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海底古城堡探秘 日本水下天然城市鬼斧神工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據美國《新科學家》網站報導,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著許多發達的文明和城市。然而,由於幾千年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這些城市如今有的已經根本找不到任何蹤跡,有的則早已沉沒於茫茫大海之中。它們成為了一個個歷史謎團,引起了眾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探索與研究。

  今年,最著名的古城遺址考古事件是「亞特蘭蒂斯古城遺址現身谷歌地球」,但最終該說法被證明並不具真實性。雖然考古學家仍然未能真正找到亞特蘭蒂斯古城遺址,但是人們還是對諸如此此類沉沒的古城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近日,《新科學家》網站盤點了全球最著名的沉沒於海底的七大古城以及部分古城在2009年的最新考古發現。

  1. 「泥沙之城」--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

  古埃及女神伊希斯的塑像

  在埃及北海岸尼羅河入海口,那裡曾經存在兩大聞名於世的古城,它們以繁華富有和規模宏大而著稱。它們分別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如今,它們都已被淹沒於海水之中。

  公元前大約500年左右,赫拉克利翁和東坎諾帕斯曾經是埃及繁華的貿易中心,是希臘船舶沿著尼羅河進入埃及的重要咽喉要道。此外,它們還是重要的宗教中心,那裡的神殿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信徒前來朝聖。然而,一直到最近,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都來自於一些古代文字的記載。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紀時所著的一本書中描述,這兩座城市似乎是愛琴海上的兩個島嶼。

  根據這些線索,法國考古學家弗蘭克-高迪奧開始在尼羅河三角洲以西數公裡外的阿布齊爾海灣進行搜尋。然而,直到2000年前他在阿布齊爾海灣仍是一無所獲。2000年,高迪奧宣稱他在7米深的海水中發現了兩處遺址,包括殘牆、倒塌的廟宇、欄杆和雕塑等。第一處遺址大概位於距離現在海岸線1.6公裡處。在隨後的挖掘中,高迪奧的考古團隊還發現了公元前600年的錢幣、護身符和珠寶首飾等。考古學家從一塊石板上的文字中了解到,這座城市名稱為赫拉克利翁。石板上刻著當時的稅務法令,最後籤署者為奈科坦尼布一世。奈科坦尼布一世曾經是公元前380年到362年間的埃及統治者。考古團隊還確認了兩座廟宇,廟宇裡分別供奉著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赫拉克利斯和埃及主神阿門。就在赫拉克勒斯神廟北方,潛水者還發現了許多青銅器。考古學家認為,這些青銅器可能主要用於祭祀。第二處遺址發現於數公裡之外,考古學家認定它為東坎諾帕斯古城遺址。

  兩座古城由運河和灌溉渠以及現已經不存在的一條尼羅河支流相連。兩座城市均建在河岸邊的泥沙地上,沒有任何固定的支撐和樁基。每當尼羅河洪水泛濫之時,地基就會不斷下沉,洪水也漸漸把古城淹沒於水下。

  2. 「海盜之都」--牙買加皇家港口

  沙床上的建築

  在17世紀,牙買加皇家港口是加勒比海地區重要城市之一,它也因為海盜和淫亂而臭名昭著。皇家港口曾經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邪惡的城市」。如今,這個邪惡城市已經被大海所吞沒。

  皇家港口大概位於牙買加金斯敦海灣的入口處,當地人口最高時達到1萬人。當地財富主要來自於海盜業。海盜船和武裝民船常常在大海上劫持從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返回歐洲的船隻。該城市的消失並不是因為道德上的墮落,而是因為它建立在一片沙洲之上,而且高出當時的海平面不足1米。1692年,一場巨大的地震將該市震成一片廢墟。城市的三分之二沉入海灣,地震造成大約2000人死亡。據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考古學家唐尼-漢米爾頓介紹,「當初建造在牢固地基上的建築物如今仍然完好無損地坐落於海水中。」

  數百年來,考古愛好者對這座水下城市一直充滿了好奇,希望能夠從中找到當初海盜們的傳奇故事。也許最具戲劇性的發現來自於20世紀60年代的一次探險,當時考古學家發現了一隻懷表。懷表指針精確地定格在上午11時43分,這個時間正是那次大地震發生的瞬間。

