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英雄任陸軍司令釋四大導向

2020-12-12 大眾網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12月31日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這是習近平將軍旗鄭重授予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解放軍報記者 馮凱旋攝)

  2015年12月31日,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八一大樓舉行。習近平向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授予軍旗。

  這是李作成作為解放軍第一任陸軍司令員首次公開亮相。而事實上,李作成這個名字,早在30多年前就已經全國聞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李作成作為作戰英模報告團成員在全國巡迴演講,宣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李作成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

  李作成,1953年10月生,湖南安化人,17歲參軍。25歲參加越自衛反擊戰時,李作成任廣西軍區獨立師某團八連連長,率領全連官兵與敵血戰26個日夜,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也被記一等功並授予「戰鬥英雄」稱號。29歲時,李作成入選中共十二大主席團成員。

  此後,李作成先後擔任營長、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副軍長。1994年夏,李作成率某師參加廣西抗洪搶險,出色完成任務後,該師被記集體二等功;李作成於1995年被評為全國「百佳公僕」,1997年晉升少將。

  1998年,李作成補缺改任廣州軍區裝備部部長的歐金谷,升任第41集團軍軍長,成為當時全軍最年輕的集團軍軍長。當時長江流域突發特大洪災,李作成率部救災,並轉戰湖南、湖北兩省11縣市,參與荊江、洞庭湖等堤壩抗洪工作。

  2002年,李作成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2007年底首次跨大軍區交流至成都軍區,接替到齡卸任的蒙進喜,升任該軍區副司令員,從而成為副大軍區級將領,2009年晉升中將。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李作成帶隊的一線指揮所率先開進至都江堰附近,並展開緊急救援工作。

  2013年夏季將領調整中,李作成接替到齡退役的李世明上將,升任成都軍區司令員。

  2015年7月31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李作成等十名同志頒發命令狀。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席黨的十二大的代表李作成(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戰鬥英雄)和潘榮文(全國「三八」紅旗手)在一起暢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部隊建設的成績。(鳳凰軍事)

  1979年2月19日第一階段作戰任務完成以後,廣西軍區邊防獨立師3團8連連長官兵作戰勇敢,消滅敵人200多人。三團八連被軍委授予「尖刀英雄連」,連長李作成被軍委授予一級「戰鬥英雄」。圖為1979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尖刀英雄連」邊防獨立師三團八連部分官兵合影,前排坐著左二是當時八連長李作成。(鳳凰軍事)

  李作成,1953年10月生,湖南安化人,17歲參軍。25歲參加越自衛反擊戰時,李作成任廣西軍區獨立師某團八連連長。(鳳凰軍事)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李作成,至少還有6位現役上將曾參加邊境作戰,包括——許其亮、張又俠、戚建國、趙宗岐、劉粵軍、王寧。

  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曾參加邊境作戰

  ▲許其亮資料圖

  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1950年3月生,山東臨朐人。

  2007年7月晉升空軍上將。曾在上世紀80年代參加邊境作戰。

  許其亮16歲時在就讀的臨朐四中參軍,入伍後曾在空軍第八航空學校和第五航空學校學習,1969年進入空軍航空兵第26師77團成為飛行員,1979年時任空軍航空兵第二十六師獨立大隊大隊長。

  1984年,許其亮任空軍第4軍副軍長;1994年,任空軍參謀長;1999年,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瀋陽軍區空軍司令。

  2004年,升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成為第一位進入解放軍指揮決策中心的空軍將領。2007年,出任空軍司令員,2012年,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曾帶領4個連穿越密林

  ▲張又俠資料圖

  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1950年7月出生於北京,祖籍陝西渭南,2011年7月晉升上將。曾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在1984年中越邊境衝突時曾率團開赴老山作戰,是目前解放軍中少有的參加過實戰的將軍。

  他的父親是「開國上將」張宗遜。據《環球人物》的描述,張又俠自小就在部隊文化中耳濡目染。

  1968年,18歲的張又俠參軍,從戰士、班長、排長一路幹起,直到1976起,開始擔任陸軍某團連長、營長、副團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26歲的張又俠當時擔任第14軍(現建制於1985年編成,下同,屬成都軍區,駐地昆明)40師118團的連長,隨部隊駐守雲南,很快奉命開赴前線。在攻打某陣地時,他帶一個營共計4個連的兵力穿越密林。最終,只有1個連成功穿越密林,在陣地背面突然發起攻擊,同時,團裡其他軍力從正面也發起了攻擊,一舉拿下陣地。張又俠因為這次戰鬥被提升為團長。

