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總到一茶館喝茶,在那認識了幾個姑娘,後來為她們寫了本書

2020-12-12 和歷史說話

68歲的賈平凹又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暫坐》,一共21萬字,稱得上大部頭了。照他的話說,年紀大了就愛彈嫌,彈嫌別人,更彈嫌自己,總覺著這樣寫著不行,那樣寫著欠妥,越是時間不夠用,越是浪費時間。所以這本書,他前後寫了四遍,一共寫了兩年。

反覆打磨,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讀者。賈平凹這次確實有了突破,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當年賈平凹憑藉一本《廢都》,攪動了整個文壇,從此西京成為了賈平凹的標誌。而賈平凹也被一些人戴上了有色眼鏡,人們評價他總愛用上一個字。

這次賈平凹的新作品《暫坐》,屬於城市題材的小說,這是他整個寫作生涯的第二本城市題材的小說,第一本自然就是《廢都》。以如今的年齡和地位再寫這樣題材的小說,賈平凹自然是有野心的。

《暫坐》這本書,賈平凹完全把女性當成書中的主角,書中一共十位女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句話,賈平凹這次只寫女人,通過女人他想表達一些更宏大的東西。

西京十玉

故事的開始源於一家茶館,茶館名字和書名一樣,起名為暫坐。暫坐茶館的老闆是一位女性,人叫海若。海若不僅長得漂亮,人還非常有主見,做起事來風風火火。一個人操持著這家茶館,不僅掙來了生活無憂,還順便結交了十來個姐妹。也就是本書的其餘主人公。

這些女性因為經常來茶館買茶,一來二去彼此就都認識了,再加上脾氣相投,最後竟成為了好姐妹。因為海若年紀最大,也最有大姐的做派,大家就都把她認為大姐,平常有什麼事情,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她。

姐妹們各有各的事業,有的人開著廣告公司,一個廣告牌一年就能掙幾百萬。有的人是拆遷戶,守著幾十套房子,靠收租生活。還有的人開著家具廠,賣一些高檔的家具。可以說姐妹們各個身價不菲,實現了財富自由,整日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但是她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部是單身狀態,要麼是從未結婚,要麼是已經離異。這群單身富婆也不再著急,索性把茶館當成了大本營,整日輪流做東,觥籌交錯間,生活過得極其奢靡。

一次姐妹們一起吃飯的時候,有人提議給姐妹們起個名字。有人提議仿照金陵十二釵,但又不想叫金陵十釵,一是俗氣,二是晦氣。後來又有人提議,因為她們都生活在西京,每人脖子上又戴著一塊海若贈送的玉佩,所以就稱自己為西京十玉。可是起個好名字,就真的有用嗎?

姐妹們的理想與困境

正如《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一樣,看著在偌大的賈府過著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實際上各個身不由己,無形中受到各種制約。十姊妹也是如此,她們一邊享受著奢華的單身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直面生活送給她們的磨難。

海若是姐妹們中最有手段和計謀的女性了,她開著一家茶館,有一個留學的兒子。她最想要的不過是把茶館開好,實現自己作為女性的價值。把兒子給照顧好,給兒子攢下一點家業,履行作為一位母親的職責。再維護好姐妹們之間的感情,彼此之間也好有個說知心話的人。

可是雖然她的茶館裝潢高檔,整天來往這裡的也不乏權貴政要,他們貢獻了店裡的大部分收入。但是僅靠茶葉又如何吸引他們來消費,背後的利益關係自然要靠海若去打點。她一個女性,整天糾纏在權力場與商場,早就不堪其擾。兒子又不爭氣,自己跑回國見女朋友,連她這個當媽的都不放心上。姐妹們也心生間隙,只靠她苦苦維繫,最終也是雞飛蛋打,一地雞毛。

司一楠與徐棲,前者穿衣打扮活脫脫一個男性,有時候上廁所都會被人誤以為走錯了,徐棲則是很傳統的女性。就是這樣的兩個女人,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起。在欲望都市裡,她們抱團取暖,想要給彼此一個港灣。她們不想聲張,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她們的理想。