  3. 「農業生產革命遺址」--以色列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

  水下怪石圈

  在以色列海法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中,距離岸邊大約一公裡的位置,那裡沉沒著一個古老的村莊。這座古老的村莊如今在水下保持完好,大量的象鼻蟲躲在村莊的糧倉中,人類的骨架平靜地躺在各自的墳墓裡,一個神秘的怪石圈仍然站立在那兒,就像當初剛剛被豎立時一樣。

  這個水下村莊就是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大約存在於公元前7000年前,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古老的沉沒定居點。那裡沒有規劃完整的街道,因此考古學家將其定位為村莊,而不是城鎮。不過在這個古村落中,人們居住的是大型石頭房屋,房屋中有鋪砌的地板,家中有庭院、有壁爐,還有存儲設施。

  這個水下村落被淹沒了長達9000年時間,直到1984年以色列海洋考古學家埃胡德-加利利首次發現它。從1984年起,加利利每年冬天都會潛入水下對這個村落進行考察。通過該村落,人們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加利利解釋說,「從該村落遺址看,當時的人們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革命。」

  從動物的遺骨看,亞特利特雅姆村民不僅僅會捕獵野生動物,同時還會畜養綿羊、山羊、豬、狗和牛等家畜。在農業方面,他們還會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亞麻等。在漁業方面,他們已經學會了使用魚鉤,而且從魚骨分析可以看出,他們還會存儲魚類並進行交易。他們不僅僅會使用魚鉤釣魚,還會潛入水中捕撈。因此,考古學家在對一些墳墓中男性骨骼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些男性村民都由於長期在冰冷的水中潛水而使耳部受損。

  在村落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那個由7塊600多公斤重的巨石組成的圓圈。加利利認為,「這個石圈和英國的巨石陣有些相似,但規模較小。」在圓圈中間,有一個淡水噴泉。在附近一些石板上有一個個水杯狀的標記。考古學家們認為,這個怪石圈可能是用於求水儀式。

  加利利認為,最後一個冰川期結束後,海平面仍在繼續升高。亞特利特雅姆村落最終被海水所侵蝕並淹沒,村民被迫放棄他們的家園。

  4. 「天然之城」--日本與那國島

  這是沉沒的古城還是大自然的造化?

  與那國島本來是日本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海島,距離臺灣很近。但是,隨著1985年探險家新嵩喜八郎在海島附近的水下發現了巨型石材建築結構,與那國島才開始揚名海外。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座古城廢墟。在大約25米深的水下,竟然有許多壯觀的階梯和屋頂一樣的建築結構。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在此之前對這些建築結構的存在並不知情。這些建築結構表面光滑,在拐角處呈直角彎曲,看起來好象是人為雕琢的。日本琉球大學地質學家木村政昭經過一番考察和探險後宣稱,他在海底還發現了一個巨型金字塔、一些城堡、紀念碑和大型運動場等建築,所有這些都有道路相連。此外,他還發現了牆壁、水槽、採石場、石頭工具和一個刻有古文字的石板。木村政昭認為,這些都是古代文明存在的證據。

  儘管木村政昭的說法很受普通大眾歡迎,但是大多數專家對此仍持懷疑態度。專家們爭論的焦點就是這些水下建築結構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工建造的。美國波士頓大學地理學家羅伯特-舒霍奇也曾潛入該海域水下進行過多次考察,他認為這些結構都是天然形成的。它們都是由天然巖床構成,而不是由一個個石塊建成。羅伯特指出,這些巖石都是沉積巖,具有水平沉積層,從侵蝕處可以看出水平平行線。由於地質運動,不同巖層會出現垂直裂縫。經過強大水流的衝刷和侵蝕,這些裂縫不斷擴大,部分碎塊被衝走,就形成了一個個巨大階梯。

  然而,木村政昭認為這些建築結構大約建造於6000年前,當時這個古老的城市還處於海平面之上。最近,木村政昭又宣稱這些建築結構可能建造於3000到2000年前,因為當時的海平面已接近20世紀的水平。後來,由於地質運動,導致這片土地沉沒於海水之下。

