你看「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沒有一樣是可以伸手觸及的,但它們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嚮往啊啊。

看著這碧藍的清波,心裡還是感慨萬千,因為不止是洱海,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存在著相似的問題。

所以這1806家客棧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的人要面臨夢想被「拆除」的情況,但是這麼做也是為了成全更多人的「詩和遠方」啊。

文圖/環球旅行

相關焦點

  • 1年前,拆了1806家客棧的洱海,現在怎麼樣了?
    就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大理洱海邊1806家客棧全部拆完。 而這一切都要從那1806家客棧說起。 大約是在2010年吧,在洱海邊開客棧開始成了一種「潮流」。
  • 洱海去年強拆的1806家客棧,後來怎麼樣了?
    家客棧全部拆完。不拆的話洱海可能就會從此「消失」了。客棧裡,最後復業的只有110多家!也就是說有1800多家客棧多多少少都存在不達標的現象!雖然洱海很大,但試想一下,每天1800多家客棧的生活汙水排入洱海,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 洱海拆除1806家客棧,夢境瞬間化為烏有!如今怎麼樣了?
    但其實國內也有著和峇里島一樣浪漫的地方,洱海也是很多人心中最適宜度假的地方。清晨睜開眼就能看到被霧氣環繞著的蒼山,以及海面上微風拂過帶來的緩緩微波,即便不出門也能感受到浪漫的氣息。在宣傳之下,曾經有段時間洱海幾乎達到了爆滿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長,在2018年底,僅一個月的時間,洱海拆除了多達1806家客棧。
  • 洱海:拆完1806家違規客棧之後,我還是你的詩和遠方
    「眼看高樓起,眼看高樓塌」,客棧老闆的美好生活沒有持續太久,2018年底,洱海,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拆除了1806家客棧。2010年開始,洱海旅遊成為風向,到洱海邊開客棧也隨之成為潮流。起初開的幾家客棧倒是循規蹈矩,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棧拔地而起,規則在利潤面前就暗淡了,偷工減料、肆意向洱海中排放汙水,外邊光鮮亮麗的客棧,背後確實見不得人的勾當。
  • 去年,為治理水汙染拆除1800多家客棧的洱海,如今怎麼樣了?
    相較於嘈雜的古城,在洱海邊上找個客棧住下,靜靜地欣賞美景是很多遊客的首選。有需求就有市場,有錢了去大理開客棧也成為不少文藝青年的願望。而且客棧一定要開在洱海邊,這樣才能&34;。可惜好景不長,2018年底,洱海迎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拆遷。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去年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當地拆除了洱海邊的1806家客棧,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心花路放》的雲渡,《後海不是海》的洱朵等。
  • 拆1806家客棧,還洱海一個寧靜,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又回來了
    但是,有些時候,出名也不是一件好事,雲南的洱海就是最好的代表。「洱海」一向是與「蒼山」聯繫在一起的,這兩個地方代表著人們的夢想之地,許多厭倦了大城市快生活節奏的人,就想來到這個地方,希望洱海清澈、碧藍色的湖水能夠給他們帶來新的寧靜。
  • 雲南洱海1800多家客棧和民宅拆除 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
    站在洱海水質拐點的「十字路口」,大理政府迅速啟動了洱海搶救模式,2017年4月,洱海流域核心區的餐飲客棧全部暫停營業。2019年1月,《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洱海邊,人聲鼎沸的場面早已不復存在,不少鋪面貼出了出租、轉讓的字樣。
  • 洱海拆千餘家客棧民宿 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
    洱海拆千餘家客棧民宿 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
  • 生態廊道 護衛洱海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洱海生態廊道」)3月1日全面復工,預計投資90多億元,環洱海全長129公裡,預計今年全部完工。洱海生態廊道主要包括五大工程: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129公裡生態廊道和若干環境監測站點;涉及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30公裡汙水管網完善;5個帶有溼地修復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在生態廊道村莊段,湖進人退、拆房子給洱海騰地方。而在生態廊道郊野段,將清退近240公頃的農用地,用於修復生態。
