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碧綠的季節, 我們在先賢善卷隱居的枉水之濱,在浪漫屈子吟詠的沅江大地,以一個普通人的眼光,走進魅力草坪——鑲嵌在洞庭之濱一顆璀璨的明珠。
看一看我們生活中的家園發生著的深刻變化,也親身感受嬗變中的中國社會普通鄉村振興的圖景。
一幅魅力生態壯闊無垠的畫卷
走進草坪,如一幅攜著詩意的畫卷徐徐展開。
在這幅畫卷中,碧綠的稻田、碧綠的果園、碧綠的茶園;
清亮的河流是靈動的線條,深青色的水面是大的色塊;
四通八達的淺灰色的鄉村水泥路、黝黑髮亮的瀝青村道筆直像一支巨筆延伸到田野的遠處,盡情書寫著田園詩篇。
一棟棟花卉滿院的農舍,紅頂白牆小洋樓組成的民居村落,點綴在大塊的碧綠裡,顯得格外生動。
一陣陣春風撲面而來,處處氤氳著田園的清香,喜笑顏開的村民人人透露著豐收的嚮往......
一個個世外桃源般乾淨、美麗、恬靜、富足的村落,昭示著鄉村振興激發出來的活力,一種無比動人的前景、讓人無比憧憬——這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模樣。
走進三角堆村,頓覺春風拂面,心曠神怡。
沒想到,這個美麗的村子2017年前還是一個貧困村。
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春風,催生了它的滄桑巨變。
三角堆村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人居環境大整治,讓村裡的面貌脫胎換骨。
寬闊的村道乾淨寬敞整潔,無論是乾淨整潔的街道還是別致優雅的小院,都讓人眼前一亮,與其說這裡是農村,倒不如說是旅遊風景區。
道旁的幸福庭院鮮花盛開,別墅式的院落也一展「生態宜居」的農村現代化的壯闊圖景。
花園式的社區農家,乾淨整潔的庭園裡,菜園中蔬菜壯實青翠,半圈半放的雞鴨悠然自處。
社區還有自己的休閒場所娛樂小花園,假山池沼,流水小橋,廊道亭廓,如同微縮的江南園林。
放羊坪村獲國家森林鄉村、全省基層黨建示範點、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休閒廣場華燈綻放,村民喜氣洋洋……
鄉村大百姓大舞臺張燈結彩,時常花鼓陣陣,絲弦聲聲;
村部文化牆裝飾精美,詩意盎然,存史流芳,凸顯村社文明的鄉愁。
一座座鄉間別墅群落——「杜鵑湖幸福屋場」出現在我眼前。
幸福屋場經過美麗鄉村建設,道路改造、引水、改廁、空心房整治、垃圾清運等工作持續推進,人居環境大為改觀。
現在幸福屋場家家窗明几淨,花樹錯落,屋裡屋前屋後屋外環境實在令人豔羨不已。
杜鵑湖,是一個水面寬大的人工湖,它是草坪人民戰天鬥地的結晶。
如今湖的對岸正在修建的是環杜鵑湖鄉村旅遊的設施,包括直升機起降平臺。
不久的將來,這裡會成為鄉村旅遊的重要目的地。
一處產業強勁後勢的魅力前景
一直以來,草坪就是商貿繁榮的集散中心。
枉水河便利的水運,為草坪的早期繁榮提供了條件。
草坪鎮放羊坪村曾經的「老街」,北接湖鄉的穀米、絲綢、茶葉,南承安化桃江的木柴、木炭、藥材,是古老集鎮興盛的歷史見證。
產業興旺是核心。
火龍果、優質稻、黃花菜、油茶四大產業興起,讓村集體和村民擺脫了貧困。
草坪鎮黨委書記楊國軍一邊走一邊介紹草坪的產業強勁的後勢:
三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三角堆村產業扶貧開發的經營主體,公司包括杜鵑湖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優質水稻合作社、油茶合作社。
草坪鎮三角堆村杜鵑湖火龍果種植基地佔地約30畝,是以「合作社+農戶」形式建立的扶貧產業。