  對於木村政昭的猜測,其他考古學家進行了反駁。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考古專家理察-皮爾森認為,與那國島出土的文物表明那裡的人類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到2500年。當時,那裡的人類群體非常小,不可能擁有如此非凡的能力建造這些巨大的石材結構。而且臺灣距離與那國島很近,雖然臺灣人民那時已經開始用石頭建造房屋,但在臺灣也沒有發現任何與與那國島相似的證據。

  不管專家們如何辯論,但這些巨大的神奇結構確實存在。在今天,即使不用專業的潛水設備,人們都可以很容易看到這些鬼斧神工般的巖層。無論是天然之城也好,還是沉沒的遠古文明也好,這片水下奇蹟留下的眾多謎團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遊客和考古愛好者的獵奇。

  5. 「傳奇之城」--亞特蘭蒂斯古城

  17世紀一份雕刻藝術品上的亞特蘭蒂斯古城位置圖

  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一切說法,都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360年,柏拉圖在一本著作中活靈活現地描述了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詳細情況。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島國,大約存在於9000年前,面積比利比亞和小亞細亞合在一起還要大,與赫拉克利斯之柱遙遙相對。此外,亞特蘭蒂斯還是一個海上強國,人口眾多,文明高度發達。但是,後來該國慢慢得貪婪和腐敗。它的軍隊曾徵服過埃及和北非,後來卻在雅典城下慘敗於古希臘人之手。接著島上發生空前的自然災難,整個島國在一天一夜之間沉沒於大海之中。

  對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沉沒地,至今未能找到。因此,它也引起了諸多神話猜測和相關考古研究,不過這些猜測和研究大多都依據柏拉圖的著作。德國物理學家雷納-庫內認為,亞特蘭蒂斯古城應該位於西班牙南部海岸的某個地區,後來在公元前800到500年間被一場洪水衝毀。通過衛星圖片可以看到,在西班牙南部海岸的沼澤地裡,有兩個矩形結構的痕跡。庫內認為,這是亞特蘭蒂斯古城中的一些廟宇遺蹟。瑞典地理學者埃爾林森認為,只有愛爾蘭才符合柏拉圖的描述。

  2009年2月,有媒體報導稱,網民利用谷歌地球服務,已經找到了「失落之城亞特蘭蒂斯」的實際位置,即位於距非洲海岸960公裡的大西洋海底中。不過,谷歌公司發言人隨後出面闢謠。谷歌發言人表示,這種說法不具任何真實性,網民在谷歌地球上看到的疑似海底城市遺址網格線,只不過是海床數據採集船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划過的聲納線而已。至此,關於「亞特蘭蒂斯現身谷歌地球」的謠言不攻自破。但是,這也讓人們對這一傳奇之城產生了更多的好奇與聯想。

  6. 「荷馬時代港口」--希臘帕夫洛彼特裡

  帕夫洛彼特裡古城牆

  當年,特洛伊戰爭中或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史詩中的勇士們登船遠徵的時候,他們或許就是從帕夫洛彼特裡港口出發。希臘帕夫洛彼特裡市應該是已知最早沉沒的城市。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海洋地質學家尼古拉斯-弗萊明於1967年潛入該海域發現了這片古城遺址。弗萊明認為,「帕夫洛彼特裡最適合作為中轉站。」

  帕夫洛彼特裡曾經是銅器時代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如今已沉沒於希臘最南端的一個海灣裡,遺址位於水面4米以下。1968年,弗萊明在學生和捲尺的幫助下,對帕夫洛彼特裡遺址進行了測量和研究。他發現遺址上到處散落著公元前1600年到1100年的古希臘邁錫尼文明時期的破碎陶器。然而,他並沒有在遺址上發現碼頭或是港口的任何痕跡。