  • 1800多家客棧和民宅拆除、房地產項目大量停工!給人間留一個至美洱海
    2017年年初,不堪重負的洱海,終於亮起了「水質警示燈」,藍藻連片集中爆發。站在洱海水質拐點的「十字路口」,大理政府迅速啟動了洱海搶救模式,2017年4月,洱海流域核心區的餐飲客棧全部暫停營業。  2019年1月,《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洱海邊,人聲鼎沸的場面早已不復存在,不少鋪面貼出了出租、轉讓的字樣。
  • 洱海變為廢墟?洱海附近1800家客棧開始拆除,不少網友叫好
    現在,很多小夥伴去旅遊的地方都不再是一些繁華的都市,而是選擇回歸大自然,去一些文藝小清晰的地方,或者是一些田園生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地方,還有一些小夥伴就會選擇去一些四季如春的大海。相信不少小夥伴都聽過這個說法,雲南洱海是大家一生必去的一個地方。這裡四季如春,景色優美如畫,使得不少小夥伴在這裡流連忘返,因此這裡又被稱為年輕人的烏託邦。
  • 大理洱海騰退繼續,湖濱近兩千戶民宅、客棧正被拆除
    2018 年 5 月公布的雲南大理洱海保護「三線騰退」計劃,在 2018 年行將結束時出現了重要進展。據中新網報導,12 月 8 日,大理市率先對馬久邑村一座其房東已與政府籤訂騰退協議的海景客棧進行了拆除。
  • 兔醬:現在關掉客棧,或者,將來失去洱海?
    然而,近年來,隨著遊客的蜂擁而至,服務業的迅速發展,洱海的水質已經遭到了嚴重汙染。現在來洱海,你看到的,也許不會是想像中「歲月靜好」的樣子。伸個懶腰,在洱海邊伴著日出醒來,已變得遙不可及。截至2017年1月,洱海已四次爆發大規模藍藻洱海邊林立的客棧和餐館,被視為罪魁禍首之一。
  • 繼洱海1806間民宿被拆掉後,民宿還能做嗎?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大理洱海,是多少嚮往詩與遠方的人,心中的白月光。許巍更是在歌詞裡難掩溫柔:陽光總那麼燦爛,天空是如此湛藍,永遠翠綠的蒼山,我愛藍色的洱海,散落著點點白帆。但是就在1年多前,洱海正經歷著一場難以言說的重建。這背後是1806家被拆除的客棧。
  • 繼洱海1806間民宿被拆掉後,民宿還能做嗎?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大理洱海,是多少嚮往詩與遠方的人,心中的白月光。許巍更是在歌詞裡難掩溫柔:陽光總那麼燦爛,天空是如此湛藍,永遠翠綠的蒼山,我愛藍色的洱海,散落著點點白帆。但是就在1年多前,洱海正經歷著一場難以言說的重建。這背後是1806家被拆除的客棧。
  • 蒼山洱海入畫來,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
    在何利成的客棧院子裡,香梨綴滿枝頭,客人們正在閒適地品茶。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家住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的何利成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他的創業經歷也與洱海命運休戚相關。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 蒼山洱海入畫來
    在何利成的客棧院子裡,香梨綴滿枝頭,客人們正在閒適地品茶。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家住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的何利成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他的創業經歷也與洱海命運休戚相關。起初,何利成以打魚為生。
  • 雲南大理傾力打造洱海生態廊道蒼山洱海入畫來
    在何利成的客棧院子裡,香梨綴滿枝頭,客人們正在閒適地品茶。院外是一條六七米寬的生態廊道,再往外,是碧水清波的洱海,遠處一塊大青石上,醒目地鐫刻著:「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家住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的何利成從小在洱海邊長大,他的創業經歷也與洱海命運休戚相關。起初,何利成以打魚為生。
  • 大理警方巡查洱海環線客棧:15家客棧違法,5名老闆被拘留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8月25日從大理市公安局獲悉,為加強洱海保護治理,大理市公安局組織警力121人於22日晚,合同相關執法部門巡查客棧144家,在下關、大理、銀橋、雙廊等環湖一線鄉鎮查獲涉嫌違法經營的客棧15家,其中對未獲公安許可擅自經營的5人治安拘留十日。
  • 人間天堂——洱海客棧推薦
    有些人因為洱海愛上自駕,或因為自駕愛上洱海。 也有如我般,因為這些小眾而得心的溫馨客棧與民宿而愛上這裡。在最初決定去洱海的時候,是因為喜歡上桃源村的一家客棧。面朝洱海,與日月同在。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下,會讓你愛上洱海的這些小眾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