但是她倆的事情無意間卻被另一個姐妹應麗後撞破,關於她們的風言風語就在姐妹間傳了起來。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她們如果想要繼續在一起,就不得不面對世俗的眼光,這就是她們的困境。但不管能不能走出困境,姐妹之間也沒辦法像從前一樣了。

應麗後,坐擁幾十套房產,手上頗有閒錢。她一方面渴望一個男人,給予她滿足與照顧,另一方面卻想靠放貸掙更多的錢。身邊的男人像走馬觀燈一樣換來換去,可是愛她的和她愛的卻沒有一個。放出去的一千萬,在姐妹嚴念初的幹預下也打了水漂。她渴望的愛情得不到,姐妹也失去了,就連最後的資本金錢也泡了湯。

仿佛一切都只是一個彩色泡沫,看著漂亮,一戳就破。

小說中還有一條線,姐妹們一直在盼望著即將從西藏來西京的活佛,她們渴望在活佛名下皈依為居士。海若甚至為此在茶館修了一間佛堂,姐妹們平日就來這裡祈禱,這也是她們求得心理安寧的方式。可惜從始至終,活佛都沒有來,仿佛他只存在姐妹們的期盼中。姐妹們的夢又破了。

在賈平凹的筆下,雖然姐妹們各個長得漂亮,在外人看來,絕對是成功女性。但是她們還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金陵十二釵的老路,由盛入衰,繁華過後就是凋零。

至於為什麼這樣寫,賈平凹自己是這樣說的,通過那眾姐妹的事,讓人明白,凡是生活,便是生死離別的周而復始的受苦,在隨著時空流轉過程的善惡行為來感受種種環境和生命的果報。

其實賈平凹這次之所以專門為了這些女性寫一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因為賈平凹喜歡喝茶,剛好他家附近有一家茶館,茶賣得極好,成了他最喜歡去的地方。茶館的老闆就是一位海若一樣的女性,她也有很多漂亮的閨蜜經常一起喝茶聊天。因為經常碰面,賈平凹就結識了她們。

後來茶館搬走,大家也就失去了聯繫。賈平凹索性就花兩年時間,以這些女性為原型,寫下《暫坐》一書。

其實《暫坐》這個名字,還傳達了賈平凹對人生的思考:人生不過就是一場暫坐,人這一生何其渺小與短暫。 短到就像剛到茶館喝了幾杯茶,然後就匆匆而過。不管是什麼地位,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或者庸庸碌碌、一事無成,都只不過是一個過客。和浩瀚無窮的宇宙比起來,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人活著,很多事情不必介懷,讓自己過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以賈平凹如今的年紀與閱歷,這本書凝聚了他大半生的智慧,字裡行間都寫滿了他的豁達與坦蕩。

現在賈平凹的《暫坐》剛剛出版,正好現在又在搞活動,所以原價一本58元,現在只要36元。喜歡的話,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直接購買。