  此後的30多年,人們對於帕夫洛彼特裡並沒有更多的認識。直到2009年夏天,英國諾丁漢大學考古學家喬恩-享德森與希臘考古學家伊利亞斯-斯朋德利斯利用雷射定位技術和聲納掃描技術對該遺址進行了細緻的探測。他們發現,帕夫洛彼特裡遺址比1968年弗萊明所發現的規模要大得多。此外,他們還發現了兩塊巨型石刻墓碑,一個大型會堂和一些至少是公元前2800年的陶器。享德森認為,「所有這些都證明,帕夫洛彼特裡市比以前想像得更重要。它或許是古希臘拉哥尼亞王國的主要城市之一,可能有許多王室成員居住於此。」考古學家還認為,它可能還與荷馬史詩中許多歷險故事存在著重要聯繫。弗萊明說,「這裡極有可能是特洛伊戰爭中勇士們遠徵出發的港口,至少它應該是荷馬時代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

  此外,弗萊明還對該地區的海岸線進行了仔細的研究,試圖找出帕夫洛彼特裡市沉沒於海底的原因。他認為,最可能的解釋就是地質構造運動。該城市大約於公元前1100年被遺棄,但是這究竟是由一系列小地震所引起的還是因為一次災難性事件所引起的,至今未有定論。

  7. 「海底教堂」--英國丹維奇市

  水下教堂塔樓

  在中世紀,丹維奇曾經是東英吉利的首府,也是當時英格蘭十大城市之一。丹維奇也曾是一個繁華的漁港城市。然而,從建立一開始,丹維奇就命中注定必將被海水淹沒。丹維奇市建立在鬆軟的水成巖地基之上,這種地基很容易被當地巨大的海浪所侵蝕。1286年,丹維奇市遭受了第一次巨大的打擊。升高的潮水和巨大的海浪席捲了該市400多棟商店和住房。從此以後,丹維奇市開始慢慢地被海水所破壞而沉入海底。該市共有16座巨石造成的教堂,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消失,直到1919年最後一座教堂「萬聖」教堂沉沒。

  由於當地潛水條件非常危險,因此此後五十多年都無人問冿這座曾經繁華的都市。直到1971年,考古愛好者斯圖亞特-培根才終於找到「萬聖」教堂的塔樓。如今,城市的一些殘骸甚至都被海水衝刷得乾乾淨淨。不過,在當地海床上還留下了許多巨石造成的教堂。去年,培根和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地理學者大衛-塞爾利用聲納技術又在海床上找到了另外兩教堂,它們分別於15世紀和17世紀相繼沉沒於海底。

  2009年6月,當地潛水愛好者從「聖彼德」教堂上採集了部分石頭做成了教堂石雕。今年7月,英國威塞克斯考古中心又利用聲納技術在海底淤泥中找到了另一座教堂。塞爾計劃明年繼續利用聲納設備在附近海域中尋找更多的海底教堂。

  當初繁華的丹維奇市如此已向內陸退化為一個小村莊。對於那些沉沒於海底永不見天日的中世紀教堂來說,「萬聖」教堂的塔樓就是它們的海底墓碑。(彬彬)