  1984年,中越邊境衝突,張又俠以第14軍40師119團團長的身份再次來到前線,投入老山戰役,並制定了「文化大革命」後第一個完整的步炮協同計劃。此後,張又俠升任40師的副師長、師長。

  副總參謀長戚建國曾參加老山作戰

  ▲戚建國資料圖

  副總參謀長戚建國,1952年8月生於山東文登,2014年7月晉升上將,曾參加老山作戰。

  1970年12月入伍的戚建國,曾在第1軍1師3團4連,從戰士、班長、排長幹起,到第3團連長、營長,第1師3團參謀長,後任第1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等職。

  老山戰役中,1984年7月,中央軍委命令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1師,第12軍36師,炮兵第9師率炮兵第3、14、16團,福州軍區炮兵第3師赴中越邊境輪戰,並於1984年12月接替第11軍、14軍和炮兵第4師在老山、八裡東山方向的防禦任務。

  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曾多次潛入敵後

  ▲趙宗岐資料圖

  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1955年生,黑龍江賓縣人,2015年7月晉升上將。他也曾參與對越自衛反擊戰,並常潛入敵營區搜集信息。

  1970年入伍的趙宗岐,在陸軍第14軍(屬成都軍區,駐地昆明)從戰士、偵察班長、代理排長一步步做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參與這一戰役的趙宗岐,表現出色,獲得提拔。

  2008年至2012年,他曾與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在濟南軍區共事(範長龍2004年-2012年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2008年1月-2012年11月任濟南軍區參謀長)。

  此外,他還是電視劇《士兵突擊》軍事顧問,幫助塑造了許三多形象。

  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曾多次參戰

  ▲劉粵軍資料圖

  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1954年出生,山東榮成人,2015年7月晉升上將。他曾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法卡山作戰及支援邊疆作戰並多次立功,他還曾登上《解放軍畫報》的封面。

  關於當年的戰鬥,媒體曾報導過一個細節——

  15歲(1969年12月)入伍的劉粵軍,服役於廣州軍區著名的「塔山英雄團」,之後在這裡一幹就是19年。

  據財新網報導,劉粵軍的父親劉義德曾任某軍政治部副主任,也是一位戰功赫赫的軍人。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劉粵軍曾先後擔任駐香港部隊深圳基地第一任主任、駐澳門部隊首任司令員。

  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寧曾在中越邊境作戰

  ▲王寧資料圖

  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寧,1955年8月出生在南京,籍貫山東榮成。2015年7月晉升上將警銜。上世紀80年代,王寧曾赴雲南中越邊境參加對越作戰。

  1970年入伍後的王寧,曾長期在南京軍區服役,歷任第12集團軍高炮團團長、高炮旅旅長,第31集團軍防空旅旅長、91師長。

  此外,他還曾指揮2014年8月,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內蒙古舉行的「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軍演。

  該演習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國和塔吉克斯坦五國部隊參加,演習首次全程在中國境內舉行,參演五國分別派出副總長或軍區指揮員組成聯合導演部,這也是中方軍官首次擔任總導演,全程籌劃組織演練。

  戰鬥英雄任陸軍司令有何導向?

  李作成出任陸軍首位司令員,為全軍幹部任用樹起了一面鮮明的旗幟,其導向至少有四:

  導向一:能打仗、打勝仗是晉升的首要條件。和平時期,解放軍中真正參過戰打過仗的不多,高級將領中被授予「戰鬥英雄」的更是少之又少,像李作成一樣的戰鬥英雄的更是鳳毛麟角。用能打仗、打勝仗的人到關鍵的崗位,目的就是要樹起「當兵打仗、帶兵打仗」意識。

  導向二:基層經歷豐富,腳踏實地成長起來的幹部才吃香。從基層戰士幹起,每級崗位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陸軍總司令,這是導向之二。說明今後的軍事幹部,尤其是作戰部隊的幹部,必須注重基層經歷,不懂基層不帶兵,不懂兵不能擔當大任。

  導向三:一身正氣,不搞「歪門斜道」的人受重用。從李作成的履歷中可以看到,45歲就升為正軍,但是,1998年之後的10年,李作成一直在正軍級「原地踏步」,曾有人透露,李作成遭遇「瓶頸」的重要原因,是一身正氣,不搞「歪門斜道」。但正因為這一點,李作成才成為首任陸軍司令。

