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之後是中芯國際,任正非:拋棄幻想,中國企業的道路已經明朗!

2020-12-24 騰訊網

華為之後是中芯國際,任正非:拋棄幻想,中國企業的道路已經明朗!

實體清單不是華為開的頭,但卻是華為讓各位國人知道了美國這一紙清單的厲害,美國商務部大筆一揮,進入清單的企業立刻切斷與美國的交易聯繫,如果只是最終商品限制還好,更致命的是那些美國擁有的技術,不得對實體清單中的企業開放,這直接卡住了高端電子產品的生產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華為2020年的國際市場銷售份額被小米趕上,兩者差距微乎其微,雖然也有小米自己給力的因素,不得不提這其中美國的限制也幫了小米很大的忙,而且華為的市場份額計算是加上了榮耀的,去掉榮耀,華為大概已經被小米和蘋果超過了,與OPPO等廠商齊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華為之後是中芯國際,任正非:拋棄幻想,中國企業的道路已經明朗。2020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對發出的消息中,以中芯國際和大疆為首的多家中國企業都上了他們的實體清單。中芯國際與大疆將失去美國市場,據統計,大疆在美國的銷售收入佔比達到他們公司的40%,這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據悉,實體清單的更新不僅驚動了許多中國企業,也讓一些國際組織看不下去了,2020年9月中旬,國際半導體協會就向美國政府起草了一封公開信,表示不建議美國商務部繼續對中企限制,這會導致美國的技術優勢受到利益損害,而且會使國際市場對與美交易的信心下跌,這封信沒有受到回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這下好了,一些與美國合作很深的企業都開始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美國對中國限制加劇的今天,人人都開始意識到必須有自己的生產銷售閉環,美國人實在太不靠譜。任正非也在採訪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對於廣大中企,某種程度上這是好事,雖然自主研發需要金錢,但這是完成技術轉型的陣痛,是我們必須經歷的,當初我們少了這一步,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就能看出很多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還有網友調侃中芯國際,這下不必糾結了,安心給華為供貨吧,美國的嘴臉大家都看清了,中國企業不必再對他們抱有期望。自主研發代表掌握生產鏈主動權,技術不在自己手上,就永遠要承擔生產鏈斷裂的風險,曾經我們認為直接拿別人有的是省錢的方法,現在看來,這是我們不得不支付的代價,只是時間早晚罷了。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留言。

