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護城河駁岸現身 熱河路曾是條「河」

2021-01-10 騰訊網

去年年底,南京的文物部門在下關熱河路邊發現一座面積達到數百平方米的大型遺址。考古持續了四個月,於日前結束。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文廣新局最近就此次考古召開專家論證會,初步認為這處遺址是明城牆護城河的駁岸遺址,這說明了熱河路曾經是一條寬達60—80米的護城河。

挖出兩道牆竟是河邊駁岸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熱河路西側、大觀天地對面的這處工地。考古已經結束,現場還遺留八九個探方。直徑約1米的磚井、用青磚砌成的排水溝,分布在探方裡。工地上兩道南北走向、位置呈東西平行排列的「牆」,高度超過兩米。

兩道牆各有不同,西牆由大型條石堆砌而成,而東牆則是一層條石、一層青磚地疊加而成。記者注意到,這些青磚和南京明城牆城磚尺寸近似,只是上面沒有銘文。

陪同記者探訪的江蘇省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志剛介紹,這兩道「磚牆」應該是人工砌築的駁岸,條石、青磚相互疊加在一起,是為了使結構更為堅固。

東牆還帶有一條用細磚鋪設的臺階,長約兩米。趙志剛說,這裡可能是當年一處船隻停靠的接駁點,人們可以憑藉這道臺階在水面和陸地之間往返。

木樁燒黑原因是什麼

考古現場還出現了大量木樁,木樁可能有七八米深,露出地面只有二三十釐米。趙志剛說,這些木樁的出現,證明了這裡曾經有房屋,而且是臨河房屋。奇怪的是,這些木樁都有被焚燒過的痕跡,使人猜測這些房屋遭遇過火災。文物部門的專家沒有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同時也指出,燒木樁,也可能是一種防腐的手段。

專家介紹,在水泥尚未普及的民國時期,民用建築立木樁也經常這樣做。而這些房屋臨護城河修建,周圍環境溼度大,使用火燒脫水法防腐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熱河路前身是護城河

記者了解到,就這處工地的考古,南京市文廣新局已經召開過論證會。文物部門的一位專家透露,這處工地上發現的兩道牆,身份可以判定,的確是河流駁岸。西牆可能是明代修建的,使用了數百年,一直用到清代。後來,由於河道變窄,人們在河邊修了新的駁岸,這就是此次發掘中挖到的東牆。

根據這個線索,專家推斷,這個工地就在熱河路邊,說明當年的熱河路是一條河。再結合明城牆走勢分析,熱河路前身的那條河流,極有可能是明城牆外的護城河,其寬度可能達到60—80米。

一段關於熱河路的往事,隨著考古被廓清。很多史料和老地圖都清楚地表明,熱河路歷史上曾是一條寬闊的護城河,其南段叫做黃泥灘,遺址上發現的駁岸,是河的西岸。明代以後,這條護城河逐漸變窄。1930年,這條護城河完全被填平,成為道路,以民國時的省份「熱河」命名,即熱河路。

有望對原址保護展示

「真的很有趣,熱河路帶一個『河』字,但如今那附近卻沒有河,沒想到,其前身真的是一條河。」一位地名專家說,類似這種歷史上曾經有河,後來填平成為道路的例子,在南京還有多個,比如進香河路、紅土橋、鄭和南路,其前身分別是進香河、運瀆和惠民河。

文物部門專家介紹,這處護城河駁岸遺址,對展現南京明城牆歷史信息非常重要,「所謂城池,凡城必有池,城牆腳下的護城河必不可少。南京龍盤虎踞,明代築城時,以天然的山體、水體為屏障,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城池系統。」接下來,文物部門將制訂保護方案,未來有望原址保護,向市民展示其中重要的部分。

有專家認為是「龍江關」

雖然文物部門已經初步認定這座遺址是明代護城河駁岸,但趙志剛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這處遺址更像是明代的「龍江關」,那些木樁正是官府建築的遺蹟。所謂龍江關,是明洪武元年在龍江灣設置的徵稅機構,就坐落在河邊。明宣德時,又在上新河設立稅關。因龍江關在上新河關的下遊,才催生了「下關」的地名。

「在明代《鄭和航海圖》上,可以看到,龍江關緊挨著天妃宮、靜海寺,正與遺址所在位置吻合。」趙志剛認為,即使建築遺蹟不是龍江關官署建築本身,也可能是附屬建築。

龍江關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就是從龍江關出發的,那次遠航途中,鄭和在印度古裡病逝,再也沒有回到龍江關。