  導向四:突出軍味戰味,成長於卒伍的軍事將領獲得重用「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李作成是越戰英雄,劉雷是學雷鋒先進個人。此次出任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的高津,在二炮部隊裡,從戰士到總部參謀長,每一個級別的職務都幹過,還參與組建了我軍第一支新型飛彈部隊。對於選幹部,軍隊亦有軍隊的規矩,軍委印發的「軍改意見」有一項基本原則,那就是堅持向打仗聚焦。正是基於這樣的強軍導向,越來越多成長於卒伍的軍事將領獲得重用。

  以下是李作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英模報告團所作的演講(據當時的公開報導)。在那個年代,這個演講曾經感動和激勵了無數人。即便在今天,也依然讓人無限感慨、肅然起敬。

  祖國在我心中

  李作成

  1979年,我是廣西邊防部隊某團的一個連長,帶領全連參加了自衛還擊作戰。

  打仗,對我們這些七十年代入伍的新一代軍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特別是作為一連之長,能不能帶領全連把仗打好,完成上級交給的戰鬥任務,這是我當時考慮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戰鬥中,我們得到了鍛鍊,經受了考驗。我們和兄弟連隊一起,徹底殲滅了××兩個公安屯的公安軍,打退了敵人一個營的反撲,共斃敵194人,繳獲武器彈藥及其它作戰物資一批,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交給我連的作戰任務。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尖刀英雄連」稱號,我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公安屯,是××公安軍駐邊境基層單位的名稱。一個公安屯,多的一百多人,少的幾十人。我們連打的公安屯有一百多人,他們當中許多人是吃中國大米長大的。可是,這些傢伙卻對我邊境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由於他們反華賣力,這個公安屯被××當局樹為所謂的「模範公安屯」。

  面對這夥敵人,我們早就忍無可忍。1979年2月中旬,我們接受了攻打這個公安屯的任務,擔任主攻分隊。

  全連群情激奮,人人摩拳擦掌。連裡還把人民群眾的來信和慰問品分發給各班。大家細讀每一封來信,決心不辜負祖國人民的囑託,一定要以優異的戰績向黨和人民匯報。

  60炮班戰士高升把一封少先隊員的來信珍藏起來,告訴大家說:「這封信我來回。我要勇敢戰鬥,打完勝仗以後用勝利的喜訊給小朋友們回信。」

  戰士王大勇在自己腰帶上端端正正地寫上:「誓為邊疆人民報仇,堅決向××侵略者討還血債!」全連每個人、每個班、每個排都寫了請戰書、決心書,求戰情緒非常高漲。

  2月17日凌晨,戰鬥打響了。我邊防部隊開始炮擊敵軍陣地。在我強大炮火掩護下,全連從進攻出發陣地一躍而起,跑步前進。當時,兩側炮火十分猛烈。硝煙瀰漫,彈片橫飛,但全連同志毫無畏懼,只用6分半鐘就通過了900來米的距離,按上級要求提前1分多鐘趕到了指定位置。

  我們連的主要任務,是攻打敵公安屯防禦陣地中的三號、四號兩個高地。敵三號高地周圍布滿了鐵絲網,表面設有縱橫交錯的塹壕和許多火力點。四號高地在三號高地的右後側,地勢略高,具有扼守三號高地的作用。

  我們的部署是:一排由副連長楊息任率領,繞到四號高地後面的小青山,首先奪取小青山高地,然後向四號高地發展進攻。在這同時,二排從正面攻打三號高地,我在二排指揮全連戰鬥。三排由指導員謝喜生率領,在三號高地一側的小無名高地截斷敵人的退路。

  由於敵人多年來早就修好了堅固的工事,又佔據著有利地形,對我進攻十分不利。戰鬥一開始就打得十分激烈。四號高地之敵利用衝鋒鎗、輕重機槍、60炮瘋狂地壓制小青山背面上來的一排。

  一排同志決心衝破敵人封鎖,翻越小青山。衝上四號高地,機槍射手汪孟海面對四號高地敵人的掃射,毅然把機槍架在小青山頂上,消滅了好幾個敵人。擔任尖刀班的二班班長蘭輝,帶領全班在機槍掩護下下,沿著小青山30多米長的陡坡疾速往下滾,雜草樹枝把他們的手和臉劃破,子彈嗖嗖地打來,大家全然不顧。一班、三班的同志也都跟著往下滾。