文:和歷史說話

閒人雜談之說,好書、妙文,與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讚收藏哦,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賈平凹總到一茶館喝茶,在那認識了幾個姑娘,後來為她們寫了本書
    68歲的賈平凹又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暫坐》,一共21萬字,稱得上大部頭了。照他的話說,年紀大了就愛彈嫌,彈嫌別人,更彈嫌自己,總覺著這樣寫著不行,那樣寫著欠妥,越是時間不夠用,越是浪費時間。所以這本書,他前後寫了四遍,一共寫了兩年。反覆打磨,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讀者。
  • 賈平凹常到一茶館喝茶,在那認識了很多姑娘,後來為她們寫了本書
    照他的話說,年紀大了就愛彈嫌,彈嫌別人,更彈嫌自己,總覺著這樣寫著不行,那樣寫著欠妥,越是時間不夠用,越是浪費時間。所以這本書,他前後寫了四遍,一共寫了兩年。反覆打磨,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讀者。賈平凹這次確實有了突破,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當年賈平凹憑藉一本《廢都》,攪動了整個文壇,從此西京成為了賈平凹的標誌。
  • 賈平凹家樓下有一茶莊,他經常去茶莊喝茶,後來為她們寫了一本書
    賈平凹家樓下有一家茶莊,茶莊老闆是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女人,賈平凹有到茶莊喝茶的習慣,每天2次,雷打不動。茶莊女老闆經常和十幾個女閨蜜在茶莊聊天,賈平凹看著她們,覺得非常有意思。有一天,茶莊搬走了,賈平凹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他會經常想起那個打扮中性卻魅力十足的女老闆,會想起茶莊裡十幾個女人嘰嘰喳喳聊心事,賈平凹想寫一本關於女人的書,於是他用兩年時間寫了一本書書,書名用的是茶莊的名字,叫做「暫坐」。
  • 《廢都》之後,賈平凹時常光顧一家茶館,結識了十二名單身女子
    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的嗜好,賈平凹喜歡喝茶。大家都知道,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特殊的嗜好,除了來自於心靈的孤獨知音難覓以外,咬文嚼字,確實實實在在耗費腦細胞和心血,比如歷史上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北宋三豪石曼卿、竹林七賢之劉伶這些人,都愛喝那杯酒,而賈平凹老先生,他喜歡喝茶。賈平凹喜歡喝茶,除非天上下刀子,他可能那天不出門喝茶了。
  • 賈平凹70歲又寫了本新小說
    賈平凹是陝北作家,也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當代作家,他是一個比較勤奮多產的作家,一生筆耕不輟,寫了很多書,有的還被改成電影。說到賈平凹,大家並不陌生,因為他在1993年寫了一本都市小說《廢都》,在文壇掀起了軒然大波。
  • 《廢都》之後,賈平凹時常光顧一家茶館,結識了十二名單身女子
    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的嗜好,賈平凹喜歡喝茶。大家都知道,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特殊的嗜好,除了來自於心靈的孤獨知音難覓以外,咬文嚼字,確實實實在在耗費腦細胞和心血,比如歷史上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北宋三豪石曼卿、竹林七賢之劉伶這些人,都愛喝那杯酒,而賈平凹老先生,他喜歡喝茶。賈平凹喜歡喝茶,除非天上下刀子,他可能那天不出門喝茶了。
  • 賈平凹(暫坐)十二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都市生活為背景
    當她們閒下來的時候都會到老闆娘這裡喝茶,談天,互相訴說自己的心聲,有談理想的,有談事業,還有感情不愉快,但她們來到茶館就像回到了避風港一樣,有個安全帶港灣,值得傾訴,緩解壓力。這也是茶莊賈平凹寫(暫坐)裡面的原型,也是和這些女人經常接觸,了解他們的性格,知道她們也有很多煩惱,可是不知道向誰訴說這份心事,這也是賈平凹更多的寫作靈感。
  • 賈平凹《暫坐》:進入茶館暫坐的10個女人,只為靈魂能休息片刻
    這個茶館就在賈平凹家附近,名字叫做「暫坐茶館」,老闆娘是「雌雄同體」,這個女人不但有女性的性感,還有男人一樣的性格,所以她身邊經常圍繞著女人,賈平凹細細數了下,大概有10個不同的女人。很奇特的是她們竟然相處的很融洽,幾乎每天來茶館喝茶,賈平凹每天就座在角落裡,靜靜地聽她們講著自己的故事。好景不長,這個茶館因為城市規劃,一年後關門了,賈平凹也沒有了喝茶的地方,心中略有遺憾,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他決定提筆寫下這些故事,於是創作了繼《廢都》後第二部都市小說,名字取自茶館名字《暫坐》。