相關焦點

  • 熱河路,民國時期修築的「網紅路」,在明代是啥樣?
    2019-02-14 08:3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民謠音樂人李志的一首《熱河》,讓南京的熱河路被歌迷們廣為傳唱。這條民國時期修築的「網紅路」,在明代是什麼樣子?
  • 尋找熱河路的記憶
    2019年10月18日,尋找熱河路的記憶。熱河路那個年代的記憶,多少次在那條路上走過。目睹過這條路的熱鬧繁華,市井煙火。 南京 西的火車站,熱河路的一枝香,馬路邊的新華書店,街頭裡的四十四巷。。。留下了我的記憶。回憶著我的念想。先說說熱河路的情況。民國六年(1917年)5月填河築路,民國七年(1918年)3月竣工,初名「黃泥路」。
  • 南京塗鴉牆被清理 因李志的歌曲《熱河》走紅
    「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總有人在天亮時傷感。如果年輕時你沒有來過熱河路,那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歌曲《熱河》讓南京熱河路一面牆成為「網紅」,眾多遊客慕名前來表白、留言。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條「熱河」
    一氣呵成,回味無窮,生命的大和諧得以完成……歌裡唱的是南京原下關區(現鼓樓區)的熱河路。《熱河》詞曲:李志熱河路就像八十年代的金壇縣梧桐垃圾灰塵和各式各樣的雜貨店人們總是早早的離開拉上捲簾門在天黑前穿上毛衣點一根煙熱河路有一家開了好多年的理髮店不管剪什麼樣的髮型你只要付五塊錢老闆和她的妹妹坐在椅子上對著鏡子一言不發他們的老家在身後在岸邊在安徽全椒縣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總有人在天亮時傷感如果年輕時你沒來過熱河路那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紀念碑旁有一家破舊的電影院往北走五百米就是南京火車西站每天都有外地人在直線和曲線之間迷路氣喘噓噓眼淚模糊奔跑跌倒奔跑秋林龍蝦換了新的地方
  • 李志的一首歌讓熱河路這堵牆火了
    &nbsp&nbsp&nbsp&nbsp□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張彪\'&nbsp&nbsp&nbsp&nbsp「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總有人在天亮時傷感,如果年輕時你沒來過熱河路,那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
  • 跟著李志遊《熱河》,你會更懂南京!
    △熱河路《熱河》是李志《1701》專輯中的一首歌,從這首歌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李志對南京的熱愛,更能看出發展浪潮下南京的變遷。熱河路,紀念碑,火車西站……字句之間都透露出南京獨特的街景人情。點開這首歌,跟著「李志」來認識一下他眼中的南京吧~歌詞片段1熱河路就像八十年代的金壇縣梧桐垃圾灰塵和各式各樣的雜貨店人們總是早早的離開拉上捲簾門在天黑前穿上毛衣點一根煙熱河路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熱河路廣場北,是民國至解放時期下關地區最繁華的商業街。
  • 一首歌:南京熱河路這堵牆晉身「網紅」
    "沒有人在熱河路談戀愛這是南京獨立音樂人李志的一首歌《熱河》。讓人想不到的是,這首歌卻帶火了南京熱河路上一堵很不起眼的圍牆,成了無數文藝青年尤其是李志歌迷們的打卡地。   李志這首歌讓南京熱河路一堵原本不起眼的圍牆,成了"表白牆", 文筆清新的小短文,傾訴衷腸的愛慕之語,或俏皮可愛的塗鴉畫作,曾經都能在這堵牆上找到足跡。而今天上午,記者來到這處網紅牆發現,牆面已經被粉刷一新,只留下地面零星的塗鴉文字。
  • 《大英百科全書》沒說過「熱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
    又有人仔細翻閱了全套書,還是沒有找到「熱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自承德成為旅遊城市,旅遊者每年潮水般湧來。聽過「熱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介紹的人無以數計。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增加了旅遊的趣味,不會叫真兒。但也時有一些飽學之士,對這種說法表示質疑。上世紀90年代末,北京美術界一著名人士來承德觀光(避暑山莊博物館副館長馮春江曾說其姓名,但我忘記了)。
  • 護城河小桃園四期開建,將打造南京最大「賞桃勝地」!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編輯:蔣翠翠2018-07-17 19:37分享 摘要:近兩年,鼓樓區護城河的小桃園,越來越美了。按照規劃,將實現南京西北護城河6公裡岸線「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景觀效果。