相關焦點

  • 七大海底古城探密:日本水下天然城市鬼斧神工
    近日,《新科學家》網站盤點了全球最著名的沉沒於海底的七大古城以及部分古城在2009年的最新考古發現。  1. 「泥沙之城」--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兩座城市均建在河岸邊的泥沙地上,沒有任何固定的支撐和樁基。每當尼羅河洪水泛濫之時,地基就會不斷下沉,洪水也漸漸把古城淹沒於水下。  2. 「海盜之都」--牙買加皇家港口
  • 海底探秘|天然之城——與那國島的海底古城
    木村教授調查發現,那片海底有各種不同的石砌建築, 如城堡、 運動場、道路等,石牆上還雕刻著象形文字。 木村教授認為, 這些海底建築是古代文明的遺物,它們將為人們研究古代文明提供有力的幫助。幻想中的史前城市 /  人們根據傳說和海底發現的遺蹟,構想出了史前城邦的繁榮景象:它們規模宏大,鋪設著整齊的石板道路,建有運動場,挖掘了運河等,城市的牆壁上裝飾著奇珍異寶,人們過著奢華的生活……但是,這些城市神秘地沉入大海的原因還需要人們繼續探索和考證。
  • 失落的文明 世界七大水下古城
    失落的文明 世界七大水下古城在世界許多水域,存在著許多遠古城市。
  • 海底金字塔存在嗎?探秘全球幾大神秘的海底金字塔!
    日本琉球金字塔與那國島位於日本琉球群島南端,距我國臺灣東海岸不過百餘公裡。「MU文明」由美國學者James Churchward提出,他認為史前太平洋全部區域,包括日本主島、臺灣等,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在這塊土地上曾有過高度發達的「MU文明」,這個古文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淹沒於大海之中,如古瑪雅文明一般神秘消失,未被記載。這處位於太平洋西端的「疑似遺蹟」恰恰為此提供了證據:水下金字塔高約25米,最上方有類似城門、迴廊、瞭望塔的建築物。
  • 神奇的海底地形到底是人為製造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與那國島海底地形指的是日本衝繩縣八重山群島與那國島南部新川鼻衝海底發現的海底地形。這一區域擁有大量規則的巨石群,因此部分學者認為這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加工而成,並將其稱之為與那國海底遺蹟、與那國島海底遺蹟。
  • 【海洋探秘第9篇】神秘水下古城
    許多水下古城僅是近年來才被發現,或者這些遠古遺址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下實現的。這些神秘的水下古城仍保留著許多秘密,它們的發現讓科學家產生了濃厚興趣,對人類歷史文明形成了許多置疑和思考。這處水下神秘古城具有完整的建築結構以及許多人體殘骸。更有意義的是,這項研究發現將印度坎貝灣地區所有考古發現的歷史提前了5000年,使歷史學家能夠更好地理解該地區的歷史文化。據稱,這座水下古城被命名為「德瓦爾卡」(Dwarka),或者叫做「黃金城」,它曾被人們認為是印度克利須那神的水下城堡。 泰國科萬帕瑤湖底寺廟
  • 《夢想新大陸》預約開放 姆大陸冒險探秘七大古文明
    遊戲內架空古文明的世界觀,以虛幻引擎4打造的次世代品質畫面,革新升級的策略回合戰鬥等,在品鑑測試期間好評不斷,更多造夢者期待早日再臨姆大陸探秘古文明,開始新的冒險。品鑑測試開放部分古文明 場景畫面備受好評《夢想新大陸》有著架空古文明的世界觀,在美術品鑑測試期間,姆大陸七大古文明部分開放,帶給了造夢者眾多驚喜。
  • 發現海底的美 探索全球七大水下奇景
    【環球網綜合報導】想在水下享受豪華午餐嗎?想在夜晚欣賞海洋生物嗎?想參觀海底博物館嗎?想在水下看脫衣舞表演嗎?那就來世界7大水下建築看看吧!這些建築位於水下20至50英尺(約合6-15.2米)的位置。在那裡,你可以像在陸地上一樣生活。倘若海裡真的有人魚的話,他們也會愛上這裡的。
  • 和平精英:海底發現神秘的水下城堡?太神奇,究竟是怎麼回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一步三回頭,不回頭不走路的小龍,今日話題:和平精英海底發現神秘的水下城堡?太神奇,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小龍聽說某玩家在海底發現了神秘的城堡,水面什麼都看不到,該玩家再次潛下水,海底城堡再次出現,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小龍對此在遊戲中一探究竟,在海底中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神秘城堡呢。
  • 在海底建博物館、造城市,這些水下建築太震撼了!
    今天,水下建築已經不再罕見,很多高級酒店、別墅和餐館都在全球的各個角落點綴著海底世界。此外,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發展,大海也極有可能成為明天的城市發展的備選方案。本文搜集了幾個最具想像力的海底建築,以及未來水下城市中心的設計,一起來開開眼界吧~馬爾地夫ConradMuraka世界第一座海底別墅康萊德酒店及度假村(ConradHotels&Resort)打造的TheMuraka是世界上第一座海底別墅,是馬爾地夫倫格裡島康萊德酒店旗下最獨特的項目之一。