  全排同志就是這樣奮不顧身地滾到了四號高地與小青山之間的窪部地帶,接著又往四號高地衝擊。副連長楊息任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楊副連長靈活地迂迴到左側,以迅猛的動作衝上敵人暗堡,連甩兩枚手榴彈,把敵人的重機槍炸成啞巴,接著又用手槍連續打死兩名敵人。就在他準備衝進暗堡時,不幸被暗堡裡的殘敵打中腰部,壯烈犧牲。

  同志們強忍悲痛,發出共同的戰鬥誓言:衝上去,消滅敵人,為副連長報仇!

  為了更好地奪取戰鬥勝利,我一邊指揮大家戰鬥,一邊冷靜地觀察戰地情況,看到預定的戰鬥方案和實地情況不很相符,覺得二排三排現在所在的位置都便於攻打四號高地,二排完成正面攻三號高地的任務有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集中力量攻打四號高地。在副團長林美思指揮下,我們及時調整戰鬥部署,放棄了同時攻打三、四號兩個高地的戰鬥方案,二、三排就地向四號高地射擊,支援一排戰鬥,使一排很快消滅了四號高地的5個暗堡、火力點,攻佔了四號高地。這樣,全連形成了三面包圍敵三號高地的有利態勢。

  在取得初步勝利以後,副團長立即同我們認真研究了三號高地的地形和敵火力情況.決心利用佔有的陣地壓制敵人火力,派出突擊隊首先突入敵塹壕,後續部隊乘機而上,對敵塹壕和地堡、火力點分段包圍,逐個殲滅。在火力掩護下,我帶領通信員王擴挑、四班長張桂生等8名同志組成的突擊隊,迅速巧妙地接近敵人三號高地前沿陣地。

  這時,鐵絲網阻擋了我們前進,我立即命令戰士用爆破筒開闢通路,由於過河時爆破筒引信被浸溼,爆破沒有成功。我們暴露在敵人跟前,多呆一秒鐘就多一分危險。

  我不顧一切地衝到鐵絲網前,雙手抓住最底下的一條鐵絲,用力往上拉,拉出了一個弧形洞口,然後迅速從這個洞口鑽進去。怕死的敵人開始慌張起來,我們趁勢勇猛躍入離鐵絲網最近的一段塹壕。塹壕裡幾個敵人一邊逃跑一邊轉身向我們開槍。我端起衝鋒鎗掃射,打倒兩個敵人,其他同志打死了其餘的敵人。

  我把突擊隊分為兩組,分頭搜索前進。我和通信員小王等同志從右邊搜索,突然小王發現前面有一個洞,我跑上去,見洞裡龜縮著一個敵人。我悄悄地一躍跳到洞口的另一端,和小王同時把槍口伸到洞口,大喊一聲「出來」,這個敵人乖乖地舉起雙手鑽出洞來。

  在繼續搜索前進中,小王不幸被一個敵人打中臀部,受了重傷,我把小王背到一段安全的塹壕以後,就去追打那個敵人,正好那個敵人找死,他也來追打我們。在塹壕的一個拐彎處,我和那個傢伙差點碰到一起,正當那個敵人端槍向我射擊時,我毫不遲疑地用左手抓住敵人的槍管往上一推,右手同時提起衝鋒鎗向敵射擊,敵人對空打了一個點射,我的子彈打中了敵人的胸膛,敵人躺下一動不動了。後來我才發現左手因抓敵人發燙的槍管,燙起了一手血泡。

  在我們突入敵塹壕的同時,指導員謝喜生帶著三排突擊隊從另一個方向向敵人陣地衝擊。在這之前,指導員左腿膝部已經中了兩塊彈片,他忍著劇痛,一聲不吭,不下火線。當三排的同志用40火箭筒炸掉敵人一段鐵絲網的水泥樁,開闢了一條通道時,他高喊著「共產黨員跟我衝!」帶領大家奮勇撲上敵人三號高地。

  在指導員和排長的率領下,三排的同志打得英勇頑強。我們很快就突破敵前沿陣地。但是敵人不甘心失敗,妄圖憑藉著堅固的工事和隱蔽的暗堡進行垂死掙扎。當時,我的右臂已被敵人子彈打穿,鮮血直流,我顧不得包紮傷口,和同志們一道由西向東插進攻敵人陣地縱深,進行緊張的境內戰鬥。

