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也稱為朝陽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雙流區是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承載地,2019年雙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647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54.9%。
成都芯谷是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承載區。2016年12月啟動建設以來,引進產業化項目38個、總投資689.1億元,高起點規劃建設155萬m高品質科創空間。
成都芯谷產業功能區是遵循市委「統籌布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的決策部署下,在成都芯谷項目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總規劃面積87平方公裡,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核技術、航空航天「1+2」主攻方向,聚焦「芯網核航」4大細分領域,著力打造融合發展標杆、創新轉化樞紐、品質城市典範。
走進成都芯谷展示中心,大型L幕裸眼3D沉浸式影院直觀震撼的展示了成都芯谷的發展規劃。
作為雙流區電子信息產業對外展示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成都芯谷展示中心7月正式開放。在充分展示科技化、數位化、信息化展陳內容的基礎上,按照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標準和要求打造成為雙流區百萬平米級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核心展示區域。
據中電光谷副總裁成都芯谷公司總經理賀海華介紹,成都芯谷項目的目標是在西南地區建設一個集成電路的產業高地。
經過幾年開發,成都芯谷核心區域已初具規模。成都芯谷聚焦「芯網核航」四大細分領域著力打造國家融合創新轉化樞紐融合發展標杆和品質城市典範,引進中國電科、中國電子瓴盛科技等產業化項目38個,協議總投資689.1億元
目前,成都芯谷現有在建產業化項目7個,包括芯谷載體的加速器、展示中心和國際創新中心、瀾至、中電九天等;年內計劃新開工項目4個(電科、千嘉、派斯、康達);2021年計劃新開工項目2個(芯谷載體國際總部中心、雲競)。
近年來,雙流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大機遇,重點圍繞信息產業技術應用創新,集成電路、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發力,吸聚了中電子、中國電科等一批「國家隊」成員扎堆發展,成為成都世界級芯屏產業生態圈的核心承載。今年以來,雙流積極克服疫情影響,藉助電子信息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穩定製造業供應鏈,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打通邊界、良性互動,實現了經濟的強健運行。(馬榕駿)
■ 來源:改革網