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裡,致廣大,致萬峰,漁+好」,7月17日,中國·「萬峰漁」休閒垂釣「葉之初」杯首屆筏釣大賽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南盤江鎮萬峰湖潤龍灣歪染筏釣場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100位垂釣愛好者組成25個戰隊前來參賽,通過48小時不間斷的激烈角逐,在比賽中享受一山一水一境界的釣魚樂趣,此次賽事的舉辦,標誌著萬峰湖「漁+休閒垂釣」產業向規範化、常態化邁進,開啟了筏釣產業發展的新航程。
「以漁淨水、以漁為娛,用大賽事推動休閒漁業的發展,可以帶動萬峰湖流域地區經濟發展,提高萬峰湖的知名度,進而提高貴州黔西南在全國的知名度,為萬峰湖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提供保障。」黔西南州漁業協會會長徐廷煥說。 據了解,萬峰湖是國家重點水電工程一一天生橋高壩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淡水湖,湖內全島、半島、港灣、內湖交錯,美景天成,魚肥水美,釣者雲集,被譽為「筏釣者的樂園」,四季宜遊。為充分利用萬峰湖的漁水資源,帶動當地產業發展,黔西南州生態漁業發展領導小組按照政府搭臺、協會推進、企業唱戲的模式,打造萬峰生態漁品牌,打造「世界垂釣之都、康養之城」,在成功舉辦「以漁為媒、生態共享-2020渝黔合作·『漁+』行動」洽談會的基礎上,舉辦此次大賽,帶動形成以漁為主線、多產業跟進的可持續「漁+」綜合產業鏈,推動黔西南州綠色生態產業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
來自湖南常德的「鞠鞠筏釣戰隊」隊長鞠國平是此次參賽的選手之一,作為一名資深的釣魚愛好者,在4月27日的浙江千島湖垂釣大賽中,鞠國平就帶領他的戰隊奪得了雙冠軍。 「一年365天,我基本300天都在釣魚,一聽說要在萬峰湖舉辦筏釣大賽,我毫不猶豫就報名參賽了。」鞠國平告訴記者,萬峰湖對於垂釣愛好者的影響力太大了,身邊的朋友都說萬峰湖是釣魚的天堂。 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多年釣齡的「老釣手」,鞠國平訴說了他印象中的萬峰湖,「我2011年就來過這裡,以前網箱多,一個晚上我們就能釣到六七百斤魚,但是生態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現在當地政府進行了整治,生態環境變化很大,可謂是水也好,魚也好,筏釣體驗感也好。」
自2017年以來,黔西南州成立萬峰湖生態治理聯動共治專班,全面核查清理萬峰湖臺網、地籠網、網中網、非法攔庫灣、非法釣魚棚和水面漂浮物,嚴厲打擊水上違法犯罪行為,萬峰湖生態治理「清網」行動取得了實效。如今的萬峰湖,水清、岸綠、魚肥、景美,水環境和沿湖生態環境都得到有效改善。 據悉,為進一步保護漁業資源,黔西南州成立了打擊專班開展非法捕撈專項行動,加強水上常態化巡邏,依法嚴懲各類破壞水生態的違法犯罪活動,截至目前已查處24起非法捕撈刑事案件。 依託水清質優的獨特自然優勢,萬峰湖以漁為媒,以鄉鎮合作社為基礎,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按照帶動一片、輻射一片、幫扶一片的產業扶貧思路,推進「漁+生態漁業+休閒垂釣+康養旅遊+商貿平臺+餐飲文化+農特產品」的綜合產業鏈發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敲開了當地百姓致富門。 萬峰湖潤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就主動承接了萬峰湖扶貧產業發展的任務,下放捕撈指標到沿湖村寨,帶動沿湖兩岸10146戶群眾實現生態紅利分紅共計152萬元,讓養魚利益直達群眾,為廣大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強大的源動力。 「努力讓『綠水青山』轉化成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讓萬峰湖生態治理成效轉變成生態紅利,惠及沿湖兩岸群眾,是黔西南州做好生態治理的第二篇文章。」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生態漁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李淞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譚支樂
編輯 楊霞
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