  在接近右側一個暗堡時,突然有兩名敵人跳出暗堡向我開槍,我立即向敵開火,當即擊斃一名,另一個敵人馬上龜縮進暗堡。在和敵人對打時,我的衝鋒鎗機柄和彈匣被敵人的一梭子彈打壞,右手背五、六處被炸傷,我迅速換了一支槍,和九班的同志一道消滅了這個暗堡裡的5名放人。

  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我們基本佔領了三號高地表面陣地,只剩下西北角最後一個暗堡的敵人還在頑抗。這是敵人的指揮所,也是三號高地最大的一個暗堡。

  大家把這個暗堡團團圍住,齊聲用×語喊「繳槍不殺!」由於××當局的欺騙、恫嚇,×軍不了解我軍的俘虜政策,不敢出來投降,並繼續進行頑抗。大家憤怒極了,決心徹底消滅。我指揮二班長蘭輝監視暗堡口,自己帶著高升等6名同志向暗堡左側摸去,打算搞清暗堡周圍的情況。

  敵人突然從暗堡裡向我們投出來五六枚手榴彈,落在我們四周吱吱冒煙,我立即向身後的戰士大喊一聲「臥倒」,同時順勢一滾,避開連續爆炸的手榴彈,隨即跳出坑來,繼續前進。我仔細觀察了左側的地形,發現有三條塹境通向暗堡。為了不讓敵人逃跑,我立即命令幾名戰士分別卡住塹壕,我和蘭輝摸到暗堡的一個洞口,互相配合。

  蘭輝向洞口投手榴彈,我趁著手榴彈爆炸的煙霧,端起衝鋒鎗衝進暗堡進行猛烈掃射。我一口氣打完一個彈匣,消滅了一部分敵人。但殘敵拼命朝洞口開槍,用密集的火力封鎖了洞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改變了主意,加強兩側火力掩護,叫一名同志爬上暗堡頂部,俯身朝暗堡裡投彈。戰士高升一馬當先,在我的火力掩護下衝上暗堡,連續向暗堡裡扔了兩枚手榴彈。他正打得起勁,不幸被敵人打中胸部,壯烈犧牲。

  看到戰友犧牲,我心中燃起了一團怒火,對旁邊的戰士喊了一聲「注意掩護」,順勢抓起6枚手榴彈,衝上了敵暗堡,從暗堡口把手榴彈全部投了進去,終於全殲了這個暗堡的敵人。我們從暗堡裡拖出了16具敵人的屍體,其中有一個軍官。戰士們輕蔑地說:「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

  戰後,我一直在邊防團工作,現在擔任團長。我們團是一線守備團,防區地形複雜,有的地段山勢南緩北陡,有的地段敵人居高臨下,不利於我們防禦。在我團當面,敵人部署了比我們多幾倍的兵力。幾年來,×軍經常在我邊境上進行挑釁,製造事端,開槍開炮,打死打傷我方軍民,破壞邊民生產。並不斷派遣武裝特工潛入我方境內,劫持邊民,搶奪牲畜,刺探軍情。據不完全統計,1984年以來,×軍向我邊民開槍射擊63起,炮擊7次,打死我邊民4人,打傷2人,武裝越境29起,抓走我邊民14人,搶走我物資一大批。

  作為人民的子弟兵,祖國的邊防衛士,我們絕不能坐視人民群眾蒙受生命財產的損失。在我五連的對面,有一股×軍氣焰十分囂張,活動特別猖狂,經常向我邊民開槍開炮。為了教訓敵人,我挑選了4名特等射手,潛伏在敵人經常侵入我境的地段。

  潛伏時,上面是烈日照射,底下是熱氣蒸身,還要忍受蚊叮蟲咬。大家一動不動地一直潛伏了6個多小時,才看到3個×軍搖搖晃晃、吊兒郎當地走來。我們瞄準前面2個越軍同時開火,一下子就把他倆報銷了。後面的那個×軍聽到槍響,躲到旁邊的草窩裡去了,然後沿著一條小溝連滾帶爬地逃了回去。

  我們估計敵人會來拖屍,就來個「守株待兔」。我們想,敵人來得越多越好,正好給你點厲害瞧瞧。

  果然,過了一會兒,又下來了4個×軍。我們4個狙擊手一人瞄準一個。當敵人靠近屍體時,一齊開火,這4個敵人一起見了閻王。這次伏擊以後,敵人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不敢輕舉妄動,氣焰收斂了許多。