  • 潛水員探秘水下洞穴 水下洞穴的景色美翻天
    潛水員探秘水下洞穴 水下洞穴的景色美翻天時間:2017-07-08 09:53   來源:巴山財經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潛水員探秘水下洞穴 這一幕震撼了他們來源:巴山財經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6日報導,女人島是一個距離墨西哥坎昆極近的小島,近日一群潛水員來到了這裡的水下洞穴探秘,被洞穴內部的景色給深深震撼到了
  • 全網首個水下直播 抖音邀你和陳學冬一起探秘不可思議的海底世界
    來源標題:全網首個水下直播 抖音邀你和陳學冬一起探秘不可思議的海底世界 第50個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神秘「水下宮殿」在日本海底發現!專家:這是沉睡萬年的神秘古國
    有的人喜歡去古村落漫步在青石板路,有的人喜歡去海邊吹拂著溫柔的海風。對於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的我們來說。海底文明的形成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甚至專家也並不知道是由於地裂導致整個城市下城,被海洋所覆蓋,成了一片海洋廢墟,還是由於海嘯和洪水等自然災害所掩埋了這座城市。甚至有許多人說,海底也許是有生命存在的,因為地殼運動使這片陸地變為了大海,這裡或許曾經這裡有著非常高級的智慧和生命,只是我們還未發現。
  • 雲南撫仙湖水下探秘「奇特圖符」蒙於苔蘚及淤泥水下建築遺蹟帶來...
    蒙在混雜綠色苔蘚的淤泥中,古代石頭建築遺蹟在雲南澄江撫仙湖水下探秘的電視屏幕上顯形:通過水下拍攝,人們看到層層級級的臺階,時而閃現在畫面中的奇特符號,形狀類似「0」「1」「環行孔洞」「Y」,甚至「人臉」。  6月16日至22日,澄江撫仙湖水下第二次探秘活動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浩渺的撫仙湖水下建築遺蹟在顯形的同時,也帶來更多難解謎團。
  • 亞特蘭蒂斯 日本設計未來水下螺旋城市
    近日,日本清水建設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水下城市的設計圖,未來感十足。這是一個直徑為500米的浮動圓球建築,可以容納酒店、居住區和商業綜合體。這個巨大的浮動圓球建築可以做到絕對防水,在惡劣天氣時能退入水面以下。在浮動圓球下方,長約15公裡的螺旋建築將一直延伸到海底,海底深度為3到4公裡。
  • 5處神秘的海底水下古代城市遺蹟
    據說那裡有發達的港口,現代化的城市……卻在大約一萬二千年前因一場世界性的大地震和大洪水災難而沉入海底。由於沒有直接的考古證據,人們並不清楚大西洲的確切位置,甚至無法確認「大西洲」是否真的存在過。然而,雖然「大西洲」的真實性充滿了疑問,但是經歷過「大西洲」悲慘命運的古老文明卻有很多。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現的許多水下建築遺蹟。
  • 遺失在海底的先進文明——海底古城字謎
    世界的某些神秘海底或湖底隱藏著遠古人類城市,這些遠古建築遺址蘊藏著大量的人類歷史信息。許多水下古城湮沒於水下是由於救千年前地震、海嘯或者其他自然災難形成的。許多水下古城僅是近年來才被發現,或者這些遠古遺址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下實現的。
  • 探索水下城市,不只是科幻片裡的情節
    1692年,特大地震和海嘯吞沒了城市大多數地方,導致2000人喪命。現在水下還殘留著幾百艘船隻、街道、建築,以及一個最出名的物品——一塊1686年的懷表,指針依然停在災難發生時的11:43。8000年歷史的與那國島(日本衝繩縣)1985年,一位潛水旅遊運營商在日本海岸發現了這塊寬約
  • 國內唯一的水下長城,長50公裡距今500年歷史,淹沒至水下成絕景
    隨著潘家口水庫的建成,與燕山、灤河相依的喜峰口一帶部分長城潛入水中,從而形成水下長城的絕景。建於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地處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下設墩臺21座,敵樓160座,綿延約50公裡,是中國明代長城的兩個重要關隘。歷史上這裡曾是古長城的核心區域,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 日本海底竟也有座水下城市,據說已有1萬年的歷史!
    2007年,日本琉球大學地質學家木村政昭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認為在日本與那國島附近海底發現的石頭城遺蹟,是一座如傳說中沉入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島上一樣的古人類遺址。他可能是在2000年前一次大地震中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