  • 南京交管部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在熱河路廣場
    近日,南京交管部門開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集中整治行動。昨天上午,南京交警六大隊在鼓樓區熱河路廣場查處,短短半個小時,就有13輛機動車因沒有禮讓斑馬線被處罰。13輛車中,除了一輛計程車、一輛小型客車外,其餘均為私家車。
  • 南京南河堤頂路將打造成「彩色跑道」
    12條道路翻新改造整治、將高低不平的堤頂路打造成綠色慢行系統、沿街杆線下地、園區整體亮化……按照南京市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的要求和建鄴區「城市中心提速年」統籌安排,南京新城科技園管委會實施「南河風光帶片區環境提升綜合整治工程」,以期徹底改變南河片區面貌,全面提升區域環境。
  • 回得去的熱河路,回不去的老下關!
    南起中山北路渡江勝利紀念碑,北至龍江路和惠民路,這條街上的振南醫院、熱河路商場、老寶慶銀樓、九龍布店、鄭永和百貨商店、東方飯店見證了曾經老下關的車水馬龍,一派繁華。作為熱河路的標誌性建築,渡江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渡江戰役勝利而建,它串起了熱河路和熱河南路,總是出現在朋友間的那句「渡江紀念碑見」裡,是下關過去和現在的見證者。
  • 青島熱河路的故事
    侯修圃 /文說熱河路,不只是它承載著城市發展的重任和擔當,更多的是它傳承著文化的遺存和發展。其實,熱河路是一條南高北低,坡度很大的馬路,又是一條貫穿市南、市北、四方、李滄的交通要衝和主幹線。一個人要由遼寧路拉上熱河路大崖絕對是一道難題。應運而生的「拉崖兒」就成為當年中學生勤工儉學的專利。一般是中學生在業餘間,站在大連路和熱河路交界口等著,手裡拿著一條繩子,繩子一頭有一個鐵的掛鈎。等到有人拉著滿載貨物的地排車上崖。他們也著實可憐,弓腰彎背,大汗淋漓,還捨不得僱人幫忙。只見幾個學生跑上前去,吆喝:「大爺,拉著吧?」
  •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明熱河中心公園人工湖等河湖管理範圍劃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明熱河中心公園人工湖等河湖管理範圍劃定成果的通知2020-12-10 09 : 51 來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明熱河、赤石河汕尾市段位於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內河段和中心公園人工湖、人才公園湖泊、華僑城溼地管理範圍劃定標準、劃定成果圖印發給你們,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廣東省河道管理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開展和管理河道、湖泊範圍內相關活動。
  • 消失半個世紀的河道回來了 中張家巷河今日「重生」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枕河而居」是蘇州人絕美的水鄉記憶。3月23日,記者由蘇州市河道管理處獲悉,位於蘇州平江歷史街區內的中張家巷河西段恢復工程完工,這條「消失」了半個世紀之久的河道終於通水「重生」了。
  • 規劃三大歷史城區 南京老城未來要疏散40萬人口
    明城牆、護城河(湖)圍合的南京老城,是南京歷史文化的集中承載地,總面積約50平方公裡,其中城牆範圍內面積約41平方公裡,目前人口約140萬。   歷史文化保護,首先就是對老城裡的風貌重點進行整體保護。
  • 南京熱河路塗鴉牆被毀,798、鐵崗社區和芙蓉隧道告訴你為什麼!
    「熱河路就像八十年代的金壇縣,梧桐垃圾灰塵和各式各樣的雜貨店 人們總是早早的離開拉上捲簾門,在天黑前穿上毛衣點一根煙」,南京的熱河路因為音樂人李志的《熱河》而火上了各種媒體。不少外地遊客紛紛尋到此處,在牆壁上留下了各式塗鴉。隨著遊客越來越多,塗鴉牆也越傳越廣,成為人們對南京的印象之一。
  • 保定南河坡:不敢遺忘的護城河畔
    ,護城河自城西北引出,四方環繞城池並於城東南匯為河流向東流去,最終匯入白洋澱。南河坡,位於今保定市主城區天威路與蓮池大街交叉口的府河東、西兩岸南側,以天水橋為界,西側為西南河坡,東側為東南河坡,東、西兩側河坡合稱為南河坡,相對的,北側為北河坡。
  • 《熱河》洗心革面李志
    歌曲專輯:《1701》專輯單曲:《熱河》秋林龍蝦換了新的地方32路還是穿過挹江門往前走五百米就是南京火車西站走來走去走不出我的鹽倉橋來到城市已經八百九十六天熱河路一直是相同的容顏其實我更喜歡live版本,最後逼哥開啟ktv模式,大吼大叫,聲嘶力竭。
  • 這條不足100米的河流,曾錄入《大英百科全書》,省份因它命名
    而熱河省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因為當時在其境內真的有一條叫做熱河的河流 ,但整條河流的長度還不足100米,可以說是流域非常短的一條河流了。要說到它的特別之處,便是「熱」字了,由於有溫泉水的流入,使得整條河流看起來熱氣騰騰,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