  我們不僅抓住有利戰機消滅小股敵人,還根據上級指示,對×軍進行炮火還擊作戰。

  炮戰,是異常艱苦的。當時,全團幹部戰士住在坑道和貓耳洞裡,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誰都沒有伸直腿睡過一覺。加上陰雨連綿,貓耳洞裡幾乎都灌滿了水,大家就一夜一夜地蹲在水裡。 在戰鬥最緊張的4月份,幹部戰士誰也沒有洗過一次澡,沒有換過一件衣服,整天穿的是「水泥」衣服,有一部分同志患有腰痛和風溼性疾病。條件十分艱苦,但大家毫無怨言,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

  1984年炮戰,在我國方向打得非常激烈。我團防區內有個東興鎮,這個鎮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搞得比較好,曾經受到×××的高度讚揚,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領導同志譽為「邊防線上的一顆明珠」。

  敵人為了摧毀這顆邊防線上的明珠,在短短的幾天裡,向東興鎮傾瀉了幾千發炮彈。當時,我們的炮兵觀察所設在距敵人比較近的地方,只要敵人一活動,我們就能立即發現,向我炮兵指示打擊目標。敵人發現了我們的觀察所,千方百計要把這個觀察所打掉。

  4月12日,是炮戰最激烈的一天,敵人集中了160迫擊炮、82迫擊炮、105榴彈炮、100迫擊炮等4種火炮來打我們的觀察所。160迫擊炮這個傢伙比較大,一顆炮彈有46公斤重,威力很大。

  但敵人的炮打得不太準,連續打了2個多小時也沒有打中,炮彈都落在觀察所周圍。敵人沒有打掉我方的觀察所,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射擊位置,挨了我們不少炮彈。敵人像輸紅了眼的賭棍一樣,用更加密集的炮火向我觀察所進行壓制射擊。

  上午11時左右,敵一發160迫擊炮彈落在我觀察所頂部,把三層樓的水泥樓板全部炸穿。當時,在觀察所執行任務的炮兵指揮排長闞乃門和一名炮兵偵察班長被炮彈震昏了。但他們醒來後根本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始終堅守崗位,及時向炮兵指揮所報告敵炮陣地的位置,使我炮兵很快摧毀了敵人的炮兵陣地。

  我們五連戰士郭華曾,一個人在山頭上擔任炮兵觀察任務。在這不到60平方米的山頭上,敵人傾瀉了150多發炮彈。平均每平方米兩發半炮彈,彈坑一個挨著一個,光在觀察所頂部和周圍就落了40多發。

  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郭華曾沒有後退一步,始終堅持觀察。當他正在向連裡匯報敵炮陣地位置時,一發炮彈在洞口爆炸了,電話線被炸飛了,單機被炸爛了,小郭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當戰友搶救他的時候,他手中還緊緊地握著電話筒……

  軍人的犧牲是不是只在戰場上呢?不是!作為一個邊防戰士來說,不僅每時每刻要經受生與死的考驗,還要經得起苦與樂、戀愛婚姻、家庭等各種問題的考驗。

  比如,我們團有一個軍醫結婚已十多年,但因妻子坐不了車,從來沒有來隊探過一次親,這個軍醫又由於邊防工作緊張,連續幾年沒有探過一次家。雖然結婚十多年了,但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僅僅是幾個月。為了邊疆安全,他們犧牲了一次又一次夫妻團聚的機會。有的家屬千裡迢迢地來到丈夫身邊,又因丈夫執行任務外出而無法團聚。

  我們五連連長鄧發欽同志,新婚之後,妻子來隊探望,到達部隊的第二天,鄧連長就奉命帶領戰士到邊境上執行任務,一去就是56個晝夜。他完成任務回來以後,妻子也到了假期,但他們毫無怨言。

  我們的幹部戰士和他們的親人,為了祖國,為了十億人民,自覺自愿地做出個人的犧牲,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的邊疆。

  同志們讓我轉告祖國各地的親人:邊防戰士決不辜負祖國親人的期望,決心在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事業中做出新的貢獻!