  • 賈平凹《暫坐》:西京城裡的名媛,也是「塑料姐妹花」
    賈平凹這樣說:「《暫坐》可能是我七十歲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了,寫了整整兩年,比以往任何一本書都寫得慢,改的次數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多。」21萬字的小說寫了整整兩年,一稿接一稿的修改,不知道是他寫書裡的人物還是書裡的人物寫他,思想不斷產生矛盾,矛盾分裂隨處可見。
  • 《暫坐》:講一群富婆的情與欲,直逼人性,賈平凹:我很會寫女人
    故事緣起,賈平凹常去樓下的一家茶館喝茶,女老闆長得很漂亮,賈平凹每天都要去兩次,經常看到老闆邀請一些閨蜜來,這些女人個個儀態高貴,美豔得令賈平凹怯於走近,他很納悶,為什么女人就有閨蜜,男人就沒有呢!後來,賈平凹你終於想明白了!因為女人比男人有更多心事,她們需要傾訴。
  • 後廢都時代,賈平凹還有多少能量?《暫坐》裡的她們,告訴你答案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茶館,世上的人來來往往,就像是在喝茶。有的人運氣好點,能靜心喝兩三杯,有的人運氣差點,一杯都喝不完。所以人活在這個世上不必在意太多,跟浩瀚的星空比起來,人的一輩子又算得了什麼呢?堂嫂姓龔,在娘家福建那邊有一個茶園,會親自炒制小種紅茶,她後來在蘭州開茶館,和志同道合的堂哥認識了,兩人珠聯璧合,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開兩家茶莊。堂哥經常在外面跑,茶莊自然就全靠龔嫂守。
  • 愛過、睡過,為什麼不能相守到老?賈平凹:那只是紅樓一夢
    可是愛過、睡過、擁有過,卻為什麼不能相守到老?賈平凹:那只是紅樓一夢!這部作品是賈平凹古稀之年的新的嘗試,很多人都說這是《廢都》的姊妹篇。當然,賈平凹說過:「我不寫正經東西,一寫正經東西,我就廢!」那麼,這部不正經的東西,到底寫的啥呢?
  • 作家賈平凹:世上多少夫婦為續香火大費周折,實際上毫無意義
    賈平凹寫《暫坐》時,已經年近古稀了,這是他70歲前最後一部都市題材小說,有人說這是《廢都》的續集,確實,《暫坐》和《廢都》都是以西京城為創作背景,但視角卻從男性轉換成了女性。賈平凹寫這部小說,源於他在茶館喝茶的一段經歷。那時候,他剛和妻子離婚,他內心非常苦悶,為了排解,他每天都去樓下的茶館喝茶採風。
  • 讀賈平凹的新作《暫座》,品味一群留在城市的單身富婆的酸甜苦辣
    生活在西安城裡的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是陝西的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當然這源於他突出的文學成就,以及在中國文壇的地位。但是近年以來,賈平凹文學創作似乎越來越少,而是熱衷於書法創作。在網上看到賈平凹參加文學活動的機會比較少,反而寫書法出了不少風頭。
  • 賈平凹(暫坐)十二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都市生活為背景
    當離婚後的那段日子賈平凹,特別喜歡到樓下喝茶聊天,享受著這平靜的生活,一天兩次,風雨無阻,不管有什麼事情都卻沒有喝茶重要,這也是一種興趣愛好。而酒莊老闆恰好也是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能說會道,口才也很好,關鍵善解人意,人也比較聰明,雖然老闆娘不喜歡化妝,喜歡自然美一樣,可是卻遮擋不住老闆娘的魅力。
  • 賈平凹70歲又寫了本新小說
    賈平凹是陝北作家,也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當代作家,他是一個比較勤奮多產的作家,一生筆耕不輟,寫了很多書,有的還被改成電影。說到賈平凹,大家並不陌生,因為他在1993年寫了一本都市小說《廢都》,在文壇掀起了軒然大波。
  • 在露天茶館喝茶
    在露天茶館喝茶   □王世虎  從小就愛喝茶,是個鐵桿的茶迷。朝陽初升的清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細細品味著香茗,我想,這應該是一天之中最為愜意的事吧!  說到喝茶,就不能不提到一個地方——成都。有人曾稱,成都是一個泡在茶水裡的城市。
  • 賈平凹:我不寫正經東西,一寫正經東西人就廢
    賈平凹曾說過:「我不寫正經東西,一寫正經東西人就廢。」賈平凹在當下中國文壇無論收入、成就,還是聲譽都名列前茅,被譽為「鬼才」。他出生在陝西丹鳳縣的農村,初中時又因時代影響而迫不得已輟學務農。或許是這種在農村長期瑣碎生活的特殊經歷,讓賈平凹的文筆特別細膩,在創作時把細節表現的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