相關焦點

  • 比較了一下中芯國際和華為,發現一些驚人的相似和差異
    當今的中國企業界,除了那幾家網際網路企業,最受關注的明星企業要算中芯國際和華為了。 中芯國際和華為,都肩負著民族科技振興的重任。中芯國際擁有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技術,在他國對我國集成電路相關產業封鎖、打壓之際,被大眾寄予厚望;華為是我國通信及信息產業的領軍企業,是最有希望引領中國科技進入世界前列的企業。 中芯國際和華為,都遭受到境外大國史無前例的打壓,都被列入「實體清單」,對華為打壓甚至更殘酷!
  • 晶片戰爭: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但這場仗不得不打
    從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手機、電腦,到AI、智能穿戴設備這些未來的科技賽道,中國都在戴著鐐銬賽跑。 鐐銬的名字,叫做晶片。 華為因晶片被捏住了咽喉,被看作華為救星的中芯國際,A股上市以來榮光在短短一周內消散,然後,人們發現,只憑一個中芯國際,救不了華為,也救不了中國的晶片產業。
  • 任正非提前計劃,華為已經預留了密鑰晶片,網友:這個下川會慌的
    任正非提前計劃!華為已經預留了密鑰晶片,網友:這個下川會慌的我們都熟悉華為,畢竟,這是我們的驕傲,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沒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多次迫使美國發布「臨時許可證」,可以說美國與華為是分不開的,而不是華為與美國是分不開的。對於華為,你知道嗎?任正非提前計劃!
  • 讀《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探究任正非的企業管理哲學與華為...
    華為之所以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標杆,不僅僅因為它用20 多年時間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不僅僅因為它在技術上從模仿到跟進又到領先,而是因為華為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的背後則是總裁任正非穿透企業紛繁複雜表象的深邃的思想力。從產品到技術再到文化,華為做得有條不紊。任正非對企業目標的界定,對企業管理的創新,對智力價值的承認,都開創了中國民營企業之先河。
  • 「端、管、雲、芯」四個字,流露出任正非的底氣
    中國如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M國的眼中釘,M國也長期把中國作為發展的最大威脅之一。 特不靠譜雖然已經禁止M國的企業和華為公司合作,但是相信在不久之後,華為公司就會在國內找到代理商,華為公司如今在5g技術上已經擁有世界前沿的技術,並不需要依靠M國的企業。
  •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所以,張汝京始終認為,分析師們只看到中芯國際業績差,卻不了解其他同行起步比中芯國際早了近20年,所有的折舊都已經結束了,利潤自然好看。就這個意義而言,中芯國際是以自身連年的巨額虧損,去拉動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升級。
  • 中芯國際有遠見!趕在美國之前,做出了戰略調整!
    近期中國半導體產業圈傳出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主導技術為先的梁孟松要離開中芯國際,而擅長管理的蔣尚義則出任中芯國際的副董事長。為此很多網友表示,梁孟松在中芯國際做出的戰績是「有目共睹」的,中芯國際在這個時候選擇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守,我們且不說此舉是否明智,但我們不妨看一下26年前聯想公司的例子!
  • 職場大佬傳奇2:雄關漫道真如鐵,華為王者任正非的創業傳奇
    可真正的強者敢於面對慘澹的人生,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敢於在危難的縫隙中發現希望的種子,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就是一位真正的人生強者。他,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的老闆,他是在技術上引領全世界5G風潮的先行者,他更是以一己之力敢於抗衡全世界最強國家的當之無愧的強人。他,就是任正非。
  • 任正非做出妥協!華為宣布這一無奈決定,美國人的目的達到了?
    說到華為,現在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最近幾年來,華為在手機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手機出貨量方面,甚至已經超越了蘋果公司,成為全球第二的手機商。其實,華為的主營業務是做通信設備。目前,華為的5G技術在全球遙遙領先,光5G專利,就已經超過了3000件,讓其他公司望塵莫及。
  • 在回顧了華為創業的困難之後,任正非如何克服困難?
    這位中年叔叔是任正非,那些加班的夜以繼日是忠誠的老員工,他們在華為成立時就追隨他。事實上43歲的下海和任正非和他的華為已經創業五年了,現在正面臨絕望的境地,他們已經六個月沒發工資了,這家公司不得不向世界各地借款以維持現狀,他們之所以處於這樣的境地,是因為任正非做出了一個非常頑固的決定,那就是開發一臺替代機器。
  • 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保護中芯國際和華為的市場和利潤是破局關鍵
    美國打壓華為和中興之後,顯然還不想放棄對我國晶片領域的打壓,最近又傳出消息想要對中芯國際進行制裁。中芯國際作為全球第五的晶片製造廠,也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製造企業,在國內晶片領域的重要不言而喻。
  • 歐美國家始料未及,華為居然一招化解制裁,任正非的判斷果然沒錯
    華為將會「消失」?絕不可能!目前華為的核心業務仍然是出售5G設備,雖然現在的晶片產業鏈遭到了嚴重打壓,但是也沒有像外媒說的那般不堪。由於受到歐美某國的制裁,導致華為在短期內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最讓人始料未及的是,華為並不是美企,而是正兒八經的中國企業。
  • 中芯國際上了美國防部黑名單,這意味著什麼
    受此影響,中芯國際自 9 點 33 分起在港交所停牌。下午復牌後一度跌超 4%。最終中芯國際港股收跌 4.73%、A 股收跌 3.31%。「軍工企業黑名單 」 由美國國防部在 1999 年頒布,選入它們認為受中國軍隊控制或擁有的企業。但此前美國三任總統均未列名單,直到今年 6 月才有了第一批中國公司,包括華為、海康威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
  • 4000億巨頭上演「甄嬛傳」,晶片功臣憤而辭職,還是任正非有遠見
    眾所周知,完整的晶片產業分為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測三大塊,其中晶片設計和晶片封測部分,我們的實力並不弱,例如華為已經掌握了世界最領先的5nm晶片設計能力,但是晶片製造方面,中國大陸確實落後較多目前中國大陸的晶片代工企業中,實力最強的就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
  • 「挖煤」「煉鋼」「種地」……任正非要怎樣帶華為走出絕境?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當一個國家,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那個,以一國之力想要「弄死」一家公司,還是一家中國公司,這件事的結局似乎並無懸念。但是,任正非和華為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這個2020年,是華為「極限生存」的一年,其所面臨的局面和困難,是任何一家中國企業,甚至全世界任何一家商業公司,都未曾面對過的。
  • 華為突然宣布,川普計劃落空?中國芯贏了!
    中微公司蝕刻機研發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頂尖水平,日前,中微公司與臺積電籤約合同,將對其出售5nm蝕刻機!這也是中國半導體設備首次得到臺積電認可,並成功走入國際頂級大廠。前面提了一下,中芯國際的EUV光刻機,在荷蘭ASML公司未正式交付該光刻機之前,中芯國際的7nm晶片是造不出來的。中芯國際已經有了7nm晶片製造工藝技術,現在中國已經不用怕沒有晶片用了。華為和中芯的合作,將麒麟710A帶入到了大家的眼中,相信不久之後中國晶片將會有突飛猛進的進展。
  • 中興事件打醒馬化騰任正非,華為事件又打醒了誰?高科技敲響警鐘
    2018年的中興事件打醒了馬化騰和任正非,那麼之後的華為事件,又讓哪家中國公司驚醒了呢?中興驚醒了兩位企業家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公司的打壓始於中興,雖然當時國人也十分憤怒,但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應對。最終中興服了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能恢復元氣。
  • 「芯觀點」美國國防部「軍工企業」黑名單,對中芯國際影響幾何?
    集微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公告,將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列入「中國軍方企業」名單,加上6月12日、8月28日先後公布的兩批企業,在美國國防部「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達到35家。
  • 任正非:華為危亡關頭,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
    同時,以責任結果為導向,「火線選人、戰壕中提拔」,在戰鬥中激勵一大批新領袖產生,讓英雄倍出,天才成批來;建立「軍團」作戰方式,強調集體奮鬥,集體立功,集體受獎。堅決走「精英+精兵+職員」隊伍的建設道路,形成「彈頭+戰區支援+戰略資源」的作戰隊列。
  • 任正非:2000-2008幾近崩潰,曾想做拖拉機或將華為賣給摩託羅拉
    1987年,任正非創辦華為的時候已經44歲了,創業壓力很大,生存條件也很差。華為在初期發展之後走向快車道,發展的越快矛盾越多,湧現各種問題,任正非感覺自己力不從心,精神幾近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