  綜合人民日報、鳳凰網、兵家常事、軍報記者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南昌會戰,國軍損失5萬人,參戰的四大集團軍司令是誰
    國軍指揮官司令長官是陳誠上將,代司令長官薛嶽上將下轄四大集團軍共20萬人。今天,筆者就來聊聊南昌會戰國軍的四大集團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將領,國民黨陸軍中將,為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包括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在內的大小戰役,任第六十軍183師師長、第30軍團副軍團長、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任新三軍軍長,為抗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位戰鬥英雄?
    1950年2月後任新組建的海軍火力艦隊(負責襲擊敵艦隊)副大隊長,5月25日在解放萬山群島戰役的垃圾尾海戰中,率「解放」號、「勞動」號、「前進」號負責掩護陸軍第44軍131師2個步兵團登陸,後因船隻通信設備落後失去聯繫,其所乘排水量28噸的「解放」號於垃圾尾馬灣港僅憑微光,乘敵不備向國民黨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太和」號護衛艦突襲,使敵艦隊司令兼萬山防衛區司令齊鴻章被擊重傷後斷臂,後與兄弟艦艇擴大戰果使敵艦隊潰逃
  • 印度陸軍司令向國防部長匯報:在中印實控線做長期準備
    綜合印度Timesnow新聞和ABP新聞報導,印度陸軍參謀長(相當於陸軍司令)納拉萬(Manoj Mukund Naravane)在向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匯報時表示,印度軍隊已經在中印邊境實控線做好充分準備,正在為長期活動堅守。
  • 旅順關東軍司令部第九任司令本庄繁
    以往,在旅順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前,我在接受媒採訪或為學生講解時,重點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過,今天說說第九任關東軍司令本庄繁。本庄繁(1876年5月10日—1945年11月20日)本庄繁日本兵庫縣人,陸軍大將。日本關東軍第九任司令。九一八事變和偽滿傀儡政權的主要策劃者。
  • 臺灣陸軍兵力情況,是如何編制的,為什麼這樣
    目前臺灣陸軍加上憲兵約33.2萬餘人,其中步兵約26萬人,擁有各型坦克1500輛,各型裝甲車1500輛,大型火炮1800門,各型防空飛彈1000多枚,反坦克飛彈約1000枚。地面部隊在陸軍總司令部、憲兵習令部指揮下,除指揮、勤務、教育等單位外,其戰鬥部隊,編為三個軍團(即第六、八、十軍團),下設金門,馬祖、澎湖,花東防衛司令部、空降特戰司令部,還設東指部和莒指部;憲兵司令部下設五個憲兵指揮部和一個憲兵訓練中心。陸軍總司令部設在龍潭。
  • 蔣介石有八大金剛,何應欽也有四大金剛,你知道是哪些人嘛
    他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曾任國民黨黃埔軍校的教官。1926年開始參與北伐,素有「福將」之稱。1930年在蔣介石麾下參加了中原大戰,並連戰連捷,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抗戰時劉峙升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又被任命為徐州剿總司令,在淮海戰役中被解放軍擊敗。 顧祝同
  • 俄陸軍司令:「坦克兩項專用賽車」T-72B3M裝備部隊了
    【文/觀察者網 堵開源】11月21日,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俄羅斯陸軍司令薩柳科夫在採訪中表示,俄軍開始採購T-72B3M坦克,這種坦克曾多次參加俄羅斯「坦克兩項」競賽,由於戰鬥全重相對小,同時採用了大功率的發動機,因此具備強大的機動性能。
  •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四大元帥,彭德懷上榜,中國這個領土04年才收回
    美國曾評選出了世界四大元帥,這四大元帥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國家,除了美國、德國、蘇聯外,還有一個國家——中國。那麼,大家想必很好奇,中國的這位元帥是誰呢?下面,就讓筆者給大家一一盤點(排名不分先後)。朱可夫由於在戰爭中的傑出表現,被公認為二戰時期世界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他也因而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一代老兵——麥克阿瑟麥克阿瑟是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堪稱美軍史上的一代傳奇,他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的人,也是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
  • 陸軍上將朱啟,邊境作戰打出來的名將,兩任軍區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邊境作戰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不僅磨礪了我軍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從這場戰鬥中,走出無數個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陸軍上將朱啟就是其中之一。朱啟出生於1942年,雲南祥雲人。