2017年4月啟動建設,2018年7月掛果,預計2020年進入豐產期,豐產期每年每畝可創收萬元,將為入股貧困戶每戶增收3000元至5000元,每年提供務工崗位約500個。
三角堆村優質稻基地位於杜鵑湖下遊,由村集體流轉水田400畝,採用省農科院提供的優質水稻常德香米工程系列「玉珍香」品牌稻穀播種,整個生長周期採取統一播種、統一管理、定製式銷售等一條龍服務。每年產生集體經濟純收入約30萬元。
黃花菜種植與加工基地。2018年11月開始整形壟土,並於同年底將幼苗栽種到位。2019年6月開始採摘,5年後達到豐產期,豐產期每年淨收入可達20萬元左右。
角堆村優質油茶基地的合作社吸納59名農戶入社,入社山林面積達500畝。六年後每畝產量可達80-120斤茶油,預計入戶農戶每年增收10000至15000元。
六家窩水蜜桃種植基地種植面積130畝。2020年3月初進行開荒、整形、壟土,同年三月底將樹苗栽種到位。預計2024年6月開始採摘,2025年6月達到豐產期,豐產期每年每畝收入可達2萬元左右。
稻蝦養殖基地建立於2019年3月。合計面積50畝,主要特色為:龍蝦和水稻交錯共生。頭茬龍蝦出售後種植水稻,待水稻收割後再補種蝦。龍蝦畝產150公斤,水稻畝產800斤。達到了增產增收,綠色無公害的目標。
鄉情合作社的黃牛基地。2019年鄉情種養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共養殖50頭黃牛,不到年底便被搶購一空,淨產值50萬元。2020年預計增養至100頭,聘請6名貧困戶務工。
一個文明幸福魅力四射的鄉村
生活富裕是根本。
豐衣足食的草坪人民,在閒暇之餘喜歡載歌載舞。讓鄉村文化興盛起來,讓村民精氣神抖擻起來。
一直以來,草坪鎮都致力於民間藝術、歌舞表演、詩詞文化等藝術形式的創作、研究與傳承,逐步發展了花鼓燈、彩龍船、車兒燈、木偶戲等民間文藝並流傳至今。
逐漸演變成為現在民間歌舞表演為主的特色民間文藝。
草坪鎮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
在草坪鎮,無論是道路旁的圍牆、普通民居或是百姓大舞臺隨處可見的牆體彩繪將落裝點得更加美麗,有寫意的水墨江南,有色彩鮮明的美麗鄉村……
鼎城草坪鎮村村建起了百姓大舞臺,村村辦起了農民春晚。
每村都有三五支農民演藝隊伍,全鎮共有37支專業歌舞隊,從業人員達900多人,每年演出收入達到2000萬元。
國豔山莊詩牆是另一道風景。
山莊實際上是私家宅院,但其家族不惜重金,打造了一座詩牆,滿牆詩畫,反映出社區深厚的文化基因。
耕讀人家有大量藏書,她的前面有一面詩牆,牆上有幾十首由玻璃鑲嵌的詩歌,大多是農民詩人創作。
耕讀文化廣場與耕讀幸福屋場,有一股濃厚的鄉村文化氛圍。
這是一座開放的鄉村小花園,除了有村民自娛自樂的場地設施之外,旁邊的耕讀人家是幸福屋場的獨特風景。
幸福屋場最近還建起農耕博物館,收集展示農耕生活的各種用具,用以喚起記憶中的鄉愁。
穿行在草坪鎮,我們時時被各種勃然興起的新文化、新時尚,被隨處可見的村民小廣場上的歡樂,被農民臉上洋溢著的質樸幸福的笑容所感染、所感動、所鼓舞。
草坪正在靚起來、富起來、文明起來、歡樂起來!
草坪這裡的青山是詩,綠水皆畫;這裡人文薈萃,鍾靈毓秀,在這片有靈魂的沃土上,正孕育著中國鄉村的新生。
在「兩個一百年」的國家願景走近之時,鄉村振興也成為國家緊迫而重要的戰略。
可以預見的是,在民族復興的宏偉徵途中,鄉村必定也是中國現代化的絢爛風景。
這就是未來的中國的農村。
我有一個願望——回到生我的鄉村修建一座小院子去養老,過著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2020年6月9日拍攝於草坪鎮/龔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