  • 印度處境不妙,鄰國地圖划走大片土地,陸軍司令:有能力解決爭端
    6月10日,印度陸軍司令納拉文上將發布消息表示,稱目前印度與尼泊爾的關係十分密切,因為兩國在多個領域存在相似之處,除此之外,印度將領還對印度與尼泊爾兩國的未來發展,進行了美好的展望
  • 2016年軍改後,歷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的都有誰,是什麼軍銜?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部戰區自成立之初便發展成為了一個海陸空兼防的強大戰區,尤其是海軍和陸軍的力量最為重要。那麼自2016年軍改後,歷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的都有誰,都是什麼軍銜?第一任陸軍司令、秦衛江、中將軍銜秦衛江出生於1955年,湖北紅安人。
  • 《桃園英雄傳》釋出四大職業定位 解析各富特色的戰鬥風格
    G妹遊戲最新代理宅男專屬頁遊《桃園英雄傳》以平行獵奇的三國世界為背景,遊戲內共有四大職業、上百位武將可供玩家選擇。今(08)日官方公布四大職業定位,揭露各富特色的戰鬥風格。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簡史
    步兵第35師改為江蘇省陸軍預備役師。在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由集團軍反坦克團的紅箭8-E飛彈發射車組成了車輛第7方隊。現任軍長徐承雲,政委王健。 原蘭州軍區政委,現任軍事科學院政委的溫宗仁在1985-1992年任該集團軍政委。
  • 泰國陸軍司令,他們的權力到底有多大?難怪國防部長都不被放在眼裡
    基本上大多數的國家在這其中擁有的表現都不是特別相同,畢竟每個國家的制度不同,會根據本國的國情來制定一些有關軍隊管理的規定在泰國就有這屬於該國特殊的軍隊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陸軍司令有著很大的權力,甚至連國防部長都不被放在眼裡。
  • 泰國抗議者無視拋出的橄欖枝,要求總理辭職,陸軍司令表明立場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泰國抗議者無視總理巴育拋出的橄欖枝,要求總理辭職,對此陸軍司令表明支持的立場。據泰媒報導,此前陸軍司令一直拒絕回答任何政治問題,而最近雖然他仍沒有發言,但是對於一位退役軍人請求他照顧總理巴育一事,他向那名軍人點頭示意了,也就是說陸軍司令就此事做出了表態。
  • 泰國陸軍司令建議解散國會下議院
    泰國總理回國,拒絕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安報綜合消息 泰國陸軍司令阿努蓬昨日要求政府下臺,解散國會提前大選,同時下令反政府的示威者離開機場和其它地區,停止示威。但政府與反對派均已拒絕。據悉,總理頌猜已回到國內。  反政府示威者繼續佔據曼谷國際機場,以阻撓出席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頌猜返國。
  •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元帥,四人中中國這位名列第一,可謂是實至名歸
    在歷史悠久的歲月裡,我們今天的和平是用無數次的戰爭換來的,所謂亂世出英雄,戰爭也同時塑造了很多英雄的存在,在世界上有很多英雄一戰成名,名流千古,流芳百世。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上最有名的四大元帥,那麼,究竟是哪四位上榜了呢?
  • 泰國陸軍司令公開場合穿西裝 或標誌角色轉變(圖)
    原標題:泰國陸軍司令公開場合穿西裝 或標誌角色轉變(圖) 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換上西裝出現在公眾視野。在該份名單中,陸軍總司令巴育將出任臨時政府總理,但同時仍擔任國家維持穩定委員會主席。   泰國立法議會議長素拉猜此前曾表示,立法議會將於8月21至22日對推選臨時總理進行表決。據報導,這將是5月22日軍方政變以來,首個成立的泰國政府新內閣。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解放軍陸軍司令員李作成簡歷資料 對越作戰英雄
    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本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29歲的李作成入選為主席團成員。1994年6月,李作成奉命率部抗洪搶險,所在師被中央軍委記集體二等功。1995年初,李作成被評為全國「百佳公僕」。1998年8月,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已經任第41集團軍軍長的李作成衝在救災前線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媒體鏡頭中。
  • 暹羅拾珠|泰國陸軍喊出「決不終結」口號,局勢一觸即發?
    陸軍這一表態為本就不可開交的局勢添上了一把乾柴,無異於火上澆油。一篇臉書文章引軒然大波,陸軍司令曖昧回應8月29日,泰國陸軍Facebook主頁「SMART Soldier Strong ARMY」刊登了一篇文章,記述前一日陸軍司令阿披叻赴巴蜀府華欣縣的泰國陸軍療養中心視察的情形,並上傳多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